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如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始终是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思考并探索的课题,本文就如何细化教学考核,提升教育质量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地位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做了这样的阐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出: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为了让职业院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要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虽然目前有关“标准”尚未出台,但是如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始终是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思考并加以探索的课题。
二、技工学校生源现状
1.招生困难
与技能型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方面职业院校面临适龄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所造成的生源窘境。因为但凡中考成绩够得上录取线的尽被普通高中录取,达不到录取线的多数是花钱也要把孩子送到私立高中,于是技工学校便只能从普通高中争抢那为数不多的生源。于是,每年其他学校的暑期便成了技工学校的招生关键季,教师们走乡串户撒下天罗地网,向上普高没有希望的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宣讲:上至国家政策、技工院校的授课特点、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下至学生就业、薪资待遇,不厌其烦,甚至一趟趟拉上学生及其家长到校参观,可以说,几乎我们招的每一位学生都付出了巨大辛苦。人们常常用走过千山万水、踏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招来了千差万别的学生来调侃技校招生的不易,这种招生形势实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技工学校学生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学习基础普遍不好、自律性普遍不强。于是,技工院校的教书匠们不仅要背负为国家、社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不得不面对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生源质量都在不断滑坡的现实。
2.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少年来一直被广大教师作为自己职业的信条。然而,对于职业院校大多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讲,作为教师,是不是仅仅“传道”“授业”就够了,就像专家、学者给我们搞讲座一样的形式,讲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而不必关注学生的接受效果呢?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高要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之间的矛盾。经过千辛万苦才招来的学生,怎样通过几年的技校时光来一个综合素质大提升,既能满足广大用工单位的需求,也能让学生、家长满意,这肯定与教师的辛勤教育分不开,而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万万不能不加控制和要求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于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便摆在职业院校教师面前。
对于教师而言,摆在首位的就是教师主观上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广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小的方面说,技工院校所招的学生大多是不被中小学教师所重视的,一定程度讲是被放弃的。但是不管前期怎样,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技校阶段教育可能是他们走向社会前的最后的集中学习阶段,学习成效怎样对学生们日后的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讲,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上至大国重器,下至传统制造业,哪一个能离得开技术工人?因此,主观上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技工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细化教学考核方式,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質量
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授课难度是可想而知的。2018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作为技工院校教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首先要把“立德”放在工作的首位,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要把埋头玩游戏、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行为引导到正常的学习中来,让他们不虚度在技校学习的时光,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上。殊不知,学生的思想意识跟不上,你讲再多的知识又有何意义?
然而,作为教育序列里不太被大家所关注的技工教育确实是有别于普通学历教育,因为技工院校学生除了要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虽然科技的发展已让越来越多的岗位被智能制造所取代。然而留给人类的,最终的是目前机器无法完成的一些工作。就像大国工匠张东伟,他面对的是那10%由机器自动焊接无法完成的剩余的焊缝,能容易吗?社会发展已经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让学生们走出学校的大门后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笔者觉得最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益、专注及创新的“工匠精神”,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课程内容形式上的完成上,而要往“精益”上走,要高度重视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为此,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把期末结课考试分解为教学过程中的单元或课题、项目检测,化整为零。这种考评方法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却可以加强教学过程控制,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
要想确保教学效果,除了要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外,还需要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1.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一百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教学就一改“填鸭式”传统陋习,规定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教育方针,注重启发青年求知欲。技工院校也在日趋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努力担当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客观上由于生源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主观上部分教师存在懒惰畏难情绪,导致最省心、省事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仍比比皆是。然而,技工教育作为为生产一线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教育,所以技工学校育人方式更要注重把抽象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除专业课以外,其他的课程也要力求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切实做到手脑并用、学以致用,让学生动起来。
2.与学生约定惩罚办法
要想确保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仅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是不够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觉得还需要与学生约定惩罚办法,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学习。具体说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要与学生达成约定: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并对不达目标者给出自己的惩罚办法(书面形式),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时便会比原来更加自觉、更加用心,学习效果也自然会更好。
