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家教育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哲学上讲,社会发展,社会大同,人类美好,一定是出于共同的幸福、美好,共产主义而发展的。绝对不会是私心、私欲、私有财产的大力发展,绝对不会是两极分化的大力发展,民国几十年的发展,共产党几十年的追求,全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迟早是要从为公、为国家为全体社会公民和谐、幸福而选的,历史的大趋势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国家;民族;国家教育;为公;为国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学校的各级各类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毛泽东时代比,为国家、为民族、为公等集体主义的教育和社会意识观念已大大弱化,甚至于在许多学生、老师及广大其他国民心中,只有金钱、个人利益及私心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根本就不在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我从事教育近20年了,许许多多看到的、听到的,在平时的电视新闻、社会现象上看到的,确实为公为家的集体主义精神、行为已在国民心中淡化乃至忘怀了,我对国家、对教育很忧心。我们国家的学校、社会必须加强国家教育,不能总是歌功颂德教育,多加强忧患意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国民实施国家层面的学校、公民教育,使之深入每一个国民的心中。
  首先从历史谈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民族。要小学、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插入中国历史、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教育,分清忠、奸、善、恶。多加强历史上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贡献的英雄人物的优良教育。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从历史典故、历史事件、人物教育中,使我们的国民从九年义务教育中认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杰出的人文知识,在历史上的天文、数学、文学、美术、农业、工业等等的发展历史。各民族的交往,历史上历次的战争以及民族的融合,从感性上对国家有了深刻的认识。祖国的悠久文明积累的文学、艺术、诗词歌赋、历史事件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和传承,可以充实国民的精神思想。
  其次,在地理上,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要从北京、东北三省起逐个介绍我国的地理、自然、人文、民族以及各边境地区的情况,与邻国的情况,更要弄清一些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认清边界问题的国际形势,比如与印度的边界问题,要形成忧患意识。东北与俄罗斯之间,与朝鲜、韩国之间,既有友好,也有矛盾。与日本、越南及一些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历史地域之间的领土、领海之间的矛盾与纠纷,都要教育每一个学生知道,形成正常的历史观、国家观,不管是东北的满族还是云南、广西的少数民族,以及新疆、西藏的民族、地理、现状等都必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给每一个国民认识,这样才能加强我们的国家教育。另一问题,虽然我国已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深入人心,但国家的政治,特别是官员的素质,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如果党对党员、对官员都不强力齐抓共管提高管理、监督,提高官员素质,那么党、政府在老百姓、国民的眼中、心中将逐渐变差变丑,那将是难以挽回的,那時国家也将受到内部腐化,变质的伤痛和摧残,后果是严重的。另一教育问题,国民从小学起,浪费太多的时间学习英语,是对国民智力、时间的极大浪费,应在中考、高考中停止考英语,放为选修课,这是国家教育的正道,毕竟外语是中国人的一个选项而不是必须,使用的人只有百分之一,为啥人人从小要学英语、考英语,白白浪费时间呢?
  第三,九年义务教育要加强国家的现状和未来的教育,国家现在如何?虽然每个人都看得到、听得到。但各省各地如何呢?西部大、西部穷,西部干旱,东部富,东部发达,东部污染厉害,水、空气、土壤,不可争议的污染了。北部如何,南部如何,中国国民都应了解,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家,一个大家庭,国民为什么不了解,这是国家教育不允许的。特别是边界问题,海洋边界问题,更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国民了解、知道、明白,安于现状。要争取国家利益,解决边界问题,都会上升到兵、战之争,都将是人的素质,国民意志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难道不要把这些矛盾、问题让每个国民知道吗?中印问题的藏南之争,中越、中菲的南沙群岛之争,中日的钓鱼岛之争,更有其它的一些国际矛盾,国民都应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国家才能强大,国家的未来才更辉煌。把每个学生、每个国民都从改革开放的个人利益、私有财产的为私思想中转变到为国、为公、为社会的国家教育理念上,广大学生、国民才不致迷茫,才有奋斗的动力和目标。同心同德,着眼未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强国、强民,使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竞争而立于不败之地。只要国人团结,大家心里有国家,为国家着想,心为公,就不会使官场、社会如此贪污腐化。国家才会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社会团结、互助,共同富裕,人人为国、为社会,才不致使私心杂念占据我们的官员,国民心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的美好理想才能实现。社会大同、社会共同理想一定会朝着为公为国家为大家的社会主义前进,前进!