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元村“异地搬迁 庭院经济”模式
——用异地搬迁集中安置解决“搬得出”“稳得住”,用庭院经济特色产业解决“能发展”“可致富”
2013年3月20日,阳光刺破羽人山的云雾,倾泻在山谷里。
山谷里,一排排乡村“别墅”,在阳光下格外惹眼——白墙青瓦、翘角飞檐、朱红雕窗。
54岁的龚正玉,从自家“别墅”出来,沿着新修的二级公路往山上走。
自从搬到山下后,龚正玉每隔几天就会回“老家”看看。
山上的老房子已经拆除,土地也被复垦。当年栽下的香椿树冒出了新芽,龚正玉踮起脚尖,伸手掐了几株嫩芽。
“摘回去炒蛋,忆苦思甜。”龚正玉回首遥望远处的农民新村,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高山“穷汉”
海拔1000多米的羽人山,入冬后常常云雾缭绕。
龚正玉无法忘记高山上的艰难岁月——老房子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楼,位于黔江区石会镇中元村大秧田。
“1984年,我嫁到村里三年多后,老伴才借钱修了这房子。”每次回忆起老房子,龚正玉就会眼圈发红。
在嫁过来之前,龚正玉就听说中元村高山区的那几个组很穷。
山下的村民编着民谣,调侃山上的村民:“羽人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
从山下嫁到山上,龚正玉真切地体验到了穷乡僻壤的滋味。
“赶集买点肥料、盐巴,都要走上一整天的路,天不亮出门,天黑才能回家。”龚正玉说。
山坡下50米外的山涧小溪,是山上村民的唯一水源。
“山上很难打井。”龚正玉说,“每天都要挑十几趟水。”
唯一让龚正玉满意的是,耕地就在小溪旁边。
“不过收获的时候就恼火了。”龚正玉说,“要把苞谷、红苕,从山下一点一点背回山上。”
雪上加霜的是,十几年前,丈夫去世了,留给她的,是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
龚正玉是个勤劳的传统中国女人,可是她一直不懂:“为什么我那么勤劳,日子却还是那么紧巴?”
与龚正玉一样,住在武坪山上的六组组长庞雨成也不是懒汉,可他每年都要吃救济粮。
庞雨成也养过猪,希望借此摆脱贫穷。
“好不容易养头猪,需要四个壮汉抬下山,扣除成本,只剩下三只猪脚的钱。”庞雨成说,“路太难走了,常发生意外。”
2004年冬天,30多岁的庞一安下山买化肥,在回家途中,一口气接不上来,猝死在山坡上。
武坪山沟岭交错,山林茂密,历来是野猪的栖息地。
“每到苞谷、红苕成熟时,野猪就来了,一大片一大片地刨。”中元村党支部书记费远忠说。
中元村四至七组太穷了,一年到头能把口糊过去,就是好年头。
2006年冬天,黔江区发改委、区扶贫办的干部走进中元村。
按照传统扶贫模式,干部们一算需要投入的资金,吓了一跳——光是修一条村道公路,至少就要200多万元。
“在高山上修修补补,成本高不说,还不能断穷根,不如动员他们搬到山下。”区发改委和区扶贫办的干部琢磨。
搬迁动员
2006年底,石会镇镇政府在武坪山上召开搬迁动员大会。
“今天我们来,主要是动员四至七组的村民,搬到山下安居。”石会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陶承密说。
“我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搬啥子哟!”村民龚正玉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陶承密向村民亮出政策:“建房的占地费不要大家出一分钱,集中安置房建好后,政府给补助,村民退出的土地复垦后,还可以获得一笔收入。”
政策很优惠,可与会村民的头却摇得像拨浪鼓。
“田无一丘,地无一块,搬下去吃啥子?”住在武坪山之巅的刘泽立问。
刘泽立一家是中元村住得最高的一户,家里穷,连电都没通,“但至少我有地,可以自食其力”。
在当天的投票中,大部分村民投了反对票,其中包括六组组长庞雨成和前任村主任黄友发。
动员会在一片嘘声中收场。
会后,费远忠挨家挨户询问村民意见:“你为什么不愿搬到山下去啊?”
