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娘子关前》是近代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周立波的代表作之一,它因为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而被收录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此文记叙了作者经过娘子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篇末墙上的标语“还我河山”点明主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爱国军民的热爱,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关键词:《娘子关前》 抗日战争 娘子关 “还我河山”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周立波是近代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他不仅创作了记录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场景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等优秀的小说作品,同时还翻译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如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和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娘子关前》是周立波纪实报告文学作品《晋察冀边区印象记》中的一篇,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经过娘子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热情地歌颂八路军英勇抗日的精神和革命人民伟大的民族气节,控诉了敌人的罪行,揭示敌人必然走向失败的命运。面对日寇的残暴无情、汉奸的无耻卖国,痛惜大好河山沦落敌手、百姓的流离失所,《娘子关前》如实讲述革命战士的不怕牺牲、众志成城,最终化作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还我河山。”这是发自有良知的中国人内心的声音,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是最具反抗精神的民族,也是不可征服的民族。
一 “还我河山”的读者共鸣
《娘子关前》一文是周立波在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途中,路经娘子关时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记录。文章以“娘子关”为题,一方面是因为本文记叙的事件与娘子关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是因为娘子关刚刚发生过一场激战,以娘子关为题也使得此文具有了纪实新闻性。同时,“前”一词给人以一种方位感、直观感,令读者感到更加真实逼真,仿佛亲临现场一般,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离开边区到达武汉后,他满怀激情写出了篇篇佳作,展示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鼓舞人们的抗日信心和热情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有的人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作品才来到解放区,参加到抗日洪流当中来的。
从接受文学的角度看,文学的全过程应当由两个基环节,即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以及三种要素——作家、作品和接受者组成,它们虽然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彼此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能把它们绝然分割开来,更不能突出前者(创作活动、作家和作品)而贬斥后者(接受活动和接受者)。在以往的文学研究中,读者与作者及其作品只有外在的关系,在接受文学的视域中,读者成了决定作品影响力得以生成的接受者。作品的内容及其技巧所蕴涵的生命力来自于能够激发人的思维、想象和认识,沟通人们的心灵、情感和心理,给予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姚斯认为:“文艺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的根据是它的独特的对象性:不是死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决定了文艺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文学艺术由于其独特的对象性,其作用方式和实现方式亦与物质生产中的对象性活动有根本的不同:这种作用不是单方面的,被作用的一方也不是完全受动的。文艺的过程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姚斯把它描绘成一种“对话”:“文艺的进程应当理解为一种对话过程,对话的双方——作者和接受者——是平等的伙伴,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周立波善于在作品中给作者留下一个思索和发言的空间,时刻把这样的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如果我身临其境,我会怎么想?”
周立波文章的末尾写道:“走进村里,神经不象夜里紧张,身体也跟着感到了疲倦。正要找地方睡,突然看见一家人家的墙上有四个巨大的字:‘还我河山’,字态极雄壮。看了这雄壮的字,又想起了我们夜间的经历,我得承认,我是再也忍不住落泪的许多人中间的一个。”而跟着作者经过千难万险来到此地,看到此字、理解此意的读者怎能不也潸然泪下呢?还我河山的时代最强音一定会在每一个读者内心深处鸣响。
二 “还我河山”的艺术特色
《娘子关前》是一篇纪实性散文,因此真实性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其最大的技巧是没有技巧。作者并没有在遣词造句上下更多的功夫,完全是将真人真事摆在读者面前,纯粹是从真情实感出发,以事实说话,以真情动人。正如周立波自己所言:“描写真人真事,我认为应当使用历史科学的笔墨,不能虚构,也不能空前,不能添加,也不能夸张。”因此,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将全部的所见所闻都罗列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做法是有违科学的。因此,他将全文裁剪成七个片段,虽然在内容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论述的。周立波曾坦言,“我写东西向来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处理真人真事时,我也完全根据事实,务必一言一行都是实际发生过的,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必须删除出去。”因此,要想了解周立波作品的主题,就必须从他的写作手法出发,从他的选材出发。
