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中旬,博斯腾湖畔大河口,在神圣的祭湖仪式上,当地蒙古族男女老少都身着传统盛装,尤其是蒙古族女性服饰,与我在别处所见不同,这些特别的民族服饰,让当天来到大河口参加祭湖仪式的游客称赞不已。
牵来牛马都不换
当天,47岁的米代很忙碌。她手脚麻利,自己早早收拾停当,接着又替几人整理服饰。怎么还要戴假发?我纳闷。只见米代将一顶长假发梳理好,双手撑着套在一位短发大姐头上。
“你看,就为了配这个才漂亮!”米代拿来一对儿黑绒布细圆筒,上面绣着荷花和蝴蝶。她将那位大姐的假发分成了两半,与不长的真发合起来,朝内一顺儿扭成发棒,各自塞入细圆筒。
原来,这是当地蒙古族妇女服饰最有特色的发套连垂。连垂主体约50厘米长,由绸缎或平绒缝制,绣有花卉、蝴蝶、寿桃等吉祥喜庆图案。连垂末端,要有装饰的穗子,普通为彩线,讲究一些的用银饰、宝石配穗子。装好头发后,连垂要平行置于衣襟前,垂至腰际,显得素雅端庄。
关于独特的“连垂”,民间还有个传说,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各部之间互相征战,胜利者把俘获的妇女辫子拴在木缘上,防止逃跑,逐渐演化成如今的连垂。
此时。从蒙古包里走出一位老太太,身着紫红长袍,笑容可掬。在几人帮助下,她已妆扮完。我注意到,她的服饰刺绣图案精细、配饰华贵,做工不算新,很像祖传的。老人叫波若口,69岁,乌兰再格森乡人。我猜测的没错,老人这身衣服是母亲送给她的陪嫁,而珠宝饰品是家族几代积累相传的,到她这儿巳穿戴了半个世纪。波若口老人介绍,在过去,这样一身衣服,即便手再巧,光粗工就要做十天,刺绣的细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
“我这一顶帽子顶一头牛,腰间刺绣值一匹马。”波若口老人骄傲地说。去年祭湖时,来了位上海老板,相中了老人这套服饰,喜欢极了,说是回去要陈列到民俗博物馆,当场出价15万元要买走。她想都没想,一口回绝:“不卖,里面还藏着母亲给我的祝福,我穿着它参加过那么多隆重的老事儿。卖了它,心就空了,老事儿也没有了。”
蒙古族的民俗活化石
无论昂贵还是廉价,头饰也是当地蒙古族女子出嫁时必备的饰物。米代说,许多帽子是家传几代的,上面珠宝世代添加,越来越贵重华丽。如今,当地流传下来的妇女头饰,多是清代的。
除了连垂和头饰,我身边的蒙古族妇女身上不少还佩戴着“袒曲克”,一种对靴形的刺绣香囊。而挂于腰间类似马鞭饰品的叫“瑙库克”,艺术化的鞭子。米代说,它们纯粹是装饰,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美化,成为服饰的组成部分。
上面所说的所有配饰都是为长绣袍服务的,据我观察,多数人都只穿了斜襟长袍。这外套式样还有讲究呢,米代说,年长者穿的叫“泰尔勒克”,刚结婚穿“哈吉勒阿”,“代维尔”是姑娘专利,个别老人还喜欢在长袍外加个刺绣外套“拜尔孜”,对开襟,长及小腿,前襟有对儿绣带松松系着,走起路来很飘逸,像古代王贵出游。
为何這里的蒙古族服饰特征保存如此完好?有人认为,这与当地蒙古族的历史有关。清乾隆年间游牧于伏尔加河下游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在首领渥巴锡带领下,东归返回祖国,其中一支路过和硕特三旗游牧于巴州这支部落,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服饰变动很小,堪称蒙古族民俗的活化石。据悉,博湖县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已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轻人还喜欢这种古老服饰么?我问队伍中一位叫奥云的女子她是县文工团的。她说,非常喜欢出嫁时也穿了,觉得不穿总少点啥这是祖辈骨子里传下的。长袍是母亲送给她的嫁妆,也代表着娘家的祝福。奥云说,如今年轻人很少再有这个手艺,偶尔也有向长辈学习的但缝几下就失去耐心,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做这些细活儿了。如今,人们对传统服饰的需求还在,但制作者却越来越少了。在县城,出现了两家制作蒙古袍子的裁缝店,做工要求高的需提前几个月订做。据说,其中一家店里有位叫米德可的老人,年过花甲,手艺非凡十分热爱这门技艺。我想,与其说热爱技艺,不如说是守护传统,老人日复一日,用一双巧手舞着针线,将岁月绣入那一件件长袍……
