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见到赵秀林是在绍兴县举行的中国第二届兰文化博览会上,在展厅里看到他创作的铜雕艺术作品。这些铜雕作品呈现出古朴典雅庄重感,集书画于一体,需要作者具有多门类艺术的积淀。作为百年铜匠世家传人和绍兴铜雕艺术掌门人,赵秀林致力于传承挖掘创新这门古老的艺术,使绍兴铜雕在全国的雕刻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李牧、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负责人里库斯·德奎耶尔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赵秀林孜孜不倦地传承铜雕艺术表示赞赏。赵秀林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大师”、“德艺双馨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家”称号;被浙江省总工会授予浙江省“百行百星”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穿越风雨,壮行万里
今年57岁的赵秀林出生于有名的铜匠世家,他是绍兴县华舍镇“阿一铜锱店”(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第三代传人。9岁时,他就开始跟着爷爷和父亲,学起了铜匠手艺。当时,各类铜匠、打铁、箍桶、刻印章、书画的民间艺人云集在华舍古镇老街上,赵秀林从小在民间艺术氛围浓厚的古镇中成长。对于祖传铜雕技艺非常痴迷。他心灵手巧,在学习铜雕时,还曾做过箍桶学徒一年,学打铁两年,并学会了雕刻印章、书法绘画等多种技艺。
1970年,他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来到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使他消沉。那时,没有钱买铜板,他就用泥巴做成泥坯来雕刻。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进入国企,当了一名厨师。在忙碌的厨房间,他感觉有了用武之地,菜品雕刻成为该企业食堂的一大特色,他在南瓜、萝卜上雕刻出精致的图案,令人惊叹。他善于在工作生活中处处留心,雕刻技艺日渐成熟。
2000年,国有企业转制,赵秀林拿到4.8万元下岗补贴。技艺在身的他并不担心,他想到把祖传的铜雕艺术发扬光大,并琢磨怎样使这门手艺走向艺术领域?让这门具有千年历史渊源的民间雕刻技艺,能够雕刻出风格独特、古朴典雅,展示地方民俗风情,深受藏家欢迎的高雅艺术品。
于是,善于思考的赵秀林归纳分析了铜雕的发展历史,并感悟到,如果能将小型平面雕刻向大型平面雕刻发展,从生活器具制作向纯艺术品转变;那么,绍兴铜雕不仅能够绝处逢生,还有可能发扬光大,成为一个独特的雕刻艺术门类。
这个想法鼓舞着他,并成为他的信念。他要博采众长,通过向各地民间艺术大师学习,结合自己祖传民间工艺,使铜雕艺术能够成为集大成者。2000年,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怀揣下岗补贴金,独自踏上采风之路。这一年,赵秀林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近200个城市马不停蹄地穿行,了解各地民俗风情,寻访当地民间艺术大师,互相交流和切磋,增长了见识。
在云南贵州一带,那里的手工铜制茶壶、脸盆令他兴趣盎然。到达云南省南部边境线上一个叫“打洛”小镇时,他所带的钱所剩无几了。赵秀林回忆道:“只剩下最后300元,作为回来的路费,打死我也不敢用了。”
于是,他就在打洛小镇干起了雕刻,在脸盆上刻画,每天可以赚20元至130元。边走边看边干,赵秀林采撷了许多民间艺术珍珠,于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丰富了自己的学养。这种独辟蹊径的考察方式,使他感触颇深,他将各地民间艺术精髓融入到绍兴铜雕艺术创新中。尤其是从贵州民间工艺中,他学到了许多,贵州民间铜锁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栩栩如生的生肖图案,精致的装饰花纹,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回到绍兴后,赵秀林对绍兴雕刻技艺大胆改革,开创了将大色块雕刻同中国水墨画结合,用雕刻线条表现水墨画浓淡、深浅、粗细独特的铜雕技艺,改变绍兴铜雕以刻为主的制作方法,向雕与刻并举的方向发展。他创作的绍兴铜雕作品,采用祖传绍兴民间手工艺,是全手工一点点雕刻出来。所用材料极薄,仅1.5毫米厚,技法要求高,尤其是用力均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材料报废。绍兴铜雕作品三维立体感强,表现出独特的韵味,与学院派铜板画形成互补风格,可以相媲美。
匠心独运,锲而不舍
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多元和共享。这也是赵秀林万里之行探寻我国民间艺术的领悟。穿越过无数次迷茫,三年后,他心血凝聚的作品美丽绽放,成为独树一帜的雕刻艺术门类。
在走访韶山时,人们对毛主席的深挚感情令他记忆犹新,于是铜雕伟人系列便成为他最初尝试的主题,喜获成功。2003年,铜雕作品《一代伟人》诞生了,因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刻工新颖细腻,被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此后,《开国大典》、《伟人毛泽东》则分别被延安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于是,赵秀林和独特的铜雕艺术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湖南卫视邀请他讲述自己的创作心路。
