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拓展课活动,寓教于乐,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健康人格,强化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有效的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职校学生; 顶岗; 实习条件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11-001
把中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是学校、厂矿、企业的需要、社区建设的需要。本文主要谈谈把中职教学分成:“一学基础、二学技能、三顶岗实习”三段式办学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训技能及辅助课程,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企业签定合同,对学生实行定向培养、定单教育,旨在寻求一条合适的道路,既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问题,又满足国家对初级人才的需求,为从国家赢、企业赢、学校赢、家长赢、学生赢等“多赢”角度出发的校企合作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中职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构建办学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校企联合、企业冠名、定向培养、订单教育”办学模式,简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办学模式下,要确定“招生—管理—教学”的工作思路:把招生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首先要有“适应市场,选准专业,定向培养,订单教育”的招生基本思路。其次,构建教育理念,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招来了,教育教学就要“严管当头,选编教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再次,改革课程设置,制订技能标准,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应重视全体教师的“双师型”培训和教师队伍再造工作,造就一支全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永不沉没的职业教育航空母舰,加速进行教师队伍的脱胎换骨的改造,以适应职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开展“导师制”活动的基础上,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要求每人必须超工作量承担教学任务兼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选派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去培训学习,并要求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同时从机械制造、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中选拔成绩较好的“留学生”到那里接受专业教师、实用技术实训设备强化学习。
第三,开创实训技能培训,建立“小实训,大实习”模式
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校要求实训中心把实训技能培养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小实训,大实习”模式。即让学生在完成三年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及必备的专业基础技能知识,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就业。
1.加强实训建设,注重实训操作
学校根据专业教学实际,不断添置实训设备,添置电工、微机实训室、车、钳、电子、数控、测量、激光、雕刻、汽车维修、家电维修等实训材料,培训了一批实训教师,掀起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的一页。
2.拓展实习就业渠道,尽心尽力安置好学生实习就业
学校在与企业签定协议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各种途径拓展与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采取走岗、贴岗、顶岗等不同形式的实习,尽心尽力安置好学生的实习就业。
第四,填补不足缺陷,更跨一级台阶
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活性大,变数多,意想不到的冲击可能会随时袭来,作为职业学校,更需要关注、思考、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生源区域与就业渠道的扩展
目前,职业教育还处于弱势局面,如何加强职教宣传,提高办学影响力,扩大招生区域,了解行业信息,扩展就业渠道,保证学生招得来,送得出。
2.校园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学校的精神面貌,她影响到人们的第一感觉,这方面需要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加大力度建设。
3.实训设施还有待快速扩建
职业教育如果仅仅通过学校自身条件,改革、发展都有一定难度,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利用校企合作,可以尝试寻求国家和企业资助,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企业产品运作优势,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资金短缺、实践薄弱等问题,加大实训设施建设,保证技术设施的更新。目前,要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快速扩建实训设施,说服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 “校外”实训基地,创建“企业化”的实训基地。
4.课程及专业设置还有待进一步调整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因此,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应当紧随时代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应该调整,贴近市场,减少文化课的比重,将相近专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模块化、整合化课程,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力度,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专业设置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5.“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扩大
校企合作为教师学习、实践提供了更广的途径,也促进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改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阵容需要进一步扩大。应冲破“送出去”的束缚,仍需继续探索“请进来”的有效途径,从企业获得一定的兼职师资力量,来促进加速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
6.校本教材急待开发
企业的信息输入和师资培训,可以促进教师跟踪行业发展,结合社会反馈信息和企业实践性培训资料,进行教材开发,使学校能在职业教材建设上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
7.构想开展拓展课
作为职业学校还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除了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我们不妨在“活动课”上做文章,设想把“活动课”更名为“拓展课”,开创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新局面,把择业观念教育、专业技能训练、道德品质塑造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渗透融合其中,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职校学生; 顶岗; 实习条件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11-001
把中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是学校、厂矿、企业的需要、社区建设的需要。本文主要谈谈把中职教学分成:“一学基础、二学技能、三顶岗实习”三段式办学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训技能及辅助课程,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企业签定合同,对学生实行定向培养、定单教育,旨在寻求一条合适的道路,既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问题,又满足国家对初级人才的需求,为从国家赢、企业赢、学校赢、家长赢、学生赢等“多赢”角度出发的校企合作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中职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构建办学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校企联合、企业冠名、定向培养、订单教育”办学模式,简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办学模式下,要确定“招生—管理—教学”的工作思路:把招生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首先要有“适应市场,选准专业,定向培养,订单教育”的招生基本思路。其次,构建教育理念,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招来了,教育教学就要“严管当头,选编教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再次,改革课程设置,制订技能标准,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应重视全体教师的“双师型”培训和教师队伍再造工作,造就一支全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永不沉没的职业教育航空母舰,加速进行教师队伍的脱胎换骨的改造,以适应职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开展“导师制”活动的基础上,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要求每人必须超工作量承担教学任务兼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选派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去培训学习,并要求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同时从机械制造、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中选拔成绩较好的“留学生”到那里接受专业教师、实用技术实训设备强化学习。
第三,开创实训技能培训,建立“小实训,大实习”模式
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校要求实训中心把实训技能培养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小实训,大实习”模式。即让学生在完成三年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及必备的专业基础技能知识,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就业。
1.加强实训建设,注重实训操作
学校根据专业教学实际,不断添置实训设备,添置电工、微机实训室、车、钳、电子、数控、测量、激光、雕刻、汽车维修、家电维修等实训材料,培训了一批实训教师,掀起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的一页。
2.拓展实习就业渠道,尽心尽力安置好学生实习就业
学校在与企业签定协议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各种途径拓展与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采取走岗、贴岗、顶岗等不同形式的实习,尽心尽力安置好学生的实习就业。
第四,填补不足缺陷,更跨一级台阶
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活性大,变数多,意想不到的冲击可能会随时袭来,作为职业学校,更需要关注、思考、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生源区域与就业渠道的扩展
目前,职业教育还处于弱势局面,如何加强职教宣传,提高办学影响力,扩大招生区域,了解行业信息,扩展就业渠道,保证学生招得来,送得出。
2.校园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学校的精神面貌,她影响到人们的第一感觉,这方面需要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加大力度建设。
3.实训设施还有待快速扩建
职业教育如果仅仅通过学校自身条件,改革、发展都有一定难度,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利用校企合作,可以尝试寻求国家和企业资助,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企业产品运作优势,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资金短缺、实践薄弱等问题,加大实训设施建设,保证技术设施的更新。目前,要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快速扩建实训设施,说服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 “校外”实训基地,创建“企业化”的实训基地。
4.课程及专业设置还有待进一步调整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因此,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应当紧随时代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应该调整,贴近市场,减少文化课的比重,将相近专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模块化、整合化课程,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力度,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专业设置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5.“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扩大
校企合作为教师学习、实践提供了更广的途径,也促进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改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阵容需要进一步扩大。应冲破“送出去”的束缚,仍需继续探索“请进来”的有效途径,从企业获得一定的兼职师资力量,来促进加速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
6.校本教材急待开发
企业的信息输入和师资培训,可以促进教师跟踪行业发展,结合社会反馈信息和企业实践性培训资料,进行教材开发,使学校能在职业教材建设上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
7.构想开展拓展课
作为职业学校还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除了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我们不妨在“活动课”上做文章,设想把“活动课”更名为“拓展课”,开创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新局面,把择业观念教育、专业技能训练、道德品质塑造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渗透融合其中,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