汇总意见后,费远忠立即找到镇领导:“绝大多数村民其实都想搬迁,只是他们担心搬到山下后,没法维持生计。”
“镇政府会在山下集中安置点发展很多产业,把搬下山的村民变成新型农民。”陶承密说。
费远忠爬上武坪山,扯开嗓子喊:“山下集中安置点,要发展很多产业。”
费远忠喊破喉咙,可无人理睬。
“老乡们看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陶承密说。
于是,镇政府出面,引进一家养鸡场。
“听说养鸡场要来。”一些农户动心了。
接着,镇政府又“烧了一把火”——请回了离开家乡六年多、在外创业致富的肖艳华。
“我决定回来办一个养猪场。”肖艳华回村说。
“肖艳华要回来投资了。”又有一些农户动心了。
最终,龚正玉、刘泽立等68户村民同意搬迁。
“只要搬下来的村民日子过好了,山上的村民就会眼红,自然就会跟着搬下来。”陶承密说。
庭院经济
2007年春节,经过多次考察,集中安置点选好了位置——位于山下的中元村一组。
“这里毗邻武陵仙山风景区。”区发改委副主任庞剑虹的话似乎有“伏笔”。
征地协商进行得很顺利,可就在准备丈量土地时,一组的村民不干了。
“山上的人住下来,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收入?”
“对头,他们全部搬下来,连种毛毛菜的地都没有,恐怕会打我们菜园的主意。” …………
一组的村民围着干部,七嘴八舌不让丈量。
陶承密走过来,向一组村民铺开一张图纸:“看,这是集中安置点庭院经济发展蓝图。”
“啥子是庭院经济?”一组村民问。
“就是根据这里雨量适度、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发展五大产业:蚕桑产业扛旗,蛋鸡、生猪、银耳等产业为辅。这些产业占地少,在庭院就可以发展,所以称之为庭院经济。”陶承密解释。
“看起来不错哟。”一组村民感叹。
“是不错,这些产业,到时也会把你们纳入进来。”陶承密说。
2009年,武坪山下崛起一座崭新的村落:村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村镇银行等一应俱全。
“啰啰啰……”站在自家猪圈边,庞雨成吆喝着,招呼猪仔到猪槽边进食。
看着这几头猪仔,老庞满心欢喜。
“政府给每户补助了2000元修建猪圈,还补助了500元购买仔猪。”老庞做梦都没想到有这样的好政策,“养一头母猪,每头1000元成本,政府就帮助协调贷款500元,补助400元,我们自己只需要出100元。”
庞雨成既可以在家种地,还可以在附近打工,一年可收入两万元——比如帮养蚕大户养蚕。通过努力,中元村被商务部命名为“东桑西移核心示范园区”——养蚕大户吸纳搬迁农民就业,搬迁农民一天可得到35元的收入。
为了帮助搬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中元村成立了扶贫救助社,向搬迁农民提供30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
“好些搬迁农户因此成了产业发展大户。”费远忠说。
最让费远忠得意的,是他引进的碧佳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银耳厂项目。“吸引了60多人就业。”费远忠一脸得意。
“一个月1500元底薪。”刘泽立也进了银耳厂。
一组的原村民也纷纷进入银耳厂,当起了工人。
不过,对于发展庭院经济,区发改委、区扶贫办和石会镇政府还有更大的目标。
“中元村坐拥武陵仙山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潜力无限。”庞剑虹说。
这话,让肖艳华夫妇听进了耳里。
拓展旅游
果然,不久中元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就开始升级——连接黔江城区的二级公路开建,村道也开始改造……
看到这些,肖艳华夫妇决定出手了——投资1000多万元,在农民新村打造QQ农场,发展乡村旅游。
钓鱼池、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饭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可是,单靠一己之力,显然难以撑起中元村的乡村旅游。
“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吧。”镇政府支招。
“怎么组织呢?”
“农民新村的房屋风格统一,就把新村打造成乡村旅游村。”
“这个想法好。”
在镇政府和中元村村“两委”帮助下,肖艳华夫妇成立了“醉美知音乡村旅游合作社”。
肖艳华以资金入股占大头,28户农户以房屋入股,区供销社也入了股。
与此同时,合作社向国家申请了专项资金,28户农户每户得到一万元的客栈设备购置资金。
“不用自己投入,就能当小老板了。”村民舒永贤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她把自家的楼房变成了一间小客栈。
不过,舒永贤很担心客源问题:“我们这太偏僻了,谁会来?”
