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引导学生从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的思路,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广涉猎,多积累;第二步学甄别,会筛选;第三步学运用,会写作。用具体数据展示了积累让学生的写作插上了翅膀。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作文分析;积累;方法;写作
我今年开始教三年级语文。孩子们特别聪明,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可是一写作文,孩子们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我十分着急。我分析三年级学生作文情况如下: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幼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学生的语言贫乏,写出来的文章也是语言平淡、枯燥,内容空洞。我校三年级有学生212人,通过调查其中会写作文的有53人,占总人数的25%,可以写作文的有90人,总人数的42%,不会写作文的有69人,总人数的33%。我班有53名学生,其中会写作文的有20人,可以写作文的有23人,不会写作文的有10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年级孩子的确在写作文上有很大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第四学段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所以我想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的思路。
积累语言就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等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阅读批注或感想。语言积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说话、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积累更好地为写作服务,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广涉猎,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引导学生采用“鲸吞牛食”的方法读书、积累。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许多积累词语的名人故事,告诉学生积累词语的重要性。只要是你喜欢的书,你就应该边读边积累。我让学生准备了一本“知识小宝库”,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从最开始的每天一个词语,到一个星期后每天5分钟的摘抄,到后来的自觉自愿的积累。孩子们在宝库里积累了很多的财富。我还开展“每月一评比”活动,看看谁的宝贝最多,谁的宝贝最值钱,谁的财富最多。被评为“小财主”的学生将会得到我的奖励-----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如学完《花钟》一课,学生们积累了以下词语和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含笑一现,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这时的我不加以阻拦,只要学生有意愿,想积累,我都给予表扬,先把学生积累的兴趣调动起来再说。
第二步学甄别,会筛选。
学生们学会积累的方法后,就一味的突出量,而忽略了质。在“知识小宝库”本上什么词语都可以看到。如:一行行、一个个、一位位等。这些词语十分简单,明明已经会背、会写,还积累它们有什么用呢?我就开始想好办法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有意义的词语。我请家长到学校来和学生们一起评议学生的“知识小宝库”。每个大组为一个单位,评选出三到五本黄金“知识小宝库”。而且每个学生都要说一说评选的根据和理由,每个家长也是这样。后来制定出了黄金“知识小宝库”的规定:1 书写工整,不乱涂乱画;2积累有意义、有意思、可以实际应用的词语和句子;3 对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分类积累;4 配上自己画的画,涂上颜色就可以多加分,优先评选。有了标准,学生们就对“知识小宝库”更上心,也积累的更好了。我班的李莹莹说:“张老师,昨天我妈妈对我的积累做了指导,我觉得我比以前会积累词语了,我以后会努力,我也想得到老师的奖励。我一定会加油的!”听了学生的话,我在心里偷偷乐了好几天:成功喽,过几天再指导一下,一定会更好!同时我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以“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等活动。后来学生们学会有目的积累词语。
第三步学运用,会写作。
“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积累到表达,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厚积才能薄发。如果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有了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也就有了源头活水。如: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自然段,学生认为这一段写得很美妙。有排比的句式,有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有生动具体的修饰词。我就引导学生:“你能用这样的写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景物或动物么?注意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孩子们在老师的启迪下开始写片段练习。一个学生写到:下课了,教室里很吵。同学们有的在大声说话,有的在走道里跑来跑去,有的在讲故事。我就引导学生们可不可以这样写:下课了,教室里乱成一锅粥。调皮的小明扭着屁股像小鸭子一样在走道里逛来逛去,“大嗓门”小亮不甘示弱地打开破锣嗓子,“小博士”小红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惊心动魄的故事。学生们听了都拍手叫好“张老师,您简直把他们写活了。”我说:“我也是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拿出来用用,不过要用的恰当,用的不恰当会让人笑掉大牙!你们试试这种方法也一样可以写出好作文、好日记来。”后来我经常在讲评作文时说,谁的作文写得好,谁的作文用的好词佳句多,谁的作文用词恰当,谁的作文用上了比喻句。同时我还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语境。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場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组织分组竞赛,看哪组写出相应的词语多。如写出表示“看”的字词;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表示“春、夏、秋、冬”的成语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巩固复习所积累的词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在班里又进行了一次调查:我班有53名学生,其中会写作文的有22人,较开学提高1 %,可以写作文的有30人,较开学提高8 %,不会写作文的有1人,较开学减少9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积累词语的有利条件,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只要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2]《新课程课标解读》
