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抬棺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4hb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南方的六月骄阳似火,太阳像一个饿极了的乞丐,想吃一顿叫化子鸡一样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可地面上学乖了的动物早就躲得不见了踪影,就连瞎婆婆那只平日里油光发亮经常在村子里沾花惹草的大公鸡也躲到了烂草垛里,二婶家的狗呼哧呼哧地趴在地上把舌头吐得老长老长,几只不知疲倦的蝉躲在树叶里唱着燥热的歌。大白天的,这个几年前还熙熙攘攘的村庄,如今却很难见到几个人影,村庄里像荒山野岭般平静。
  村子里有一百来户人家,但有五十户的大门常年紧锁着,还有五十来户住着老人和孩子,有孩子留在家的,也大都是在外打工做苦力挣不到钱的,能够挣到钱的,早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大城市去了,僅留下老人在家的,就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大都是儿女们过得不怎么好,他们不愿意连累儿女去外面漂泊,而且他们也深爱自己的土地。不过,村里不管有钱的没钱的老人,他们心里也有另外一种想法。
  瞎婆婆就是有另外想法的老人,她的儿子杜若欣在深圳有房有车有工厂,瞎婆婆去过几次,但每次去,从没住上一星期就回来了。瞎婆婆年老多病,眼睛瞎,但耳朵极灵敏,她怕自己有一天夜里在梦中被牛头马面请了去,听说如果在深圳死了,不仅灵魂找不到回家的路,就连躯壳也要送进殡仪馆烧成骨灰撒进大海,叶落归根,瞎婆婆怎么也不愿自己死后被大火烧成灰烬,所以瞎婆婆不管儿子杜若欣怎么哀求,也要守着自己的老窝,哪怕死后被树根盘缠骨头也比烧成骨灰要好。
  瞎婆婆是位很善良却很苦命的女人,她的眼睛原本是不瞎的,她的丈夫在杜若欣两个月大的时候死了,瞎婆婆没有再嫁,又当爹又当妈,抚养着杜若欣,她会行医,而且是村里的接生婆,村里至少有两代人是经过她的手才呱呱落地的,谁家的小伤小痛也免不了把瞎婆婆深更半夜的请去,瞎婆婆有求必应,碰到有钱的收点小红包,碰到没钱的连药费也免了,所以瞎婆婆的口碑在村里最好,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只可惜眼睛在六十岁的时候得白内障瞎了。但也苦尽甘来,她儿子杜若欣很争气能干,在深圳开辟了自己的天地。瞎婆婆眼睛瞎了,也能悠闲地过日子。没事的时候,瞎婆婆就常摸索着去隔壁二婶家串串门。
  二婶也是位六十岁的老人了,但和村里大多数老人一样,没瞎婆婆这么幸福,她的儿子在广州的一个工地上修地铁,累死累活也就二千来块钱一个月,儿子爱吸烟,也爱喝酒,儿媳爱买化妆品,两口子一年到头存不到钱,但二婶从没怨过自己的儿子,她想,儿子也够辛苦的了,打工的日子很闷很枯燥,只要儿子在外面身体好,二婶就很知足了,所以二婶在家里养了一百多只鸡,二婶就靠这一百多只鸡下蛋过日子。
  这天的天气似乎更闷热,闷热得鸡场里的鸡像小孩发高烧一样发出呻吟,二婶很担心,老天如果再这样下去,鸡场里的鸡非热死不可,前天已有两只鸡不明不白地死了,二婶想,可能就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可二婶除了着急担心,再也想不到别的办法了,她惟一的办法就是烧点清香向天跪拜祈祷,二婶是位很迷信的女人,她希望上天保佑她的儿子保佑她的鸡场。这天晚上二婶烧过香后,她照例抬头看天空,农村的人也大都懂得气候变化,二婶知道,天气又闷又热,这几天总会有一场暴雨要来,二婶就坐在自家门口,一边摇着那把用棕叶做成的蒲扇,一边仰望着天空等待,二婶的蒲扇摇得很慢很慢,但二婶仍感觉到有丝丝的凉风和满足的倦意,也就是这丝丝的凉风,使二婶的心忽地打了一个寒颤,因为她闻到了一股臭味,这臭味绝不是鸡场的,二婶忽然记起,瞎婆婆已三天没来她家串门了。
