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之旅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到泸定
  几个随性的人连旅游攻略都没有来得及做,就一路向西直奔向往已久的神奇圣地拉萨而去。地图一看,朋友的攻略一借鉴直接导航第一站——成都。620公里6个多小时的车程丝毫没有觉得劳累,在成都酒店住一晚后,无心领略天府风情,于次日清晨又马不停蹄的驱车236公里赶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大门泸定县……
  远远看见飞檐翘角的泸定桥亭气派宏大,粗壮铮亮的铁链横跨在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面霸气的使天堑变通途!很难想象,300年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智慧勤劳的古人是如何在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时期,征服大浪涛天的大渡河,在悬崖峭壁上建造成全长103米宽3米重达40余吨的庞然大物泸定桥,打通了四川和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天险咽喉,竟然比美洲建造的第一座铁索桥早了96年。
  走进桥亭,里面有高20米,上为梯形,下为方形,用条石砌筑的桥台。桥台的后面各开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每口井都有生铁铸就的地龙桩7根或8根,与桥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龙桩下面再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每根重1800斤。原来,泸定桥的秘密就在此呢:40余噸重的铁索就固定在这些卧龙桩上,由桥台和桥桩的重力来共同承受桥的拉力,使泸定桥坚固无比。两岸的桥亭,既可防止雨水侵蚀落井,也是古代官府征收过桥税费的场所。
  我怀着无比敬畏之心,走上了泸定桥,乍一看脚直打哆嗦。透过镂空的桥面下就是奔腾汹涌的大渡河,胆战心惊地走完这看似遥不可及的103米悬索桥,心里不仅是震撼更是惊叹。
  情定康定
  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离开了依然沉默驻守见证历史的泸定桥,驱车前往那承载着爱与梦的康定。67公里的距离对于这次进藏之旅是很近的,中午两点多就抵达了木格措景区。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康定情歌》一直在耳旁萦绕,天气虽然有点儿阴冷,但心里充满期待的阳光。停车场的工作人员热情提醒我们山顶比较冷,只穿外套肯定吃不消,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我们想去跑马溜溜的山上去看那朵溜溜云的热情,在车上迅速扯了一件马甲就直奔景点去了。景区大巴直接把我们拉上山顶,映照眼前的是海拔7556米贡嘎雪山下的木格措,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山巅竟然藏着一颗巨大的蓝宝石,游客们下车就冲到湖边,一睹这碧水蓝天辉映、青山白云相绕的世外美景。我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口纯净的带着雪山微凉的空气,被这绝妙的天空大地包裹,深深地沉醉其中,一瞬间浮躁的心灵清澈通透了许多。美景看不够,拍照留身影,溜溜山下的游客完全沉浸在这山水之间留恋不舍……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欣赏到冰湖遗迹七色海等美景,带着些许遗憾乘坐返程大巴下山了。
  坐在车上,往日里因为晕车的缘故,我肯定倒头便睡了,可今日毫无睡意,脑海仍停留在美景里不能自拔,思绪也随之飘向了那洁白的雪山……
  从海拔2395米的康定离开,才算正式开启我们这次翻山越岭艰难跋涉的进藏之旅了。
  神域亚丁
