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08年8月至今,我国已连续7次调高出口退税率,意在促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然而,出口退税率的不断调高,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存在。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并以纺织行业为例做出分析,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退税率;外贸;纺织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142-01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外贸出口受到了直接而严重的冲击。从出口金额来看,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15578.3亿美元,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除了出口金额减少外,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出口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具体到行业,根据商务部的调研显示,纺织行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很多纺织企业都出现亏损。
1 金融危机下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历程
基于上述在情况下,国家为了遏制出口的继续下滑,挽救出口危机,维持经济的增长,连续7次调高我国出口商品的退税率。此番连续七次的出口退税调整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力度强,使得出口企业收益颇多,仅以纺织行业为例,国家就分别2008年8月、11月及2009年2月、4月总共4次调高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金融危机前的11%提高到了现在16%,与全额退税只差一个百分点。
2 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分析
2.1 对出口总额的影响分析
从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中可知,2009年1-8月,我国外贸出口7307.4 亿美元,同比下降22.2%。金融危机后,在国家刺激出口政策的激励下,我国的进出口额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后,触底反弹,基本稳定在了一个可控的区间之内。说明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的一系列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稳定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
2.2 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1)出口退税率调高的积极影响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为企业减轻了不少税负。2009年1-8月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下同)104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1.8%。(具体数据如下图)。
出口退税率上调缓解了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给这些纺织企业增加了盈利空间。据调查,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每调高1%,纺织行业退税额就可达50亿元左右。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也将有助于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众多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缓解了失业问题,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2)出口退税率调高的消极影响
调高出口退税率毕竟只是短期政策,从长期来看,我国的主要贸易出口对象国的需求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其次由于我国的出口产业位于产业链中的低端产业,且我国企业的国际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导致我国企业在出口退税增加之后,退税部分被外商挤占,政策刺激效果被削弱。
3 我们的建议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其合理性的。然而,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不能高估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针对国家颁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纺织业做到五个转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3.1 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加强品牌建设,培育自主国际知名品牌企业
我国现有的纺织企业中,自有品牌比例低,纺织业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因此,企业应从粗放生产方式向现代集约组织方式转变,发展大企业、跨国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产业集群社会化水平,向更完善市场秩序过渡,提高市场效率。
(2)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
面对全球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革命性主张,企业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一方面,企业应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设计人才,增强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引进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积极拓宽市场,增加纺织品销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营销份额,优化出口结构。现阶段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纺织服装订单明显萎缩,企业应适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如拉丁美洲、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农村市场。建议比照家电下乡政策,研究成套家用纺织品下乡政策,增加对边远地区的销售。
3.2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1) 加强投入引导,促进纺织结构优化
政府应该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引导企业纺织产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目录,进一步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
(2)调整纺织工业的布局,促进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
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出口额占全国的75%—80%。从发展区域经济优势和产业集群看,这种生产集中化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将效益。但是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地区空间的局限性,制造环节应该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东部沿海重点积极进行品牌培育和产品设计研发。
除了上述意见,政府还应尽快落实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企业出国参展、境外培训、投资考察、对外推介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关部门和协会应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东旭: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提高出口退税率引发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年18期
[2] 董传陵.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分析 [J].经济论坛,2008(5)
[3] 严才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析[J]涉外税务,2007,(3)
[4] 改革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保出口”,[N]中国税务报,2009年3月11日
[5]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6] 海关总署网站.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退税率;外贸;纺织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142-01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外贸出口受到了直接而严重的冲击。从出口金额来看,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15578.3亿美元,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除了出口金额减少外,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出口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具体到行业,根据商务部的调研显示,纺织行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很多纺织企业都出现亏损。
1 金融危机下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历程
基于上述在情况下,国家为了遏制出口的继续下滑,挽救出口危机,维持经济的增长,连续7次调高我国出口商品的退税率。此番连续七次的出口退税调整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力度强,使得出口企业收益颇多,仅以纺织行业为例,国家就分别2008年8月、11月及2009年2月、4月总共4次调高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金融危机前的11%提高到了现在16%,与全额退税只差一个百分点。
2 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分析
2.1 对出口总额的影响分析
从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中可知,2009年1-8月,我国外贸出口7307.4 亿美元,同比下降22.2%。金融危机后,在国家刺激出口政策的激励下,我国的进出口额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后,触底反弹,基本稳定在了一个可控的区间之内。说明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的一系列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稳定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
2.2 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1)出口退税率调高的积极影响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为企业减轻了不少税负。2009年1-8月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下同)104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1.8%。(具体数据如下图)。
出口退税率上调缓解了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给这些纺织企业增加了盈利空间。据调查,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每调高1%,纺织行业退税额就可达50亿元左右。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也将有助于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众多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缓解了失业问题,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2)出口退税率调高的消极影响
调高出口退税率毕竟只是短期政策,从长期来看,我国的主要贸易出口对象国的需求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其次由于我国的出口产业位于产业链中的低端产业,且我国企业的国际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导致我国企业在出口退税增加之后,退税部分被外商挤占,政策刺激效果被削弱。
3 我们的建议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其合理性的。然而,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不能高估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针对国家颁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纺织业做到五个转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3.1 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加强品牌建设,培育自主国际知名品牌企业
我国现有的纺织企业中,自有品牌比例低,纺织业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因此,企业应从粗放生产方式向现代集约组织方式转变,发展大企业、跨国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产业集群社会化水平,向更完善市场秩序过渡,提高市场效率。
(2)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
面对全球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革命性主张,企业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一方面,企业应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设计人才,增强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引进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积极拓宽市场,增加纺织品销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营销份额,优化出口结构。现阶段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纺织服装订单明显萎缩,企业应适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如拉丁美洲、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农村市场。建议比照家电下乡政策,研究成套家用纺织品下乡政策,增加对边远地区的销售。
3.2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1) 加强投入引导,促进纺织结构优化
政府应该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引导企业纺织产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目录,进一步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
(2)调整纺织工业的布局,促进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
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出口额占全国的75%—80%。从发展区域经济优势和产业集群看,这种生产集中化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将效益。但是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地区空间的局限性,制造环节应该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东部沿海重点积极进行品牌培育和产品设计研发。
除了上述意见,政府还应尽快落实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企业出国参展、境外培训、投资考察、对外推介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关部门和协会应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东旭: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提高出口退税率引发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年18期
[2] 董传陵.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分析 [J].经济论坛,2008(5)
[3] 严才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析[J]涉外税务,2007,(3)
[4] 改革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保出口”,[N]中国税务报,2009年3月11日
[5]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6] 海关总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