  “杜婆婆……杜婆婆。”二婶边喊着瞎婆婆的名字,边向瞎婆婆家走去,她心里直发毛,腿脚不听使唤地哆嗦着,可她走到瞎婆婆家门口,也不见瞎婆婆答应。那臭味越来越浓了,二婶终于明白,瞎婆婆已经死了,至于什么时候死的,只能估计,大约在三天前。
  
  二
  
  杜若欣这三天的心情却特别的好,尽管他也感觉到这几天深圳的太阳似乎比往日更毒辣,但这丝毫也影响不了他赚大钱的心情,何况他房子车子都装有空调,只要地面温度不超过50度,杜若欣到哪里都凉快。这几天杜若欣接连接了几个国外的订单,一算下来,准能赚几十万元,杜若欣连走路都蹦起了迪斯科,他想晚上去找个地方消遣一下。
  深圳的男人大都懂得享受生活,更何况杜若欣这种生意场合的男人,准确一点说,杜若欣虽是个能干的男人,却也并不是个好男人,他妻子也在深圳,但杜若欣总觉得妻子在床上不够刺激,男人有钱就变坏,杜若欣多半的晚上就住在圣德堡酒店的包房里,而且他迷上了一个叫咪咪的女孩。
  这天晚上,那个叫咪咪的女孩又来电话了:“杜哥,你什么时候来呀?我想你了。”
  “好的,宝贝,我已到圣德堡酒店的停车场了。”杜若欣挂掉电话,心里发出得意的冷笑。
  其实杜若欣心里很清楚,咪咪图的是杜若欣口袋里的钞票,杜若欣图的是咪咪的骚狐味,两人都在逢场作戏演绎着虚伪的所谓爱情,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深圳是有钱人的天堂,有了钱,连电视女主持也会发出淫荡的骚叫,杜若欣对此司空见惯了。一走进圣德堡酒店的大厅,咪咪就欢快地迎了上来,急急地在杜若欣脸上亲了一口。
  两人径直上了八楼,咪咪早已订好了房间,反正是杜若欣花钱,88号房间非杜若欣莫属,房价也是880元一个晚上,杜若欣从来不在意咪咪订什么样的房间,只要咪咪让他玩得高兴玩得痛快,杜若欣就是8万8千元的总统套房也不在乎的,咪咪摸透了杜若欣的脾性,所以她每天晚上都盼着杜若欣来。
  咪咪才17岁,个子不算高,但脸蛋漂亮。杜若欣其实比咪咪父亲还大5岁,杜若欣已经40岁了,但结婚太迟,为了事业,他到35岁才娶老婆。咪咪的父亲却是农村那种土生土长只知弯腰的庄稼汉,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咪咪的父亲18岁就做了爸爸,按这样年龄推算,咪咪可以叫杜若欣伯伯了,当然,杜若欣不愿意咪咪这么叫,咪咪也不会这么叫,他喜欢咪咪叫他“杜哥”。说白了,40岁的杜若欣心理已发生了年龄段的变化,他欣赏这些小女孩,就和老水牛想嚼嫩草一样,甚至于年龄越小越好。
  可是,这天晚上杜若欣的眼皮跳得老高,他想,也许是这两天生意太忙了,没休息好吧,便叫咪咪先给他做眼保健按摩,咪咪很听话,听话前却将自己和杜若欣的衣服脱了个精光,其实咪咪最不愿意的就是给杜若欣做眼保健,一做眼保健,咪咪就会对着杜若欣的脸,就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她父亲此时正躺在家里的病床上,但咪咪知道,如果父亲知道她做了卖淫女,父亲宁愿吃农药,也不会再用她的钱买中药和西药,所以咪咪对着杜若欣的脸就有点害怕,她宁愿闭着眼睛被杜若欣压在身下杀猪般嚎叫,也不愿意做眼保健。
  杜若欣果然上当了,做眼保健还没到三分钟,杜若欣就经不起小巧玲珑的咪咪的挑逗,他一把将咪咪拎小鸡般拎到了床上,也就在这时,他的电话响了。
  “妈呀……”杜若欣一接完电话,就放声大哭。
  咪咪吓得大叫:“杜哥……杜哥,你怎么了?”
