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前后指标对比及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有关措施干预效果和血压控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本社区21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群体,进行相应调查,并开展社区干预,对干预前后的血压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评价干预效果。同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常见的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进而为临床高血压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支持。结果 干预之前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比干预之后高,通过干预之后患者血压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而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则能够发现,服药依从性、血压检测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是影响此类患者血压控制的最为根本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临床社区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应干预与控制之后血压情况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能够发现,患者现阶段的服药、监测与生活方式依从性直接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是主要的关键性影响因素,需要加以干预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与控制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控制;控制效果;临床指标;影响因素;社区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72-02
引言: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此类疾病需要终身服药,作为一类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全方位干预,才可以取得较好控制效果,否则很容易导致靶向器官损害,严重则会致残致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1]。而在社区干预的过程中,一般社区干预都能取得较好干预效果,但是这一过程中仍然有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重视,才可以确保最终干预成效的优化。临床社区干预虽然可以因患者而异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干预效果仍然相对较为有限,这与一些患者自身因素有着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因素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2]。本次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此类疾病社区干预控制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0例高血压患者都是本社区常住居民中罹患高血压进行长期复诊的患者,居住时间≥1年,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38-74岁,平均(54.2±3.7)岁,病程1.5-13年,平均(4.25±1.76)年。所有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没有其他严重疾病等问题,精神心理与社会功能完全正常,对于有关干预也能够配合,都排查了其他身体疾病,没有继发性高血压的问题。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针对性的高血压干预,首先在饮食方面要采取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和适量热量饮食,辅助患者制定相应的食谱,如有不良嗜好等可以计划性逐步戒除。针对患者现有身体健康情况制定运动计划,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min,以自感轻微疲惫休息后次日能恢复为宜[3]。积极向患者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检测的重要性,明确坚持服药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对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严格戒烟限酒,明确烟酒嗜好对于患者所带来的不良影響,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以有奖问答等形式调动患者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阐述疾病的病理改变机制、疾病发病原因、药物应用机制,让患者充分了解药物治疗和配合进行生活干预的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阐述。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就诊时着重根据患者现有的疾病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讲解,并辅助患者规律生活、健康饮食,调整心态。其次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很多患者会对长时间的用药干预产生厌烦感,尤其容易在长期用药仍然不能达到理想血压控制效果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患者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所带来的影响,然后采取适宜性措施进行疏导。最后定期进行随访,嘱患者定期来院就诊,结合血压控制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调整临床药物治疗方案,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与计划,合理规划相关干预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临床所有患者开展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1.4统计方法
患者的血压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临床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采用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采用t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是主要影响因素。 2.结果
2.1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进行临床干预之后,所有患者的血压情况都较之前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说明干预效果相对可观。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详见表1.
2.2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的服药、血压检测、生活方式三个方面的依从性是临床最为主要的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P<0.05)。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详见表2.
3.结论
影响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用药、指标检测、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习惯、精神心理状态等等,尤其伴随社区干预等活动开展之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普遍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治疗效果方面仍然相对较为有限,患者依从性较差的问题相对较为明显[4]。那么在干预的过程中,为了有的放矢开展相应干预,明确不同因素对于指标控制的影响,进一步加以有效干预,就变得相对较为关键。既往干预效果较差,或患者指标控制效果不好,主要是与患者自身用药依从性等方面有着一定联系,在不规律服药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疾病进展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患者会出现漏服、自行停药或者换药的现象,导致指标发生波动,在这一情况下,服药依从性以及是否能够遵医嘱用药,就直接影响了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而在血压检测方面,血压检测对于整体血压控制和药物治疗方案调整有着关键性影响作用,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自我的指标检测,那么后续进行用药的过程中,就无法发现具体血压峰值,不能根据血压情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很多患者在这一方面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对其重要性和關键性认知不足,也没有定期进行指标的检测,这一现象十分普遍,也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整体的血压控制效果,带来很大程度问题和实际性不足。最后在生活方式方面,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高血压作为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当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作息发生改变,或者一些特殊饮食、烟酒嗜好等现象产生之后,既往降压药物的应用效果会受到影响,严重干预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产生很大程度问题和不足。由此可见,这三方面的依从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带来明确的治疗效果方面干扰,导致控制效果受到不同程度负性影响,甚至会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问题,故而在社区干预的过程中,除了要对疾病干预、对患者干预,还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才可以有效优化最后干预的效果。
如上所述,临床社区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应干预之后效果相对较好,但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尤其服药、血压检测和生活方式依从性方面影响相对较大,需要客观认识并积极干预。
参考文献:
[1]冉红军,高文娟,吴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对长处方政策实施的看法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5):67-72.
