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古老的民族。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源远流长,我们的国家有许多辉煌成就。这些辉煌成就得以完整而有序地保存,靠的就是由文言文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学好了文言文,就无异于得到一把打开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金钥匙.正因为如此,文言文教学成了汉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而言,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文言文教学也在逐渐完善之中。特别是在语文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有所增加。就这一举措,社会各界颇有争议。我们是应该加大还是减少文言文内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形势,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清楚这一问题,不仅能够为中学语文教材编排的合理性增加筹码,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涌现出许多饮誉中外影响古今的名人佚事:其“立德”“立功”“立言”之成就涵盖了哲学、文学、史学、教育、科技、军事、农业、医学诸多领域,几乎无所不包。这一切都以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为载体。以“文言文”或“古白话” 的书面形式实录在近十万种的浩瀚古籍中。这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遗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学习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言文中“道”的丰富性。从中汲取思想方面的精华。古人的创作思想、创作技巧、语言技巧以及语言材料对我们的写作教学还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1. 在文言文中借鉴古人的创作思想
有感而发,所感者,脱离不了作者所在的社会现实。 因此文言文中的优秀作品,大多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将作文与治国大业相联系。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鲜明地提出作品涉足现实,反映社会现象这一重大主题。到明朝东林党人也要求文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反映这一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为数不少。如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人民反抗精神的作品《伐檀》、《硕鼠》、《石壕吏》、《窦娥冤》,表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指南录后序》、《与妻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表现勤学刻苦,逆境成才的《黄生借书说》、《送东阳马生序》等。特别是国破家亡、人民饱经战乱或异族压迫时,作品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大放异彩,成为永照千古的不朽篇章。即使在屈原的浪漫主义作品中,也处处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因此大量阅读文言文作品,在阅读中更深地体会古人的创作思想,学习古人立足现实,确立重大主题的创作原则,才能写出有较高档次、积极向上的现代文作品。
2. 在文言文中借鉴古人的创作技巧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机《文赋》中说“停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故”,这是强调要大址阅读,善于观察。苏轼的《文与可画筑笛谷惬竹记》尽管说的是画,但要求作者仔细观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陆游说“功夫在诗外”,诗外的功夫是什么?就是“读书、识物、穷理”。读课文《石钟山记》,我们不能不佩服苏轼乘船夜泊于绝壁之下这种认真求实的观察作风,这种创作态度对于我们作文是大有好处的。其次有了阅读和观察的基础,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文心雕龙》从写作理论角度上强调“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他说写作的构思活动是使自己的精神同万物遨游,思想感情非常饱满,要使想象世界和被想象的事物紧密相连。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发挥作者的想象和联想,作到“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初” 才能出好文章。古典作品中,庄子的汪洋恣肆,奇幻壮阔的意境屈原善鸟香草,灵修美人,毖妃娇女的比喻和想象,无不充满了形象思想。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对于我们现代文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3. 借鉴和学习文言文的语言技巧
在《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中, 唐张引沈德潜的话“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这是强调炼字的重要。“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一个“推” 和“敲” ,“春风又绿江岸” 的一个“绿”字,真可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成为古人炼字的千古佳话。古典作品中讲究炼字修辞的例子俯拾可得。“环滁皆山也”欧阳修用五个字表明了描写地点、环境。这些作品语言精炼,表现力极强,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表现出古人高超的写作手段和语言技巧。
4. 学习和借鉴古人的语言材料
浩如烟海的古典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画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史知识。古典作品中的传说、寓言、神话、典故等,如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能有效地克服用大白话就事论事而导致文章苍白无力的弊端。袁枚说“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而我们从古典作品中汲取的,绝不仅是“村童牧竖” 之言。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秦皇” 、“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个人,概括了中国历代帝王的作为,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风貌。因此学习文言文,积累大量文史知识,才有可能形成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写出较好的现代文作品。其次,巧妙地揉合文言典故、词语于现代文中,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当代著名作家很多都有较高的文言功底,大多是古为今用的典范。