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及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提出一种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这个理念让在高效课堂中运用生成性资源变成了可能。师生间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效率最大化,这就是生成性课堂带来的良好效果。生成性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打破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会由于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导致教学无法进行,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或者思路,虽然有时候这些思路和想法是没意义的。但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老师需要对突发的情况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利用生成性资源。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笼统地把知识讲一遍就算了,而是要在上课前先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这样就能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需要创设生成性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只有尽心尽责地引导和组织学生,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创设新颖切题的情境,并且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这就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从而生成性资源就产生了。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要在一上课时就用生动有趣的导言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对新课程的内容充满了兴趣,对后续的教学大有好处。正因为化学跟生活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或者最近学生关注的大事来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悬念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举个例子:在物质的溶解度的教学中,对于医院里消毒用的酒精学生肯定很熟悉,所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言:大家都知道,我们常用的消毒酒精和酒中都含有酒精,它们有什么区别?生理盐水中的氯化钠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海水中的氯化钠成分都一样,它们有什么区别?这种贴近生活的导言有利于产生更多更好的可让教师利用的生成性资源。
  2.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开发生成性资源
  师生间由于积极互动,产生出了很多生成性资源,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有意义,使师生双方互惠互利地和谐共存下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以前的一味单方面地灌输知识的形式改为师生间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比如提出一些有些难度的问题。当学生一开始被这些问题难住的时候,自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想要征服它的欲望,自然会把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探求问题的答案。另外,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交流,让学习和思维都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教师没有想到的思路和问题,这就形成了新的生成性资源。这时候教师只要重视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渴望求知的心理及丰富的想象力,注意收集由此产生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创建更好的更优质的生成性课堂。教师要善于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通过适当合理的指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营养。
  比如在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后,学生已经对简单的“浓溶液”、“稀溶液”有了初步认识。仅仅这些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的,也就是说他们还希望能对溶解中溶质的含量有个精确的划分。比如在生活中的农药中需要多少溶质就能达到杀虫除草的目的?这也是很有必要知道的。既可以在杀虫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原料。这些问题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不是学生一个人就能解决的,所以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办法。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取长补短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全面合理的方案。
  3.利用生成的资源才是最重要的步骤
  生成性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互动交流、互帮互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产生了教师所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只要教师加以充分利用,就能和学生共同成长,获得新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思考、互相帮助等方式,让课堂变成所有人都能平等交流的舞台。让少数学生产生的生成性资源带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参与其中,共同进步。教师应当鼓励有想法的学生,促进学生间进行互助合作学习,适当利用生成性资源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对于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有良好的心态,并对提出生成性资源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开放性的内容,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参与进去。在这时,教师就要对生成的资源进行分类,把值得提倡的内容拿出来分享,这样就能形成高效优质的中学化学生成性课堂。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但以考试为目标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教材的改进、模式的设计等这些只是形式上的更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有待落实和体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的个性得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形象逼真地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模拟实验,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但要切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教,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务求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多媒体 化学实验 化学反应过程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社会各个部门来说
摘 要: 本文就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提出从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转变认识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探究性实验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