牵来牛马都不换
当天,47岁的米代很忙碌。她手脚麻利,自己早早收拾停当,接着又替几人整理服饰。怎么还要戴假发?我纳闷。只见米代将一顶长假发梳理好,双手撑着套在一位短发大姐头上。
“你看,就为了配这个才漂亮!”米代拿来一对儿黑绒布细圆筒,上面绣着荷花和蝴蝶。她将那位大姐的假发分成了两半,与不长的真发合起来,朝内一顺儿扭成发棒,各自塞入细圆筒。
原来,这是当地蒙古族妇女服饰最有特色的发套连垂。连垂主体约50厘米长,由绸缎或平绒缝制,绣有花卉、蝴蝶、寿桃等吉祥喜庆图案。连垂末端,要有装饰的穗子,普通为彩线,讲究一些的用银饰、宝石配穗子。装好头发后,连垂要平行置于衣襟前,垂至腰际,显得素雅端庄。
关于独特的“连垂”,民间还有个传说,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各部之间互相征战,胜利者把俘获的妇女辫子拴在木缘上,防止逃跑,逐渐演化成如今的连垂。
此时。从蒙古包里走出一位老太太,身着紫红长袍,笑容可掬。在几人帮助下,她已妆扮完。我注意到,她的服饰刺绣图案精细、配饰华贵,做工不算新,很像祖传的。老人叫波若口,69岁,乌兰再格森乡人。我猜测的没错,老人这身衣服是母亲送给她的陪嫁,而珠宝饰品是家族几代积累相传的,到她这儿巳穿戴了半个世纪。波若口老人介绍,在过去,这样一身衣服,即便手再巧,光粗工就要做十天,刺绣的细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
“我这一顶帽子顶一头牛,腰间刺绣值一匹马。”波若口老人骄傲地说。去年祭湖时,来了位上海老板,相中了老人这套服饰,喜欢极了,说是回去要陈列到民俗博物馆,当场出价15万元要买走。她想都没想,一口回绝:“不卖,里面还藏着母亲给我的祝福,我穿着它参加过那么多隆重的老事儿。卖了它,心就空了,老事儿也没有了。”
蒙古族的民俗活化石
无论昂贵还是廉价,头饰也是当地蒙古族女子出嫁时必备的饰物。米代说,许多帽子是家传几代的,上面珠宝世代添加,越来越贵重华丽。如今,当地流传下来的妇女头饰,多是清代的。
除了连垂和头饰,我身边的蒙古族妇女身上不少还佩戴着“袒曲克”,一种对靴形的刺绣香囊。而挂于腰间类似马鞭饰品的叫“瑙库克”,艺术化的鞭子。米代说,它们纯粹是装饰,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美化,成为服饰的组成部分。
上面所说的所有配饰都是为长绣袍服务的,据我观察,多数人都只穿了斜襟长袍。这外套式样还有讲究呢,米代说,年长者穿的叫“泰尔勒克”,刚结婚穿“哈吉勒阿”,“代维尔”是姑娘专利,个别老人还喜欢在长袍外加个刺绣外套“拜尔孜”,对开襟,长及小腿,前襟有对儿绣带松松系着,走起路来很飘逸,像古代王贵出游。
为何這里的蒙古族服饰特征保存如此完好?有人认为,这与当地蒙古族的历史有关。清乾隆年间游牧于伏尔加河下游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在首领渥巴锡带领下,东归返回祖国,其中一支路过和硕特三旗游牧于巴州这支部落,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服饰变动很小,堪称蒙古族民俗的活化石。据悉,博湖县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已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轻人还喜欢这种古老服饰么?我问队伍中一位叫奥云的女子她是县文工团的。她说,非常喜欢出嫁时也穿了,觉得不穿总少点啥这是祖辈骨子里传下的。长袍是母亲送给她的嫁妆,也代表着娘家的祝福。奥云说,如今年轻人很少再有这个手艺,偶尔也有向长辈学习的但缝几下就失去耐心,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做这些细活儿了。如今,人们对传统服饰的需求还在,但制作者却越来越少了。在县城,出现了两家制作蒙古袍子的裁缝店,做工要求高的需提前几个月订做。据说,其中一家店里有位叫米德可的老人,年过花甲,手艺非凡十分热爱这门技艺。我想,与其说热爱技艺,不如说是守护传统,老人日复一日,用一双巧手舞着针线,将岁月绣入那一件件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