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所谓的“历史科学的笔墨”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描述,任何描述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情绪,同时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纯客观的描述是不可能存在的。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这对于整部作品的感染力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十四岁红军小鬼的描写,作者也没有具体描绘他的高矮胖瘦,也没有描写他的神态动作,从作者的笔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个从小就献身革命的红军战士是什么鼓舞了他的斗志:“有一个十四岁的四川‘小鬼’,参加红军已经六年了,经过了草地雪山的长征艰苦,他当然不怕。他是无线电台工人,为了不忘记他学得的电码,那天晚上,和平常一样,在小声的念诵:‘的的的,达达。达达达,的的。’他的微小的声音,在这深更静夜里,很远都可以听到。他叫鲜才文,他的参加红军,是得到了母亲同意的。有一次,我问他:‘你想家了吗?’‘不想。’‘你为什么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第八路军里的‘小鬼’是可爱的人物,他们大部分是做勤务员工作。他们一边做事,一边学习。今天的勤务,就是明天的干部。因为他们是在军队里长大的,能忍耐一切劳苦,也有无数战斗的经验,他们都很活泼而且很伶俐,都清楚地了解中国的现实和他们的义务。”六年的战斗经历,让十四岁的小鬼已经成为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这是多少年的学校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他的好学和勇敢突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革命热情、对革命的信仰、对民族国家的热爱。从作者和他的对话可知,红军小鬼鲜才文参军不仅得到了母亲的同意,而且也理解了参加革命的意义——“救中国”和“救自己”。因而,从一个孩子的身上,看到的是民族的希望、革命的希望,以及全体革命者的无私、无畏、勇气和信念。 白描中穿插细节描写是周立波写作的另一大特色。纵观全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很少,可是正是从微乎其微的细节描写中,更能够体现抗日战士们那颗赤诚的心。其中一个送作者一行人过封锁线的战士给了作者深刻的印象:“他的相貌我没有着清。但我知道,他是送我们过铁路的人,伴着我们通过了险境,快到铁路北面的时候,他要回去了。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夜晚,人的感情,容易被激动。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思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更为感人的描写发生在游击队战士的身上,作者完全是按实际出发,没有走高大全的路子。每一个游击队队员都是极为普通的人,他们甚至连统一的制服都没有,有的甚至穿老婆的红棉袄,这种描写非但不会有损八路军游击队的形象,反而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八路军形象,看到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在为了这个民族在奋战。这样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极为生动感人,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 “还我河山”的民族呼声
“还我河山”是作者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感之后的思想与情感的凝结,也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所思所感的凝结,更是本文的主题所在。这呼声是正义的呼声,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表现。“还我河山”不仅是像作者这样的先进知识分子用笔写成的战斗檄文,而且饱含了一种革命大无畏主义:“怕是一点也不怕的,只要有武装,就是冲到满洲去投义勇军,也不是难事。”虽然和作者一起穿越敌人封锁线的多数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延安学生,可是他们都有一腔报国热情,只要给他们武器和一定的训练,他们就是可以奔赴战场奋勇杀敌的勇士。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之所以被称为勇者,就在于他们充满着勇气,手无寸铁的学生,也在日军步步紧逼之下,发出“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呐喊。大好河山被日军的铁蹄所践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抉择摆到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面前。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对象,在游击队的校场上,作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被抗日战士所吸引,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原生态的抗日战士的精神面貌:“在另一个村庄的禾场上,有一队游击队正在练习跑步,另一队却在练习掷手榴弹。他们把木头削成假手榴弹,用来反复地投掷。游击队员都没有制服,他们找到什么穿什么。有的穿长袍,有的穿了缴获的日本黄大衣,更有的穿了自己女人的红棉袄,外面罩一件破短衫,热起来把短衫解开,露出了红色袄子,但大多数人穿的是华北农民的破短袄。”作者的激情又被点燃了,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所在,尽管我们的队伍装备差,衣衫褴褛,但是每个战士充满信心,充满热情,充满了对于祖国和人民无限的爱,这是一种革命的力量,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由此可见,直接抒情并不会影响对于事件客观性的描述,反而会增添可信度,更能够感染读者。对普通老百姓的抗日情绪,作者也不忘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蒋家村,作者如实记录下老太婆的言行举止,敏锐地扑捉住她的神态:“应门的是一个老太婆,她给了我们水,微笑着招呼我们:‘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作者即时作了到位的评论:“老年中国人的热情,不大有喧嚣的表示,总是含在微笑的眼睛里,或是简单而又温暖的语言里。从这个老太婆的眼睛和招呼中,我们可以觉察她对于祖国的兵马,有无穷的热烈的情意。”