  杜若欣一把将咪咪推出老远:“滚,臭婊子,滚。”
  咪咪以为杜若欣疯了,吓得连衣服都没穿,就跑出房门外大喊保安:“救命呀……救命。”
  保安迅即跑了过来,一见到一丝不挂的杜若欣,听到他撕心裂肺般哭喊着“妈妈”,他们终于也知道,杜若欣妈妈死了,他们赶紧帮杜若欣穿好衣服搀出了门外。
  这一次,连咪咪也哭了,而且她还主动把悲痛欲绝来不及埋单的杜若欣送出了门外,她自己掏钱买了单。
  
  三
  
  杜若欣毕竟是经历过风浪的生意人,走出圣德堡酒店,他清醒了一下头脑,狠狠地扇了自己几个耳光,极力地控制自己悲痛的心情后,就驱车去接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径直将车开上了回家乡的路。
  杜若欣回到自家老屋时,已是瞎婆婆死后的第四天了,由于天气太热,瞎婆婆的尸体已发出糜烂的腥臭,而且已经生蛆了,二婶和村里几位老人正焦急地盼着杜若欣回来,按照农村里的风俗,有后代的老人故去以后,必须由后代沐浴更衣瞻仰遗容后才入棺的,所以,瞎婆婆尽管已经生蛆了,却谁也不敢动瞎婆婆的遗体,他们正在用农村里那种烤干鱼的土方法,在瞎婆婆的床底下熏谷壳和米糠,一见杜若欣回来了,几位老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开始商量操办瞎婆婆的丧事了。
  如今的农村里办丧事是很风光的,不用说一路的鞭炮和鼓乐,就是死人用的棺木也是重金打造,杜若欣给瞎婆婆订制了一口用千年楠木打造的棺材,仅这口棺材就耗掉了一万多元,而且杜若欣还给瞎婆婆请了两班道士,做了三天三夜的超渡法事,可是在热闹的同时,杜若欣和村里的老人们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在几年以前,村里如果有人死了,那不单纯是哪家死人的事,全村的人都会主动放下手中的农活前去哀悼,烧火的烧火,做饭的做饭,从装殓到出殡,分工精确,各行其是,而且大家都是义务劳动的,可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了,除了几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能在瞎婆婆的棺木前烧点纸钱或拨亮一下棺木下的长明灯外,稍微费一点力气的活,就只有杜若欣亲自动手了,可是这抬灵柩的事,却是杜若欣和老人们谁也干不了的,按风俗习惯,孝子不能抬棺,抬棺是力气活,老人们抬不动,所以瞎婆婆的灵柩成了一件天大的麻烦事。
  瞎婆婆的坟址选在村后的一座山上,要想把装在棺材里的瞎婆婆抬上山,就非得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可,棺木是要8个人抬的,包括替换的人手,至少需要16个人,可安排瞎婆婆丧事的司仪告诉杜若欣,现如今,村里甭说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是稍微有点力气的也都到外面给人看大门去了,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全部加起来也不够一百来人。
  杜若欣着急了,瞎婆婆总不能在自家家里躺着呀,而且他请来的道士已给瞎婆婆确定了出殡的时辰,农村里的人都是非常迷信的,要不也不会千年沿袭这土葬的习俗了,谁都知道,瞎婆婆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不能出殡,那瞎婆婆就要做孤魂野鬼转世投胎也做不了人,好在离瞎婆婆出殡日期还有两天,惟一的辦法,就是叫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抬棺。