舒永贤的担心,早已被肖艳华夫妇想到——他们早已开始谋划,要炒热中元村的乡村旅游。
2012年,“醉美知音乡村旅游合作社”举办了六次钓鱼比赛,吸引了旅客3000多人次。
“我家光是住宿收入就有2000多元。”舒永贤抱着孙子,乐呵呵地说。
“中元村的旅游概念还在持续发酵,届时村民还可以利用自家门面做生意,收入将大幅增加。”庞剑虹说。
从2007年至今,中元村已集中安置73户328人,预计到2014年将增加到140余户,近700人。
2012年,国家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到中元村农民新村调研时说:“像中元村这样的异地搬迁建设,在全国都是一个典范。”
【心声】
“去年我依托专业合作社挣到了5000块钱,加上打工收入,一年能挣两万元。今年,我们这里的游客更多了,估计挣得也会更多。”
——村民龚正玉说
“原来住在高山上,肩挑背磨穷得很。现在吃的是自来水,走的是水泥路,看病、娃儿上学都方便得很……”
——村民庞友均说
“当年镇上干部做工作,我们还不想搬下来,担心下来后田无一丘、地无一块,会更穷。现在,搬迁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就像从糠箩筐跳进米箩筐,叫我回一趟老家,我还嫌难得爬坡呢!”
——村民庞雨成说
“没有扶贫搬迁,我恐怕一辈子都离不开深山,也很难摆脱贫困。现在住的是楼房,喝的是自来水,村口就有农村客运站,坐车十分钟就能到镇上赶集……安逸得很!”
——村民黄冬说
“以前买一包化肥,扛回家要一天,现在方便多了,一车就拖到家门口。”
——村民黄有发说
“以前娃儿上学走路太难了。现在每天都有交通车,娃儿到镇中学上学特别方便,我放心多了。”
——村民舒永贤说
“我从山上搬下来,搞起了桑蚕。这几天夏蚕就要发种了,得照看好,这可是两万多元的收入哦。”
——村民姚世祥说
“村里引进了银耳厂,我进厂当了工人。每天的工资是50元,一个月有1500多元。”
——村民廖家碧说
“脱贫摘帽后,我们这个异地扶贫安置小区想换个名字,叫‘乐居园’。”
——中元村党支部书记费远忠说
“我们把贫困高山地区的村民搬下来,配套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服务管理,让他们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石会镇党委书记张莉说
——用异地搬迁集中安置解决“搬得出”“稳得住”,用庭院经济特色产业解决“能发展”“可致富”
2013年3月20日,阳光刺破羽人山的云雾,倾泻在山谷里。
山谷里,一排排乡村“别墅”,在阳光下格外惹眼——白墙青瓦、翘角飞檐、朱红雕窗。
54岁的龚正玉,从自家“别墅”出来,沿着新修的二级公路往山上走。
自从搬到山下后,龚正玉每隔几天就会回“老家”看看。
山上的老房子已经拆除,土地也被复垦。当年栽下的香椿树冒出了新芽,龚正玉踮起脚尖,伸手掐了几株嫩芽。
“摘回去炒蛋,忆苦思甜。”龚正玉回首遥望远处的农民新村,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高山“穷汉”
海拔1000多米的羽人山,入冬后常常云雾缭绕。
龚正玉无法忘记高山上的艰难岁月——老房子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楼,位于黔江区石会镇中元村大秧田。
“1984年,我嫁到村里三年多后,老伴才借钱修了这房子。”每次回忆起老房子,龚正玉就会眼圈发红。
在嫁过来之前,龚正玉就听说中元村高山区的那几个组很穷。
山下的村民编着民谣,调侃山上的村民:“羽人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
从山下嫁到山上,龚正玉真切地体验到了穷乡僻壤的滋味。
“赶集买点肥料、盐巴,都要走上一整天的路,天不亮出门,天黑才能回家。”龚正玉说。
山坡下50米外的山涧小溪,是山上村民的唯一水源。
“山上很难打井。”龚正玉说,“每天都要挑十几趟水。”
唯一让龚正玉满意的是,耕地就在小溪旁边。
“不过收获的时候就恼火了。”龚正玉说,“要把苞谷、红苕,从山下一点一点背回山上。”
雪上加霜的是,十几年前,丈夫去世了,留给她的,是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
龚正玉是个勤劳的传统中国女人,可是她一直不懂:“为什么我那么勤劳,日子却还是那么紧巴?”
