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中抽取被试共25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高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的现状,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特点、人口统计变量与职业认同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细化研究,试图找出影响护校生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教育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职业认同;高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调查
对于护士职业认同,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内涵诠释。Segester则把护士职业认同描述为人际互动现象,主要包括主观(护士的自我感觉与经历)和客观(他人对护士的看法)两部分,主观方面是客观部分的基础。[1]郑晓蓉将护士职业认同感定义为“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通过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试图找出影响护校生影响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教育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从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随机抽取部分班级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39份,有效率为95.6%,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第二军医大学刘玲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添加研究所需要的人口学资料,形成了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分为两个部分:(1)人口学资料,包括年级、年龄、性别、是否班干部、居住地、父母是否在医院工作、进入专业原因及做志愿者的经历;(2)刘玲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该量表为5因子: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会支持、职业社会交往技能、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思。之后,通过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座谈、访谈等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问卷呈现的现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以期得到更加真实、全面的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总体状况
由表1可知,在整体上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都高于中间值(3分),呈现出正向趋势,说明高职护生较为认同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高职护生职业认同较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职业认同的形成受到社会评价、家庭等多因素的影响,护理职业在现代社会具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并且相对其他院校,卫生学校专业清晰,职业教育开展的好;另外,社会重大危机事件对护士的职业认同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Shih等对参与地震抢救的护士进行研究发现,该经历使得护士更忠于护理职业,更信服于护理价值,使他们坚信护士是有价值的、能干的和利他的。[2](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在蓬勃发展,这给了护理职业很大的发展空间,正在学习阶段的护生对专业的发展及自己的职业未来期望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护理职业专业性强,职业指向明确,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就是为了从事护理职业,非本专业的学生很难从事这种职业。(3)社会发展会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和价值取向进行调整。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法则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价值考量标准,社会上效益观念、务实观念开始盛行,学生也开始从较为现实和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职业对自己的价值。已有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因素在增加,发展性因素在降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研究也表明,自我价值实现已经不再总是职业价值观的首要因素,物质因素的排行在不断提升。
2.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年级的关系
由表2、表3可知,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虽然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上出现波动,但职业认同感并没有出现明显差异。而五年级则是职业认同的重要阶段,从前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五年级学生在职业认同的各个因素上的得分都要超过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对于护理专业还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也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一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还是比较高的,而到了三年级却出现了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波动,一方面,经历了两年的学习后,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另一方面,她们是由初中上来的,接触的东西少,上了高职学校后,学习相对变的轻松,接触社会上的东西也变的多了起来,思想上和行为上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就倦怠了,甚至产生了厌学,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出现了下降,所以到三年级时,职业认同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和下降。
高职卫校的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医院实习,在这期间,护生们对护理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接触和了解,与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也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对护理专业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社会各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是造成护生职业认同各个维度全面呈向上趋势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证明,实习是职业社会化重要阶段,而职业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职业认同形成的主要过程。职业社会化的情境因素强调的是职业环境、具体职业行为,建构则主要是通过与行内人员的人际交往中的观察与反思。[3]在医院从事具体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与护理工作人员、医生、患者以及家属的接触过程中,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到了提升。
3.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是否为班干部的关系
由表4可知,是否班干部只在职业社会支持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在职业社会支持的得分上,是班干部的得分明显高于不是班干部的人。班干部多是教师的助手,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担任骨干的经历可锻炼个体较全面的能力。一方面,班干部与专业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多,可逐渐将教师的职业品质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常以特定身份在同学中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也是一种隐性激励因素。本研究发现,班干部大多具有较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需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鼓励学生的自我激励和成长,促进其社会化的进程。
4.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居住地的关系
从表5可以看出,居住在农村的同学在职业认知评价上要高于居住在城镇的同学,主要有下面的原因:现在城镇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社会问题也呈现了出来,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医患问题。居住在城镇的同学对这方面的信息接触的比较多,再加上自身家庭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导致了来自城镇的学生对于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误解,也就降低了他们在职业认知评价维度上的职业认同。而来自农村的学生,一方面接触这类事情比较少,同时本身居住在农村的家庭在医疗方面就缺乏便利,医疗条件不好,她们在医疗方面存在很大的渴望,也希望借助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宝贵的医疗资源。
5.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选择专业原因的关系
从表6、表7可知,在进入该专业的的原因上,因为自己兴趣而选择该专业的占24.7%,服从父母的选择占了64.4%。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度较高,父母和学生自己都比较认可护理专业。比较结果显示,在整体的职业认同感上,因为自己兴趣而选择了该专业的学生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情况。这一结果与已有的关于兴趣与认同、态度及动机的关系研究相符。[4]
三、结论
1.高职卫校护生的总体职业认同感水平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职业社会支持。
2.不同年级的护生在职业认同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总体上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但三年级时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维度上出现了波动。
3.不同选择专业原因的护生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职业自我反思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职业挫折应对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因为自己的兴趣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其职业认同感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原因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
4.护生是否班干部在职业认同感的职业社会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居住地的护生在职业认同感的职业认知评价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护生有无志愿者经历在职业认同感的职业社会支持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职业认知评价、职业自我反思和职业挫折应对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Segesten K.111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Nurse:Concep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J].J Adv Nuts,1998,28(4):720-727.
[2] 彭银英.护士职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8,(7):23.
[3] 刘芸.中医高校学生毕业临床实习思想问题与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7,4(10),249.
