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ward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发展进程的根本。面向农民开展农业技术的培训,是提高农业生产性能的有效策略。本文主要对当下新型农民在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一、全区杂粮生产现状  据2016年数据统计,大同区杂粮总种植面积为6.029万亩,平均单产222公斤。杂粮总产量1.3385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4%,受地理和气候条件制约,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以高粱、谷子、绿豆、花生为主。  (一)全区杂粮分布及品种  高粱集中分布在双榆树乡、太阳升镇、八井子乡,主要品种有瑞杂5号、吉梁2号、九杂10号、哈杂1号、九杂12号。谷子主要分布在双榆树乡、太阳升镇,
在研究实验中我们以绥化县作为基地,作为代表水稻生产大县进行研究。水稻是很多黑龙江县城的主要农业产业,同时也是很多县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教育培训应以职业教育为主,兼顾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中逐步构建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  1.创新职业教育培育模式,拓宽培育途径  基础教育要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使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农村不出新文盲。可将农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开展预备农业职业教育。  1.1加强政府教育资金投入,
利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天津、石家庄和郑州的PM2.5质量浓度、反应性气体质量浓度及其相对应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理化特征、传输和生消规律。结果表明: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5月20日,是同济大学正式批准的校级研究机构。该院由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门洪华担任院长、国务院参事时殷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现有专职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兼职专业技术人员16人,拥有一支跨学科、国际化的专业科研团队。
近几年来据笔者调查,彰武县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彰武县花生播种面积75.023万亩,较2013年减少11.2780万亩,减少幅度13%;2015年花生播种面积69.7770万亩,较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