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赵秀林长途颠簸到四川广安,2幅铜雕伟人像被广安邓小平故里陈列馆收藏。近年来,他创作的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铜雕作品已被全国10余家纪念馆收藏,足见作品的功力。
伟人系列作品使赵秀林享誉全国雕刻界,在各大民间工艺大赛上屡获殊荣。但他的探索没有止境,不断寻求突破。2005年,长210厘米,宽65厘米的《兰亭序》成为国内最大的一幅手刻铜制《兰亭序》。铜雕《兰亭序》,按照王羲之书法笔迹,字字规范,字字清晰,凹凸有致,更是把在传本上不能体现的书法字体粗细、深浅、笔锋、墨艺笔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原作上的38枚印章枚枚清晰、字字逼真地表现在铜雕摹本上。
雕刻《兰亭序》,花了整整八个月时间。他的工作室在顶楼,夏天在炎炎烈日的烘烤下。挥汗如雨,连衣服都可以拧出汗水来。赵秀林笑着说:“这幅作品流了上百公斤汗水。”这件作品雕刻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他临摹书法12年,笔法神韵字字人心;特别是历代收藏印章,达到38个,印章雕刻运用了“十八般武艺”,尤其是乾隆皇帝的印章更难雕刻,但是,这些难题都被他一一攻克。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杨伯达等国家级文物艺术鉴定专家评审后认为,该作品逼真度、雕刻艺术堪称国内第一。2007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银奖。
2006年,赵秀林的铜雕作品《柯桥小景》获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2007年,两幅铜雕作品被第29届奥委会帆船委员会永久收藏;2008年,铜雕作品《枕河人家》荣获浙江省民间工艺最高奖“天工奖”;同年,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代表团赴以色列参加第33届耶路撒冷国际手工艺术博览会,全国只有5位民间艺术家受邀参加。
赵秀林还是绍兴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他为传承民间工艺作出积极努力,荣获2008年度绍兴县县长奖。他还把雕刻艺术人才集中起来,成立了绍兴雕刻艺术委员会,并担任主席。赵秀林介绍,绍兴铜雕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祖传的铜雕手艺与绍兴的木雕、砖雕、石雕并称“绍兴四雕”,而其余“三雕”的传统技艺已经或濒临失传。许多民间艺人为了生计而改行,他大声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关注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使民间艺术瑰宝绽放绚丽的光彩。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李牧、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负责人里库斯·德奎耶尔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赵秀林孜孜不倦地传承铜雕艺术表示赞赏。赵秀林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大师”、“德艺双馨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家”称号;被浙江省总工会授予浙江省“百行百星”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穿越风雨,壮行万里
今年57岁的赵秀林出生于有名的铜匠世家,他是绍兴县华舍镇“阿一铜锱店”(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第三代传人。9岁时,他就开始跟着爷爷和父亲,学起了铜匠手艺。当时,各类铜匠、打铁、箍桶、刻印章、书画的民间艺人云集在华舍古镇老街上,赵秀林从小在民间艺术氛围浓厚的古镇中成长。对于祖传铜雕技艺非常痴迷。他心灵手巧,在学习铜雕时,还曾做过箍桶学徒一年,学打铁两年,并学会了雕刻印章、书法绘画等多种技艺。
1970年,他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来到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使他消沉。那时,没有钱买铜板,他就用泥巴做成泥坯来雕刻。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进入国企,当了一名厨师。在忙碌的厨房间,他感觉有了用武之地,菜品雕刻成为该企业食堂的一大特色,他在南瓜、萝卜上雕刻出精致的图案,令人惊叹。他善于在工作生活中处处留心,雕刻技艺日渐成熟。
2000年,国有企业转制,赵秀林拿到4.8万元下岗补贴。技艺在身的他并不担心,他想到把祖传的铜雕艺术发扬光大,并琢磨怎样使这门手艺走向艺术领域?让这门具有千年历史渊源的民间雕刻技艺,能够雕刻出风格独特、古朴典雅,展示地方民俗风情,深受藏家欢迎的高雅艺术品。
于是,善于思考的赵秀林归纳分析了铜雕的发展历史,并感悟到,如果能将小型平面雕刻向大型平面雕刻发展,从生活器具制作向纯艺术品转变;那么,绍兴铜雕不仅能够绝处逢生,还有可能发扬光大,成为一个独特的雕刻艺术门类。
这个想法鼓舞着他,并成为他的信念。他要博采众长,通过向各地民间艺术大师学习,结合自己祖传民间工艺,使铜雕艺术能够成为集大成者。2000年,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怀揣下岗补贴金,独自踏上采风之路。这一年,赵秀林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近200个城市马不停蹄地穿行,了解各地民俗风情,寻访当地民间艺术大师,互相交流和切磋,增长了见识。
