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得到整合和深化。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引领学生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如《朱德的扁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我便抓住“连夜赶做”、“朱德记”、“不料”等词语,让学生体会战士们爱戴朱总司令“藏”扁担,而朱德爷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高尚品质。同学们积极发言,有同学说:“‘连夜赶做’反映了朱爷爷既不耽误明天挑粮,又不因此退出挑粮队伍的决心。”另一个同学说:“朱爷爷刻上‘朱德记’就是让战士们再也不好藏他的扁担了。”立即有同学脱口而出:“这下可没有办法了。”还有同学说:“朱爷爷就是这样想的,让战士们没辙,他和战士们心连心。”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们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也对首长和部下之间善意的心理较量动情。学生们融入到整个教学当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文水平,而且也被革命前辈们的行为深深感染了,这种感情的感染对孩子们的心灵有着深远的影响。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在教学《2008,北京》这一课时,我先创设了一个融洽的讨论、交流氛围,使学生无拘无束。紧接着问:同学们,大家能体会到申奥成功的喜悦吗?你自豪吗?你能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这一问,顿时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共鸣,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也变得更流畅了,大家都积极发言。这时,我又顺势引导同学们:“目前,我们国家正在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大家有什么想法?”我又问:大家可以试试吗?只要是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大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下次课大家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好吗?第二天的课堂感觉好极了,大家积极参与,都拿出了自己的吉祥物,有熊猫、卡通狗等,当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福娃”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先要求学生反复默读,认真比较狐狸和乌鸦,然后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有学生说:“ 狐狸真狡猾,用奉承话骗取乌鸦的信任。”,也有学生问:“为什么乌鸦相信狐狸的话?”这些说明学生们在动脑筋思考,与此同时介入课文,并邀请同学上台表演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台上以文促演,台下认真体会。接近尾声时,我问大家“什么样的动物最容易摔倒”,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这当中也有平时相对后进的学生,当最终有同学回答是“狐狸”时,全体同学都笑起来了。在笑声中,由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作者单位:灌南县六塘小学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如《朱德的扁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我便抓住“连夜赶做”、“朱德记”、“不料”等词语,让学生体会战士们爱戴朱总司令“藏”扁担,而朱德爷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高尚品质。同学们积极发言,有同学说:“‘连夜赶做’反映了朱爷爷既不耽误明天挑粮,又不因此退出挑粮队伍的决心。”另一个同学说:“朱爷爷刻上‘朱德记’就是让战士们再也不好藏他的扁担了。”立即有同学脱口而出:“这下可没有办法了。”还有同学说:“朱爷爷就是这样想的,让战士们没辙,他和战士们心连心。”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们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也对首长和部下之间善意的心理较量动情。学生们融入到整个教学当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文水平,而且也被革命前辈们的行为深深感染了,这种感情的感染对孩子们的心灵有着深远的影响。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在教学《2008,北京》这一课时,我先创设了一个融洽的讨论、交流氛围,使学生无拘无束。紧接着问:同学们,大家能体会到申奥成功的喜悦吗?你自豪吗?你能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这一问,顿时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共鸣,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也变得更流畅了,大家都积极发言。这时,我又顺势引导同学们:“目前,我们国家正在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大家有什么想法?”我又问:大家可以试试吗?只要是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大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下次课大家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好吗?第二天的课堂感觉好极了,大家积极参与,都拿出了自己的吉祥物,有熊猫、卡通狗等,当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福娃”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先要求学生反复默读,认真比较狐狸和乌鸦,然后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有学生说:“ 狐狸真狡猾,用奉承话骗取乌鸦的信任。”,也有学生问:“为什么乌鸦相信狐狸的话?”这些说明学生们在动脑筋思考,与此同时介入课文,并邀请同学上台表演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台上以文促演,台下认真体会。接近尾声时,我问大家“什么样的动物最容易摔倒”,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这当中也有平时相对后进的学生,当最终有同学回答是“狐狸”时,全体同学都笑起来了。在笑声中,由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作者单位:灌南县六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