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解析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s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北京市文综命题的第六年。从考试的覆盖面上看,试题涉及三大块内容。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占27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占36分,世界史部分占37分。根据新课改及教材模块特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中,政治史、经济史基本上是均衡的,文化史占的比重少一些,这和我们的预期是基本吻合的。
  试题类型仍然是两大类: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今年的试题变化也很大,跟往年相比,一方面,考得比较细,再认再现的内容比较多,考的点比较小,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说年代等;另一方面就是考的内容比较偏,离主干知识比较远,且不能让学生在进行深入的思考、推理后形成答案,我们传统上说的高考考“双基”基本上没能在这份试卷上体现出来。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比往年试题的难度都大,但认真研究分析,将会对我们研究新课改下的历史备考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
  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解析]本题以汉初“郡国并行”的基本史实切人,既考查地方史,又考查考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汉初吸取秦亡教训,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到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削减封国,加强中央集权。依据图中“涿郡”、“广阳国”、“上谷郡”等信息,便可知道是“郡国并存”,继而判断应为汉朝。正确答案为C。
  [启示]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阅读地图能力的培养,适当关注地方史内容。
  13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 )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模块第一单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本身很简单,弄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汉代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荀子和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是战国时期进行变法的法家代表人物,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为D。
  [启示]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应注重梳理各派思想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发展轨迹。
  14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
  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 王祯《农书》 D 李贽<焚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其中A、D项为新增加内容。解题的关键是辨清人物或事件与历史时间的匹配。题干考查元朝的文化,结合所学知识知道:顾恺之,东晋人;吴道子,唐朝人;李贽,明朝后期人;王祯,元代人,其著作《农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另外还有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正确答案为C。
  [启示]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一些细节性的知识,可以通过列表进行梳理掌握。
  15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
  A 魏源 B 王韬 C 宋教仁 D 胡适
  [解析]本题属于文字材料题,考查近代早期的维新思想。分析材料中的关键字“君为主”、“民为主”皆不如“君民共治”,可知作者应是君主立宪派。选项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还处于学习西方技术层次,没有涉及制度;宋教仁是同盟会(国民党)成员,主张民主共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主张民主与科学。因此正确答案应为王韬。正确答案为B。
  [启示]选项中涉及的四个人都不是各自派别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由此,在今后的备考中,历史人物尚需都作为重点人物加以了解掌握。
  16 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析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 )
  A 抨击迷信思想 B 痛斥君主专制
  C 批判宗法制度 D 回击复古逆流
  [解析]本题属于文字材料题,读懂材料即可以顺利解题,属于送分题。提炼材料大意为:选官、断案以及国家大事决定于神灵,明显属于封建迷信。正确答案为A。
  [启示]加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能力的训练。
  17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
  A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 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 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解析]本题属于文字材料题,隐性涉及今年的热点上海世博会召开。依据材料中的关键字“上海的炮声”、“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民族的生存”、“我们也不会灭亡”、“巴金”和“即时而作”等信息,可以判定材料反映的事件为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正确答案为D。
  [启示]要注意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判定考查的知识点。
  
  
  
  18 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 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解析]本题属于历史图片题,考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解放东北;淮海战役解放中原,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基础;平津战役解放华北;渡江战役指的是渡过长江,解放包括南京在内的长江以南地区。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使得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秘密人关,准备参加平津战役,符合题意“即将参加”。正确答案为C。
  [启示]史地结合,左图右史,应当成为历史学习的习惯加以培养。
  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
  A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五大民族区域自治区,内蒙古建立最早,在1947年;西藏最晚,在1965年。依据解放的先后顺序进行逻辑推理即可得出答案。正确答案为A。
  [启示]一方面,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培养自身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在历史学习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20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 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理念论
  C 逻辑三段论 D 美德即知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人文主义起源中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以及理念论。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明确“乌托邦”的含义。“乌托邦”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莫尔的著作,寓意为“理想社会”,是一种空想。由此判定,与“乌托邦”相联系的就是《理想国》,这个哲学家就是柏拉图。而柏拉图还有一个哲学观点就是“理念论”。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提出“逻辑三段论”,而“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正确答案为B。
  [启示]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适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21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
  A 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 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期间,在位的国王是查理一世。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处死了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随后克伦威尔建立护国主政体,走上军事独裁的道路。詹姆士一世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建立者,查理二世是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者,詹姆士二世是被“光荣革命”推翻的最后一个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这一知识点,来自于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正确答案为B。
  [启示]选修中交叉的知识点应当以选修为主进行学习。易混淆的事件或人物可以进行总结性概括梳理和比较。
  22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
  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本题属于文字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审清时间“1971年”,属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防止与新经济政策混淆。由材料中“商品货币关系”、“批驳”“市场调节”取代“国家集中计划”,可排除A、B。鼓励私营企业发展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且材料中并未体现,因此也可排除C。正确答案为D。
  [启示]注意训练材料阅读能力及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的能力。
  23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 )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欧盟成立于1993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在1999年;苏联解体于1991年;电视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二战后普及。正确答案为A。
