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若干社会现实问题解读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低碳”一词,但这个概念却存在于他们的生态理论视阈之中。低碳经济时代的政治不仅局限于各国经济利益之冲突,也源于各国政治利益之不同。在这个进步过程中,竞争依然多于合作,因此,中国将如何在低碳战争中占有一席之位还将面临多重挑战。
  关键词:技术文化;低碳政治;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65-2
  基金项目:2010年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1 生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
  1.1 技术文化的内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文化”就开始受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学者的广泛追捧,并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被称之为“技术文化学”的学科正在悄然形成。虽然有关于“技术文化”的提法日渐增多,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目前为止,都未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总结下来,“技术文化”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地讲,就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及变迁;广义理解的话,就是指技术本身及其传承,以及由于技术传承而形成的技术理论和相应的其他文化传承。虽然“技术文化”一词作为专业术语,并未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专门出现过,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去理解的话,技术的发展终将导致生产力、进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迁。所以显而易见,广义的技术文化概念就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当中。
  1.2 生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
  从生态的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源于十九世纪的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负面效应。这种批判至少可以追溯到恩格斯那里,他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过度地砍伐森林而导致土地荒芜的众多实例,告诫人类不要过早地沉醉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征服。虽说19世纪的全球生态问题尚未达到特别严重的程度并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和系统探讨。但是,马克思主义从生态的视阈下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是存在着的。众所周知,技术文化是一个应用过程。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最首要的实践形态,物质生产实践是以劳动的形式展开的。而人的劳动是劳动者凭借技术通过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上展开和完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技术应用总是带有盲目性和浅显性,这从当时的人们只看得到技术所带来的现实利益而从来看不到以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应用对自然界长期的影响和代价中可以看出。
  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文献中肯定了技术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从生态的视阈下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无疑是对我们人类实践行为的合理性警示,告知人类要反省技术理性和工业化进程给我们的生态所造成的危害,要从中审视技术、重新选择技术。
  2 低碳政治的提出及其内涵
  灾难大片《2012》和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低碳”一度成为流行词汇。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应对生态危机、转向低碳发展道路方面面临挑战最大的国家,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污染问题尚未缓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承载能力,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可以打个比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却被凝缩成20多年的集中体现。
  2.1 低碳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时代延续
  低碳政治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如此棘手的生态问题,各个国家纷纷选择了低碳政治,肯定有一定的理论根据。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正是低碳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因而,对人与自然的非和谐批判及内在地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和谐的批判,也就内在地包含了对技术文化的生态维度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性的思想体系,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解决时代难题,才是兼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发展低碳型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时代延续,同时也是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2.2 低碳政治的内涵
  所谓“低碳政治”,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气候政治”,主要指各个国家围绕温物质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而国际上关于温物质排放的计算又是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标准,顾名思义“低碳政治”。伴随着全球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趋势,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生态治理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尤其是著名的“巴厘岛路线”(BaliRoadmap)达成以来,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全球向低碳型经济转型已大势所趋。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最终没有达成具体的约束性协议,但却使“低碳型经济转型道路”这一理念又一次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思维。人们认为,碳问题从一个技术问题一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博弈,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与扬弃。如果我们把哥本哈根之前称之为“碳议题时代”,那么毫不避讳地讲在那之后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到了“低碳政治时代”。
  3 中国应对低碳政治的挑战
  3.1 意识形态的树立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或是一种企业盈利及生存模式,而且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以及社会制度发展的优良体现。因此,低碳时代的政治,也必定是只有低碳理念的指引才最具影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必须看到,低碳经济不只是经济基础的范畴,首先应该是意识形态的范畴,只有树立了社会低碳发展的政治思想和观念,才能人为地建立起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也才能促进人们遵循这些制度,积极主动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技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朝着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减排的目标转型。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面临着碳减排的巨大压力,为了力争成为世界强国,我们迫切需要将低碳发展的战略上升到政治的最高层面。首先仅仅一部《可再生能源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倾注全力制定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作为一场社会的变革,中国再也不能以一种完全渐进式的慢转型姿态作为发展的路径。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如果我们再在这场变革中落后于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话,那么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就只能是愿望了。
  3.2 碳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按照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就显得意义重大。国家相关权威部门提出一是不仅要进一步为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技术支撑、维护国家利益,也要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二是要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推动相关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三是要支撑国家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等当前重点任务,引领未来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低碳是世界各国达成一致的发展目标,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我们必须看到,发达国家在低碳政治的较量中已先拔头筹,其低碳规模已不可小觑,这些国家都是首先在立法上给予了最优产业地位的确定,然后予以政策上、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这个进步过程中,低碳政治的竞争依然多于合作。所以我国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和过去不一样的、更加领先的地位,我们依然要面临来自于“低碳政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全球碳博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9,520.