  可是村子里打电话极不方便,而且农村里手机信号也不好,杜若欣不愧是杜若欣,他花重金连夜请电信部门在自家楼上装了10部公用电话,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呼叫行动开始了,就像电视上放映的谍报机关一样,屋子里一大群呼叫员:“01……01,听到请回答。”可是这不同,守在电话机旁呼叫的都是一群老态龙钟的老人,呼唤的也是他们的亲人和儿子,呼叫的请求只有一个:“瞎婆婆死了,请火速赶回抬棺。”
  
  四
  
  最先接到电话的是二婶的儿子杜小青,此时他正在工地上吃力地推着一辆运土方的板车,那一车土方至少有一千多斤重,加上路面坑坑洼洼,杜小青推着板车就像喝醉酒的醉汉一样,高一脚低一脚地摇头晃脑,杜小青的牙齿都在发颤,但他不敢停下来,因为包工头的眼睛正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工地,杜小青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杜小青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而且这三年的文化也是二婶和丈夫求爹爹告奶奶把他当祖宗一样供在座位上的,杜小青天生就跟书本没缘分,讨厌阿拉伯数字就像讨厌会打屁的屎壳郎一样,结果他在上课的时候,课桌里时不时跳出几只青蛙来,惹得同龄的孩子都觉得读书不如抓青蛙好玩,气得班主任无可奈何,再也想不出好办法,就勒令杜小青退学了。
  杜小青其实也进过工厂打过工,但他受不了过分的约束,总感觉进工厂没有进工地自在,工地虽然累点,但上班时间较短,他的老婆在工地附近的一家手袋厂上班,常加班到深夜,也和杜小青的工资差不多,老婆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吃苦,惟一的爱好就是化妆,只要一发工资,杜小青老婆十有八九在美容院做按摩,然后在美容院老板的指引下,抱回这样那样的化妆品。杜小青很爱自己的老婆,他知道如花似玉的老婆嫁给他本来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委屈,所以,杜小青除了吸点烟喝点酒外,就把自己的工资心甘情愿地交给老婆去买化妆品。结果两口子打工三年了,撇下二婶不说,杜小青就还是杜小青。
  二婶的电话确实把杜小青吓了一跳,凭良心说,杜小青几乎是瞎婆婆看着长大的,小时候杜小青家里穷,他总爱磨磨蹭蹭地端着饭碗往瞎婆婆家跑,瞎婆婆也总会会意地给他一点好吃的,想起瞎婆婆慈祥的脸,杜小青的眼睛湿润了,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应该回家去送瞎婆婆最后一程。
  这天晚上,杜小青将瞎婆婆去世的消息告诉了老婆,说自己明天一早必须火速赶回去,谁知他老婆听了一头的雾水:“哪个瞎婆婆呀?”
  杜小青老婆是四川人,从认识杜小青开始,一共才去过杜小青家三次,她记得自家的门前有几块石头,却对杜小青家有几块瓦没一点记忆,两人还没有小孩,自然也不记得杜小青家隔壁有个瞎婆婆。杜小青只好把瞎婆婆的生平向老婆作了一下介绍,满以为老婆这下会答应了,没想到老婆还是冷冷地讽刺他:“好啊,你回去吧,你有车费吗?”杜小青没做声,老婆又骂他,你这没用的东西,人家家里死了人,关你什么事?我在天天乐百货看中的那套眼纹消,你什么时候给我买呀?