与龚正玉一样,住在武坪山上的六组组长庞雨成也不是懒汉,可他每年都要吃救济粮。
庞雨成也养过猪,希望借此摆脱贫穷。
“好不容易养头猪,需要四个壮汉抬下山,扣除成本,只剩下三只猪脚的钱。”庞雨成说,“路太难走了,常发生意外。”
2004年冬天,30多岁的庞一安下山买化肥,在回家途中,一口气接不上来,猝死在山坡上。
武坪山沟岭交错,山林茂密,历来是野猪的栖息地。
“每到苞谷、红苕成熟时,野猪就来了,一大片一大片地刨。”中元村党支部书记费远忠说。
中元村四至七组太穷了,一年到头能把口糊过去,就是好年头。
2006年冬天,黔江区发改委、区扶贫办的干部走进中元村。
按照传统扶贫模式,干部们一算需要投入的资金,吓了一跳——光是修一条村道公路,至少就要200多万元。
“在高山上修修补补,成本高不说,还不能断穷根,不如动员他们搬到山下。”区发改委和区扶贫办的干部琢磨。
搬迁动员
2006年底,石会镇镇政府在武坪山上召开搬迁动员大会。
“今天我们来,主要是动员四至七组的村民,搬到山下安居。”石会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陶承密说。
“我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搬啥子哟!”村民龚正玉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陶承密向村民亮出政策:“建房的占地费不要大家出一分钱,集中安置房建好后,政府给补助,村民退出的土地复垦后,还可以获得一笔收入。”
政策很优惠,可与会村民的头却摇得像拨浪鼓。
“田无一丘,地无一块,搬下去吃啥子?”住在武坪山之巅的刘泽立问。
刘泽立一家是中元村住得最高的一户,家里穷,连电都没通,“但至少我有地,可以自食其力”。
在当天的投票中,大部分村民投了反对票,其中包括六组组长庞雨成和前任村主任黄友发。
动员会在一片嘘声中收场。
会后,费远忠挨家挨户询问村民意见:“你为什么不愿搬到山下去啊?”
汇总意见后,费远忠立即找到镇领导:“绝大多数村民其实都想搬迁,只是他们担心搬到山下后,没法维持生计。”
“镇政府会在山下集中安置点发展很多产业,把搬下山的村民变成新型农民。”陶承密说。
费远忠爬上武坪山,扯开嗓子喊:“山下集中安置点,要发展很多产业。”
费远忠喊破喉咙,可无人理睬。
“老乡们看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陶承密说。
于是,镇政府出面,引进一家养鸡场。
“听说养鸡场要来。”一些农户动心了。
接着,镇政府又“烧了一把火”——请回了离开家乡六年多、在外创业致富的肖艳华。
“我决定回来办一个养猪场。”肖艳华回村说。
“肖艳华要回来投资了。”又有一些农户动心了。
最终,龚正玉、刘泽立等68户村民同意搬迁。
“只要搬下来的村民日子过好了,山上的村民就会眼红,自然就会跟着搬下来。”陶承密说。
庭院经济
2007年春节,经过多次考察,集中安置点选好了位置——位于山下的中元村一组。
“这里毗邻武陵仙山风景区。”区发改委副主任庞剑虹的话似乎有“伏笔”。
征地协商进行得很顺利,可就在准备丈量土地时,一组的村民不干了。
“山上的人住下来,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收入?”