  [3] Arnold Pacey.The Culture of Technology[M].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1983,(5).
  [4] 王海山等.“技术论研究的文化视角——一种新的技术观与方法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5).
  [5] 王翔.低碳的迷思[J].环球财经,2010,(08).
  [6] 方时姣.也谈发展低碳经济[N].北京:光明日报,2009-05-19(10).
  作者简介:徐红梅(1966-),女, 汉族,上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市场经济理论与发展;王璇(1982-),女,辽宁沈阳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方向:区域市场经济理论与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农民到城镇打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据调查,农民工在各行各业,尤其是高危行业(如矿山、建筑工地等)已经成为主力军。因为文化水平低、信息渠道闭塞等原因,他们的安全生产知识非常匮乏。因此,求真务实抓好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民工;安全培训;问题;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
期刊
摘要:财务代理制是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实践证明,实行财务代理制是规范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通过财务代理,规范了村社的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了村社的财务行为,规范了集体资金的管理,同时也规范了财务公开,精简了干部,节省了开支,减轻了农民负担,密切了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目前,除个别特殊情况外,都顺利地实行了财务代理,从而使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关键词:农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农民的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文章选择最具代表性的3个稻米出口大国印度、泰国、越南同中国作比较,实证对比分析了我国稻米的国际竞争力。结果显示,中国稻米与印度、泰国和越南3国相比,不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稻米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期刊
摘要:为筛选吉林省延边地区中熟品种区和中晚熟品种区适合种植的高产品种,特选吉杂97等9个高粱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吉杂97增产21.9%的品种有吉杂359(产量为10180kg/hm2),比对照增产19.8%的品种有吉杂304(产量为9810kg/hm2),比对照增产16.2%的品种有吉杂357(产量为9510kg/hm2)。   关键词:高粱;品种;高产  中图分类号:S514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文章概述了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发展现状,包括现阶段北京市林地概况、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概况、具体内容及具体做法,针对其现状,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为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区生态林;生态补偿;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F32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79-2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提
期刊
摘要:文章以辉南县石道河镇为例,浅谈了农村绿化美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绿化美化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84-1  1 石道河自然概况  石道河地处辉南县东北部,位于北纬42°31′18 ″-42°42′58″和东经126°23′34″-126°44′39″之间。东南与靖宇县接壤,东北与桦甸市一山之隔,北与磐石市相接。东西极点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不仅要满足保存、研究、教育的功能,还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博物馆的设计日趋复杂。为此,本文以四川省建川博物馆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提出了博物馆的设计方法、存在问题及主要对策,为博物馆的设计和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博物馆;建川;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42-2  1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景观设计》课程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涉及《景观设计》教学任务中的三个课程环节,即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而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则采用“实践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进行地域性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求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  关键词:《景
期刊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甘南县春旱频率为83.7%,夏旱频率67.9%,秋吊频率63.8%,要搞好种植业生产,尤其是玉米高产创建,用好水尤其重要,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喷灌、膜下多孔出流灌技术的同时,于2010至2011年进行了玉米渗灌长效节水技术示范,效果良好,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投资的重点。  关键词:农作物;长效节水技术;渗灌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3
期刊
摘要:布病即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牧畜患病后易引发流产,严重影响牧畜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文章从布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几方面入手,浅要分析了布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布病;症状;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05-1  布病即布氏杆菌病,也称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接触性传染病。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