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理解在英语中考中是占分率最高的题型,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却是最容易失分的题型。改变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一、把阅读融入听、说、写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二、安排好每天的课外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做好每天课外阅读的检查工作,增进学生做阅读的成就感。四、办好班级周刊,拓展学生视野。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成就感,视野
阅读理解在英语中考中是占分率最高的题型,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却是得分率最低的题型。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学生与外界接触少,知识面窄,平时连中文书籍都很少阅读,更别说英语书籍了。二是农村教师对阅读课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大部分都是应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单词,短文下有提问时,教师就帮助学生找出答案,没提问的,就把全篇文章一句一句翻译成中文,就这样完成了一节阅读课。这种沉闷枯燥的教学很快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课也就失去了兴趣。再就是教师在平时的课后作业中也不注重阅读方面作业的布置,大部分都是语法选择,完成句子类的作业,缺少阅读类的作业,养成了学生对阅读不重视。如果课后让学生完成一张有阅读的试卷,他们往往会把阅读理解题留空不做,只做老师平时布置比较多的那类题。
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老师应该马上改变自身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努力、深入地去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创设更多的阅读环境给学生,扩展学生的视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把阅读融入听、说、写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课的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认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教授英语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培养直接阅读能力。”[贺立&张英俊,2006]阅读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技能。十几年的阅读教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如果把这种技能融入到其它的语言学习技能——听、说、写中进行教学,就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如:新人版九年级Unit 1 Section B 3a,在学生还没开始接触短文时,给学生几个简单的问题:1. Was the writer’s English class difficult last year? 2. Could she make complete sentences last year? 3. Does she enjoy learning English?播放短文的录音,学生从录音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听音初步接触他们即将要学的短文。接着让学生打开书本,快速阅读短文,回答短文下面的问题;下一步让学生精读短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接着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把作者所说的学习方法简单复述一遍。至于写方面,先是让学生找出短文中出现的连接词,如: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later on, another thing that…, then等,再说说自己写作可能会用到文章中哪些句子,然后让学生模仿短文来写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再引导他们如何写别人的学习方法。经过几轮不同方式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篇短文。他们一致认为这一节课收获很大。让学生学有所获,岂不是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吗?
二、安排好每天的课外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有限,要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仅靠一些教材是不够的。加上很多老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大部分偏向非阅读题。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高,觉得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足够了,很少会额外地给自己增加学习量,他们更不会自觉、主动地去看英语阅读资料。倘若教师还没注意到这点的话,学生的阅读只会越来越差。
因此,每天安排一些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如何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足够量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和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安排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安排的阅读材料每天最好是一篇,多的话学生无法完成,久了他们就会厌倦。那样,安排也就没效果了。其次,每篇所花的时间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时间太多的话,学生顾及不到其它科目,这样学生会反感。再次,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设”,选择难度最接近或稍微超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习得,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又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语言学家RodEllis也认为“学习者需要专门适合他们的发展阶段的外语资料”。[黄梅,2005]所以,我们安排的材料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程度。最后,安排的材料的题材要选择好,可以是笑话,可以是名人故事,可以是历史、地理等的介绍,也可以是新闻、体育报道等,丰富的题材使学生倍感兴趣。教师如果坚持每天给学生安排一些适当、有趣的课外阅读,学生一定会在劲头十足、倍感兴趣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
三、做好每天课外阅读的检查工作,增进学生做阅读的成就感。
作业布置之后,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的话,久而久之,很多不自觉的学生就会对所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而自觉的学生从中没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没有任何的成就感,他们也就没什么信心进行下去了。所以教师每天要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检查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检查的形式有很多。课堂抽查的形式,教师根据阅读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在课堂中抽查个别学生,检查他们是否有对文章进行阅读;作业缴交的形式,教师在出阅读材料的时候,材料下面以选择题的练习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阅读后像作业那样缴交给老师批改;也可以是小组长对自己的组员进行检查形式,检查完毕后,小组长把检查的结果反馈给老师。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形式。到这里不要以为教师的检查工作已完成。还有一步是比较关键的,那就是把检查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对于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于落后的学生要找出他们的亮点给予鼓励。每位学生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他们才有兴趣、有信心地继续走下去。
四、办好班级周刊,拓展学生视野。
平时的学习中,农村学生的学科辅助资料少之又少,英语阅读方面的书籍就更别说了。还有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差,不允许他们额外的辅助书籍。学生的视野大大地被局限了。鉴于此,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认为在任教的班级中跟学生每周一起来办一份报纸也不失为一个拓展学生视野的好点子。
周刊的名称就定为XXX班周刊,周刊面积相当于学生平时做的试卷那样大。周刊都是由学生亲力亲为,教师起的只是指导的作用而已。一小组办一周,轮流来办。所选内容的每篇字数限制在150字左右,内容可以是本班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一些好的阅读材料,如名人故事、笑话、简单的新闻报道等。所有的这些都是由小组成员来准备,所准备的这些内容不能与老师每天所布置的阅读作业重复。周刊出版的时间就是每个星期五的下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星期六、星期天放假进行阅读。因为班级中有四小组,所以出版后每四轮评出一份优秀的周刊。经过这样的操作,各个小组的热情都非常高,他们为自己组的周刊各显神通,并为全班的同学选出了很多优秀的阅读材料,为家庭经济差的同学提供了虽便宜但质量高的阅读材料,还为全班的同学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视但又相当艰苦的学习过程。只要我们教师做好每节阅读课的教学,每天安排适量的阅读作业给学生,学生坚持每天进行英语阅读,持之以恒,最终方能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切地培养好英语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立&张英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J].消费导刊,2006,(11)