  第二天清晨醒来,暗自庆幸没有高原反应,同行的J师傅因为旅途疲惫喝了点儿小酒解解乏,结果有点儿头疼,不过喝了点儿应急药已经没事了。想走完有名的景点,对于我们来讲时间太不够用了,还没来得及体会看够理塘的长青春科尔寺、格聂神山、扎嘎神山、毛垭大草原……便直奔对此次行程有点儿绕路的稻城亚丁风景区。
  沿着227国道行驶将近三个小时,便是稻城。县城空旷干净,晴朗无比,从交警那儿得知离亚丁风景区还有80公里路程,简单补给了一下我们便继续出发。沿途除了蓝天白云外,更多的是夹杂着藏式风情的酒店,不禁感叹,一片景带动一座城啊!蜿蜒的山顶上气派的门楼在蓝天辉映下熠熠生辉,稻城亚丁,我们终于来了,迫不及待想扑进你的怀抱,感受这份宁静,慰藉游子疲惫的心灵。
  由于时间接近下午三点,上山的游客明显减少,坐在等待客满才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们心急如焚。望眼欲穿的等待同行的游客坐满后,观光车师傅老练的在狭窄山路中穿梭,甚至与下山车辆错车都娴熟的不用踩刹车。在我瞠目结舌的欣赏其车技同时欣赏着路边绝美的风景,约莫一个小时后到达扎灌崩。在这里看到的都是拄着拐杖全副武装的游客下山而来,从他们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他们痛并快乐着。长线去不了,有点儿遗憾甚至有点儿沮丧,又不想浪费宝贵时间,赶紧选择短线还来得及。谁知兴冲冲地走了几步,突然感觉心慌气短,心脏砰砰直跳,心想糟糕,一路尚好,不会到这儿高原反应了吧?那心心念念的亚丁难道就这样望而却步了吗?不不,决不轻言放弃。深呼吸,看远处幽远的群山,调整调整,漫步前行。哦,同行的暖男Y师傅赶紧一人补充了一个士力架,一瓶水。真是天不负人,不良反应顿消。步行上坡500米就到海拔3880米的冲古寺了,金色的屋顶,红色的屋檐,白色的墙壁,在静谧的午后,是那样的庄严肃穆……冲古寺犹如天堂之门,打开了这神秘的世界。转身就进入高山森林,在用原木搭建的阶梯上前行,只听见自己粗重的呼吸声,不得不调整脚步生怕惊扰了这宁静中的圣灵。
  走过一公里左右的金属栅格栈道,来到海拔4100米的珍珠海。眼前霎时宽阔,雪山和绿树环抱,由淡绿色向深绿色过渡的湖水,在阴云的映衬下显示着莫兰迪色系的高贵感。巍峨的仙乃日神山白雪皑皑,圣洁的神山,碧绿的湖水,让我深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深深的吸引……
  自探新路
  9月21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最后的香格里拉——亚丁,为了不走回头路,我们决定开辟一条不是自驾游的新路,从亚丁到乡城经竹巴龙抵达今天行程的目的地芒康。导航没有详细的线路,我们边走边看,一路的蓝天白云,丽水草甸,让我们目不暇接。路途偶尔有牦牛群悠闲的在道路中穿越,对突然打扰到它们的车辆丝毫没有畏惧和避让感,司机打了两声喇叭,它们还呆萌地回头看了两眼才慢悠悠地离开。
  从549国道行驶七十多公里,到了一个分叉路口,导航也没有信号,贸然凭地图印象拐进了一条土路。路很窄,尘土飞扬,走了很远也没有看见人家。路两边的地势无比险要,但山上有一层绿植,还有碧绿的江水环绕,让我们觉得是不是走错路紧张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同行的Y师傅手机信号强终于导航上215国道了,一口气跑到下午三点才到茨巫乡,吃个饭补给了一下,稍作休整,继续前行……哦,对了,路上有放牧的卓玛还要求停车捎带一程,很遗憾车上满员,一路J师傅还念叨没有和卓玛同行呢!   亚丁到左贡817公里,几个小伙司机师傅仗着年轻,说没事儿尽量往前赶路,按照我们平常行车速度三四个小时就到了。谁知道从亚丁到乡城县227国道湾急路窄,乡城县到茨巫乡县道的崎岖蜿蜒,茨巫乡到竹巴龙乡因修路施工的限行曲折辗转,估计是没有谁西藏行能感受得到了!碎石乱路右旁是高耸的大山,不时有震碎的山石落下,左边是悬崖峭壁下波涛汹涌混浊的金沙江水,连驾龄丰富的老司机Z师傅都替大家捏了一把汗。幸好从十几公里坑洼不平的“摇篮路”逃亡出来就是一马平川的215国道了,见到无心欣赏的久违的蓝天白云和沿线的藏式风情民居,沉闷了许久的J师傅也开始高歌了……沿着金沙江畔拐过竹巴龙乡就到了西藏地界了,天更蓝、山更高、水更急,也让我们焦急的心有了一丝慰藉,终于踏进西藏地界了。
