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迎来诸多的发展变化。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如此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动能。小学美术具有一定的形象美特征,单纯依靠教师的传统教学手段,不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美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角度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希望对小学美术教学效果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融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件新奇之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小学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中的音频、图像等应用到美术课堂中,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活跃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如下。
一、创设氛围,激发小学生美术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教师通常以为将教材中的重点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就算成功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完全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束缚,依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美术学科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升美术课堂的活跃性和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变脸”这一课程内容时,笔者先通过提问的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学们,你们见过变脸这门艺术吗?”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如此,学生们的课堂兴趣高涨,但依然有部分学生不了解变脸这门艺术的特点等。之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为学生呈现了戏曲变脸的视频画面,学生形成了对变脸的初步印象。在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之后,筆者将画面暂停,问学生们对“变脸”艺术的了解程度,“变脸”给学生带来的实际体验等。如此,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提升了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促进小学生美术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常常将自身作为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发展状态,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降低了美术课堂的效率。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将自身的主体地位逐步退化,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声情并茂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谈感受、说体验,转变美术教学的课堂氛围,提升美术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例如,在“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家庭的整体外形画面,之后在情境的刺激下,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如此,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每个学生都想表达自己家庭的状况。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提升,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三、丰富内容,拓展小学生美术认知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传统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为,信息技术中的知识领域是比较宽泛的,不仅集图像、声频为一体,还能降低学科中的抽象性,为学生提供灵活直观的学习形象。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有关内容,拓展学生的基础认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例如,在讲解“剪对称鱼形”这一课程内容时,笔者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网上成功剪切鱼形的视频下载并在课堂播放给学生观看。为了让学生观看更为细致和全面,笔者甚至为学生进行了重复播放。如此,视频中的剪切步骤深深印在学生的头脑中,趁热打铁,笔者让学生一边回忆视频中的步骤,一边进行剪切。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十足,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美术知识领域,还让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剪切步骤,提升了学生对美术魅力的感受能力。通过拓展美术课程中的有关内容,不仅符合学生的探究心理,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依靠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生动性和直观性,能够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进行融合不是凭空而想的,需要美术教师用心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美术学科的内容意图,教师搜集或进行相关的信息技术创新,让美术课堂焕发勃勃生机。需要注意的是,先进的信息技术虽然能为课堂带来全新的体验,但它并不能取代传统课堂,美术教师不仅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还要挖掘学生美术方面的其他潜能,力争让学生与美术、信息技术教学完美融合在一起,最终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清东.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9):115.
[2]李云洁.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优势[J].才智,2017(16):91.
[3]韩克勇.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30-31.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融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件新奇之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小学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中的音频、图像等应用到美术课堂中,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活跃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如下。
一、创设氛围,激发小学生美术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教师通常以为将教材中的重点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就算成功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完全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束缚,依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美术学科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升美术课堂的活跃性和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变脸”这一课程内容时,笔者先通过提问的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学们,你们见过变脸这门艺术吗?”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如此,学生们的课堂兴趣高涨,但依然有部分学生不了解变脸这门艺术的特点等。之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为学生呈现了戏曲变脸的视频画面,学生形成了对变脸的初步印象。在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之后,筆者将画面暂停,问学生们对“变脸”艺术的了解程度,“变脸”给学生带来的实际体验等。如此,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提升了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促进小学生美术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常常将自身作为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发展状态,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降低了美术课堂的效率。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将自身的主体地位逐步退化,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声情并茂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谈感受、说体验,转变美术教学的课堂氛围,提升美术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例如,在“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家庭的整体外形画面,之后在情境的刺激下,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如此,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每个学生都想表达自己家庭的状况。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提升,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三、丰富内容,拓展小学生美术认知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传统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为,信息技术中的知识领域是比较宽泛的,不仅集图像、声频为一体,还能降低学科中的抽象性,为学生提供灵活直观的学习形象。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有关内容,拓展学生的基础认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例如,在讲解“剪对称鱼形”这一课程内容时,笔者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网上成功剪切鱼形的视频下载并在课堂播放给学生观看。为了让学生观看更为细致和全面,笔者甚至为学生进行了重复播放。如此,视频中的剪切步骤深深印在学生的头脑中,趁热打铁,笔者让学生一边回忆视频中的步骤,一边进行剪切。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十足,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美术知识领域,还让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剪切步骤,提升了学生对美术魅力的感受能力。通过拓展美术课程中的有关内容,不仅符合学生的探究心理,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依靠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生动性和直观性,能够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进行融合不是凭空而想的,需要美术教师用心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美术学科的内容意图,教师搜集或进行相关的信息技术创新,让美术课堂焕发勃勃生机。需要注意的是,先进的信息技术虽然能为课堂带来全新的体验,但它并不能取代传统课堂,美术教师不仅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还要挖掘学生美术方面的其他潜能,力争让学生与美术、信息技术教学完美融合在一起,最终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清东.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9):115.
[2]李云洁.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优势[J].才智,2017(16):91.
[3]韩克勇.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