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五·一” 黄金周,气温居高,游客居多,作为林业大县的湖南平江却没有发生一例森林火灾,是近15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年,这得益于有一支履职敬业的生态护林员队伍。
守护青山就可得到金山。近年来,平江县先后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用1269名生态护林员。这一举措既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又巩固了脱贫成果,并有效带动5000余名贫困人口因此实现稳定脱贫。
看山护林 家门口就业脱贫
5月4日,是平江今年以来最热的一天,气温高达35℃,林区防火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天,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的生态护林员胡同安去往管护林区巡查的次数越来越多。
平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湖南省重点林业县,有山林面积28.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3.3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大山之中。近年来,该县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基本思路,结合县域实际,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政策,使森林资源得到管护,贫困人口收入得到保障。
据介绍,这些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被聘为护林员后,经过培训,坚持按时上山巡查,掌握辖区林区内的森林资源动态,认真查看有无乱砍滥伐、乱挖滥采、病虫害疫情、违规用火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如发现情况及时制止并第一时间报告。
今年62岁的胡同安,一家8口人,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他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开始全身心守护绿水青山。胡同安为人正直、责任心强,积谷村的166.66公顷山林是他的管护区,管护这片山林每年能给他带来1万元的收入。
每天,胡同安都会骑着他的摩托车在山边转悠,遇上摩托车到不了的老林,一把柴刀、一个铁皮水壶就成了他的最佳拍档。“山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片山都有感情的”。
“我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我已经很满足了。管好林,护好林,是我作为护林员的职责,干一天,我会尽一天的责,把管辖的这片山林看护好。”靠着种田和生态护林员的收入,胡同安在2018年顺利脱贫。
抱团取暖 共建绿色银行
5月3日下午,天气晴好,在石牛寨镇实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油茶基地上,黄日兴正带领10余名生态护林员在油茶种植基地里劳作。
黄日兴今年37岁,是石牛寨镇的建档立卡户,成为“生态护林员”后他发现,和他“同事”的村民几乎都是中青年劳动力,大家不仅身体好,还特别勤劳。就护林员的工作时间和性质来说,一般每天到山上巡护二三次就行了,况且现在来回路上都骑摩托车,快捷多了,那么,能不能把这一群人团结起来,平时共护林,闲时忙生产,大家一起“抱团发展”呢?
当他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立即得到了其他护林员的响应。2019年10月,黄日兴和14名护林员一起,每人以最低2000元的资金入股和社员出工的次数为基础,成立了现在的实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向政府申请了10万元的贴息贷款,加上油茶种植的补贴项目后,11.33公顷的荒山上,很快种满了一株株孕育着希望的油茶苗。
在种植油茶的同时,黄日兴他们还积极与心鸿农民水果种植合作社合作,发展多种产业,加快致富步伐。
黄日兴说,按照惯例,今年栽下去的油茶苗,3年之后就能挂果获得收益,到时候这里就是一个“绿色银行”。
因儿子患病致贫的胡启贤,拥有生态护林员和合作社社员“双重身份”的同时,还承包了0.13公顷的山塘养鱼。
胡启贤估摸着算了一下,生态护林员工资、鱼塘收入、再加上自己平时给人做点零工,他每年的综合收入基本在2万以上,3年之后,油茶挂果后还能分红,他过好日子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
据了解,平江县目前成立有各类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187家,先后约有3万多户贫困户优先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增收3200元以上。
林下掘金 生态与经济双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平江县林业局负责人胡胜春说。为此,平江县依托特色林产业和生态项目,在绿色生态林业上做文章,引导群众在林下“掘金”,将林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生态、经济发展双赢。
一个贫困家庭,如果光靠生态护林员一年10000元的劳务补贴,离实现小康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只有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才是长久之计。平江县积极引导生态护林员增强“自身造血”能力,通过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实现“在山上就业、在家门口增收”。
49岁的陈靠生是童市镇永响村村民,因妻子癌症治病致贫,当上生态护林员后,陈靠生靠着自家后山丰富的山林资源,养殖了7000多只“山地鸡”,还喂养了10多头牲猪。因喂养的“山地鸡”肉质细嫩,生态环保等原因,颇受附近村民的喜爱。现在,身后的这片山林,俨然成了他的“聚宝盆”。“养鸡、养猪、加上自己做砖匠收入,一年收入能有8万元左右”。
瓮江镇华阳村生态护林员吴家生每年護林工资10000万元,加入合作社每年分红收入2000余元。另外,他还在自家6.66公顷山林上,采取林下种植的方式,以短养长,种植黄精、生姜、花生、白术等中药材和农作物。这几项收入加起来,他一家3口每年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甩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小康路”。
在平江,生态护林员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例子远不止此。全县24个乡镇已经实现了生态护林员全覆盖,1269名生态护林员尽职尽责,不仅守护着全县28.8万公顷山地生态安全,还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各种产业增收脱贫,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添了来自基层最生动的注脚。