“对头,他们全部搬下来,连种毛毛菜的地都没有,恐怕会打我们菜园的主意。” …………
一组的村民围着干部,七嘴八舌不让丈量。
陶承密走过来,向一组村民铺开一张图纸:“看,这是集中安置点庭院经济发展蓝图。”
“啥子是庭院经济?”一组村民问。
“就是根据这里雨量适度、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发展五大产业:蚕桑产业扛旗,蛋鸡、生猪、银耳等产业为辅。这些产业占地少,在庭院就可以发展,所以称之为庭院经济。”陶承密解释。
“看起来不错哟。”一组村民感叹。
“是不错,这些产业,到时也会把你们纳入进来。”陶承密说。
2009年,武坪山下崛起一座崭新的村落:村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村镇银行等一应俱全。
“啰啰啰……”站在自家猪圈边,庞雨成吆喝着,招呼猪仔到猪槽边进食。
看着这几头猪仔,老庞满心欢喜。
“政府给每户补助了2000元修建猪圈,还补助了500元购买仔猪。”老庞做梦都没想到有这样的好政策,“养一头母猪,每头1000元成本,政府就帮助协调贷款500元,补助400元,我们自己只需要出100元。”
庞雨成既可以在家种地,还可以在附近打工,一年可收入两万元——比如帮养蚕大户养蚕。通过努力,中元村被商务部命名为“东桑西移核心示范园区”——养蚕大户吸纳搬迁农民就业,搬迁农民一天可得到35元的收入。
为了帮助搬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中元村成立了扶贫救助社,向搬迁农民提供30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
“好些搬迁农户因此成了产业发展大户。”费远忠说。
最让费远忠得意的,是他引进的碧佳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银耳厂项目。“吸引了60多人就业。”费远忠一脸得意。
“一个月1500元底薪。”刘泽立也进了银耳厂。
一组的原村民也纷纷进入银耳厂,当起了工人。
不过,对于发展庭院经济,区发改委、区扶贫办和石会镇政府还有更大的目标。
“中元村坐拥武陵仙山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潜力无限。”庞剑虹说。
这话,让肖艳华夫妇听进了耳里。
拓展旅游
果然,不久中元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就开始升级——连接黔江城区的二级公路开建,村道也开始改造……
看到这些,肖艳华夫妇决定出手了——投资1000多万元,在农民新村打造QQ农场,发展乡村旅游。
钓鱼池、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饭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可是,单靠一己之力,显然难以撑起中元村的乡村旅游。
“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吧。”镇政府支招。
“怎么组织呢?”
“农民新村的房屋风格统一,就把新村打造成乡村旅游村。”
“这个想法好。”
在镇政府和中元村村“两委”帮助下,肖艳华夫妇成立了“醉美知音乡村旅游合作社”。
肖艳华以资金入股占大头,28户农户以房屋入股,区供销社也入了股。
与此同时,合作社向国家申请了专项资金,28户农户每户得到一万元的客栈设备购置资金。
“不用自己投入,就能当小老板了。”村民舒永贤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她把自家的楼房变成了一间小客栈。
不过,舒永贤很担心客源问题:“我们这太偏僻了,谁会来?”
舒永贤的担心,早已被肖艳华夫妇想到——他们早已开始谋划,要炒热中元村的乡村旅游。
2012年,“醉美知音乡村旅游合作社”举办了六次钓鱼比赛,吸引了旅客3000多人次。
“我家光是住宿收入就有2000多元。”舒永贤抱着孙子,乐呵呵地说。
“中元村的旅游概念还在持续发酵,届时村民还可以利用自家门面做生意,收入将大幅增加。”庞剑虹说。
从2007年至今,中元村已集中安置73户328人,预计到2014年将增加到140余户,近700人。
2012年,国家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到中元村农民新村调研时说:“像中元村这样的异地搬迁建设,在全国都是一个典范。”
【心声】
“去年我依托专业合作社挣到了5000块钱,加上打工收入,一年能挣两万元。今年,我们这里的游客更多了,估计挣得也会更多。”
——村民龚正玉说
“原来住在高山上,肩挑背磨穷得很。现在吃的是自来水,走的是水泥路,看病、娃儿上学都方便得很……”
——村民庞友均说
“当年镇上干部做工作,我们还不想搬下来,担心下来后田无一丘、地无一块,会更穷。现在,搬迁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就像从糠箩筐跳进米箩筐,叫我回一趟老家,我还嫌难得爬坡呢!”
——村民庞雨成说
“没有扶贫搬迁,我恐怕一辈子都离不开深山,也很难摆脱贫困。现在住的是楼房,喝的是自来水,村口就有农村客运站,坐车十分钟就能到镇上赶集……安逸得很!”
——村民黄冬说
“以前买一包化肥,扛回家要一天,现在方便多了,一车就拖到家门口。”
——村民黄有发说
“以前娃儿上学走路太难了。现在每天都有交通车,娃儿到镇中学上学特别方便,我放心多了。”
——村民舒永贤说
“我从山上搬下来,搞起了桑蚕。这几天夏蚕就要发种了,得照看好,这可是两万多元的收入哦。”
——村民姚世祥说
“村里引进了银耳厂,我进厂当了工人。每天的工资是50元,一个月有1500多元。”
——村民廖家碧说
“脱贫摘帽后,我们这个异地扶贫安置小区想换个名字,叫‘乐居园’。”
——中元村党支部书记费远忠说
“我们把贫困高山地区的村民搬下来,配套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服务管理,让他们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石会镇党委书记张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