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同时,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减少对课文理解的障碍,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能推动学生去钻研课文,活跃课堂的气氛。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提问艺术。
一、“趣”的艺术 ——设疑新异,激发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首先,提问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讲解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为了研究文章的结构,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反映平淡,积极性不高。于是,我一反常规地问道:“这首散文诗是由三幅画组成的。每幅画面上有背景,有海燕形象。请你找找看,是哪三幅画?”这样一问,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二、“角”的艺术——选准角度,活跃思维
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提问的切入点。选准一个适当的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例如教《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问题:
①《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
②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③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孔乙己》在讥笑悲惨中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⑤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笑”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深刻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
三、“曲”的艺术——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例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四、“矛盾”的艺术——设置矛盾,饶有趣味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大宁中学)
一、“趣”的艺术 ——设疑新异,激发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首先,提问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讲解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为了研究文章的结构,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反映平淡,积极性不高。于是,我一反常规地问道:“这首散文诗是由三幅画组成的。每幅画面上有背景,有海燕形象。请你找找看,是哪三幅画?”这样一问,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二、“角”的艺术——选准角度,活跃思维
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提问的切入点。选准一个适当的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例如教《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问题:
①《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
②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③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孔乙己》在讥笑悲惨中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⑤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笑”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深刻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
三、“曲”的艺术——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例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四、“矛盾”的艺术——设置矛盾,饶有趣味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大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