守护青山就可得到金山。近年来,平江县先后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用1269名生态护林员。这一举措既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又巩固了脱贫成果,并有效带动5000余名贫困人口因此实现稳定脱贫。
看山护林 家门口就业脱贫
5月4日,是平江今年以来最热的一天,气温高达35℃,林区防火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天,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的生态护林员胡同安去往管护林区巡查的次数越来越多。
平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湖南省重点林业县,有山林面积28.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3.3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大山之中。近年来,该县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基本思路,结合县域实际,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政策,使森林资源得到管护,贫困人口收入得到保障。
据介绍,这些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被聘为护林员后,经过培训,坚持按时上山巡查,掌握辖区林区内的森林资源动态,认真查看有无乱砍滥伐、乱挖滥采、病虫害疫情、违规用火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如发现情况及时制止并第一时间报告。
今年62岁的胡同安,一家8口人,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他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开始全身心守护绿水青山。胡同安为人正直、责任心强,积谷村的166.66公顷山林是他的管护区,管护这片山林每年能给他带来1万元的收入。
每天,胡同安都会骑着他的摩托车在山边转悠,遇上摩托车到不了的老林,一把柴刀、一个铁皮水壶就成了他的最佳拍档。“山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片山都有感情的”。
“我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我已经很满足了。管好林,护好林,是我作为护林员的职责,干一天,我会尽一天的责,把管辖的这片山林看护好。”靠着种田和生态护林员的收入,胡同安在2018年顺利脱贫。
抱团取暖 共建绿色银行
5月3日下午,天气晴好,在石牛寨镇实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油茶基地上,黄日兴正带领10余名生态护林员在油茶种植基地里劳作。
黄日兴今年37岁,是石牛寨镇的建档立卡户,成为“生态护林员”后他发现,和他“同事”的村民几乎都是中青年劳动力,大家不仅身体好,还特别勤劳。就护林员的工作时间和性质来说,一般每天到山上巡护二三次就行了,况且现在来回路上都骑摩托车,快捷多了,那么,能不能把这一群人团结起来,平时共护林,闲时忙生产,大家一起“抱团发展”呢?
当他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立即得到了其他护林员的响应。2019年10月,黄日兴和14名护林员一起,每人以最低2000元的资金入股和社员出工的次数为基础,成立了现在的实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向政府申请了10万元的贴息贷款,加上油茶种植的补贴项目后,11.33公顷的荒山上,很快种满了一株株孕育着希望的油茶苗。
在种植油茶的同时,黄日兴他们还积极与心鸿农民水果种植合作社合作,发展多种产业,加快致富步伐。
黄日兴说,按照惯例,今年栽下去的油茶苗,3年之后就能挂果获得收益,到时候这里就是一个“绿色银行”。
因儿子患病致贫的胡启贤,拥有生态护林员和合作社社员“双重身份”的同时,还承包了0.13公顷的山塘养鱼。
胡启贤估摸着算了一下,生态护林员工资、鱼塘收入、再加上自己平时给人做点零工,他每年的综合收入基本在2万以上,3年之后,油茶挂果后还能分红,他过好日子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
据了解,平江县目前成立有各类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187家,先后约有3万多户贫困户优先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增收3200元以上。
林下掘金 生态与经济双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平江县林业局负责人胡胜春说。为此,平江县依托特色林产业和生态项目,在绿色生态林业上做文章,引导群众在林下“掘金”,将林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生态、经济发展双赢。
一个贫困家庭,如果光靠生态护林员一年10000元的劳务补贴,离实现小康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只有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才是长久之计。平江县积极引导生态护林员增强“自身造血”能力,通过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实现“在山上就业、在家门口增收”。
49岁的陈靠生是童市镇永响村村民,因妻子癌症治病致贫,当上生态护林员后,陈靠生靠着自家后山丰富的山林资源,养殖了7000多只“山地鸡”,还喂养了10多头牲猪。因喂养的“山地鸡”肉质细嫩,生态环保等原因,颇受附近村民的喜爱。现在,身后的这片山林,俨然成了他的“聚宝盆”。“养鸡、养猪、加上自己做砖匠收入,一年收入能有8万元左右”。
瓮江镇华阳村生态护林员吴家生每年護林工资10000万元,加入合作社每年分红收入2000余元。另外,他还在自家6.66公顷山林上,采取林下种植的方式,以短养长,种植黄精、生姜、花生、白术等中药材和农作物。这几项收入加起来,他一家3口每年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甩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小康路”。
在平江,生态护林员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例子远不止此。全县24个乡镇已经实现了生态护林员全覆盖,1269名生态护林员尽职尽责,不仅守护着全县28.8万公顷山地生态安全,还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各种产业增收脱贫,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添了来自基层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