  杜小青哑口无言,天天乐百货化妆品柜台的那套眼纹消产品,杜小青也去看过,听那导购小姐说,这套产品一式8样,比伟哥还伟哥,只要一擦上就立竿见影,保证他老婆年轻18岁,杜小青很想买给自己的老婆,但标价3200元,更何况,此时的杜小青一分钱也没有。
  杜小青和老婆算了一下账,来回车费要500元,吊唁费要100元,许久没回家了,也得给二婶买点水果什么的,还要其它什么意外开支,这一趟回家至少要1000元左右,顶得上杜小青半个月工资了,杜小青犹豫了,第二天早上,杜小青决定不回家去。
  杜小青打了个电话给二婶:“妈,我不回来了。”
  “什么?”二婶起初没听明白,待杜小青一字一顿地说他不回来了时,二婶着急了:“谁家都有老人要死的呀。”
  可杜小青却坚持说不回家了,还把经济账算给二婶听,可这次二婶没听杜小青的,她在那头近似哀求的哭了:“孩子,哪天我也要死的,你好好考虑吧。”二婶无力地挂上了电话。
  放下电话,杜小青也哭了。他是为瞎婆婆的死哭的,哭过之后,杜小青的心里轻松了很多,因为他至少可以省1000元,他又上班去了。
  而与此同时,在村里守在电话机旁的老人们也和二婶一样的失望了,他们的儿子也和杜小青一样,不是说没钱,就是说路途太远,而那些在外有钱的,对老人们的要求更加冷漠:“不就是死了个人吗?犯得着这么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吗?”
  老人们个个气得流出了眼泪,却又无可奈何,天高皇帝远,他们已管不着自己的儿女了,而且他们也知道,这世风变了,变得让他们的儿女也陌生了。
  
  五
  
  杜若欣在得知村里的年轻人没有一个愿意回家抬棺后,这位在深圳能够叫小女孩给他舔屁股的男人,也终于知道家乡的水变了味,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这家乡变味的水他自己也有责任,做了老板十余年,杜若欣除了自己吃喝玩乐,从没想到过家乡邻居和朋友,想起来,杜若欣心里很懊悔。
  而就在这时,二婶盼望的那场雨也终于来了,豆大的雨点击打在干枯了许久的地面,扬起的灰尘漫天飞舞,一道又一道的闪电和一声又一声的雷声响彻大地,震得她家的狗惊慌失措地夹着尾巴东躲西藏,可是,这场暴雨的来临,却引不起盼望了许久的二婶丝毫的高兴,无疑,这又给瞎婆婆的出殡增加了难题。
  望着顷刻间就哗哗而下的暴雨,杜若欣反而冷静了,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力气,是绝不可能把母亲抬上山的,他还得靠这些老一辈的叔叔们,为此,杜若欣也顾不上什么迷信规矩,他将瞎婆婆的出殡日期又推迟了两天,他希望老人们再一次呼唤他们的儿子。
  可是,又两天过去了,村里的年轻人仍然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暴雨却整整下了两天两夜,反而下得更欢了,杜若欣和老人们终于泄气了,瞎婆婆的出殡不可避免地落在他们肩上了。
  “我们来抬吧。”几位老人无可奈何地看着杜若欣。杜若欣惊得头摇得像拨浪鼓,这群六七十岁的老人平常连走路都东倒西歪了,还抬得动这副千斤棺木和瞎婆婆吗?可老人们却咬牙切齿坚定了要抬棺木的决心。瞎婆婆是他们那一代的好邻居,好朋友,他们绝不想让瞎婆婆落个死后没人抬的下场,这是对瞎婆婆最大的尊敬和慰藉了。“哪怕只剩下最后一点力气,我们也要献给杜婆婆。”老人们忍住眼泪说。
  杜若欣感动得眼泪哗哗直流,他发誓以后要好好报答这些老人,此时,他再也不为母亲的死而悲痛了,随着出殡时间的到来,他自发地加入到抬棺的行列,伴着鞭炮的响声,杜若欣和老人们终于把棺木抬起来了,又一步步地冒着倾盆大雨走进了雨中,然而没走多远,老人们就觉得棺木越来越沉了。
