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调是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旋律,是语调的变体,它除了具有日常生活语调的特点和表情达意功能外,还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和功能。教学语调虽然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唯一因素,却是重要因素。本文先就教学语调的特点作一归纳,教学语调的功能另文阐述。
古代学者认为,教师“以舌耕为业”。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听讲情绪、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历来重视对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就明确提出了“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①。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都有其行业或职业上的特点。与这些行业或职业特点相应的语言使用就有了特殊之处。如前所述,教学语调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旋律。教学语调表现着师生细腻的情感变化,传递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因而教学语调也是一种科学化、艺术化的专门口语行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②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跟他们擅长用细微的语调变化来表情达意的能力是分不开的。由教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教学语调,具有以下特点:
一、情境性
教师所面对的教学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学业基础,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质、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和要求都是决定教师语调选择的重要因素。如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课,通常教师的语速较慢,停顿的次数较多,声调微微上扬,声音轻柔,亲切而温和。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讲述一段童年的经历,来告诉读者人生的道理。在一次课堂实录中,教师面对的都是些12岁左右的学生。上课教师来自南京,年轻的女教师,长相婉丽,嗓音清脆。实录中,该教师的语调表现出这样的整体面貌:语速稍快,声调接近于日常口语,声音轻快,听起来亲切有活力。停顿的运用更多的是为了强调有关内容,引起注意,或委婉地表达意见和看法。在九年级《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课堂实录中,教师面对的是十五六岁的学生,与七年级学生比起来,他们的知识积累更多,学习思考能力更强。《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是鲁迅的一篇文章,体现出鲁迅先生一贯的“匕首”“投枪”的冷峻风格,发人深思。上课教师来自吉林,也是年轻的女教师,有着北方女孩的豪气。相比于《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中的教师语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课堂实录中的教师语调有以下特点:语句的重音更重一些,语句的轻音、重音对比鲜明,语流流畅、声音铿锵。该老师在句子的声调处理上也有特色。细听会发现,句子的开始几个词都是比较重的音,然后慢慢地低下来。如,“″看到′这样的内容……”。这些可以说是教学语调情境性的具体表现。
情境性还表现在教学氛围对教师语调的反作用上。一般教师事先只能对语调的松紧、高低、降扬等等变化有大概的设计,最终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决定用怎样的语调来表达。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学生走神了,就会在不需用重音的地方突然加重声音,或在不需要停顿的地方故意停顿几秒钟,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易中天在《我的历史观》课堂实录中,讲对曹操的看法,先是用较平稳的陈述语调,不紧不慢地讲着,后来讲得兴起,音调和音量就稍稍提高、加大,语速也变快了些,句子的声调在平稳中有了明显的曲折变化。
可以说,教学语调的情境性是教学语调的重要特点。
二、召唤性
教学语调的召唤性,植根于语言的“情感性”和“感染力”。
易中天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读《三国演义》,读史的热潮,余波至今未息,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用“百度”搜索“易中天语言”可以找到网页209篇,每篇都对易先生的语言赞不绝口。很多网民坦言,是易先生独特的语言吸引了他们:严肃的历史,从易先生的嘴里出来之后显得如此轻松!随大江东去的人与事,经过易先生的嘴,显得如此鲜活!这些让他们觉得历史不是高深难懂的,读史不是不可能的。易中天曾把自己的演讲风格分为“正说”、“趣说”、“妙说”三个境界。他的“趣说”是指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如“韩信是待业青年”这句话,除用语诙谐外,跟易先生的语调处理有相当大的关系:“韩-信”音节拉长后稍一顿,“是”字作重音处理,“待业青年”声音最轻,呈现“次重-重-轻”的声音运动形式。加上易先生一贯的不紧不慢的语速,不低不高的音量,“韩:信∧″是待业青年”这句话成了易先生的经典语录。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师生间面对面的接近性,要求教师的语调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教师内心的真诚。教师心理上、态度上的真诚通过语调表现出来,听到学生的耳朵里,让学生感到亲切。这种亲切感是有向心力的,它可以拉近师生感情,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这种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与保证之一。
三、教育性
教学语调的教育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决定的,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特点决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教师的教学语调表现出僵化的趋势,即不管上什么课都用固定不变的调式。比如,有的老师不管长句、短句,不管句子间有何逻辑联系,关系是紧密还是疏松,也不管自己想要表达何种思想感情,总是不紧不慢,中速“行驶”,匀速前进,没有语势的起伏。学生听得很乏味,昏昏欲睡。又比如,有的教师爱拖腔拉调,高低起伏呈格式化的“规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不好的语调运用,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敷衍了事,对学生的不尊重;折射出教师萎靡的精神状态,自私自利的品格。这种种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从而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运用抑扬顿挫的旋律展示教师昂扬的精神,乐观的态度,高尚的理想追求,进而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教学语调教育性的内涵。
四、个体性
性别、性格、职业、家庭、学识修养、文化背景,甚至胸怀气度等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说话,从而形成个体独有的,不同于他人的语言风格。这语言风格中当然包含语调的风格。在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实录中,来自南京的这位教师表现出的语调面貌之所以与九年级《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课堂实录中,来自吉林的那位老师表现出的语调面貌有所不同,除了上文提到的情境因素之外,教师个人的性格脾气、嗓音条件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南京的教师有着南方女子的婉柔,语调轻快亲切;来自吉林的教师有着北方女孩的豪气,语调高昂亲切,显示出对工作的满腔热情。这样的例子大家体会得很多,在此不多举例。教学语调的个体性是教师个体语言风格的具体体现。■