  跨过金沙江转过几道急湾就看到了一抹熟悉的公安蓝,藏文和汉字双重标记的西藏昌都公安检查站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更加庄严肃穆。芒康县城就是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县城,海拔为3780米,川藏南线和滇藏线便在芒康会合。七点多在芒康我们吃到了最正宗的川菜椒麻鱼。
  感受四季
  9月22日,从左贡出发翻越横断山最大的天险——业拉山,山口海拔4839米,然而對于初试牛刀已经没有惧怕的我们很是轻松了。翻过业拉山口就是邦达至八宿的一段险峻公路七十二道拐。七十二道拐因道路险恶而闻名于世,是有名的“魔鬼路段”。
  我们来的季节非常合适,车多天气好,一路下行到怒江边,行驶了198公里到达八宿,饥肠辘辘的我们赶紧寻地儿吃饭去。渡过乌然湖,沿着帕隆藏布江蜿蜒而下到达波密县。
  9月23日,清晨醒来,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远处群山烟雨蒙蒙,帕隆藏布江沿着小城静静流淌,不是近处的小城藏式风情的建筑提醒,误以为自己身处小江南呢!舒展了一下筋骨,洗漱吃早点,继续前往林芝。沿着帕隆藏布江顺流而下,两旁的植被茂盛,青山绿水不似这几天沿途看到的突兀岩石高山,有点儿在秦岭穿梭的味道。沿江行驶了227公里到林芝市林芝镇。途中经过一马场,兴奋的J师傅想感受一下驰骋草原的感觉,结果马太脏,草地不辽阔,只演绎了一段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尴尬慢旅,扫兴而归。幸好有一老乡在此开了一家农庄,环境优美,院内绿草如茵,格桑花摇曳,还稍作停留小酌一杯,以解路途疲惫,有乡音乡情陪伴,格外惬意,在朋友的陪伴下来到雅鲁藏布江汇合口。雅鲁藏布江平缓似镜,途径尼洋河与雅江交汇处,一绿一黄,反差比较明显。雅鲁藏布江大回头,因水量的影响没有想象中壮观,倒是若隐若现的南迦巴瓦峰在雨雾中带来些许神秘。
  抵达圣地
  9月24日,从迷雾笼罩的清晨醒来,大家虽然经历几天的舟车劳顿,但依然十分兴奋,因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即将抵达神往的拉萨。习惯了318国道的山路十八弯,驶入林拉高速公路,却希望车速能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能让这蓝天白云,山川湖泊,草甸绿水能在眼前多停留一会儿。400公里的距离似乎比平时快了很多,到达拉萨已是中午一点多了。
  拉萨朋友用隆重的藏式礼仪手捧洁白的哈达迎接我们,并带我们品尝了当地颇有特色的烤全羊宴。平时牛羊肉不沾的我,竟然也觉得这外酥里嫩的羊肉是如此美味,瞬间颠覆了我的味蕾和饮食习惯。康巴汉子的牦牛,奶香浓郁的酥油茶,酥脆的奶渣,在藏族姑娘嘹亮的欢迎酒歌中越品越有味,异域他乡新结识的几个老乡越聊情越浓。夜已深,酒微醺,走在这宁静圣洁的土地上,心有归依,情之所系……
  次日清晨,仰望玛布日山上这神圣的布达拉宫,心里默念着我终于来了!不知是怎样的心情走进这布达拉宫,好奇、神秘、紧张、欣喜……只一眼,不仅是惊叹、震撼,更是一种对生命对信仰的一种敬畏。蓝天白云辉映下的布达拉宫以雄伟的姿态呈现在眼前……
  似宫殿似城堡又像寺院的世界级殿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东部的白宫、中部的红宫、白色高耸的晒佛台以其藏传佛教绝对圣地迎面而来,布达拉宫高117米、共13层的主体建筑从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沿着高6米宽4.4米的宫墙往上走,抚摸着颇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墙,忽然闻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儿。导游说墙面是用牛奶加石灰泼过的,看到许多游客都在偷偷地舔墙面,我也忍不住悄悄尝了一下,果真名不虚传。城墙上盖了一层白马草,刷成深红色,配上白色墙,真是一幅调色大师都无法绘出的绝美画卷!
