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新课程实验在全国普及之际,作文教学改革也迅猛突起,什么新课标作文、话题作文、新概念作文等等,各大小书店,琳琅满目,不知如何下手。然而农村初中学生(尤其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作文严重滞后,大有望尘莫及之势。我们通过几年的实验总结,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惑。
困惑一:假话、空话、套话多,真话,实话,心里话少。
大多学生作文,都把过去或小学的陈古芝麻写,无实话,真话。有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写了件很感人的事:那正是金秋的"双抢"时节,各家各户都把自己家里收回的稻子晒在场上,中午时分天突然暗下为,抱病卧床的妈妈急忙爬下床,一口气跑到军属张大妈家去帮收稻子。刚收完,哗哗的大雨以来下起来了,等她回到家中收我们家的稻子时,晒场上的稻子已被大雨淋湿了。这时,妈妈望着稻子,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她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高兴。
文章中的妈妈先人后己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但当我问他是否真实时,他说是编造的。仔细推敲,粮食是农民的命根,那能眼看着被雨淋湿了而高兴呢?造成这种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倾向,是不是我们平时里过分强调写"形象典型"、"中心突出"有关呢?
另一位七年级的学生在一篇《不同的我》的文章中写道:那是小学五年级的事,天气很热,太阳落到地上像火烤一样,我们跟班主任老师去给村里的五保户赵大爷搬家。我们搬呀搬呀,来回搬了两个多小时,口干舌燥,我们是多么想喝水呀!这时老师提了一桶凉水,同学们一拥而上去争水喝。我这时突然想起了雷锋、黄继光、董存瑞,口就不干了。
后来,我与他谈心,问他当时真有那种感受吗?他说:不是的,根本没有的事。因为"作文选"中都是这样写的。
对策: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困惑二:老牛拉磨,走不出那道圈的羁绊。
广阔的农村,自然风光,优美无限。青山绿水、田野小鸟、山泉小溪……是学生们每天看到的、接触到的,但学生们的习作中善于描写的却很少。见到的往往是"明星偶像"、"网吧游戏"如何如何,或"周末进城给盲人带路"、"清洁工迎着风雨扫街道"等远离农村生活的环境的描写,以致于造成没有亲身体验而写不具体,无真情实感。
原因为析:许多作文指导,只注重了"范文引路",没有给学生以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家长又为子女购买了"同步作文"或其他"作文选"。那里面的所谓"优秀范文"大多采用了现代都市的内容,于是,学生们的习改中往往出现"舶来品",必估出现雷同文章,教师在批改中常常分不清"真假美猴王"--谁抄谁的了。
对策"作文指导课,可带学生走出课堂、校园,去田野看看农民伯伯怎样播种、施肥、收割,去小溪过听听那山泉小鸟的歌唱,去山中观赏那漫山遍野的树木山石的海誓山 盟,领略自己家乡田园风光的美妙与绮丽……使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力地表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困惑三:内容单调,知识面窄。
儿童教育家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中讲到的"提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心中不话说不出来"的现象,在农村学生作文中还是普遍存在的。大量的习作中经常看到,有的错别字连同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不分段落,有的一斗(逗号)到底,有的初中毕业了,还不能简单的描述自己的家,自己的村,甚至家中成员就写的颠三倒四。写一件事情,没有细节,分不清详略自己家乡田园生活风光的美妙一个人,不分职业特征,千人一面。搞不懂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大有人在,更不能说分记叙、说明、议论文体作文了。一篇文章下来,可以笑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问卷中发现,不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出自屈原《离骚》、《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成是高尔基的作品的,占20%左右,看过"我国古代四代名著"的几乎没有。
原因分析:农村学生课外读物少、阅读时间少。有些学校仍然是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学生不能全面学习各科知识,成天是疲于应付题海、作业成山。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农村中学图书资料很不健全,不要说百科藏书,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一根教鞭、两支粉笔、两本书上课,自然谈不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了,即使有的,学校也不开放,只是迎接检查用,形同虚设。学生缺乏大量的阅读,只知道反复读背有限的课本,加之现代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生活圈子小,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单调乏味了。
对策:组织学生"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两三部名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办学经费达不到以上条件的学校,建议成立班级图书角,发动班上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捐献图书,订阅刊物,也可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图书,再进行定期轮班交换图书,顺地制宜的开展课处阅读,也可到收良好效果。同时,"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上措施与对策,是我们对新课程实验的初浅尝试。也许对其他农村中学生的写作与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是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3]汪茂祥: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现状调查与提高 中国标准出版社。
困惑一:假话、空话、套话多,真话,实话,心里话少。
大多学生作文,都把过去或小学的陈古芝麻写,无实话,真话。有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写了件很感人的事:那正是金秋的"双抢"时节,各家各户都把自己家里收回的稻子晒在场上,中午时分天突然暗下为,抱病卧床的妈妈急忙爬下床,一口气跑到军属张大妈家去帮收稻子。刚收完,哗哗的大雨以来下起来了,等她回到家中收我们家的稻子时,晒场上的稻子已被大雨淋湿了。这时,妈妈望着稻子,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她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高兴。
文章中的妈妈先人后己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但当我问他是否真实时,他说是编造的。仔细推敲,粮食是农民的命根,那能眼看着被雨淋湿了而高兴呢?造成这种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倾向,是不是我们平时里过分强调写"形象典型"、"中心突出"有关呢?