  杜若欣本想在此时阻止这场抬棺悲剧的,但同样自私侥幸的心理占了上风,每前进一步,杜若欣的心里就庆幸一下,一步,两步,五十米,一百米,杜若欣默默地数着,心却咚咚地狂跳不已,他知道,这些老人在用最后的力气抬着自己的母亲,但他不知道,这些老人最后的力气到底有多大,而让他担心的是,一旦这些老人在抬自己母亲棺木的途中出了事故,后果也不堪设想。然而事情也偏偏如他所想,令杜若欣担心的事很快就发生了,伴随着一道耀眼的闪电在老人们的头顶划过,“劈……啦”一声,炸雷又在老人们的头顶响起,老人们的腿脚终于齐刷刷地哆嗦起来,随着雷声过去,老人们最后的那点力气也终于使完了,只听“砰”的一声,瞎婆婆的棺材滚到了地面……
  “妈!”杜若欣嚎叫一声便晕了过去。他自己也被棺木砸断了小腿。霎时,送葬的老人和小孩在倾盆大雨中乱作一团,哭声、喊声伴随着哗哗的雨声,演绎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悲剧,终于,有人想到了报警。
  救护车、警车呼啸着,在雨中沖进了村里,一看到这场面,救护人员惊得目瞪口呆,可现场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的犹豫和猜想,他们赶紧将受伤的人员送上车,只留下瞎婆婆的棺木在泥泞里孤零零淋着大雨。
  在这起事故中,共造成两名老人死亡,七名老人受伤。出了这次事故,村里的年轻人也都回来了,他们自知有愧,一个个默不作声地将瞎婆婆重新抬起送上了山……
  可杜若欣只冷冷地看着这一切,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
  
  三个月后,杜若欣回了一趟深圳,他变卖了深圳的房子和工厂,带着老婆和小孩回到了家乡。在家乡,他组织了一个专门的殡仪队,但不是义务的,听说生意很不错。
  
  责 编:熊正红
  题 图:石剑
  本栏目下期推出王兴华的《半路夫妻》——雪梅对我恨铁不成钢,被我大男人主义地甩了一耳光后,毅然离我而去。失落中,我爱上了“蜘蛛人”林子轩的女人钟彩霞,不料却接到雪梅自杀的消息。正当我准备飞往雪梅的故乡,见她最后一面的时候,林子轩竟然要把钟彩霞托付于我……到底林子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而我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
其他文献
婴儿爱吮吸自己的手指  妈妈说,指尖有婴孩的二两蜂蜜  现在我也爱吮吸手指  听人说,手指有诗的味道    孤寂的夜,思念比月亮還亮  想起他对我说,写首诗给我吧  我伸出右手说  我的诗都在五指上    他握着我的手轻轻地闻  好久,痴痴地说  兰花吐蕊,爱的芬芳  (125100辽宁兴城市永宁门里北胡同52号)
期刊
父亲,您能听我说吗?我知道,在您眼里,我是个很不听话的儿子,可是父亲,我并不是不听您的话,而是我有自己的想法。  记得去年我甩门而走的时候,您一定很生气吧?我也是在气消了之后才后悔的,后悔自己不该和您争吵。我也知道您是为我好,希望我成个家,立好业。您把我目前做的事情看成是混日子,没有走正路,并且天天在我耳边聒絮,日子一久,我也丧气了。无论我怎么解释,您总是说您吃的盐比我多,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长。可
期刊
早些年,他家穷,相貌平平,毕业大半年,工作依然没有着落,社交圈子又极其狭小,一个耐心听他说话的朋友也没有,所以,他終日郁郁寡欢,觉得生活简直是一池恶臭的粪水。  父母见他天天愁眉苦脸,怕他再闲下去,越来越颓唐,便托人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差事,让他干。他是个孝顺的儿子,硬是压下内心的挣扎,默不作声地开始上班。他工作的地方在安华工业区,专门负责一栋九层楼的公寓清洁。他每天从一楼到九楼,逐层扫一次,拖一遍
期刊
