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是一个生物学概念。生态的原义则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态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关键词:政治生态;集中;民主;发展;完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30-01
一、政治生态的内涵
政治生态( Political ecology) 这一现代政治学术语“主要被用来描述环境对政治行为的影响”,是政治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所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整体状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与人的政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净化和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措施,也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态尤其是廉洁政治生态建构已经取得历史性的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也逐步被腐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105年曾指出:“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目前政治生态不健康甚至恶化的原因和后果表现颇多,比如:管党治党不严格,“一把手”带头搞腐败,导致本地区本部门窝案易发多发;用人导向不正确,选人用人不公平、拉帮结派、乱象丛生,产生“逆淘汰”现象;政商关系不分明,形成利益集团;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组织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价值追求不健康,庸俗作风滋长。
实践证明,政治生态环境不健康甚至腐化的危害,就在于国家法律、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效,权力失衡,导致腐败行为不断发生。应该清楚地看到,现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不夠与集中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有些单位、地方存在权力过分集中、个人集权、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地方和单位则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三、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是净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生态结构上最重要的要素,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高低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存在深层次的相关性,党风建设和党员党性培养与国家政治生态环境的构建和净化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并用于指导党的全部活动,使之成为我党最根本的组织原则。当回首当代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几十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整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政治生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处在是政治生态系统的关键地位。
(一)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有领导的民主制。
民主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可以根据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所面对的政治生态环境的不同,相应地调整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中民主和集中的轻重关系,但是最终起主导和核心作用的依然是民主制。
作为一个具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在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更应该与时俱进。首先,要使党内民主在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这三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设计和规定,使全体党员都能按规定认真践行,使党内民主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其次,通过强力的党内监督贯彻党内民主制度的执行。完善党内监督就是为了使党内充盈着民主的氛围,使党内言论开放,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的知情权、言论权。最后,完善基层民主建设,使中央的政策从上到校得到贯彻落实,将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基础性工程重点加以推进。这就是保持党的活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所在。
(二)集中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是社会转型的领导者、社会制度改良的推动者、社会知道规范的制定者、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能够形成强大的领导力,推进社会的民主化稳步前行,使现代文明民主的社会行为规范在全社会传播开来。
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掌控局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无疑具有这种强有力的条件。形成这样强有力的执政党,首先,需要建构起从地方到中央上下垂直的组织结构体系,中央有权威,对于政令畅通、政策执行具有好处;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处理地方的选举与被选举、罢免和监督等方面更有灵活自主的权限。其次,需要制定正确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生活和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准则,规范党的组织活动,既有把全体党员组织起来、把各级党组织紧密地联接在一起,使党成为坚强有力和集中统一的整体,又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使党充满生机与活力,充分反映党的组织运作形态的民主性。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的民主氛围。
(三)正确把握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是政治上平等,组织上集中统一两者的有机结合。我国在吸取苏联政党教训的基础上将民主集中制加以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不同和形势的变化,使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得以充分合理的遵循。完善民主集中制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主、集中及其相互关系的内涵。
我们讲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是主体,在党内,党员是主体。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才能为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必须破除无政府主义和无组织无纪律的观念。民主要有领导有组织有原则地开展,坚持自由和纪律的统一,这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我们讲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思广益, 集中正确的意见,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从而产生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产生实际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民主和集中结合的过程,是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成熟、组织上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在结合中,把握好度是至关重要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两个优势是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和党的领导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净化党内政治环境,对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生态;集中;民主;发展;完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30-01
一、政治生态的内涵
政治生态( Political ecology) 这一现代政治学术语“主要被用来描述环境对政治行为的影响”,是政治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所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整体状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与人的政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净化和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措施,也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态尤其是廉洁政治生态建构已经取得历史性的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也逐步被腐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105年曾指出:“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目前政治生态不健康甚至恶化的原因和后果表现颇多,比如:管党治党不严格,“一把手”带头搞腐败,导致本地区本部门窝案易发多发;用人导向不正确,选人用人不公平、拉帮结派、乱象丛生,产生“逆淘汰”现象;政商关系不分明,形成利益集团;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组织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价值追求不健康,庸俗作风滋长。
实践证明,政治生态环境不健康甚至腐化的危害,就在于国家法律、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效,权力失衡,导致腐败行为不断发生。应该清楚地看到,现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不夠与集中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有些单位、地方存在权力过分集中、个人集权、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地方和单位则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三、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是净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生态结构上最重要的要素,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高低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存在深层次的相关性,党风建设和党员党性培养与国家政治生态环境的构建和净化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并用于指导党的全部活动,使之成为我党最根本的组织原则。当回首当代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几十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整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政治生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处在是政治生态系统的关键地位。
(一)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有领导的民主制。
民主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可以根据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所面对的政治生态环境的不同,相应地调整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中民主和集中的轻重关系,但是最终起主导和核心作用的依然是民主制。
作为一个具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在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更应该与时俱进。首先,要使党内民主在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这三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设计和规定,使全体党员都能按规定认真践行,使党内民主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其次,通过强力的党内监督贯彻党内民主制度的执行。完善党内监督就是为了使党内充盈着民主的氛围,使党内言论开放,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的知情权、言论权。最后,完善基层民主建设,使中央的政策从上到校得到贯彻落实,将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基础性工程重点加以推进。这就是保持党的活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所在。
(二)集中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是社会转型的领导者、社会制度改良的推动者、社会知道规范的制定者、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能够形成强大的领导力,推进社会的民主化稳步前行,使现代文明民主的社会行为规范在全社会传播开来。
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掌控局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无疑具有这种强有力的条件。形成这样强有力的执政党,首先,需要建构起从地方到中央上下垂直的组织结构体系,中央有权威,对于政令畅通、政策执行具有好处;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处理地方的选举与被选举、罢免和监督等方面更有灵活自主的权限。其次,需要制定正确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生活和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准则,规范党的组织活动,既有把全体党员组织起来、把各级党组织紧密地联接在一起,使党成为坚强有力和集中统一的整体,又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使党充满生机与活力,充分反映党的组织运作形态的民主性。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的民主氛围。
(三)正确把握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是政治上平等,组织上集中统一两者的有机结合。我国在吸取苏联政党教训的基础上将民主集中制加以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不同和形势的变化,使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得以充分合理的遵循。完善民主集中制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主、集中及其相互关系的内涵。
我们讲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是主体,在党内,党员是主体。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才能为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必须破除无政府主义和无组织无纪律的观念。民主要有领导有组织有原则地开展,坚持自由和纪律的统一,这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我们讲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思广益, 集中正确的意见,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从而产生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产生实际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民主和集中结合的过程,是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成熟、组织上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在结合中,把握好度是至关重要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两个优势是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和党的领导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净化党内政治环境,对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