  思绪随着导游的讲解进入布达拉宫的神秘境界,仿佛透过时间和空间,看到了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的盛大景象。这红山之上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1300年的历史,永恒地存在于众生灵魂之中……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沿着又陡又窄的楼梯拾阶而上,是一间间毫无现代气息的陈旧办公用房。第四层是最神秘最高贵的东大殿——措钦厦,也是白宫最大的殿堂,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来仿造的,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均十分豪华。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幸运的我们得以进入,参观膜拜感受于此!
  不知道随着人流走了多远,只是觉得自己对西藏这浓厚人文知识了解得太少太少,费尽心思挤在导游身后,生怕遗漏了丝丝点滴……但目不暇接的同时,脑子里还不时出现了空挡,似乎听不明白,且对这些历史一团迷雾的时候有时又觉得大同小异。这千载历史的厚重感从每一处砖瓦的灵魂深处渗开,且不会被芸芸众生所理解,只是凌驾于众生之上,于信仰合二为一……
  不舍离开
  短暂相逢,瞬间别离,进藏之旅,转眼就成为生命中永恒的回忆。坐在贡嘎候机大厅,几日里的美好画面在脑海里回想,仓央嘉措的诗句徐徐前来“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西藏不仅是它的高原和神秘吸引着我,更是因为仓央嘉措的传奇故事和绝美情诗打动着我。虽然路途匆匆行程短暂,没有来得及欣赏到更多的美景,寻找到雪域最大的王、世间最美的情郎,但这让人心醉的蓝天白云、令人陶醉的雪山美景、和谐温暖的牦牛猪群、心生敬畏的虔诚藏民、神秘绝世的布达拉宫、荡气回肠的雅鲁藏布江,征服此生必驾的“318”已经成为生命里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飞机上俯瞰层峦叠嶂洁白的雪山,更让人沉醉,不忍离开……
  圣洁的西藏,是多少人的精神信仰之地和向往之地。
  刘静,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现居陕西汉阴,有散文等发表。
其他文献
入冬日记  入冬的第一场雪,无论大与小  只要众人目光所及的天地  泛起比月光更皎洁的白  就能听到细语,是赞歌或许也是挽歌  对于万木,在初雪送来的静谧中慢慢安睡  对于秋菊,在初雪送来的葬礼中慢慢凋谢  对于人世间所有善良与罪恶  都一起放进这一场白,开始抱团取暖  在这下来的整个冬天的时间里  彼此保持着和雪一样纯洁的仁慈  對于整个旷野,理解荒芜其实也是一种美  只有雪的覆盖下,才能酝酿出
期刊
儿子和金鱼  首先是他想在不到五岁的年龄里拥有  两条金鱼,其次才是  他在不到五岁的记忆里拥有两条金鱼  乡场回来的路上,他双眼明亮  像一个野心勃勃的小水手,窥视着大海  至于那红色的妖艳,鳞尾和鳍  我想,他是有记忆的。反复摩挲的端详  又进行在书桌上。多年后,我也拥有一条  十块钱买下的记忆  我的孩子,他未满五岁的年龄  拥有过两条金鱼。怀抱鱼缸  像相拥着整个大海,而每次换水  我都想
期刊
一  宋雨荷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了单位,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蒋局长这个人不讲情面,谁要是上班迟到铁定要被罚款的。“雨荷,你没听说吗?蒋局长出血了!”雨荷刚进单位,局里的司机赵楠就跑到走廊上大声嚷嚷起来。  “局长怎么啦?”雨荷很吃惊地问。  “局长昨晚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咱们单位的赵局长、王局长他们一早都去看他了。”雨荷这才听明白赵楠那明显存在岐意的话。蒋局长的身体那叫一个胖,不得这个病才怪呢!