在云南贵州一带,那里的手工铜制茶壶、脸盆令他兴趣盎然。到达云南省南部边境线上一个叫“打洛”小镇时,他所带的钱所剩无几了。赵秀林回忆道:“只剩下最后300元,作为回来的路费,打死我也不敢用了。”
于是,他就在打洛小镇干起了雕刻,在脸盆上刻画,每天可以赚20元至130元。边走边看边干,赵秀林采撷了许多民间艺术珍珠,于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丰富了自己的学养。这种独辟蹊径的考察方式,使他感触颇深,他将各地民间艺术精髓融入到绍兴铜雕艺术创新中。尤其是从贵州民间工艺中,他学到了许多,贵州民间铜锁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栩栩如生的生肖图案,精致的装饰花纹,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回到绍兴后,赵秀林对绍兴雕刻技艺大胆改革,开创了将大色块雕刻同中国水墨画结合,用雕刻线条表现水墨画浓淡、深浅、粗细独特的铜雕技艺,改变绍兴铜雕以刻为主的制作方法,向雕与刻并举的方向发展。他创作的绍兴铜雕作品,采用祖传绍兴民间手工艺,是全手工一点点雕刻出来。所用材料极薄,仅1.5毫米厚,技法要求高,尤其是用力均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材料报废。绍兴铜雕作品三维立体感强,表现出独特的韵味,与学院派铜板画形成互补风格,可以相媲美。
匠心独运,锲而不舍
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多元和共享。这也是赵秀林万里之行探寻我国民间艺术的领悟。穿越过无数次迷茫,三年后,他心血凝聚的作品美丽绽放,成为独树一帜的雕刻艺术门类。
在走访韶山时,人们对毛主席的深挚感情令他记忆犹新,于是铜雕伟人系列便成为他最初尝试的主题,喜获成功。2003年,铜雕作品《一代伟人》诞生了,因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刻工新颖细腻,被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此后,《开国大典》、《伟人毛泽东》则分别被延安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于是,赵秀林和独特的铜雕艺术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湖南卫视邀请他讲述自己的创作心路。
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赵秀林长途颠簸到四川广安,2幅铜雕伟人像被广安邓小平故里陈列馆收藏。近年来,他创作的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铜雕作品已被全国10余家纪念馆收藏,足见作品的功力。
伟人系列作品使赵秀林享誉全国雕刻界,在各大民间工艺大赛上屡获殊荣。但他的探索没有止境,不断寻求突破。2005年,长210厘米,宽65厘米的《兰亭序》成为国内最大的一幅手刻铜制《兰亭序》。铜雕《兰亭序》,按照王羲之书法笔迹,字字规范,字字清晰,凹凸有致,更是把在传本上不能体现的书法字体粗细、深浅、笔锋、墨艺笔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原作上的38枚印章枚枚清晰、字字逼真地表现在铜雕摹本上。
雕刻《兰亭序》,花了整整八个月时间。他的工作室在顶楼,夏天在炎炎烈日的烘烤下。挥汗如雨,连衣服都可以拧出汗水来。赵秀林笑着说:“这幅作品流了上百公斤汗水。”这件作品雕刻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他临摹书法12年,笔法神韵字字人心;特别是历代收藏印章,达到38个,印章雕刻运用了“十八般武艺”,尤其是乾隆皇帝的印章更难雕刻,但是,这些难题都被他一一攻克。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杨伯达等国家级文物艺术鉴定专家评审后认为,该作品逼真度、雕刻艺术堪称国内第一。2007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银奖。
2006年,赵秀林的铜雕作品《柯桥小景》获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2007年,两幅铜雕作品被第29届奥委会帆船委员会永久收藏;2008年,铜雕作品《枕河人家》荣获浙江省民间工艺最高奖“天工奖”;同年,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代表团赴以色列参加第33届耶路撒冷国际手工艺术博览会,全国只有5位民间艺术家受邀参加。
赵秀林还是绍兴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他为传承民间工艺作出积极努力,荣获2008年度绍兴县县长奖。他还把雕刻艺术人才集中起来,成立了绍兴雕刻艺术委员会,并担任主席。赵秀林介绍,绍兴铜雕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祖传的铜雕手艺与绍兴的木雕、砖雕、石雕并称“绍兴四雕”,而其余“三雕”的传统技艺已经或濒临失传。许多民间艺人为了生计而改行,他大声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关注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使民间艺术瑰宝绽放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