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国家的现状在内部,外部很多不如人意。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国家教育,对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绝对不能动摇,为国为公的教育绝对不能放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理念将来一定能够实现。虽然有许多共产党员也不信共产主义了。但从历史、从哲学上讲,社会发展,社会大同,人类美好,一定是出于共同的幸福、美好,朝共产主义而发展的。绝对不会是私心、私欲、私有财产的大力发展,绝对不会是两极分化的大力发展,民国几十年的发展,共产党几十年的追求,全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迟早是要从为公、为国家为全体社会公民和谐、幸福而选的,历史的大趋势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永宽主编《中印战争内幕》
  [2] 李峰著《决战朝鲜》2010年版
  [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版
其他文献
出道:十八成名  1980年,18岁的钟晓阳随母亲回东北沈阳探亲。回港以后,用十几天的时间写下东北女性赵宁静故事的第一部《妾住长城外》。1981年写出第二部《停车暂借问》。1982年9月赴美求学,四天时间完成第三部《却遗枕函泪》。同年,三部分在台湾朱天心、朱天文等人创办的三三书坊结集为《停车暂借问》一书出版,自此一鸣惊人,声动文坛。  这部讲述东北女性赵宁静一生浪漫爱情传奇的文学经典,第一版就卖出
期刊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它的发展变化、历史走向都与生活在这座城的外来务工者息息相关。自移居深圳,作家邓一光开始关注这座城市的特质,创作逐渐由前期的军旅题材小说转变为以深圳为写作背景的城市文学。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深圳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也关照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质与深圳居民特有的迷惘、混乱的精神状态,深挖现代大都市背后所隐藏的多样面孔,将一个既令人感到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深圳呈现给读者。  居住在深圳的这
期刊
那是雾中的岛屿,珊瑚礁向上生长然后死亡的遗体,制高点上竖立着一座灯塔,像已经近视的眼睛环顾迷茫的四周。在上面只有两个季节,晴天与雨天,毕竟这里没有蝉鸣,没有飘雪。从远处看,隔着在波浪上徘徊的海雾,那仿佛不是岛屿,而是上浮的巨鱼,因为迟钝,对冷或暖的洋流毫无反应。地质作用导致了下沉,很久很久以后,它会重新潜入海中,那是千年以后的事情,现在上面的树木还没有准备好用鳃呼吸。  它一直沉默着,朝它呼唤,听
期刊
1  艳阳高照,皇城内一片肃穆。宫里的太监私底下议论纷纷。这天,王美人照例沐浴更衣,粉黛拂面,等待一位贵人的临幸。然而,她没能等到贵人,却得知了一个消息,消息传出后不久,王美人把财物赠予仆人,随后上吊自杀。  大唐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李炎(原名李瀍[chán])猝死,年仅三十二岁。王美人那天得知的消息,正是武宗皇帝的死讯。  王美人和唐武宗是晚唐的一对佳话。原本,她只是邯郸城中的一个歌妓,
期刊
在深圳书写方面,外地移民邓一光功不可没,他以持续不懈的书写见证深圳的成长,将“深圳”二字深深地镶嵌于中国文学版图中,如《深圳蓝》《深圳细节》《深圳在北纬22°27'—22°52'》《深圳河里有没有鱼》;并将深圳地标、街道、红树林等具代表性的地方都化为生活空间、叙事空间与文化空间,并由表及里,对这座城市崭新而璀璨的灵魂进行细致的描摹:都市化的兴起与原住民的怅然若失,新移民值得惊叹的奋斗,效率的追求与
期刊
邓一光早期的小说大部分描写的是军旅,军旅题材就如同他的文学根据地。其中主要是写男性英雄人物,如《遍地菽麦》;另一相反的人物形象是退役老兵,如《远离稼穑》《父亲是个兵》。这组人物形象具有二元对照的特征,作者通过特定年代背景下人物的言行、生活细节和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塑造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物形象。  一、热血与野性之英雄  邓一光塑造的形象中,最突出的是男性英雄,例如《遍地菽麦》中的启子与福子兄弟二人。
期刊
【摘 要】“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能够帮助教师与家长每天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他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地区主要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健康状况、学习成绩、日常
期刊
在邓一光心中,迷宫的设置是好小说的特征:“好短篇都具有迷宫设置,我指的不是结构——那是长篇的任务——而是语言,那些象征性词汇,隐喻的敷设,人物对白中的拟梦语,更符合言说的个体表达和阐释的个体联想。”[1]  也许是出于对“好小说”的追求,邓一光用五年的时间创作了《人,或所有的士兵》。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香港为舞台虚构故事,从世界战场的角度审视中日战场的地位,反思战争对人类社会文明整体性的影响。
期刊
从2011年发表《深圳在北纬22°27′—22°52′》算起,军旅作家邓一光转型城市书写后,至今已出版四部“深圳系列”短篇小说集。另外三部分别是《你可以让百合生长》《深圳蓝》《坐着坐着天就黑了》。其中共收录42个中短篇作品,累计约73.5万字。他的小说主人公跨越多个阶层,行业各异,有保安、清洁工、流水线工人,也有程序员、自由职业者、商业谈判精英、民营企业家。除关注以上深圳的移民者外,他也描写了深圳
期刊
确切地说,沈木槿似乎更喜欢使用“明喻”。鉴于在现代诗学中,明喻是隐喻的一个变种,隐喻可以包含明喻(隐喻是缩略了的明喻),我这里使用这个外延更广、似乎也更诗学的概念。木槿喜欢用“像……”“好像……” 这样的句式,我甚至觉得她用得太多了,以至于生出雷同之感,她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句式变化的。然而,它们意味着诗人感受力的充沛,似乎身上的某个隐秘机关已经打开,人与万物之间通感渠道的打开。是的,在现代诗歌中,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