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w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导向,一线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分别是明确教学内容中的和核心素养要素,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注重提问有效性,增强课堂互动。
  关键词:核心素養,高中地理,渗透,教学心得
  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导向。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谈几点策略性意见,供一线教师参考。
  一、明确教学内容中的和核心素养要素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导向。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表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认知力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具体实施上,这需要教师在切实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涵义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加以分析并明确渗透核心素养要素的方法与手段。比如地球圈层结构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设计阶段即需明确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渗透各项核心素养要素。具体为: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构成(四大圈层)及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从位置、组成、特点、意义等方面,比较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不同特点,区域认知:在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上正确标记岩石圈和软流圈,说出各圈层的主要范围与特征,地理实践力: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外部圈层关系图,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明确了这些,课堂上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使得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从而使学生从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充分受益,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二、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根据最新版(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定义,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国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而易见,所谓核心素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东西,它与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完全不同,不可能通过教师的灌输而使学生具备,其养成和发展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会和感悟,这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的必然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避免传统式教学的弊端,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自己理解知识,加深体会。这可以说是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教学思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这部分知识,由于其并没有太大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并加以讨论总结,归纳出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名称、概念、组成及其地理环境中所起主要作用。实际上,这也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总之,其关键就在于变“教师主动灌输”为“学生自主探索”。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其内在学习体会和感悟的产生,长此以往,其学科素养也将得以逐渐提升。
  三、注重提问有效性,增强课堂互动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基本形式和手段。实践证明,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维积极性,有助于其课堂体会与感悟的加深,从而有利于核心素养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课堂提问要保证及时性,并围绕课程的重点或难点展开。比如在教授了地球内部圈层这部分知识后,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地球内部圈层是怎样划分的? “这个问题偏重于识记和理解,难度不大,但所含信息量较大,且直指本节知识的要点。其答案为:” 传播特点: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在地下平均33Km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形成不连续面(莫霍面),在地下约2900KM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形成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依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这里所举的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总之,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以增强课堂互动对于核心素养的渗透同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需要给予其应有的重视。
  如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分别是明确教学内容中的和核心素养要素,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注重提问有效性,增强课堂互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海静.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核心素养教学的渗透[J]. 好家长,2017(51):166-166.
  [2]  方正章.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1):157-158.
  [3]  范淑莲.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 中华少年,2018(23):154-154.
  [4]  陈庆飞.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J]. 新课程(中学),2017(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试图讨论数学决策建模模型中的一些发现及其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我们首先介绍决策模型的一些技术含义和实现。然后讨论了我们实现的几种算法,包括神经网络实现、决策模型的Java实现、专家系统外壳实现以及本体和推理机的实现。文章最后得出了对进行建模活动决策有用的结论。  关键词:决策,DSS,KBS,本体,推理机,OWL  1 引言  更好的决策意味着改进提供的信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试图勾勒出
期刊
摘 要: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支持,这就需要思维导图的融入与应用。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新的学习方法已经广泛运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建构出系统的脉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分析思维导图的概念着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英语复习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思维导图,英语复习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期刊
摘 要: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的信息传播与沟通工具,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最主要的是作用是方便生活,它使得获得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方便,支付也变得越来越便捷,购物也可以随时随地。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被手机打碎,降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事物的深度思考及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大学生,玩手机,对策研究  手机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也有弊。因此,应该对有益的地方发扬,对有害的地方进
期刊
摘 要: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部分,第二课堂能够从供给内容和供给形式两个方面推进思政教育的提升。高校应当破除当前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建立其完善的组织协调体系和体制机制,推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  新形势下,青年思政教育的开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把握新时代经济社会转型状况下的青年学生思想特点与价值观形成规律,运用好“第二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发展中,也逐渐地重视高职学生的音乐文化的修养,恰好声乐教学是完美地诠释,高职学校的声乐教学一方面有着专业的培养学生声乐演唱的能力,而另一面通过这个声乐的平台开拓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见,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在音乐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学生  如今,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也在逐步地
期刊
摘 要: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每天都在接触各类的网络热点话题,如何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是高校工作者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内外部挑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舆情应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高校工作者来说,舆情应对成了为高校综合治理不可忽视的一环[1]。舆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招生考试的重点,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学习电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高效课堂  分析这几年的物理中考试题,电学占整个试题的40%左右,而电学由于公式多,抽象而涉及面广。对初中生来说是相对较难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仅仅传授知识外,还要传送学习方法。下面就初中物理电学浅谈一
期刊
如何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让学生具有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作为教师,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将其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培养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生对
期刊
摘 要:随着制度和环境的日渐完善,生态文明成为伟大复兴的重要关注对象,网络生态链技术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盆友+”作为网络生态技术应用,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生态环境相互结合,实现了生态建设智能化、科学化,解决现实生态建设问题,提高生态建设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了生态建设的成本。  关键词:“盆友+”APP,网络生态链技术,智能花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期刊
摘 要: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多元的文化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不同民族诞生的多元文化本身也影响着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而研究民族音乐本身对于丰富民族情感,加强当前高校学生个人的文化品位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借助对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了解来拉近中国音乐跟世界音乐之间的距离,真正让中国的民族音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被世界熟悉,这也是当前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又一主要目的,因此在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