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下面是笔者与学生谈话收集的案例,学生的肺腑之言不得不让教育者深思。
学生甲:我想从课本上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世界的变化历程和许多美好事物,但在校大部分时间是没完没了背生字、语法、要点、在题海之中奋战,整天基本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中,接受知识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学习激情全无,感觉学习索然无味。我思考这样学习能否培养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今后我能否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能否成为一名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公民?
学生乙:我想通过各种学习,明辨是非,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品位、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但不知道是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还是老师们的教法有问题,或者是社会环境的问题,我感觉很多时候是说教、被动、强迫的学习,难找到良好的学习平台,慢慢使我学习目的变得模糊,感觉通过学习实现我的目标很难,我常常问自己学这些能做什么?
从学生的心声和我在教学实践中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单一、被动、枯燥、陈旧、为了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不但成为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和学生有效学习的主要障碍,更可怕的是这种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调查:现代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身体状况等都有滑坡现象。显然,这样的教育模式完全背离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本意。所以,建立能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刻不容缓!这对推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最佳体现,它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基本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它的弊端是: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主动性不断削弱;导致学生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并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导致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难以养成。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以人为本、方式多样、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主动、有合作意识、有创新意识”,它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提供多样的方式,使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背景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搭建了学生养成“我应该学会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我对我的所作所为应该负什么责任”等良好习惯的平台。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了以下三种新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自定目标、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一种自觉学习方式。它的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参与设计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探索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学习过程总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更优、更有效的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最高品质的学习方式,它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都有很高的要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特征是:勇于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在活动中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这种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要明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的品质。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
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最后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搜集与处理,在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有助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思路
新课程倡导三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些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人生观与价值观等严重滞后的问题,让学生身心得以和谐、健康发展,最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按以下思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合理。
首先,要思想重视,勇于改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不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这是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对从教多年的教育者而言,要一下改变这些在头脑里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确实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平时要多学习、大胆尝试,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共同参与,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有效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和学习习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通过反复实践,有效合理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其次,转变学习方法时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新旧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两者相辅相成,极左极右都不利于学习方法的转变。对于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改变策略,转变学习方式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再次,要将学习方式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教学方法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发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有所收获,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学习方法转变的重点。
最后,为各种学习方式注入新鲜的活力。不再是机械训练,而是注重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注重学会学习;不再过于注重书本,而是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提升学习方式本身的品质,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它的内在品质,丰富其内涵。
四、在教学中怎样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师生共同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关注生命的需要,关注生命的个性,关注生命的发展。一要充
分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感受,构建师生、生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如:对学生行为和需要作出解释和反应;诚恳向学生表露你对他们课堂上的各种要求;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发言时要求自己和其他同学全神贯注的倾听。二要多鼓励和赞赏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和欢乐的感觉。如:尽可能多的使用赞美学生的语言,不要轻意丢掉表扬学生的每一次机会;认同和奖励那些不符合你预期的工作和行为;抓住每一次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感受;课堂上用眼神、手势给学生鼓励。三要善于接纳来自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轻松。如: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每位学生以足够的解释自己观点、行为的机会;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当学生犯错时,让他们也明白任何人有知识漏洞或学习中的过错乃平常之事。四要善于向学生提问,使课堂活而不乱。如:提出问题后要营造开放、自由、以探讨与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讨气氛。五要善于与学生合作,共同构造一个温暖、学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和善的笑脸、温暖的语调、亲切的姿势、十分的理解、万分的信任、适当的距离缺一不可。这样做就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平台,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因材施教,寻找改变学习方法的基本策略。第一,分时段合理调整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比重,这是改变学习方式重点。起始年级,他主学习比重可重些。对于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的学生,教育者要多创造机会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觉的优良学习品质。教师必须告诉他们什么是学生应该做的,怎么做正确,讲述并让学生理解合格的学生标准是什么。要多花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责任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序向自主学习过渡;中间年级可加大自主学习比重,良好的习惯基本养成,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此时,可侧重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全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毕业年级,侧重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复习阶段他主学习的比重适当加重。第二,根据所学内容合理选择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性质、过程、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学段和学习不同的内容可做适当选择,两者可以互补、并存。必须结合教材的性质、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师具有的各种心理品质,灵活机动、精心选择、综合应用。第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如: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并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自主学习最能有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也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兴趣的吸引下或自我约束下进行自主学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的关键。而探究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智慧的品质和创新意识。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学会关注好的事物等。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最后,教师要实现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这是改变学习方式的落脚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个体,坚持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如:教师讲述、辩论、模拟讨论、练习和实践方案、独立学习、学业游戏、角色扮演、案例法、实地观察、兴趣定位、口头报告、头脑风暴、模拟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主动的、自愿的学起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直接的反馈合理评价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教育才有生命力。
总之,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我们所提倡的转变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品质,创造更为灵活、务实、高效的新课程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大事,决不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
(责任编辑:胡惠明)
下面是笔者与学生谈话收集的案例,学生的肺腑之言不得不让教育者深思。
学生甲:我想从课本上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世界的变化历程和许多美好事物,但在校大部分时间是没完没了背生字、语法、要点、在题海之中奋战,整天基本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中,接受知识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学习激情全无,感觉学习索然无味。我思考这样学习能否培养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今后我能否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能否成为一名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公民?
