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胜有声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身势语,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就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身势语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身势语 英语教学 运用
  一、表情的运用
  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面部表情一般指眼、唇、舌等部位的变化。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
  例如:微笑表示慈爱、礼貌,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作用。在任何情况下,教师走进教室都应该面带微笑,因为从教室的微笑里,学生会感到关心、爱护、鼓励和理解,从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欣然接受教师。微笑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老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就可以充分运用身势语:学生答对了,老师极以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相反,如果脸部表情僵硬,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这一门外语是较困难、枯燥、难以理解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效果。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二、眼神的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传情达意。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可见,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
  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例如,课堂上学生时不时无目的地盯着天花板或窗户,目光呆滞,那表明他们心猿意马;飞眼左右,低语暗议,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其次,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面对学生,没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学生就会对所听的课失去兴趣,对教师失去信任,教师也不可能从学生的目光中发现他们对课程的反应。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用不同的目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传递信息量。
  三、手势的运用
  心理学家认为,身体各部分中,“手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手势能像面部表情一样,千变万化,辅助说话。因此手势在整个英语的教学环节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象形、指示、表情、达意等多种功能,是身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恰当的手势,使手势和所要表达的语言知识内容真正统一协调起来,起到润色、强调和交流的作用。手势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英语教学中伴随着教师的英语指令,手臂可做一些说明性的姿势。如:手心向上或向下示意学生起立(stand up)或坐下(sitdown);双手交叉示意男女生或小组之间交换角色(exchange);大拇指和食指围成圆形,其他手指竖起表示“0K”,这些目的鲜明的手势都能使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自然过渡。准确形象的手势还能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乐于接受,也乐于使用,这样就会强化课堂的学习氛围。使用手势同时可以为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增加一些活力,防止学生分散注意力。
  四、头部的运用
  上课时,教师的头部动作对于表达思想及态度起着一定的作用。如当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肯定地慢慢点头,表示自己在注意听,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有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慢慢地微笑着摇头,则表示学生的问题“不正确”或答案“欠妥”,这比直接告诉学生“你答错了”或“你的回答不正确”要委婉的多,且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五、身体距离的运用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学生2~3.5米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控制效应。如果一个教师一节课只用一个姿势站在哪里,课堂就会显得单调、沉闷,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但如果教师讲课时能走下讲台,进入学生的“空间领域”,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激情。尤其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需要解答疑惑时,教师走进学生,耐心细致地答疑,能给他们一种心理上的接近,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这也是教师爱学生的一种自然流露,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教师如果能把恰当优美、协调适度的手势语;自然得体、丰富深刻的神态语;稳健端庄、潇洒大方的身姿语;优雅庄重、朴素大方的仪表与恰当的运用到教学中去,那么就能帮助组织教学,简化课堂教学程序,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增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加完美地展现语言的内涵。
其他文献
“爱你不言放弃”是Dido写给曾和她论及婚嫁却又分手的未婚夫的,歌中充满了对恋人的不舍和抱歉     (No)White flag     I know you think that I shouldn’t still love you   I’ll tell you that   But if I didn’t say it   Well, I’d still have felt it   Wh
期刊
一 词汇过关      1. agreement   【用法】 用作不可数名词,意为“同意;意见一致;协调;相合”例如:   We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ir decision. 我们同意他们的决定   There is little agreement about what to do. 对于应该做什么,大家几乎没有一致的意见   还可用作不可数名词,意为“契约;协议
期刊
Speaking    I was no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mother.   When my little boy, Skyler, was born, I longed for the day he would talk to me. My husband and I dreamed about the first sweet “Mama” or “Dada.”
期刊
Today in history    Nov. 1   1848—The first medical school exclusively for women opened its doors—to twelve students. The Boston Female Medical School was founded by Samuel Gregory. Twenty-six years l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困境进行分析。通过增长知识、因材施教和读写结合三个方面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增长知识 因材施教 读写结合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融的速度日益加快,作为国际通用语之一的英语,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好这门学科,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课程标准》提出:“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
期刊
第Ⅰ卷 (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 (略)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21. The policeman______ the thief to see what he had in his pocket.   A. searched for
期刊
摘要: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缺乏语言运用环境的语种,怎样才能使初学者对其产生兴趣,并逐渐学好它,然后去轻松运用它呢?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科学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加强速度技能心理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实际运用能力,满足学生“学有所用”的需求。  关键词:学习效率 速度技能 心理培养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作文的教学要从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培养写作欲望。通过例文分析、场景模拟等方式寻找写作角度。强化单词的积累,引导学生自行修改文章并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得以提高。  关键词:英语作文 教学策略  在英语学习中写作是学生很头疼的问题,教师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进步,需要积极地寻找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来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新教材词汇的增加,给教师增加了教学的压力,也造成了学生记单词的压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消退,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现今对词汇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也日益激烈。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提问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并结合例子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 提问 思维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方式,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意和粗糙的问题会使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不仅不能挖掘出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而且会打消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