期刊
1  刘二爷把竹椅往太阳底下挪了挪。晒个太阳,挪了有两三回了。你个孬种,欺负我老怎的?移得也太快了。刘二爷在心里骂着。  一群鸡抖抖身上的毛,在他脚边东啄一口,西掏一口,和二爷一道追着太阳。  一阵风,院子里各种颜色的垃圾慢慢地聚拢成一个小旋涡,二爷的眼里落灰了,他眨巴眨巴眼,又骂了一句。他讨厌这里的天气,讨厌几十年了,他想安徽的老家,也是想了几十年了。  可是那个家,仿佛也不是他的家,父母早已作
期刊
看戏  在阳山古戏台我看见奶奶  从老屋一角的树梢钻出  透过青色瓦砾  她伸出手  说要搭建一个舞台  她把舞台抹得清清亮亮  音响有了  舞美灯光和器乐也有了  只是唱歌的人还没有来  我顺着舞台有光的方向  咕噜噜滚起了铁环  月亮被撞了一下腰  云层一团团压过  夜风被甩了又甩  报幕人说  表演现在开始  一株水稻  我从城里回到农村  父亲说,稻子熟了  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  声音很轻
期刊
在我十四岁那年或是更早一点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耳朵开始有了一些变化。懵懂无知的我逢人交谈便说一句:“昨天晚上你在枕头里听见了什么?”可是被问到的人总是垂着眼帘漫不经心地答一句:“没有。”  我开始意识到我的不同。  我不知道我听到的是什么。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我只能用抽象的语言或是蹩脚的手势以荒诞不经的方法描绘我听到的画面:每当夜晚临近十二点,我会突然从无边无际的黑暗中被人生拉硬拽出来。重重地从云端
期刊
穿过横贯的一脉山峦,车道线模糊的柏油路连着我和故乡,沿着路往下开去,我和那些院子离得越来越近了。  约莫十几年前,那时我大概四岁,正是开始记事的年纪。相比于文字道理,小孩总是肯把记忆花在五彩斑斓的空间上,幸得院子使我过的并不无趣。  头一个要说的院子,自然是自小长大住的地方。对当时四岁的我来说,已经足够成为各种游戏的合格后花园。院子里的楼一栋七层,不高,吃过晚饭想叫朋友出来玩,站在底下吼一嗓子就行
期刊
那些被遗忘的语言  驱车百里,到丁香发芽的地方  头痛消失了。刚下过雨  彩虹撑起翅膀,悬在空中  我听见,有人叫我名字  缓缓回头,却落下一片花瓣  回声从泥土传来  我猜想,一些被遗忘的语言  沾满湿空气。一些事故  早已落地成灰  大地对岸,太阳给夜景施工  山脊红红的  像喝醉的夸父,轰然倒地  睡梦中,肆溅的沙砾  崩进一座旧房子  我从梦中醒来  沿着小路,往山上爬  抓住比鱼皮更滑的
期刊
写给祖国的申请书  祖国啊!我要用我最纯净的爱  用我最气盛、最蓬勃的十八九岁  犹如一张白纸;用我最震耳欲聋的呐喊  最凶猛的拳头,给您写一份申请  祖国啊!请用您风暴硕大的双手  把我拽进巴丹吉林沙漠,不给一颗草木  一滴水,用您最热烈、三伏天的太阳  以沙地为炉、朔风为铲,翻我烤我  让我修炼一颗火眼金晴,辨认潜伏的敌人  请冻僵我吧!用您冬天最低的温度  浩荡的北风,铺天盖地的雪,撕裂我 
期刊
馬汉跃美术作品欣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