学生乙:我想通过各种学习,明辨是非,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品位、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但不知道是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还是老师们的教法有问题,或者是社会环境的问题,我感觉很多时候是说教、被动、强迫的学习,难找到良好的学习平台,慢慢使我学习目的变得模糊,感觉通过学习实现我的目标很难,我常常问自己学这些能做什么?
从学生的心声和我在教学实践中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单一、被动、枯燥、陈旧、为了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不但成为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和学生有效学习的主要障碍,更可怕的是这种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调查:现代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身体状况等都有滑坡现象。显然,这样的教育模式完全背离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本意。所以,建立能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刻不容缓!这对推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最佳体现,它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基本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它的弊端是: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主动性不断削弱;导致学生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并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导致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难以养成。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以人为本、方式多样、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主动、有合作意识、有创新意识”,它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提供多样的方式,使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背景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搭建了学生养成“我应该学会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我对我的所作所为应该负什么责任”等良好习惯的平台。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了以下三种新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自定目标、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一种自觉学习方式。它的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参与设计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探索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学习过程总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更优、更有效的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最高品质的学习方式,它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都有很高的要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特征是:勇于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在活动中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这种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要明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的品质。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
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最后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搜集与处理,在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有助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思路
新课程倡导三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些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人生观与价值观等严重滞后的问题,让学生身心得以和谐、健康发展,最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按以下思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合理。
首先,要思想重视,勇于改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不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这是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对从教多年的教育者而言,要一下改变这些在头脑里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确实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平时要多学习、大胆尝试,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共同参与,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有效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和学习习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通过反复实践,有效合理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其次,转变学习方法时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新旧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两者相辅相成,极左极右都不利于学习方法的转变。对于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改变策略,转变学习方式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再次,要将学习方式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教学方法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发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有所收获,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学习方法转变的重点。
最后,为各种学习方式注入新鲜的活力。不再是机械训练,而是注重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注重学会学习;不再过于注重书本,而是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提升学习方式本身的品质,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它的内在品质,丰富其内涵。
四、在教学中怎样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师生共同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关注生命的需要,关注生命的个性,关注生命的发展。一要充
分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感受,构建师生、生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如:对学生行为和需要作出解释和反应;诚恳向学生表露你对他们课堂上的各种要求;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发言时要求自己和其他同学全神贯注的倾听。二要多鼓励和赞赏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和欢乐的感觉。如:尽可能多的使用赞美学生的语言,不要轻意丢掉表扬学生的每一次机会;认同和奖励那些不符合你预期的工作和行为;抓住每一次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感受;课堂上用眼神、手势给学生鼓励。三要善于接纳来自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轻松。如: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每位学生以足够的解释自己观点、行为的机会;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当学生犯错时,让他们也明白任何人有知识漏洞或学习中的过错乃平常之事。四要善于向学生提问,使课堂活而不乱。如:提出问题后要营造开放、自由、以探讨与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讨气氛。五要善于与学生合作,共同构造一个温暖、学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和善的笑脸、温暖的语调、亲切的姿势、十分的理解、万分的信任、适当的距离缺一不可。这样做就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平台,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因材施教,寻找改变学习方法的基本策略。第一,分时段合理调整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比重,这是改变学习方式重点。起始年级,他主学习比重可重些。对于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的学生,教育者要多创造机会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觉的优良学习品质。教师必须告诉他们什么是学生应该做的,怎么做正确,讲述并让学生理解合格的学生标准是什么。要多花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责任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序向自主学习过渡;中间年级可加大自主学习比重,良好的习惯基本养成,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此时,可侧重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全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毕业年级,侧重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复习阶段他主学习的比重适当加重。第二,根据所学内容合理选择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性质、过程、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学段和学习不同的内容可做适当选择,两者可以互补、并存。必须结合教材的性质、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师具有的各种心理品质,灵活机动、精心选择、综合应用。第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如: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并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自主学习最能有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也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兴趣的吸引下或自我约束下进行自主学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的关键。而探究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智慧的品质和创新意识。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学会关注好的事物等。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最后,教师要实现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这是改变学习方式的落脚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个体,坚持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如:教师讲述、辩论、模拟讨论、练习和实践方案、独立学习、学业游戏、角色扮演、案例法、实地观察、兴趣定位、口头报告、头脑风暴、模拟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主动的、自愿的学起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直接的反馈合理评价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教育才有生命力。
总之,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我们所提倡的转变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品质,创造更为灵活、务实、高效的新课程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大事,决不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
(责任编辑:胡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