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觉得,生成的课堂应充分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内在智慧,从而才能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智慧引领,使生成更具引力
读懂文本,不仅要悟遣词造句之妙,还要悟布局谋篇之美,更要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因此教师智慧的引领,读懂文本这样的生成才更具吸引力。
我在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板书课题故意将“励”写成“立”,这时有学生提醒我,“励”字写错了!于是我随手用彩色粉笔在“立”字处改成了“励”。
借此机会我提问:“励志”是什么意思?有学生回答“励志”就是“立志”的意思。我继续追问“励志”和“立志”意思一样吗?学生都说一样。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题目中的“励志”改成“立志”,这样岂不更容易理解一些?我的这一个问题抛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反复阅读和小组讨论,孩子们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而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听着孩子们对课文这样深刻的体悟,我的内心泛起幸福的涟漪。
课文是敞开的文本,只有智慧地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上述案例中教师智慧的逐步引领,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体验,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二、?智慧引导,使生成更有魅力
教师与学生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不同,目光及视点各异,很可能会出现“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教师不必回避。学生暴露错误,不正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吗?如果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学资源的艺术开发和利用,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课外阅读课上,我给学生读故事《有裂缝的水罐》。听完故事,大家开始述说故事留给自己的思考、启发。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好水罐不如破水罐,因为破水罐既运了水,又浇了花,功劳比好水罐还要大!”发言的学生振振有词,又有几个学生连声附和,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学生对寓意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怎么办?能把这个“错误”演绎成“美丽”吗?稍稍犹豫了一下,我笑着征求学生的意见:“我们来开个小小辩论会,怎么样?”几分钟后,二十多位学生陆续走上讲台,分左右两边站好。辩论开始。偶尔我也插上一两句。有的学生从左边跑到右边,有的学生从右边跑到左边。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辩友”的启发下,打破了原来的思维,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的思想。他们终于明白,评价事物要多找几个角度,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公正的。
随着辩论的展开,彼此思维的不断碰撞、融合,新思想诞生了。一名小个子男生说的话我至今铭记:如果你有什么缺陷,不要自卑,因为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很可能就是你的优势。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想办法将自己的弱势转换成优势。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意外”,不应看作是坏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意外”,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通过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思维过程中的障碍,使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
三、?智慧引申,使生成更有活力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智慧引申,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教学《槐乡五月》时,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五月的槐乡游览,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待会儿把你最想说的与大家分享。”这样一问,把“课文写了槐花的样子、香味,槐花饭、槐乡孩子……”如此机械的初步感知变成了真切的“欣赏”景物:“我看见槐花真美!”“我听到槐花间蜜蜂在嗡嗡地唱歌,还有孩子们快乐的笑声。”“我尝到了甜甜的槐花蜜,还有那槐花和槐花饭,快把我香醉了!”……
在初步的感知之后,再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去诵读、品味文本的字词句。最后,播放槐花图片,让学生比较图上的槐花和诵读课文、用想象看到的槐花有何不同。有学生说:“图上的一树槐花很美,但我在课文中看见槐花一大片一大片,五月的阳光下居然有这茫茫的‘雪’,我都以为在仙境中了!”“图上的槐花美,但我看到的槐花喷香喷香,我都浸在香海中变成香人了!”……此时,语言符号所描绘的画面在孩子们心中活了起来,他们也真正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美感和快感。
通过教师智慧的引申,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架设了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开创了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互相讨论,互相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
一、?智慧引领,使生成更具引力
读懂文本,不仅要悟遣词造句之妙,还要悟布局谋篇之美,更要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因此教师智慧的引领,读懂文本这样的生成才更具吸引力。
我在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板书课题故意将“励”写成“立”,这时有学生提醒我,“励”字写错了!于是我随手用彩色粉笔在“立”字处改成了“励”。
借此机会我提问:“励志”是什么意思?有学生回答“励志”就是“立志”的意思。我继续追问“励志”和“立志”意思一样吗?学生都说一样。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题目中的“励志”改成“立志”,这样岂不更容易理解一些?我的这一个问题抛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反复阅读和小组讨论,孩子们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而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听着孩子们对课文这样深刻的体悟,我的内心泛起幸福的涟漪。
课文是敞开的文本,只有智慧地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上述案例中教师智慧的逐步引领,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体验,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二、?智慧引导,使生成更有魅力
教师与学生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不同,目光及视点各异,很可能会出现“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教师不必回避。学生暴露错误,不正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吗?如果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学资源的艺术开发和利用,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课外阅读课上,我给学生读故事《有裂缝的水罐》。听完故事,大家开始述说故事留给自己的思考、启发。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好水罐不如破水罐,因为破水罐既运了水,又浇了花,功劳比好水罐还要大!”发言的学生振振有词,又有几个学生连声附和,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学生对寓意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怎么办?能把这个“错误”演绎成“美丽”吗?稍稍犹豫了一下,我笑着征求学生的意见:“我们来开个小小辩论会,怎么样?”几分钟后,二十多位学生陆续走上讲台,分左右两边站好。辩论开始。偶尔我也插上一两句。有的学生从左边跑到右边,有的学生从右边跑到左边。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辩友”的启发下,打破了原来的思维,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的思想。他们终于明白,评价事物要多找几个角度,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公正的。
随着辩论的展开,彼此思维的不断碰撞、融合,新思想诞生了。一名小个子男生说的话我至今铭记:如果你有什么缺陷,不要自卑,因为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很可能就是你的优势。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想办法将自己的弱势转换成优势。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意外”,不应看作是坏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意外”,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通过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思维过程中的障碍,使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
三、?智慧引申,使生成更有活力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智慧引申,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教学《槐乡五月》时,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五月的槐乡游览,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待会儿把你最想说的与大家分享。”这样一问,把“课文写了槐花的样子、香味,槐花饭、槐乡孩子……”如此机械的初步感知变成了真切的“欣赏”景物:“我看见槐花真美!”“我听到槐花间蜜蜂在嗡嗡地唱歌,还有孩子们快乐的笑声。”“我尝到了甜甜的槐花蜜,还有那槐花和槐花饭,快把我香醉了!”……
在初步的感知之后,再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去诵读、品味文本的字词句。最后,播放槐花图片,让学生比较图上的槐花和诵读课文、用想象看到的槐花有何不同。有学生说:“图上的一树槐花很美,但我在课文中看见槐花一大片一大片,五月的阳光下居然有这茫茫的‘雪’,我都以为在仙境中了!”“图上的槐花美,但我看到的槐花喷香喷香,我都浸在香海中变成香人了!”……此时,语言符号所描绘的画面在孩子们心中活了起来,他们也真正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美感和快感。
通过教师智慧的引申,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架设了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开创了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互相讨论,互相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