[2]刘文生,杨超,胡薇薇.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6):161-162.
[3]朱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1):53-55.
[4]王宏艳,杨晓亮,焦娇.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21(3):208-212.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控制;控制效果;临床指标;影响因素;社区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72-02
引言: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此类疾病需要终身服药,作为一类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全方位干预,才可以取得较好控制效果,否则很容易导致靶向器官损害,严重则会致残致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1]。而在社区干预的过程中,一般社区干预都能取得较好干预效果,但是这一过程中仍然有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重视,才可以确保最终干预成效的优化。临床社区干预虽然可以因患者而异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干预效果仍然相对较为有限,这与一些患者自身因素有着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因素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2]。本次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此类疾病社区干预控制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0例高血压患者都是本社区常住居民中罹患高血压进行长期复诊的患者,居住时间≥1年,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38-74岁,平均(54.2±3.7)岁,病程1.5-13年,平均(4.25±1.76)年。所有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没有其他严重疾病等问题,精神心理与社会功能完全正常,对于有关干预也能够配合,都排查了其他身体疾病,没有继发性高血压的问题。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针对性的高血压干预,首先在饮食方面要采取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和适量热量饮食,辅助患者制定相应的食谱,如有不良嗜好等可以计划性逐步戒除。针对患者现有身体健康情况制定运动计划,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min,以自感轻微疲惫休息后次日能恢复为宜[3]。积极向患者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检测的重要性,明确坚持服药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对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严格戒烟限酒,明确烟酒嗜好对于患者所带来的不良影響,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以有奖问答等形式调动患者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阐述疾病的病理改变机制、疾病发病原因、药物应用机制,让患者充分了解药物治疗和配合进行生活干预的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阐述。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就诊时着重根据患者现有的疾病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讲解,并辅助患者规律生活、健康饮食,调整心态。其次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很多患者会对长时间的用药干预产生厌烦感,尤其容易在长期用药仍然不能达到理想血压控制效果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患者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所带来的影响,然后采取适宜性措施进行疏导。最后定期进行随访,嘱患者定期来院就诊,结合血压控制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调整临床药物治疗方案,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与计划,合理规划相关干预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临床所有患者开展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1.4统计方法
患者的血压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临床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采用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采用t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是主要影响因素。 2.结果
2.1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进行临床干预之后,所有患者的血压情况都较之前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说明干预效果相对可观。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详见表1.
2.2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的服药、血压检测、生活方式三个方面的依从性是临床最为主要的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P<0.05)。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详见表2.
3.结论
影响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用药、指标检测、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习惯、精神心理状态等等,尤其伴随社区干预等活动开展之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普遍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治疗效果方面仍然相对较为有限,患者依从性较差的问题相对较为明显[4]。那么在干预的过程中,为了有的放矢开展相应干预,明确不同因素对于指标控制的影响,进一步加以有效干预,就变得相对较为关键。既往干预效果较差,或患者指标控制效果不好,主要是与患者自身用药依从性等方面有着一定联系,在不规律服药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疾病进展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患者会出现漏服、自行停药或者换药的现象,导致指标发生波动,在这一情况下,服药依从性以及是否能够遵医嘱用药,就直接影响了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而在血压检测方面,血压检测对于整体血压控制和药物治疗方案调整有着关键性影响作用,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自我的指标检测,那么后续进行用药的过程中,就无法发现具体血压峰值,不能根据血压情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很多患者在这一方面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对其重要性和關键性认知不足,也没有定期进行指标的检测,这一现象十分普遍,也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整体的血压控制效果,带来很大程度问题和实际性不足。最后在生活方式方面,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高血压作为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当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作息发生改变,或者一些特殊饮食、烟酒嗜好等现象产生之后,既往降压药物的应用效果会受到影响,严重干预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产生很大程度问题和不足。由此可见,这三方面的依从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带来明确的治疗效果方面干扰,导致控制效果受到不同程度负性影响,甚至会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问题,故而在社区干预的过程中,除了要对疾病干预、对患者干预,还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才可以有效优化最后干预的效果。
如上所述,临床社区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应干预之后效果相对较好,但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尤其服药、血压检测和生活方式依从性方面影响相对较大,需要客观认识并积极干预。
参考文献:
[1]冉红军,高文娟,吴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对长处方政策实施的看法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5):67-72.
[2]刘文生,杨超,胡薇薇.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6):161-162.
[3]朱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1):53-55.
[4]王宏艳,杨晓亮,焦娇.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21(3):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