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趣味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nyz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趣味课堂,不是学生简单地感觉到有趣就行,而是需要教师思考教学趣味如何帮助学生更快乐地成长,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的有趣味。因此,打造趣味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努力从文本中挖掘出有趣的教学内容,并设计出有趣的教学方法,两者结合,才能达成有趣教学的目标。

一、趣在字词领略中


  生字、词语学习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如果只是一遍遍地教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再加上一遍遍地抄写生字、词语,学生学习生字、词语的兴趣就会慢慢消失。字词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来体现。
  在《猜字谜》这篇课文中,“喜欢”的“喜”字是要求学习的生字之一。教师如果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让学生弄清楚、看明白这个字,以后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出错。如何学习这个生字呢?字理识字是比较好的方法,“喜”字的字理是:上半部分是一面大鼓放在鼓座之上,下半部分是张开的大嘴巴,表示开心地笑;合起来的“喜”字在古代表示在庆祝活动中人们的欢笑。这里虽然说的是欢笑,但课堂上教师这样说学生是一点也笑不出来的。教师教学时,可以利用课件在呈现直观的图片及表达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编歌谣“开口大笑打起鼓,欢欢喜喜跳起舞”,来帮助记忆“喜”的音形义;之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看到了哪些打鼓庆祝欢乐的事情,学生渐渐地领略了“喜”字具有的“喜笑颜开”的内涵。在歌谣的带动下,学生这样认识“喜”字,这个字理识字的过程变得趣味十足。

二、趣在表达之妙中


  低年级的课文,准确地说是文质兼美又明白如话。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好像就懂了,文质兼美才是学生学习和理解上的难点所在,文本表达上的秘妙全在这上面。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学生看似读懂的前提下,从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所在,引导他们进入表达的秘妙之中,经历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兴趣也由此大增。
  如《雷雨》这篇课文表达雷雨中的情景有这样的描写:“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如果不加提醒,学生读这些句子,用“雨大”两个字就概括了。即使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他们写出来的句子,多半是把“树”“房子”换成“小山”“山上的铁塔”等别的东西。这些都说明学生只是读懂了字面的内容,文本表达上的秘妙对他们来说还藏得很深。其实,这段话中,学生可以弄懂的表达妙处有两点:一是前后两个句子都是写雨下得大的,前一个句子是明写,后一个句子却没有出现一个雨字,这不是很有趣的表达吗?二是用视觉来写雨大,能不能用听觉或者其他感觉来写呢?把用不同感觉写出来的大雨,互相比一比,是不是也很有趣呢?另外,这段话是写雨越下越大的,能不能换成其他的东西(比如雾、雪等),再接着这样的表达形式,写上一段有特点的话。经过这样一番引领和指导,学生提取这段话中的“……越下越……”进行仿写。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抵达了课文语言表达的新境地,这种新的理解必然引起他們学习的新兴趣,他们会觉得越写越有趣。

三、趣在思维发展中


  不少教师把低年级的教学趣味理解为课堂上的热闹,强调以游戏活动作为激趣的手段和方法。其实,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每一项都需要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日月水火》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中有“猜一猜,连一连”的要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猜或连得对不对,让学生在猜想中发出不同的声音,赢得课堂的趣味性,那就失去了借助这一教学中隐含的逻辑思维活动训练思维的机会。以“羊”为例看,图画上是羊头,突出的是两只弯曲向下的大角,甲骨文中的“羊”也有突出的两只弯角,这样比较就能够找到两者的共同特点。接着,学生还需要在剩下的五个生字中找到这种特点,“羊”字上面的点和撇就具有类似的特点,像羊的两只角,只不过不再弯曲。这样通过提取图片和汉字中共同的特点,来猜一猜、连一连,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发展的正是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趣味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追求热闹的心理,而应努力营造学生愿意学习的“引力场”。这样的课堂趣味才是高级趣味,它在表达秘妙的探寻中,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中。
其他文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由此想到,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生活中的不同效应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泡菜效应——“近朱者赤”  泡菜效应是指: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气候湿润多雨的小麦产区受害严重。该病害如果发现不及时,极易发生大面积流行,造成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对小麦赤霉病早期防治变得十分重要。目前小麦赤霉病的诊断通常采用人工识别方法,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等特点,是一种可以在大范围快速有效地实现作物病害诊断的技术手段。然而,小麦赤霉病早期发病不明显,光谱特征复杂,迄今尚不能对小麦赤霉病进行早期诊断和识别。本研究针对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快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得到迅速提高。特别是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使得其存储着许多重要的个人隐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胃肠恶性肿瘤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其围术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1208例于福建
应用低温基质隔离-傅里叶红外检测系统研究了丙烯与臭氧(O3)的反应机制,实验中缓慢地将冷头温度从15 K升高到240 K,并用红外光谱实时地检测反应结果.结果表明:检测到了丙烯与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2例NSCLC患者
内蒙古阿尔山林业局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有83km的边界线,为有效堵截蒙古国草原火的侵入,在9月15日秋季防火期到来之前,阿尔山林业局抓紧时间在 Aershan Forestry Bureau of 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