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充满诗意的、是充满绿色的、是充满睿智的。教学者们为了追求教学的最高境界,千方百计,在教海中各显神通,一展风采。可我们教学的基础是以“生”为本,以“本”为本,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必须深入文本,钻研文本,跳出文本,用大语文观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恰如其分地把握教学的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得到和谐地发展。
一、媒体使用要“适度”
多媒体集形、声、色于一体,通过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创设美妙无比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堂应积极使用多媒体。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有三个特别感人的镜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三个特写镜头再现了首都人民扶老携幼送别周总理的感人场面,教学中若采用多媒体定格、回放、慢放的特技镜头,不但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添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度,物极必反。若事无巨细,一概以鼠标代替粉笔,屏幕演示代替教材,那样常常会使本应对学生的视听起到很好作用的课件,由于过分追求表现形式,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本末倒置,匆匆走过场,该深入的没深入,该开放的没开放,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花里胡哨”,缺乏实效。如在理解《坐井观天》中“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一句时,笔者见过这样两种教法:第一位老师制作了一幅精美的课件,正中是“井”的横截面,井沿上停着小鸟,井底坐着青蛙,理解句子时,教师用虚线动画演示出“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第二位老师则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卷成筒形扣在眼睛上,另一只眼睛闭上,通过观察望到的天花板的大小猜想青蛙望见的天的大小。学生很快发现:从作业本卷成的“筒”里看天花板,看到的是和“筒”一样大的天花板。于是得出结论:青蛙坐在井底看到的天肯定只有井口那么大。显而易见,以“本子”作学具远远胜于多媒体课件,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学生个个可以一试,从教学效果、教学成本上来说都是一件划得来的事。
二、知识拓展要“适度”
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引领下与生活相容,呼唤有活力、有创造力的课堂,适当的拓展延伸能使学生视野开阔,语文能力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根据新课程精神,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在课堂中一些无度的拓展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一位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让学生课前收集以前圆明园的相关资料。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学生开始大篇幅阅读,交流圆明园各处的景物名称以及建筑上的特点,教师又以多媒体展示圆明园不同角度的美图,并辅以精彩的解说、讲述。等这一环节结束时,一堂课已过了二十几分钟,听课的人还以为上的是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课或地理课。这堂课由于过度的延伸,使语文课完全变了味。
学生收集的资料,不一定都要在课堂上交流,教师要合理利用,与文本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最后还可以在全文学完时,让学生对全文再一次回归拓展,从而更进一步升华思想,深刻领会文本的内涵。但是,教师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应将拓展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延伸,放得开、收得快。
三、课堂评价要“适度”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一个怪圈:一味赏识、一味表扬,即使有错,也不及时指正、引导,只要学生回答,就给予认可。这使我更加认识到了有效赏识,适度指引在语文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性。
对回答问题时理解上出了偏差、回答有错误的学生,教师没有简单的否定或用刻薄的语言去训斥,而是用诸如“你再读读课文,用心听听别人的发言,想想自己的理解是否有理由,想好了再回答。行吗?”否定而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既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又能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总之,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有效赏识与适度指引这对孪生姊妹,如同两条腿走路,我们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找出可取之处。用“显微镜”去找到不足,迅速反映,正确指引,让这对孪生姊妹一路走好,使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真、更实。
我们唯有在平时多一点反思,多一点科学性,多一点艺术性,少一点随意性,少一点重复性,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寻找到那教学梦中美丽、晶莹、绿色的度!
(通州市三余小学)
一、媒体使用要“适度”
多媒体集形、声、色于一体,通过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创设美妙无比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堂应积极使用多媒体。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有三个特别感人的镜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三个特写镜头再现了首都人民扶老携幼送别周总理的感人场面,教学中若采用多媒体定格、回放、慢放的特技镜头,不但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添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度,物极必反。若事无巨细,一概以鼠标代替粉笔,屏幕演示代替教材,那样常常会使本应对学生的视听起到很好作用的课件,由于过分追求表现形式,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本末倒置,匆匆走过场,该深入的没深入,该开放的没开放,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花里胡哨”,缺乏实效。如在理解《坐井观天》中“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一句时,笔者见过这样两种教法:第一位老师制作了一幅精美的课件,正中是“井”的横截面,井沿上停着小鸟,井底坐着青蛙,理解句子时,教师用虚线动画演示出“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第二位老师则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卷成筒形扣在眼睛上,另一只眼睛闭上,通过观察望到的天花板的大小猜想青蛙望见的天的大小。学生很快发现:从作业本卷成的“筒”里看天花板,看到的是和“筒”一样大的天花板。于是得出结论:青蛙坐在井底看到的天肯定只有井口那么大。显而易见,以“本子”作学具远远胜于多媒体课件,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学生个个可以一试,从教学效果、教学成本上来说都是一件划得来的事。
二、知识拓展要“适度”
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引领下与生活相容,呼唤有活力、有创造力的课堂,适当的拓展延伸能使学生视野开阔,语文能力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根据新课程精神,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在课堂中一些无度的拓展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一位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让学生课前收集以前圆明园的相关资料。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学生开始大篇幅阅读,交流圆明园各处的景物名称以及建筑上的特点,教师又以多媒体展示圆明园不同角度的美图,并辅以精彩的解说、讲述。等这一环节结束时,一堂课已过了二十几分钟,听课的人还以为上的是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课或地理课。这堂课由于过度的延伸,使语文课完全变了味。
学生收集的资料,不一定都要在课堂上交流,教师要合理利用,与文本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最后还可以在全文学完时,让学生对全文再一次回归拓展,从而更进一步升华思想,深刻领会文本的内涵。但是,教师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应将拓展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延伸,放得开、收得快。
三、课堂评价要“适度”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一个怪圈:一味赏识、一味表扬,即使有错,也不及时指正、引导,只要学生回答,就给予认可。这使我更加认识到了有效赏识,适度指引在语文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性。
对回答问题时理解上出了偏差、回答有错误的学生,教师没有简单的否定或用刻薄的语言去训斥,而是用诸如“你再读读课文,用心听听别人的发言,想想自己的理解是否有理由,想好了再回答。行吗?”否定而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既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又能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总之,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有效赏识与适度指引这对孪生姊妹,如同两条腿走路,我们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找出可取之处。用“显微镜”去找到不足,迅速反映,正确指引,让这对孪生姊妹一路走好,使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真、更实。
我们唯有在平时多一点反思,多一点科学性,多一点艺术性,少一点随意性,少一点重复性,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寻找到那教学梦中美丽、晶莹、绿色的度!
(通州市三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