[4] 张愫怡.医科大学生职业认同、学业情绪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21.
关键词:职业认同;高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调查
对于护士职业认同,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内涵诠释。Segester则把护士职业认同描述为人际互动现象,主要包括主观(护士的自我感觉与经历)和客观(他人对护士的看法)两部分,主观方面是客观部分的基础。[1]郑晓蓉将护士职业认同感定义为“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通过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试图找出影响护校生影响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教育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从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随机抽取部分班级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39份,有效率为95.6%,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第二军医大学刘玲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添加研究所需要的人口学资料,形成了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分为两个部分:(1)人口学资料,包括年级、年龄、性别、是否班干部、居住地、父母是否在医院工作、进入专业原因及做志愿者的经历;(2)刘玲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该量表为5因子: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会支持、职业社会交往技能、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思。之后,通过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座谈、访谈等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问卷呈现的现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以期得到更加真实、全面的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总体状况
由表1可知,在整体上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都高于中间值(3分),呈现出正向趋势,说明高职护生较为认同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高职护生职业认同较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职业认同的形成受到社会评价、家庭等多因素的影响,护理职业在现代社会具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并且相对其他院校,卫生学校专业清晰,职业教育开展的好;另外,社会重大危机事件对护士的职业认同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Shih等对参与地震抢救的护士进行研究发现,该经历使得护士更忠于护理职业,更信服于护理价值,使他们坚信护士是有价值的、能干的和利他的。[2](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在蓬勃发展,这给了护理职业很大的发展空间,正在学习阶段的护生对专业的发展及自己的职业未来期望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护理职业专业性强,职业指向明确,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就是为了从事护理职业,非本专业的学生很难从事这种职业。(3)社会发展会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和价值取向进行调整。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法则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价值考量标准,社会上效益观念、务实观念开始盛行,学生也开始从较为现实和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职业对自己的价值。已有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因素在增加,发展性因素在降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研究也表明,自我价值实现已经不再总是职业价值观的首要因素,物质因素的排行在不断提升。
2.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年级的关系
由表2、表3可知,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虽然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上出现波动,但职业认同感并没有出现明显差异。而五年级则是职业认同的重要阶段,从前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五年级学生在职业认同的各个因素上的得分都要超过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对于护理专业还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也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一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还是比较高的,而到了三年级却出现了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波动,一方面,经历了两年的学习后,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另一方面,她们是由初中上来的,接触的东西少,上了高职学校后,学习相对变的轻松,接触社会上的东西也变的多了起来,思想上和行为上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就倦怠了,甚至产生了厌学,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出现了下降,所以到三年级时,职业认同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和下降。
高职卫校的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医院实习,在这期间,护生们对护理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接触和了解,与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也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对护理专业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社会各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是造成护生职业认同各个维度全面呈向上趋势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证明,实习是职业社会化重要阶段,而职业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职业认同形成的主要过程。职业社会化的情境因素强调的是职业环境、具体职业行为,建构则主要是通过与行内人员的人际交往中的观察与反思。[3]在医院从事具体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与护理工作人员、医生、患者以及家属的接触过程中,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到了提升。
3.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是否为班干部的关系
由表4可知,是否班干部只在职业社会支持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在职业社会支持的得分上,是班干部的得分明显高于不是班干部的人。班干部多是教师的助手,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担任骨干的经历可锻炼个体较全面的能力。一方面,班干部与专业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多,可逐渐将教师的职业品质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常以特定身份在同学中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也是一种隐性激励因素。本研究发现,班干部大多具有较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需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鼓励学生的自我激励和成长,促进其社会化的进程。
4.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居住地的关系
从表5可以看出,居住在农村的同学在职业认知评价上要高于居住在城镇的同学,主要有下面的原因:现在城镇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社会问题也呈现了出来,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医患问题。居住在城镇的同学对这方面的信息接触的比较多,再加上自身家庭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导致了来自城镇的学生对于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误解,也就降低了他们在职业认知评价维度上的职业认同。而来自农村的学生,一方面接触这类事情比较少,同时本身居住在农村的家庭在医疗方面就缺乏便利,医疗条件不好,她们在医疗方面存在很大的渴望,也希望借助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宝贵的医疗资源。
5.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与选择专业原因的关系
从表6、表7可知,在进入该专业的的原因上,因为自己兴趣而选择该专业的占24.7%,服从父母的选择占了64.4%。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度较高,父母和学生自己都比较认可护理专业。比较结果显示,在整体的职业认同感上,因为自己兴趣而选择了该专业的学生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情况。这一结果与已有的关于兴趣与认同、态度及动机的关系研究相符。[4]
三、结论
1.高职卫校护生的总体职业认同感水平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职业社会支持。
2.不同年级的护生在职业认同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总体上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但三年级时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维度上出现了波动。
3.不同选择专业原因的护生在职业认知评价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职业自我反思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职业挫折应对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因为自己的兴趣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其职业认同感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原因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
4.护生是否班干部在职业认同感的职业社会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居住地的护生在职业认同感的职业认知评价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护生有无志愿者经历在职业认同感的职业社会支持和职业社会交往技能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职业认知评价、职业自我反思和职业挫折应对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Segesten K.111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Nurse:Concep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J].J Adv Nuts,1998,28(4):720-727.
[2] 彭银英.护士职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8,(7):23.
[3] 刘芸.中医高校学生毕业临床实习思想问题与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7,4(10),249.
[4] 张愫怡.医科大学生职业认同、学业情绪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