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开课作为一种日常的教研形式,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该是一个原生态的课堂、无需过分华丽的粉饰和包装,更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掺假。它对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有其特殊意义,为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给予了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公开课;教研形式;原生态;提升
作为教师,上公开课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或者说它是构成我们工作完整性的一部分。事实上公开课对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可以从同行的眼中得知自己平时在教学中所忽略和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听别人的公开课也可以从他人哪里学到很多东西,以达到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组织教师上公开课,上好的公开课,但是就笔者眼中观察发现,时下的公开课却早已经变了味儿。
一、当下公开课所存在的问题
1.过度注重教学的形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层出不穷的教学改革形式如雨后春笋遍地生花,良莠不齐。比如,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在教学中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度,由于其教学效果显著,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和推广。所以在听公开课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到这一形式来增加自己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但是,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用这种教学形式,有些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甚至在一些不适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中仍然选用这种教学法,导致的后果便是教学中各个环节得不到良好的掌控,课堂便成为了一个蹩脚的秀场。
2.轻板书,过分依赖多媒体
教学仪器的改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运用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直观的视听觉感受。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桂林阳朔一带的视频影像,让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为课文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可是,在现在的公开课中整堂课教学上教师一直点鼠标,翻PPT的现象太常见,一堂课下来看的眼花缭乱,却不见教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甚至是只写了一个课文标题。我们知道,板书是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师生所共同总结梳理出来的知识脉络,知识结构,或者说是学习的侧重点,可是优秀的板书却不多见,少见。
3.教师的表演心思太浓,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讲授公开课的教师大都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才展开教学的,然而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就有很多的掺假行为。课前的多次“试讲”,甚至是在即将上公开课的班上进行“试讲”,更有甚者会事先安排好固定的学生力求配合自己,反复演练,精益求精。目的只为避其在正式的公开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说白一点就是教师害怕在课堂上出现问题,竟而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作为能动的人的存在,也不去理会这样做可能会给学生所造成的伤害,更不考虑自己这样做在学生们的心中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印象。一堂课下来教师激情饱满,学生兴致高昂,堪称完美。可我们都知道“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二、如何才能走出这种过“热”的错误误区
1.改变公开课的评价机制
在评价一堂公开课时我们不能单一地只看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明确的,正确的评价体系才是关键。评价的方式应该让所有的授课教师所深知。公开课应该研究三个层面:课程理念是否符合新的课程价值观,教学的方法在正确的基础之上是否具有创新,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即是民主、平等、相互促進的关系。
2.公开课无须由始至终都完美无缺
正是因为教师力求完美的课堂,才会出现一些上文中所列的不良问题。其实一堂课只要你教学目标清楚,结构清晰,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巧妙,在教学中关注了学生的自主性,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儿,那么,你的课堂内容如果能有一两个亮点,即使是有轻微的瑕疵,那也是一堂好课。所以,公开课是要特色鲜明,或者独树一帜,但并不是要学生和老师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激情澎湃,兴致难抑,呈现给观摩者一种“享受”的视听觉画面。
3.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公开课
公开课的授课心态应该做到和平时上课的心态一致,教师不要太关注公开课的结果,心思要放在课堂上,尽量做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而不出差错,结果任由他评。别人的褒奖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也要冷静思考,勇于面对。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大问题的课堂,因此,平常而又乐观的心态也是上好公开课的关键因素。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公开课应该是一个原生态的课堂、无需过分华丽的粉饰和包装,更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掺假。公开课也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特点,同时也具备可研究性,能够指导当下的实际教学,更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所以也应具备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17):78.
[2]宗小芸.小学语文公开课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张姝.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06).
关键词:公开课;教研形式;原生态;提升
作为教师,上公开课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或者说它是构成我们工作完整性的一部分。事实上公开课对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可以从同行的眼中得知自己平时在教学中所忽略和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听别人的公开课也可以从他人哪里学到很多东西,以达到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组织教师上公开课,上好的公开课,但是就笔者眼中观察发现,时下的公开课却早已经变了味儿。
一、当下公开课所存在的问题
1.过度注重教学的形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层出不穷的教学改革形式如雨后春笋遍地生花,良莠不齐。比如,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在教学中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度,由于其教学效果显著,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和推广。所以在听公开课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到这一形式来增加自己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但是,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用这种教学形式,有些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甚至在一些不适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中仍然选用这种教学法,导致的后果便是教学中各个环节得不到良好的掌控,课堂便成为了一个蹩脚的秀场。
2.轻板书,过分依赖多媒体
教学仪器的改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运用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直观的视听觉感受。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桂林阳朔一带的视频影像,让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为课文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可是,在现在的公开课中整堂课教学上教师一直点鼠标,翻PPT的现象太常见,一堂课下来看的眼花缭乱,却不见教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甚至是只写了一个课文标题。我们知道,板书是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师生所共同总结梳理出来的知识脉络,知识结构,或者说是学习的侧重点,可是优秀的板书却不多见,少见。
3.教师的表演心思太浓,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讲授公开课的教师大都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才展开教学的,然而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就有很多的掺假行为。课前的多次“试讲”,甚至是在即将上公开课的班上进行“试讲”,更有甚者会事先安排好固定的学生力求配合自己,反复演练,精益求精。目的只为避其在正式的公开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说白一点就是教师害怕在课堂上出现问题,竟而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作为能动的人的存在,也不去理会这样做可能会给学生所造成的伤害,更不考虑自己这样做在学生们的心中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印象。一堂课下来教师激情饱满,学生兴致高昂,堪称完美。可我们都知道“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二、如何才能走出这种过“热”的错误误区
1.改变公开课的评价机制
在评价一堂公开课时我们不能单一地只看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明确的,正确的评价体系才是关键。评价的方式应该让所有的授课教师所深知。公开课应该研究三个层面:课程理念是否符合新的课程价值观,教学的方法在正确的基础之上是否具有创新,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即是民主、平等、相互促進的关系。
2.公开课无须由始至终都完美无缺
正是因为教师力求完美的课堂,才会出现一些上文中所列的不良问题。其实一堂课只要你教学目标清楚,结构清晰,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巧妙,在教学中关注了学生的自主性,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儿,那么,你的课堂内容如果能有一两个亮点,即使是有轻微的瑕疵,那也是一堂好课。所以,公开课是要特色鲜明,或者独树一帜,但并不是要学生和老师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激情澎湃,兴致难抑,呈现给观摩者一种“享受”的视听觉画面。
3.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公开课
公开课的授课心态应该做到和平时上课的心态一致,教师不要太关注公开课的结果,心思要放在课堂上,尽量做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而不出差错,结果任由他评。别人的褒奖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也要冷静思考,勇于面对。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大问题的课堂,因此,平常而又乐观的心态也是上好公开课的关键因素。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公开课应该是一个原生态的课堂、无需过分华丽的粉饰和包装,更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掺假。公开课也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特点,同时也具备可研究性,能够指导当下的实际教学,更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所以也应具备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17):78.
[2]宗小芸.小学语文公开课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张姝.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