善于从外在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揭示出人物不可见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这就是作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的拿手本领。作者及时地表达出对于这种热心的肯定、对于敌占区人民所抱有的希望,这些都能够让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作者在革命根据地看到八路军战士训练的场景,看到他们落后的装备,看到他们用巨大的牺牲来换取胜利的时候,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联想到国民党反动派有着较为先进的武器,却不想着保家卫国,反而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即便有着精良的武器,却也只是“豆腐军”,不堪一击,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而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来说,抗日是一种责任,是不可推脱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更落在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身上,任何一个推卸责任的人,都是民族的叛徒。“还我河山”四个字不仅仅是对日寇暴行的控诉,更是对于全体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呼唤。
通过分析,我们终于明白,“还我河山”才是此篇的真正主题所在,这是一个历史的主题,也是一个革命的主题。作者通过这个主题,充分表达出对于民族的热爱、对于革命的信仰、对于日寇的愤慨,以及对于胜利的信心。抗日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再一次回顾历史,更应该牢记历史。
参考文献:
[1] 程瑞君:《〈娘子关前〉指瑕》,《修辞学习》,1988年第3期。
[2] 王寒火:《娘子关前》,《中学语文》,1988年第6期。
[3] 陈智强:《浅析〈娘子关前〉的语言特色》,《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罗明镜,男,1958—,湖南新邵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与教学,工作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关键词:《娘子关前》 抗日战争 娘子关 “还我河山”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周立波是近代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他不仅创作了记录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场景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等优秀的小说作品,同时还翻译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如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和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娘子关前》是周立波纪实报告文学作品《晋察冀边区印象记》中的一篇,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经过娘子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热情地歌颂八路军英勇抗日的精神和革命人民伟大的民族气节,控诉了敌人的罪行,揭示敌人必然走向失败的命运。面对日寇的残暴无情、汉奸的无耻卖国,痛惜大好河山沦落敌手、百姓的流离失所,《娘子关前》如实讲述革命战士的不怕牺牲、众志成城,最终化作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还我河山。”这是发自有良知的中国人内心的声音,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是最具反抗精神的民族,也是不可征服的民族。
一 “还我河山”的读者共鸣
《娘子关前》一文是周立波在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途中,路经娘子关时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记录。文章以“娘子关”为题,一方面是因为本文记叙的事件与娘子关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是因为娘子关刚刚发生过一场激战,以娘子关为题也使得此文具有了纪实新闻性。同时,“前”一词给人以一种方位感、直观感,令读者感到更加真实逼真,仿佛亲临现场一般,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离开边区到达武汉后,他满怀激情写出了篇篇佳作,展示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鼓舞人们的抗日信心和热情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有的人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作品才来到解放区,参加到抗日洪流当中来的。
从接受文学的角度看,文学的全过程应当由两个基环节,即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以及三种要素——作家、作品和接受者组成,它们虽然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彼此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能把它们绝然分割开来,更不能突出前者(创作活动、作家和作品)而贬斥后者(接受活动和接受者)。在以往的文学研究中,读者与作者及其作品只有外在的关系,在接受文学的视域中,读者成了决定作品影响力得以生成的接受者。作品的内容及其技巧所蕴涵的生命力来自于能够激发人的思维、想象和认识,沟通人们的心灵、情感和心理,给予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姚斯认为:“文艺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的根据是它的独特的对象性:不是死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决定了文艺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文学艺术由于其独特的对象性,其作用方式和实现方式亦与物质生产中的对象性活动有根本的不同:这种作用不是单方面的,被作用的一方也不是完全受动的。文艺的过程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姚斯把它描绘成一种“对话”:“文艺的进程应当理解为一种对话过程,对话的双方——作者和接受者——是平等的伙伴,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周立波善于在作品中给作者留下一个思索和发言的空间,时刻把这样的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如果我身临其境,我会怎么想?”