[2]黄梅.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几个问题[J].甘肃教育,2005,(4)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成就感,视野
阅读理解在英语中考中是占分率最高的题型,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却是得分率最低的题型。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学生与外界接触少,知识面窄,平时连中文书籍都很少阅读,更别说英语书籍了。二是农村教师对阅读课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大部分都是应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单词,短文下有提问时,教师就帮助学生找出答案,没提问的,就把全篇文章一句一句翻译成中文,就这样完成了一节阅读课。这种沉闷枯燥的教学很快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课也就失去了兴趣。再就是教师在平时的课后作业中也不注重阅读方面作业的布置,大部分都是语法选择,完成句子类的作业,缺少阅读类的作业,养成了学生对阅读不重视。如果课后让学生完成一张有阅读的试卷,他们往往会把阅读理解题留空不做,只做老师平时布置比较多的那类题。
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老师应该马上改变自身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努力、深入地去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创设更多的阅读环境给学生,扩展学生的视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把阅读融入听、说、写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课的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认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教授英语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培养直接阅读能力。”[贺立&张英俊,2006]阅读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技能。十几年的阅读教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如果把这种技能融入到其它的语言学习技能——听、说、写中进行教学,就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如:新人版九年级Unit 1 Section B 3a,在学生还没开始接触短文时,给学生几个简单的问题:1. Was the writer’s English class difficult last year? 2. Could she make complete sentences last year? 3. Does she enjoy learning English?播放短文的录音,学生从录音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听音初步接触他们即将要学的短文。接着让学生打开书本,快速阅读短文,回答短文下面的问题;下一步让学生精读短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接着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把作者所说的学习方法简单复述一遍。至于写方面,先是让学生找出短文中出现的连接词,如: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later on, another thing that…, then等,再说说自己写作可能会用到文章中哪些句子,然后让学生模仿短文来写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再引导他们如何写别人的学习方法。经过几轮不同方式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篇短文。他们一致认为这一节课收获很大。让学生学有所获,岂不是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吗?
二、安排好每天的课外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有限,要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仅靠一些教材是不够的。加上很多老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大部分偏向非阅读题。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高,觉得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足够了,很少会额外地给自己增加学习量,他们更不会自觉、主动地去看英语阅读资料。倘若教师还没注意到这点的话,学生的阅读只会越来越差。
因此,每天安排一些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如何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足够量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和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安排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安排的阅读材料每天最好是一篇,多的话学生无法完成,久了他们就会厌倦。那样,安排也就没效果了。其次,每篇所花的时间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时间太多的话,学生顾及不到其它科目,这样学生会反感。再次,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设”,选择难度最接近或稍微超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习得,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又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语言学家RodEllis也认为“学习者需要专门适合他们的发展阶段的外语资料”。[黄梅,2005]所以,我们安排的材料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程度。最后,安排的材料的题材要选择好,可以是笑话,可以是名人故事,可以是历史、地理等的介绍,也可以是新闻、体育报道等,丰富的题材使学生倍感兴趣。教师如果坚持每天给学生安排一些适当、有趣的课外阅读,学生一定会在劲头十足、倍感兴趣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
三、做好每天课外阅读的检查工作,增进学生做阅读的成就感。
作业布置之后,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的话,久而久之,很多不自觉的学生就会对所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而自觉的学生从中没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没有任何的成就感,他们也就没什么信心进行下去了。所以教师每天要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检查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检查的形式有很多。课堂抽查的形式,教师根据阅读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在课堂中抽查个别学生,检查他们是否有对文章进行阅读;作业缴交的形式,教师在出阅读材料的时候,材料下面以选择题的练习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阅读后像作业那样缴交给老师批改;也可以是小组长对自己的组员进行检查形式,检查完毕后,小组长把检查的结果反馈给老师。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形式。到这里不要以为教师的检查工作已完成。还有一步是比较关键的,那就是把检查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对于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于落后的学生要找出他们的亮点给予鼓励。每位学生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他们才有兴趣、有信心地继续走下去。
四、办好班级周刊,拓展学生视野。
平时的学习中,农村学生的学科辅助资料少之又少,英语阅读方面的书籍就更别说了。还有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差,不允许他们额外的辅助书籍。学生的视野大大地被局限了。鉴于此,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认为在任教的班级中跟学生每周一起来办一份报纸也不失为一个拓展学生视野的好点子。
周刊的名称就定为XXX班周刊,周刊面积相当于学生平时做的试卷那样大。周刊都是由学生亲力亲为,教师起的只是指导的作用而已。一小组办一周,轮流来办。所选内容的每篇字数限制在150字左右,内容可以是本班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一些好的阅读材料,如名人故事、笑话、简单的新闻报道等。所有的这些都是由小组成员来准备,所准备的这些内容不能与老师每天所布置的阅读作业重复。周刊出版的时间就是每个星期五的下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星期六、星期天放假进行阅读。因为班级中有四小组,所以出版后每四轮评出一份优秀的周刊。经过这样的操作,各个小组的热情都非常高,他们为自己组的周刊各显神通,并为全班的同学选出了很多优秀的阅读材料,为家庭经济差的同学提供了虽便宜但质量高的阅读材料,还为全班的同学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视但又相当艰苦的学习过程。只要我们教师做好每节阅读课的教学,每天安排适量的阅读作业给学生,学生坚持每天进行英语阅读,持之以恒,最终方能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切地培养好英语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立&张英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J].消费导刊,2006,(11)
[2]黄梅.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几个问题[J].甘肃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