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为依据,从量表编制研究、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对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实证研究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t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用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此后,研究者们对职业倦怠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更成了关注的热点。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识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国外较早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我国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时间较短,最早的文献见于1999年。本文将对国内实证研究开展情况做些梳理并据此提出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1 量表编制研究。国内的研究者大多以Maslach等人的倦怠问卷(MBI)为基础,编制了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陆学者王国香等人修编而成的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量表。王芳、许燕则在借鉴MBI-ES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模型,编制了量表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徐富明等人进行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吴真等人例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等。这些问卷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是依据MBI问卷制成的,也沿用了MBI问卷的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只是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以上问卷的信、效度经检验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
2.1 现状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都展开过研究,但从数量上看,对中小学及高校教师展开的研究最多,约占现有研究的七成左右。而对职业院校及幼儿园教师展开的研究较少。综合目前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国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但整体程度并不严重。
研究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明显,只是从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三个维度分数来看,倦怠已初露端倪。但也有研究显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超出中度水平,在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两个维度的的平均得分较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水平,其中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得分最高,低成就感的得分最低。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整体水平不高,最突出的表现是情绪衰竭,有1/2左右的教师有明显的情绪衰竭表现。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属于正常范围,74.1%的幼儿园教师存在轻度的职业倦怠,3.9%的幼儿园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
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就性别而言,结论不太一致。有研究指出女教师情感衰竭程度比男教师高,而成就感则比男教师低。但也有结论为男女教师在职业倦怠问卷中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教龄而言,大致是6至10或15年为职业倦怠最高峰期。就年龄而言,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明显示高于青年或老年教师,有研究进一步表明年龄在31~35岁之间的教师成就感最低。就婚姻状况而言,结论不太一致。有研究指出在情感耗竭上和成就感降低纬度上,已婚教师高于未婚教师,且差异显著。也有结论为婚姻状况对职业倦怠无显著性影响。就学历而言,研究生学历的高校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学历的教师。大学学历的中小学教师比只有中专学历的教师有更多的非人性化问题。就职称而言,不同职称的被试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职称的升高,情绪衰竭程度越来越严重。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感和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就是否班主任而言,结论不太一致。有研究指出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状况比一般任课教师严重。同时也有研究认为是否担任班主任对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就学校类别而言,重点高校教师的成就感远远大于专科院校教师的成就感。小学教师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初中的教师,初中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高中教师。初中教师的总倦怠显著低于高中教师。此外,毕业班教师总体上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非毕业班教师。有兼职的中小学教师的整体职业倦怠状况及情绪衰竭高于无兼职教师。
2.3 影响因素研究。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社会、组织及个人等方面。陈秋燕等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展开的研究指出,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专业能力等因素是职业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刑金萍的研究指出,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显著相关,职业因素、个人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不显著。秦奕的研究指出,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等特征的对个体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2.4 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研究显示,一些变量如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应对方式等对预测甚至是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帮助。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即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教师自我概念中的教学满意度、自我接纳度、人际感知和师生关系能显著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控制点特征与其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教师越多地表现为外控,其职业倦怠则越严重。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压力越高,其躯体化症状、情感倦怠和人格解体的程度越高。教师的自尊程度对其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教师的高自尊可能有助于缓解其职业倦怠。工作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工作负荷重、安全责任重、收入与发展不满意等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维度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反向预测作用。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即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越多,其职业倦怠的可能性就越小。
3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及展望。综观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实证研究己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待加强,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研究用的量表中国化程度不一。有的研究者甚至直接搬用国外量表,且量表的计分方法不一,这或多或少照成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也不利于各研究结论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二是对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探索不够,大多沿用Maslach的三维模型。三是所有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展开了对人口学变量的研究,但对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开展不多。四是研究对象比较单一,如对农村、民办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方面的研究很少。五是目前的研究基本都是横向研究,纵向的追踪研究极少,不利于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机制的建构。
基于此,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编制符合我国现实的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规范研究工具。其次,进一步研究职业倦怠与其它变量问关系的内在过程,寻找中介变量,完善职业倦怠模型。第三,拓展研究对象,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研究。第四,加强 纵向研究,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ger H.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Social I s sues。1974.30(1):159~165
2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2~85
3 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5):568~574
4 33,35徐富明、吉峰、钞秋玲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13~15
5 吴真、赵子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5(8):80~81
6 王晓英、李鹤,吉林市三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7(10):61~63
7 12,15,16,19,24,31唐芳贵、彭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8):930~932
8 14,27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50~153
9 17,20,34王永琳、王惠萍、王晶,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3):9 0~92
10,30秦奕,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关系初探[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5):34~37
11,22,26胡永萍,江西省中学教师职业倦状况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50
13 23李清风,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11):121~122
18,21,25,2 8陈秋燕、钱敏、黄丽珊、伍新春,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275~277
29 刑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一一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0~163
32 秦红芳,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概念与其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2):150~152
36 毕帼英、张姝玥、许燕,幼儿教师工作特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8(7):87~92