周立波文章的末尾写道:“走进村里,神经不象夜里紧张,身体也跟着感到了疲倦。正要找地方睡,突然看见一家人家的墙上有四个巨大的字:‘还我河山’,字态极雄壮。看了这雄壮的字,又想起了我们夜间的经历,我得承认,我是再也忍不住落泪的许多人中间的一个。”而跟着作者经过千难万险来到此地,看到此字、理解此意的读者怎能不也潸然泪下呢?还我河山的时代最强音一定会在每一个读者内心深处鸣响。
二 “还我河山”的艺术特色
《娘子关前》是一篇纪实性散文,因此真实性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其最大的技巧是没有技巧。作者并没有在遣词造句上下更多的功夫,完全是将真人真事摆在读者面前,纯粹是从真情实感出发,以事实说话,以真情动人。正如周立波自己所言:“描写真人真事,我认为应当使用历史科学的笔墨,不能虚构,也不能空前,不能添加,也不能夸张。”因此,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将全部的所见所闻都罗列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做法是有违科学的。因此,他将全文裁剪成七个片段,虽然在内容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论述的。周立波曾坦言,“我写东西向来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处理真人真事时,我也完全根据事实,务必一言一行都是实际发生过的,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必须删除出去。”因此,要想了解周立波作品的主题,就必须从他的写作手法出发,从他的选材出发。
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所谓的“历史科学的笔墨”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描述,任何描述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情绪,同时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纯客观的描述是不可能存在的。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这对于整部作品的感染力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十四岁红军小鬼的描写,作者也没有具体描绘他的高矮胖瘦,也没有描写他的神态动作,从作者的笔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个从小就献身革命的红军战士是什么鼓舞了他的斗志:“有一个十四岁的四川‘小鬼’,参加红军已经六年了,经过了草地雪山的长征艰苦,他当然不怕。他是无线电台工人,为了不忘记他学得的电码,那天晚上,和平常一样,在小声的念诵:‘的的的,达达。达达达,的的。’他的微小的声音,在这深更静夜里,很远都可以听到。他叫鲜才文,他的参加红军,是得到了母亲同意的。有一次,我问他:‘你想家了吗?’‘不想。’‘你为什么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第八路军里的‘小鬼’是可爱的人物,他们大部分是做勤务员工作。他们一边做事,一边学习。今天的勤务,就是明天的干部。因为他们是在军队里长大的,能忍耐一切劳苦,也有无数战斗的经验,他们都很活泼而且很伶俐,都清楚地了解中国的现实和他们的义务。”六年的战斗经历,让十四岁的小鬼已经成为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这是多少年的学校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他的好学和勇敢突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革命热情、对革命的信仰、对民族国家的热爱。从作者和他的对话可知,红军小鬼鲜才文参军不仅得到了母亲的同意,而且也理解了参加革命的意义——“救中国”和“救自己”。因而,从一个孩子的身上,看到的是民族的希望、革命的希望,以及全体革命者的无私、无畏、勇气和信念。 白描中穿插细节描写是周立波写作的另一大特色。纵观全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很少,可是正是从微乎其微的细节描写中,更能够体现抗日战士们那颗赤诚的心。其中一个送作者一行人过封锁线的战士给了作者深刻的印象:“他的相貌我没有着清。但我知道,他是送我们过铁路的人,伴着我们通过了险境,快到铁路北面的时候,他要回去了。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夜晚,人的感情,容易被激动。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思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更为感人的描写发生在游击队战士的身上,作者完全是按实际出发,没有走高大全的路子。每一个游击队队员都是极为普通的人,他们甚至连统一的制服都没有,有的甚至穿老婆的红棉袄,这种描写非但不会有损八路军游击队的形象,反而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八路军形象,看到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在为了这个民族在奋战。这样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极为生动感人,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 “还我河山”的民族呼声
