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德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学习“行知”师德观以及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典范,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借鉴意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建设目标要层次化,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师德建设的内容要具体化,具有操作性,要体现教师的专业实践,要体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键词: 师德观;专业化;陶行知
前言
我国《教师法》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道德等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获得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相联的,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木文主要结合陶行知的师德观,浅谈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师德建设意义、师德建设的目标内容所带来的思考。
一、“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
忠诚教育事业,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感情、职业行为的基础和职业道德的前提。陶行知先生把这种献身精神称为“教育的命脉”。他说:“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1]。
陶行知一生追求追真理,也教育人们去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陶行知强调“真人”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生活,也有赖于真教师的培养。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对真正的好教师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群众学习、跟小孩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情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同甘共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要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教学上。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如此,才能形成师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和谐气氛,而师生间“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当代“行知”师德观建设目标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建设目标即: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层次化。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师德建设应当尊重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教师所处的不同的专业道德发展阶段设置目标。从而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无论教师处于何种专业发展阶段,师德建设都存在个别差异性。对所有教师都采取统一的师德规范、师德内容、教育方式,是当今师德建设的一大问题。因此,要实行分层建设,既要注意按阶段分层,也要注意按个别差异分层。[2]
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当代“行知”师德观建设内容
如果对师德建设的规定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势必对教育活动背景下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关注不足,专业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影响实施效果。因此,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一些具体细致的细则是非常必要的,便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操作和实施。
以往的教师道德如“爱岗敬业”,“热爱国家”,“关心学生”等要求,往往有偏离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具体实践活动之上的趋势。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师德建设内容要紧密结合和体现教师的专业实践,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的专业品质。
师德是教师通过与学生、同事交往和活动中形成的,即在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道德具有实践性与情境性的特征,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现象与道德问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究竟会如何做,在专业实践中能不能主动按照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与他本人的实践经验有著极大的关系。因此,师德教育内容要与教师日常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让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冲突的认识、解释、和反思来提高师德修养与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认为:知、情、意、行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
四、用“行知”师德观引领新时期师德建设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如果教师能理解教育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及加强师德修养对完成工作的意义作用,则能增加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将加强师德修养变成自己内心需要的自觉性,并通过实践培植起坚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锻炼师德意志,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师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师德规范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道德和谐统一起来,形成高尚的人格。同时,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求进步,主动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实现“知行合一”,恪守高尚的师德。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与活动的氛围里,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咬得住真理,管得住小节”,成为一个“第一流的教育家”。
师德的培养,要依赖良好的制度。陶行知先生在《每日四问》中提出“人格防”,要我们教师“建筑人格长城”。而要做到“人格防”,还要依靠一些外在的约束。一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制度,把一些最重要的师德要求,直接纳入到制度规范中,对不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形成一种外在的刚性约束。二是对奖惩分明,对教师师德进行考核。三是要把遵守师德同遵守其他领域的道德结合起来,同遵纪守法结合起来,使教师既是师德模范,又是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真正达到陶行知所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袁晞;《陶行知:捧着心来 不带草去》;大象出版社;2007:21
[2] 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教育研究;2005.
关键词: 师德观;专业化;陶行知
前言
我国《教师法》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道德等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获得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相联的,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木文主要结合陶行知的师德观,浅谈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师德建设意义、师德建设的目标内容所带来的思考。
一、“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
忠诚教育事业,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感情、职业行为的基础和职业道德的前提。陶行知先生把这种献身精神称为“教育的命脉”。他说:“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1]。
陶行知一生追求追真理,也教育人们去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陶行知强调“真人”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生活,也有赖于真教师的培养。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对真正的好教师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群众学习、跟小孩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情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同甘共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要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教学上。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如此,才能形成师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和谐气氛,而师生间“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当代“行知”师德观建设目标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建设目标即: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层次化。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师德建设应当尊重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教师所处的不同的专业道德发展阶段设置目标。从而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无论教师处于何种专业发展阶段,师德建设都存在个别差异性。对所有教师都采取统一的师德规范、师德内容、教育方式,是当今师德建设的一大问题。因此,要实行分层建设,既要注意按阶段分层,也要注意按个别差异分层。[2]
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当代“行知”师德观建设内容
如果对师德建设的规定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势必对教育活动背景下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关注不足,专业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影响实施效果。因此,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一些具体细致的细则是非常必要的,便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操作和实施。
以往的教师道德如“爱岗敬业”,“热爱国家”,“关心学生”等要求,往往有偏离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具体实践活动之上的趋势。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师德建设内容要紧密结合和体现教师的专业实践,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的专业品质。
师德是教师通过与学生、同事交往和活动中形成的,即在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道德具有实践性与情境性的特征,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现象与道德问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究竟会如何做,在专业实践中能不能主动按照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与他本人的实践经验有著极大的关系。因此,师德教育内容要与教师日常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让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冲突的认识、解释、和反思来提高师德修养与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认为:知、情、意、行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
四、用“行知”师德观引领新时期师德建设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如果教师能理解教育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及加强师德修养对完成工作的意义作用,则能增加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将加强师德修养变成自己内心需要的自觉性,并通过实践培植起坚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锻炼师德意志,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师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师德规范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道德和谐统一起来,形成高尚的人格。同时,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求进步,主动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实现“知行合一”,恪守高尚的师德。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与活动的氛围里,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咬得住真理,管得住小节”,成为一个“第一流的教育家”。
师德的培养,要依赖良好的制度。陶行知先生在《每日四问》中提出“人格防”,要我们教师“建筑人格长城”。而要做到“人格防”,还要依靠一些外在的约束。一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制度,把一些最重要的师德要求,直接纳入到制度规范中,对不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形成一种外在的刚性约束。二是对奖惩分明,对教师师德进行考核。三是要把遵守师德同遵守其他领域的道德结合起来,同遵纪守法结合起来,使教师既是师德模范,又是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真正达到陶行知所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袁晞;《陶行知:捧着心来 不带草去》;大象出版社;2007:21
[2] 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教育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