[3]《新课程》
[4]《教育探索》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作文分析;积累;方法;写作
我今年开始教三年级语文。孩子们特别聪明,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可是一写作文,孩子们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我十分着急。我分析三年级学生作文情况如下: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幼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学生的语言贫乏,写出来的文章也是语言平淡、枯燥,内容空洞。我校三年级有学生212人,通过调查其中会写作文的有53人,占总人数的25%,可以写作文的有90人,总人数的42%,不会写作文的有69人,总人数的33%。我班有53名学生,其中会写作文的有20人,可以写作文的有23人,不会写作文的有10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年级孩子的确在写作文上有很大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第四学段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所以我想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的思路。
积累语言就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等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阅读批注或感想。语言积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说话、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积累更好地为写作服务,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广涉猎,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引导学生采用“鲸吞牛食”的方法读书、积累。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许多积累词语的名人故事,告诉学生积累词语的重要性。只要是你喜欢的书,你就应该边读边积累。我让学生准备了一本“知识小宝库”,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从最开始的每天一个词语,到一个星期后每天5分钟的摘抄,到后来的自觉自愿的积累。孩子们在宝库里积累了很多的财富。我还开展“每月一评比”活动,看看谁的宝贝最多,谁的宝贝最值钱,谁的财富最多。被评为“小财主”的学生将会得到我的奖励-----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如学完《花钟》一课,学生们积累了以下词语和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含笑一现,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这时的我不加以阻拦,只要学生有意愿,想积累,我都给予表扬,先把学生积累的兴趣调动起来再说。
第二步学甄别,会筛选。
学生们学会积累的方法后,就一味的突出量,而忽略了质。在“知识小宝库”本上什么词语都可以看到。如:一行行、一个个、一位位等。这些词语十分简单,明明已经会背、会写,还积累它们有什么用呢?我就开始想好办法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有意义的词语。我请家长到学校来和学生们一起评议学生的“知识小宝库”。每个大组为一个单位,评选出三到五本黄金“知识小宝库”。而且每个学生都要说一说评选的根据和理由,每个家长也是这样。后来制定出了黄金“知识小宝库”的规定:1 书写工整,不乱涂乱画;2积累有意义、有意思、可以实际应用的词语和句子;3 对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分类积累;4 配上自己画的画,涂上颜色就可以多加分,优先评选。有了标准,学生们就对“知识小宝库”更上心,也积累的更好了。我班的李莹莹说:“张老师,昨天我妈妈对我的积累做了指导,我觉得我比以前会积累词语了,我以后会努力,我也想得到老师的奖励。我一定会加油的!”听了学生的话,我在心里偷偷乐了好几天:成功喽,过几天再指导一下,一定会更好!同时我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以“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等活动。后来学生们学会有目的积累词语。
第三步学运用,会写作。
“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积累到表达,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厚积才能薄发。如果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有了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也就有了源头活水。如: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自然段,学生认为这一段写得很美妙。有排比的句式,有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有生动具体的修饰词。我就引导学生:“你能用这样的写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景物或动物么?注意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孩子们在老师的启迪下开始写片段练习。一个学生写到:下课了,教室里很吵。同学们有的在大声说话,有的在走道里跑来跑去,有的在讲故事。我就引导学生们可不可以这样写:下课了,教室里乱成一锅粥。调皮的小明扭着屁股像小鸭子一样在走道里逛来逛去,“大嗓门”小亮不甘示弱地打开破锣嗓子,“小博士”小红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惊心动魄的故事。学生们听了都拍手叫好“张老师,您简直把他们写活了。”我说:“我也是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拿出来用用,不过要用的恰当,用的不恰当会让人笑掉大牙!你们试试这种方法也一样可以写出好作文、好日记来。”后来我经常在讲评作文时说,谁的作文写得好,谁的作文用的好词佳句多,谁的作文用词恰当,谁的作文用上了比喻句。同时我还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语境。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場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组织分组竞赛,看哪组写出相应的词语多。如写出表示“看”的字词;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表示“春、夏、秋、冬”的成语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巩固复习所积累的词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在班里又进行了一次调查:我班有53名学生,其中会写作文的有22人,较开学提高1 %,可以写作文的有30人,较开学提高8 %,不会写作文的有1人,较开学减少9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积累词语的有利条件,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只要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2]《新课程课标解读》
[3]《新课程》
[4]《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