注释
①②转引自傅惠均《教师口语艺术》[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8。
古代学者认为,教师“以舌耕为业”。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听讲情绪、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历来重视对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就明确提出了“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①。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都有其行业或职业上的特点。与这些行业或职业特点相应的语言使用就有了特殊之处。如前所述,教学语调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旋律。教学语调表现着师生细腻的情感变化,传递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因而教学语调也是一种科学化、艺术化的专门口语行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②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跟他们擅长用细微的语调变化来表情达意的能力是分不开的。由教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教学语调,具有以下特点:
一、情境性
教师所面对的教学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学业基础,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质、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和要求都是决定教师语调选择的重要因素。如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课,通常教师的语速较慢,停顿的次数较多,声调微微上扬,声音轻柔,亲切而温和。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讲述一段童年的经历,来告诉读者人生的道理。在一次课堂实录中,教师面对的都是些12岁左右的学生。上课教师来自南京,年轻的女教师,长相婉丽,嗓音清脆。实录中,该教师的语调表现出这样的整体面貌:语速稍快,声调接近于日常口语,声音轻快,听起来亲切有活力。停顿的运用更多的是为了强调有关内容,引起注意,或委婉地表达意见和看法。在九年级《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课堂实录中,教师面对的是十五六岁的学生,与七年级学生比起来,他们的知识积累更多,学习思考能力更强。《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是鲁迅的一篇文章,体现出鲁迅先生一贯的“匕首”“投枪”的冷峻风格,发人深思。上课教师来自吉林,也是年轻的女教师,有着北方女孩的豪气。相比于《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中的教师语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课堂实录中的教师语调有以下特点:语句的重音更重一些,语句的轻音、重音对比鲜明,语流流畅、声音铿锵。该老师在句子的声调处理上也有特色。细听会发现,句子的开始几个词都是比较重的音,然后慢慢地低下来。如,“″看到′这样的内容……”。这些可以说是教学语调情境性的具体表现。
情境性还表现在教学氛围对教师语调的反作用上。一般教师事先只能对语调的松紧、高低、降扬等等变化有大概的设计,最终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决定用怎样的语调来表达。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学生走神了,就会在不需用重音的地方突然加重声音,或在不需要停顿的地方故意停顿几秒钟,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易中天在《我的历史观》课堂实录中,讲对曹操的看法,先是用较平稳的陈述语调,不紧不慢地讲着,后来讲得兴起,音调和音量就稍稍提高、加大,语速也变快了些,句子的声调在平稳中有了明显的曲折变化。
可以说,教学语调的情境性是教学语调的重要特点。
二、召唤性
教学语调的召唤性,植根于语言的“情感性”和“感染力”。
易中天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读《三国演义》,读史的热潮,余波至今未息,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用“百度”搜索“易中天语言”可以找到网页209篇,每篇都对易先生的语言赞不绝口。很多网民坦言,是易先生独特的语言吸引了他们:严肃的历史,从易先生的嘴里出来之后显得如此轻松!随大江东去的人与事,经过易先生的嘴,显得如此鲜活!这些让他们觉得历史不是高深难懂的,读史不是不可能的。易中天曾把自己的演讲风格分为“正说”、“趣说”、“妙说”三个境界。他的“趣说”是指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如“韩信是待业青年”这句话,除用语诙谐外,跟易先生的语调处理有相当大的关系:“韩-信”音节拉长后稍一顿,“是”字作重音处理,“待业青年”声音最轻,呈现“次重-重-轻”的声音运动形式。加上易先生一贯的不紧不慢的语速,不低不高的音量,“韩:信∧″是待业青年”这句话成了易先生的经典语录。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师生间面对面的接近性,要求教师的语调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教师内心的真诚。教师心理上、态度上的真诚通过语调表现出来,听到学生的耳朵里,让学生感到亲切。这种亲切感是有向心力的,它可以拉近师生感情,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这种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与保证之一。
三、教育性
教学语调的教育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决定的,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特点决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教师的教学语调表现出僵化的趋势,即不管上什么课都用固定不变的调式。比如,有的老师不管长句、短句,不管句子间有何逻辑联系,关系是紧密还是疏松,也不管自己想要表达何种思想感情,总是不紧不慢,中速“行驶”,匀速前进,没有语势的起伏。学生听得很乏味,昏昏欲睡。又比如,有的教师爱拖腔拉调,高低起伏呈格式化的“规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不好的语调运用,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敷衍了事,对学生的不尊重;折射出教师萎靡的精神状态,自私自利的品格。这种种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从而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运用抑扬顿挫的旋律展示教师昂扬的精神,乐观的态度,高尚的理想追求,进而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教学语调教育性的内涵。
四、个体性
性别、性格、职业、家庭、学识修养、文化背景,甚至胸怀气度等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说话,从而形成个体独有的,不同于他人的语言风格。这语言风格中当然包含语调的风格。在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实录中,来自南京的这位教师表现出的语调面貌之所以与九年级《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课堂实录中,来自吉林的那位老师表现出的语调面貌有所不同,除了上文提到的情境因素之外,教师个人的性格脾气、嗓音条件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南京的教师有着南方女子的婉柔,语调轻快亲切;来自吉林的教师有着北方女孩的豪气,语调高昂亲切,显示出对工作的满腔热情。这样的例子大家体会得很多,在此不多举例。教学语调的个体性是教师个体语言风格的具体体现。■
注释
①②转引自傅惠均《教师口语艺术》[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