毛泽东作品中“愚公移山”、“打渔杀家”典故的活用并以之明辨是非,整治政事在《反对党八股》中适当运用俗语、成语翻新,是为了深人浅出地阐明反对党八股、树立正确文风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博览群书,餐经馈史,才能使现代文写作,“文从字顺,理明辞达,言简意赅”。总之让旧的语言形式为现代文写作服务,是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收稿日期:2010-10-23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涌现出许多饮誉中外影响古今的名人佚事:其“立德”“立功”“立言”之成就涵盖了哲学、文学、史学、教育、科技、军事、农业、医学诸多领域,几乎无所不包。这一切都以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为载体。以“文言文”或“古白话” 的书面形式实录在近十万种的浩瀚古籍中。这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遗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学习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言文中“道”的丰富性。从中汲取思想方面的精华。古人的创作思想、创作技巧、语言技巧以及语言材料对我们的写作教学还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1. 在文言文中借鉴古人的创作思想
有感而发,所感者,脱离不了作者所在的社会现实。 因此文言文中的优秀作品,大多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将作文与治国大业相联系。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鲜明地提出作品涉足现实,反映社会现象这一重大主题。到明朝东林党人也要求文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反映这一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为数不少。如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人民反抗精神的作品《伐檀》、《硕鼠》、《石壕吏》、《窦娥冤》,表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指南录后序》、《与妻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表现勤学刻苦,逆境成才的《黄生借书说》、《送东阳马生序》等。特别是国破家亡、人民饱经战乱或异族压迫时,作品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大放异彩,成为永照千古的不朽篇章。即使在屈原的浪漫主义作品中,也处处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因此大量阅读文言文作品,在阅读中更深地体会古人的创作思想,学习古人立足现实,确立重大主题的创作原则,才能写出有较高档次、积极向上的现代文作品。
2. 在文言文中借鉴古人的创作技巧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机《文赋》中说“停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故”,这是强调要大址阅读,善于观察。苏轼的《文与可画筑笛谷惬竹记》尽管说的是画,但要求作者仔细观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陆游说“功夫在诗外”,诗外的功夫是什么?就是“读书、识物、穷理”。读课文《石钟山记》,我们不能不佩服苏轼乘船夜泊于绝壁之下这种认真求实的观察作风,这种创作态度对于我们作文是大有好处的。其次有了阅读和观察的基础,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文心雕龙》从写作理论角度上强调“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他说写作的构思活动是使自己的精神同万物遨游,思想感情非常饱满,要使想象世界和被想象的事物紧密相连。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发挥作者的想象和联想,作到“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初” 才能出好文章。古典作品中,庄子的汪洋恣肆,奇幻壮阔的意境屈原善鸟香草,灵修美人,毖妃娇女的比喻和想象,无不充满了形象思想。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对于我们现代文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3. 借鉴和学习文言文的语言技巧
在《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中, 唐张引沈德潜的话“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这是强调炼字的重要。“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一个“推” 和“敲” ,“春风又绿江岸” 的一个“绿”字,真可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成为古人炼字的千古佳话。古典作品中讲究炼字修辞的例子俯拾可得。“环滁皆山也”欧阳修用五个字表明了描写地点、环境。这些作品语言精炼,表现力极强,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表现出古人高超的写作手段和语言技巧。
4. 学习和借鉴古人的语言材料
浩如烟海的古典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画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史知识。古典作品中的传说、寓言、神话、典故等,如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能有效地克服用大白话就事论事而导致文章苍白无力的弊端。袁枚说“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而我们从古典作品中汲取的,绝不仅是“村童牧竖” 之言。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秦皇” 、“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个人,概括了中国历代帝王的作为,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风貌。因此学习文言文,积累大量文史知识,才有可能形成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写出较好的现代文作品。其次,巧妙地揉合文言典故、词语于现代文中,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当代著名作家很多都有较高的文言功底,大多是古为今用的典范。毛泽东作品中“愚公移山”、“打渔杀家”典故的活用并以之明辨是非,整治政事在《反对党八股》中适当运用俗语、成语翻新,是为了深人浅出地阐明反对党八股、树立正确文风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博览群书,餐经馈史,才能使现代文写作,“文从字顺,理明辞达,言简意赅”。总之让旧的语言形式为现代文写作服务,是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收稿日期:201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