公司的士多店要招租,我心头一热,就想法承包下来了。该店地处旅游区,人流量大,前景不错。  妻子从事外贸跟单工作多年,对流通领域很熟悉。她一手操办了进货和盘点,我负责掌柜。星期日,妻子抱着女儿到城区玩耍,我一个人照看店子。临走时,她再三叮嘱,要我对顾客热情,并时刻保持微笑。我想,做生意讲究和气,自然要奉顾客为上帝。  中午时分,一位中年妇女在店子门口左顾右盼,一副焦急的样子。我想,她肯定遇到什么困难
期刊
最初认识小侠姐,是在两年前,在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那时只知道她的名字,并没有真正见过她本人。知道她的名字是缘于一本我最爱看的打工杂志《江门文艺》,记得当时小侠姐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在广大打工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后来,又频频在杂志上看到她的文章,我便开始注意她,心里也渐渐地生出一种很想认识她的冲动。  我连夜写了封信给经常编发小侠姐文章的编辑老师,让他帮我转给小侠姐。一个月后,我收到了小侠姐的来信。
期刊
一    “五香乌豆……”喷泉花园街口上货摊林立,人声喧嚷。郝绍中生硬地吆喝了几声,听起来有点楞楞的。他破帽遮脸,神色忧郁,眼睛总是盯着白瓷桶里的乌豆。有人来买,他就拿个小碗盛,有时多点儿,有时少点儿也没个准头。眼见日偏西沉,街对面的副食店已亮起昏黄的灯火,郝绍中也收拾起货摊,推车要走,不想被一个斜身站定的女人挡住了车头。  郝绍中把车放下,两眼看天,不吭声。那女人转过身来,瞧了瞧眼前的这辆半旧的
期刊
自2004年创业失败后,我一直混迹于打工人潮中。为还欠债,也为快点成功,我辗转奔波在各城市间、各行业里。我努力,我拼搏,可结果仍然是:我输得一塌糊涂。尝尽人间冷暖,阅尽世态炎凉,意志一天天消沉下去。我的生活里没有了阳光,没有了欢乐,甚至连悲哀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空虚,没完没了的虚度。可遇上你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2007年7月,再度换了工作的我,在东莞固邦灯饰有限公司遇上了为体验生活前来
期刊
深夜,阵阵寒风从窗口悄悄挤进宿舍,我哈了口热气,就放下了手里的书,正要准备睡觉的时候,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父亲大人”。父亲咳了好一阵子,然后才问我:“娃啊,你啥时候能回来?”我说可能月底吧,月底就回。父亲又说:“你尽量早些回来,好托人帮你闹腾个媳妇。”我沉默片刻后,不得不吞吞吐吐地说,那要得,要得。  挂了电话,我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这么晚了,父亲怎么还不休息,还给我打电话?在这之前,父亲曾多
期刊
2008年的冰冻灾害压断了月桂的主枝,过往八月中旬以后的芳香变得不那么浓郁。今年的桂花只影影绰绰开了一点,就像前年影影绰绰的情感插曲——我和女孩在桂花盛开的季节有一段桂花般幽香的际遇。  前年十月的一天,当新闻研修班的电报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时,我正从一桩疲惫不堪的婚姻走出。单位领导见我连日情绪低落,特意把名额给了我,让我去散散心。  机关大院内,各色桂花已次第盛开,细小的花瓣恰到好处地轻舞飞扬。带着
期刊
5月,张明华在一家本地人开的工艺厂做磨底工。这天上午,张明华在磨底时一不小心磨伤了手,连皮带肉被飞速旋转的砂轮磨掉了一大块,只好赶紧找主管李代虎请假开放行条,匆匆去附近的工业区卫生站打针,包扎伤口,一共花了50元。  回到厂里,张明华拿着卫生站开的发票,理直气壮地对李代虎说:“我这是工伤,50元医药费你帮我报销了吧。”  没想到,李代虎却拨郎鼓般摇着头说:“不行。”  “为什么?”张明华疑惑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