做教师时间越长,就越能理解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深刻含义。教和学是有一定规则的,教的过程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方法,只要能达到好的效果,可以采用一切合法的、合理的方法。作为教师,面对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总之,我们不能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要充分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为难题所困,想尽办法、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人生路上光彩的铺路石。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技师学院)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地位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做了这样的阐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出: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为了让职业院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要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虽然目前有关“标准”尚未出台,但是如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始终是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思考并加以探索的课题。
二、技工学校生源现状
1.招生困难
与技能型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方面职业院校面临适龄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所造成的生源窘境。因为但凡中考成绩够得上录取线的尽被普通高中录取,达不到录取线的多数是花钱也要把孩子送到私立高中,于是技工学校便只能从普通高中争抢那为数不多的生源。于是,每年其他学校的暑期便成了技工学校的招生关键季,教师们走乡串户撒下天罗地网,向上普高没有希望的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宣讲:上至国家政策、技工院校的授课特点、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下至学生就业、薪资待遇,不厌其烦,甚至一趟趟拉上学生及其家长到校参观,可以说,几乎我们招的每一位学生都付出了巨大辛苦。人们常常用走过千山万水、踏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招来了千差万别的学生来调侃技校招生的不易,这种招生形势实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技工学校学生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学习基础普遍不好、自律性普遍不强。于是,技工院校的教书匠们不仅要背负为国家、社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不得不面对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生源质量都在不断滑坡的现实。
2.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少年来一直被广大教师作为自己职业的信条。然而,对于职业院校大多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讲,作为教师,是不是仅仅“传道”“授业”就够了,就像专家、学者给我们搞讲座一样的形式,讲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而不必关注学生的接受效果呢?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高要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之间的矛盾。经过千辛万苦才招来的学生,怎样通过几年的技校时光来一个综合素质大提升,既能满足广大用工单位的需求,也能让学生、家长满意,这肯定与教师的辛勤教育分不开,而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万万不能不加控制和要求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于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便摆在职业院校教师面前。
对于教师而言,摆在首位的就是教师主观上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广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小的方面说,技工院校所招的学生大多是不被中小学教师所重视的,一定程度讲是被放弃的。但是不管前期怎样,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技校阶段教育可能是他们走向社会前的最后的集中学习阶段,学习成效怎样对学生们日后的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讲,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上至大国重器,下至传统制造业,哪一个能离得开技术工人?因此,主观上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技工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细化教学考核方式,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質量
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授课难度是可想而知的。2018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作为技工院校教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首先要把“立德”放在工作的首位,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要把埋头玩游戏、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行为引导到正常的学习中来,让他们不虚度在技校学习的时光,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上。殊不知,学生的思想意识跟不上,你讲再多的知识又有何意义?
然而,作为教育序列里不太被大家所关注的技工教育确实是有别于普通学历教育,因为技工院校学生除了要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虽然科技的发展已让越来越多的岗位被智能制造所取代。然而留给人类的,最终的是目前机器无法完成的一些工作。就像大国工匠张东伟,他面对的是那10%由机器自动焊接无法完成的剩余的焊缝,能容易吗?社会发展已经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让学生们走出学校的大门后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笔者觉得最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益、专注及创新的“工匠精神”,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课程内容形式上的完成上,而要往“精益”上走,要高度重视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为此,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把期末结课考试分解为教学过程中的单元或课题、项目检测,化整为零。这种考评方法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却可以加强教学过程控制,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
要想确保教学效果,除了要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外,还需要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1.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一百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教学就一改“填鸭式”传统陋习,规定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教育方针,注重启发青年求知欲。技工院校也在日趋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努力担当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客观上由于生源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主观上部分教师存在懒惰畏难情绪,导致最省心、省事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仍比比皆是。然而,技工教育作为为生产一线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教育,所以技工学校育人方式更要注重把抽象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除专业课以外,其他的课程也要力求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切实做到手脑并用、学以致用,让学生动起来。
2.与学生约定惩罚办法
要想确保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仅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是不够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觉得还需要与学生约定惩罚办法,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学习。具体说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要与学生达成约定: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并对不达目标者给出自己的惩罚办法(书面形式),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时便会比原来更加自觉、更加用心,学习效果也自然会更好。
做教师时间越长,就越能理解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深刻含义。教和学是有一定规则的,教的过程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方法,只要能达到好的效果,可以采用一切合法的、合理的方法。作为教师,面对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总之,我们不能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要充分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为难题所困,想尽办法、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人生路上光彩的铺路石。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