“还我河山”是作者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感之后的思想与情感的凝结,也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所思所感的凝结,更是本文的主题所在。这呼声是正义的呼声,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表现。“还我河山”不仅是像作者这样的先进知识分子用笔写成的战斗檄文,而且饱含了一种革命大无畏主义:“怕是一点也不怕的,只要有武装,就是冲到满洲去投义勇军,也不是难事。”虽然和作者一起穿越敌人封锁线的多数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延安学生,可是他们都有一腔报国热情,只要给他们武器和一定的训练,他们就是可以奔赴战场奋勇杀敌的勇士。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之所以被称为勇者,就在于他们充满着勇气,手无寸铁的学生,也在日军步步紧逼之下,发出“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呐喊。大好河山被日军的铁蹄所践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抉择摆到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面前。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对象,在游击队的校场上,作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被抗日战士所吸引,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原生态的抗日战士的精神面貌:“在另一个村庄的禾场上,有一队游击队正在练习跑步,另一队却在练习掷手榴弹。他们把木头削成假手榴弹,用来反复地投掷。游击队员都没有制服,他们找到什么穿什么。有的穿长袍,有的穿了缴获的日本黄大衣,更有的穿了自己女人的红棉袄,外面罩一件破短衫,热起来把短衫解开,露出了红色袄子,但大多数人穿的是华北农民的破短袄。”作者的激情又被点燃了,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所在,尽管我们的队伍装备差,衣衫褴褛,但是每个战士充满信心,充满热情,充满了对于祖国和人民无限的爱,这是一种革命的力量,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由此可见,直接抒情并不会影响对于事件客观性的描述,反而会增添可信度,更能够感染读者。对普通老百姓的抗日情绪,作者也不忘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蒋家村,作者如实记录下老太婆的言行举止,敏锐地扑捉住她的神态:“应门的是一个老太婆,她给了我们水,微笑着招呼我们:‘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作者即时作了到位的评论:“老年中国人的热情,不大有喧嚣的表示,总是含在微笑的眼睛里,或是简单而又温暖的语言里。从这个老太婆的眼睛和招呼中,我们可以觉察她对于祖国的兵马,有无穷的热烈的情意。”善于从外在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揭示出人物不可见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这就是作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的拿手本领。作者及时地表达出对于这种热心的肯定、对于敌占区人民所抱有的希望,这些都能够让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作者在革命根据地看到八路军战士训练的场景,看到他们落后的装备,看到他们用巨大的牺牲来换取胜利的时候,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联想到国民党反动派有着较为先进的武器,却不想着保家卫国,反而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即便有着精良的武器,却也只是“豆腐军”,不堪一击,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而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来说,抗日是一种责任,是不可推脱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更落在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身上,任何一个推卸责任的人,都是民族的叛徒。“还我河山”四个字不仅仅是对日寇暴行的控诉,更是对于全体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呼唤。
通过分析,我们终于明白,“还我河山”才是此篇的真正主题所在,这是一个历史的主题,也是一个革命的主题。作者通过这个主题,充分表达出对于民族的热爱、对于革命的信仰、对于日寇的愤慨,以及对于胜利的信心。抗日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再一次回顾历史,更应该牢记历史。
参考文献:
[1] 程瑞君:《〈娘子关前〉指瑕》,《修辞学习》,1988年第3期。
[2] 王寒火:《娘子关前》,《中学语文》,1988年第6期。
[3] 陈智强:《浅析〈娘子关前〉的语言特色》,《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罗明镜,男,1958—,湖南新邵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与教学,工作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