另一位七年级的学生在一篇《不同的我》的文章中写道:那是小学五年级的事,天气很热,太阳落到地上像火烤一样,我们跟班主任老师去给村里的五保户赵大爷搬家。我们搬呀搬呀,来回搬了两个多小时,口干舌燥,我们是多么想喝水呀!这时老师提了一桶凉水,同学们一拥而上去争水喝。我这时突然想起了雷锋、黄继光、董存瑞,口就不干了。
后来,我与他谈心,问他当时真有那种感受吗?他说:不是的,根本没有的事。因为"作文选"中都是这样写的。
对策: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困惑二:老牛拉磨,走不出那道圈的羁绊。
广阔的农村,自然风光,优美无限。青山绿水、田野小鸟、山泉小溪……是学生们每天看到的、接触到的,但学生们的习作中善于描写的却很少。见到的往往是"明星偶像"、"网吧游戏"如何如何,或"周末进城给盲人带路"、"清洁工迎着风雨扫街道"等远离农村生活的环境的描写,以致于造成没有亲身体验而写不具体,无真情实感。
原因为析:许多作文指导,只注重了"范文引路",没有给学生以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家长又为子女购买了"同步作文"或其他"作文选"。那里面的所谓"优秀范文"大多采用了现代都市的内容,于是,学生们的习改中往往出现"舶来品",必估出现雷同文章,教师在批改中常常分不清"真假美猴王"--谁抄谁的了。
对策"作文指导课,可带学生走出课堂、校园,去田野看看农民伯伯怎样播种、施肥、收割,去小溪过听听那山泉小鸟的歌唱,去山中观赏那漫山遍野的树木山石的海誓山 盟,领略自己家乡田园风光的美妙与绮丽……使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力地表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困惑三:内容单调,知识面窄。
儿童教育家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中讲到的"提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心中不话说不出来"的现象,在农村学生作文中还是普遍存在的。大量的习作中经常看到,有的错别字连同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不分段落,有的一斗(逗号)到底,有的初中毕业了,还不能简单的描述自己的家,自己的村,甚至家中成员就写的颠三倒四。写一件事情,没有细节,分不清详略自己家乡田园生活风光的美妙一个人,不分职业特征,千人一面。搞不懂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大有人在,更不能说分记叙、说明、议论文体作文了。一篇文章下来,可以笑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问卷中发现,不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出自屈原《离骚》、《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成是高尔基的作品的,占20%左右,看过"我国古代四代名著"的几乎没有。
原因分析:农村学生课外读物少、阅读时间少。有些学校仍然是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学生不能全面学习各科知识,成天是疲于应付题海、作业成山。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农村中学图书资料很不健全,不要说百科藏书,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一根教鞭、两支粉笔、两本书上课,自然谈不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了,即使有的,学校也不开放,只是迎接检查用,形同虚设。学生缺乏大量的阅读,只知道反复读背有限的课本,加之现代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生活圈子小,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单调乏味了。
对策:组织学生"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两三部名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办学经费达不到以上条件的学校,建议成立班级图书角,发动班上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捐献图书,订阅刊物,也可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图书,再进行定期轮班交换图书,顺地制宜的开展课处阅读,也可到收良好效果。同时,"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上措施与对策,是我们对新课程实验的初浅尝试。也许对其他农村中学生的写作与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是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3]汪茂祥: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现状调查与提高 中国标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