  [启示]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还需强化掌握,可使用大事年表记忆。
  37 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 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
  [解析]本题以茶作为切人点,内容涉及三大块知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由4小题组成。第一小题明确要求从材料中概括茶的发展史实。考生只要详细阅读分析材料,注意到“唐朝后期”、“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和“殆成风俗”、“流于塞外”等,提炼出有效信息即可。
  根据问题要求,需要完全依赖课本所学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明确寻找的是经济条件。材料中指出“茶叶产于我国南方”,而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长安)交换茶叶,可知需要有交通方面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应是大运河的开通推动商业贸易的繁荣。
  [答案]①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②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启示]加大材料阅读能力的训练,注意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主题二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术,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解析]①回答本题第一问具有很大的难度。一方面材料要求回答茶叶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学生能够回答出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但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则需要学生迁移知识;另一方面“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似乎不能算作作用。因此本题难度相当大。第二问中问的是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可以作为答案,但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应是变化的表现。因此考生在这里失分较多。
  [答案]①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②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启示]注意知识的迁移能力训练。
  主题三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 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①根据设问要求,需要考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第一句反映的是英国殖民统治,第二句反映的是殖民地人民的要求,第三句反映的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学生分析至此,基本上“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的答案已经形成,因此这一问难度不大。
  ②关于“影响”,考生要注意的是“及影响”,不是“及其影响”,所以应该回答的是“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确定本题考查的是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影响,注意时间是1773年。而美国独立战争是1776年,不难得出这一事件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
  [答案]①原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高压政策,维护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②影响: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启示]注意培养材料阅读能力,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主题四 茶叶与民族企业
  (4)阅读下页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
  [解析]本问实际上以“茶叶”这个小角度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小考大,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教材中,考生学过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但对这一问的解答,并没有多少帮助,因此本问解决的关键在于考生应依据材料作答。设问并未规定划分的角度,因此考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张一元”企业的发展历程,如发展状况、企业性质、企业经营等。本问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难度较大。第二小问分析某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依托教材作答即可,难度不大。
  [答案]发展阶段:①从企业发展角度:
  中国经济状况:
  (1)1900-1925年: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
  (2)1925-1956年: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四大家族);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3)1956-1999年: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4)1999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启示]要训练宏观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另外,平时可将发展脉络比较长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整理,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39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右图是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本题解题的依据是两个:文字材料及数据图;问题有两个:不同即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工业革命初期”及"1830年”。分析数据图可知1830年后斜率变大即表明煤炭产量加速增长。因为1830年是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时期,因此分析其原因结合工业革命的成果和文字材料即可,难度不大。
  [答案]①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②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启示]注意训练运用多种材料解答同一问题的能力。
  40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午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考生要注意哪一问是依据材料,哪一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题我们可知,背景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而著作名称和成就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和“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可以回答背景一问。结合所学知识,知道张仲景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本问属于考查知识的再现能力。
  [答案]①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②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启示]训练材料阅读能力,学会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考查并予以评价。
其他文献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实现“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自2011年通过“蹲基”国检以来,我省各地都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公寓952名新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思想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公寓辅导员开展公寓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及方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语言艺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119—01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的历史教师讲课,或妙语连珠、娓娓而谈,或幽默风趣、言简意赅,虽腔调不同,但各有千秋。独特的语言魅力往往让学生听而不忘,有人说语言“
采用盆栽土培法,在不同施磷量条件下,测定柠条生物量、根冠比、吸磷量变化对石灰性土壤pH值、EC值、土壤有效磷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筛选出能显著提高柠条产量和饲料磷标准的
语言学习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一个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付出时问、精力,又要注重形式、方法,英语课外活动在这一点上很好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值得
〔关键词〕 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  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手  段;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2—0056—01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不同学科特点,采用各种方法、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因此,幼儿园应该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实
闻着带有露水的花香,迈着轻盈的脚步,我又回到了村里的那所学校。   学校缺英语老师,我毅然决定教孩子们英语。孩子们也因为乡村学校很少来专业的英语老师,个个热情高涨。不久,我们就打得火热。我猜测,他们喜欢我大概是因为我经常笑着讲课,经常笑着跟他们说话。爱说笑是我的职业习惯,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我恋恋不舍、值得疼爱的学生。   一次,假期尚未结束,因为宿舍潮湿,我提前从市区返校回去收拾。下车后还要步行
在室内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了氯氰菊酯与辛硫磷及其复配剂和25%高氯高辛乳油对枣步曲的毒力,据其LC50值及CTC值比较不同配比的增效作用,并对高氯高辛药效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兴   趣;算理;习惯;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107—01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