37 周明洁、张建新,中学教师的知识分享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23~26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实证研究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t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用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此后,研究者们对职业倦怠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更成了关注的热点。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识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国外较早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我国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时间较短,最早的文献见于1999年。本文将对国内实证研究开展情况做些梳理并据此提出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1 量表编制研究。国内的研究者大多以Maslach等人的倦怠问卷(MBI)为基础,编制了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陆学者王国香等人修编而成的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量表。王芳、许燕则在借鉴MBI-ES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模型,编制了量表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徐富明等人进行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吴真等人例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等。这些问卷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是依据MBI问卷制成的,也沿用了MBI问卷的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只是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以上问卷的信、效度经检验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
2.1 现状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都展开过研究,但从数量上看,对中小学及高校教师展开的研究最多,约占现有研究的七成左右。而对职业院校及幼儿园教师展开的研究较少。综合目前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国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但整体程度并不严重。
研究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明显,只是从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三个维度分数来看,倦怠已初露端倪。但也有研究显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超出中度水平,在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两个维度的的平均得分较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水平,其中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得分最高,低成就感的得分最低。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整体水平不高,最突出的表现是情绪衰竭,有1/2左右的教师有明显的情绪衰竭表现。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属于正常范围,74.1%的幼儿园教师存在轻度的职业倦怠,3.9%的幼儿园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
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就性别而言,结论不太一致。有研究指出女教师情感衰竭程度比男教师高,而成就感则比男教师低。但也有结论为男女教师在职业倦怠问卷中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教龄而言,大致是6至10或15年为职业倦怠最高峰期。就年龄而言,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明显示高于青年或老年教师,有研究进一步表明年龄在31~35岁之间的教师成就感最低。就婚姻状况而言,结论不太一致。有研究指出在情感耗竭上和成就感降低纬度上,已婚教师高于未婚教师,且差异显著。也有结论为婚姻状况对职业倦怠无显著性影响。就学历而言,研究生学历的高校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学历的教师。大学学历的中小学教师比只有中专学历的教师有更多的非人性化问题。就职称而言,不同职称的被试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职称的升高,情绪衰竭程度越来越严重。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感和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就是否班主任而言,结论不太一致。有研究指出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状况比一般任课教师严重。同时也有研究认为是否担任班主任对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就学校类别而言,重点高校教师的成就感远远大于专科院校教师的成就感。小学教师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初中的教师,初中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高中教师。初中教师的总倦怠显著低于高中教师。此外,毕业班教师总体上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非毕业班教师。有兼职的中小学教师的整体职业倦怠状况及情绪衰竭高于无兼职教师。
2.3 影响因素研究。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社会、组织及个人等方面。陈秋燕等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展开的研究指出,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专业能力等因素是职业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刑金萍的研究指出,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显著相关,职业因素、个人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不显著。秦奕的研究指出,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等特征的对个体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2.4 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研究显示,一些变量如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应对方式等对预测甚至是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帮助。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即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教师自我概念中的教学满意度、自我接纳度、人际感知和师生关系能显著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控制点特征与其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教师越多地表现为外控,其职业倦怠则越严重。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压力越高,其躯体化症状、情感倦怠和人格解体的程度越高。教师的自尊程度对其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教师的高自尊可能有助于缓解其职业倦怠。工作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工作负荷重、安全责任重、收入与发展不满意等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维度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反向预测作用。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即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越多,其职业倦怠的可能性就越小。
3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及展望。综观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实证研究己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待加强,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研究用的量表中国化程度不一。有的研究者甚至直接搬用国外量表,且量表的计分方法不一,这或多或少照成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也不利于各研究结论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二是对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探索不够,大多沿用Maslach的三维模型。三是所有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展开了对人口学变量的研究,但对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开展不多。四是研究对象比较单一,如对农村、民办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方面的研究很少。五是目前的研究基本都是横向研究,纵向的追踪研究极少,不利于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机制的建构。
基于此,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编制符合我国现实的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规范研究工具。其次,进一步研究职业倦怠与其它变量问关系的内在过程,寻找中介变量,完善职业倦怠模型。第三,拓展研究对象,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研究。第四,加强 纵向研究,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ger H.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Social I s sues。1974.30(1):159~165
2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2~85
3 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5):568~574
4 33,35徐富明、吉峰、钞秋玲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13~15
5 吴真、赵子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5(8):80~81
6 王晓英、李鹤,吉林市三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7(10):61~63
7 12,15,16,19,24,31唐芳贵、彭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8):930~932
8 14,27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50~153
9 17,20,34王永琳、王惠萍、王晶,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3):9 0~92
10,30秦奕,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关系初探[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5):34~37
11,22,26胡永萍,江西省中学教师职业倦状况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50
13 23李清风,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11):121~122
18,21,25,2 8陈秋燕、钱敏、黄丽珊、伍新春,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275~277
29 刑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一一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0~163
32 秦红芳,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概念与其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2):150~152
36 毕帼英、张姝玥、许燕,幼儿教师工作特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8(7):87~92
37 周明洁、张建新,中学教师的知识分享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