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环保的重要性及化学学科特点阐述了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在化学实验中和在课外活动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保意识;污染;危害
初中化学是初中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初中化学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化学是一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在初巾化学课教学中,对学生适当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每个初巾化学教师的责任。这样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首先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带来灾害性影响。可以结合近期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煤矿的瓦斯爆炸,水污染事件等,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
其次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如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知道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共同形成的酸雨和酸雾会损伤人的呼吸道,致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毁坏,致使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还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等水产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学习了“烃、石油、煤”的知识后,重点要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含碳的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而导致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同有平衡,导致二氧化碳过剩并不断增加。
最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意识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及时加入与环保有关的内容
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资源、酸雨、能源问题、酸碱盐、农药和化肥、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例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可以生成含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内容介绍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产生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出二氧化碳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
2.化学试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极好场所
化学试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化学离不开做实验,离开了实验,要学好化学几乎死不可能的,同时化学实验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很有直观性。例如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污水的成份、测定雨水的酸碱度、用二氧化碳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挥发,污染空气,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探究性学习———探讨对环境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观化工厂,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能了解化工厂是如何处理废弃物的,这样学生既开阔了视野,有增加了知识;另一方面开展化学课外兴趣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再次,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环保意识;污染;危害
初中化学是初中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初中化学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化学是一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在初巾化学课教学中,对学生适当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每个初巾化学教师的责任。这样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首先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带来灾害性影响。可以结合近期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煤矿的瓦斯爆炸,水污染事件等,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
其次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如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知道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共同形成的酸雨和酸雾会损伤人的呼吸道,致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毁坏,致使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还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等水产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学习了“烃、石油、煤”的知识后,重点要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含碳的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而导致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同有平衡,导致二氧化碳过剩并不断增加。
最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意识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及时加入与环保有关的内容
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资源、酸雨、能源问题、酸碱盐、农药和化肥、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例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可以生成含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内容介绍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产生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出二氧化碳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
2.化学试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极好场所
化学试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化学离不开做实验,离开了实验,要学好化学几乎死不可能的,同时化学实验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很有直观性。例如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污水的成份、测定雨水的酸碱度、用二氧化碳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挥发,污染空气,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探究性学习———探讨对环境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观化工厂,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能了解化工厂是如何处理废弃物的,这样学生既开阔了视野,有增加了知识;另一方面开展化学课外兴趣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再次,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