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唤起兴趣、培养能力
1.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培养具有针对性
教师不但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更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个体心理因素。事实上,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和塑造学生。对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各异,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细致的育人工作。
2.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能够成功,固然得益于他的智慧,但也得益于他的良好的性格。当时司马懿大兵压境,对阵厮杀和闭门坚守均已不可能,弃城而走,也难逃厄运,唯一的选择是心理战,而心理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决定了他具有在紧急与困难的情况下镇定、自信、独立发挥作用的良好性格。青少年学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及其辅导。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纪律性、自觉性、主动性、自制性,有利于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情绪活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学校应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建设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发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要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培训能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教育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的自身需求不一致时,家长的一厢情愿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病,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1.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就必须每天都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只要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2.培养孩子的自尊
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意见、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较强的自尊就会拥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
3.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假如所学的东西都是他所喜欢的,他就不会觉得是负担和压力了;相反的,假如他所不喜欢的偏偏要勉强他去学的话,那肯定就是一种沉重和负担了,所以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他自己的意见。
四、社会是重要阵地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青少年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混乱、情绪波动。这就要求社会各界人士应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崇尚科学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还要充分发挥科学馆、博物馆、图书馆应有的教育资源,吸引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总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唤起兴趣、培养能力
1.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培养具有针对性
教师不但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更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个体心理因素。事实上,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和塑造学生。对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各异,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细致的育人工作。
2.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能够成功,固然得益于他的智慧,但也得益于他的良好的性格。当时司马懿大兵压境,对阵厮杀和闭门坚守均已不可能,弃城而走,也难逃厄运,唯一的选择是心理战,而心理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决定了他具有在紧急与困难的情况下镇定、自信、独立发挥作用的良好性格。青少年学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及其辅导。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纪律性、自觉性、主动性、自制性,有利于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情绪活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学校应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建设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发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要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培训能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教育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的自身需求不一致时,家长的一厢情愿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病,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1.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就必须每天都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只要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2.培养孩子的自尊
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意见、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较强的自尊就会拥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
3.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假如所学的东西都是他所喜欢的,他就不会觉得是负担和压力了;相反的,假如他所不喜欢的偏偏要勉强他去学的话,那肯定就是一种沉重和负担了,所以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他自己的意见。
四、社会是重要阵地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青少年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混乱、情绪波动。这就要求社会各界人士应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崇尚科学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还要充分发挥科学馆、博物馆、图书馆应有的教育资源,吸引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总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