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结婚的物质成本为研究对象,以为当代人合理规划结婚物质成本为目的,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婚庆市场快速升级发展作参考。
关键词:结婚;物质成本;家庭;婚庆
探究結婚成本,有利于提高对结婚行为的关注度,并寻求解决结婚物质成本过高的方法,从而有效引导群众结婚行为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完善家庭经济理论也具有意义。明确国内结婚成本是什么,应探究结婚物质成本产生的原因。据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建立的关于家庭经济理论的框架,实际上,家庭也是融生产、投资、消费于一体的实体经济单位,可以产出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所不能带来的效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贝克尔开创了新家庭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家庭经济分析》。在他的分析框架中,婚姻也有其市场理论。这表明结婚不仅是社会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研究结婚的物质成本是有必要的。早在1973年,他已基本构建了一般的婚姻市场理论框架,认为在一个有效率的、自由竞争的婚姻市场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伴侣,因此信息对称性问题依然是有效婚姻市场的关键所在。据此得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影响结婚物质成本高的因素。自此之后,一些西方学者也对婚姻市场理论做出可贵的努力。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分西方学者运用数学方法力图对婚姻市场做定量分析。其中,M.曼色尔(1980)从交易角度对一般的婚姻和家庭决策进行分析,认为对婚姻有需求的男女就是婚姻市场上的供求方,他们在市场上寻找婚姻对象的各种较量实质上就是一般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行为,这可以解释为何结婚物质成本如此高昂。据此得出,结婚关系两个家庭,必然使两个家庭产生经济上的关联,双方家庭协助子女运用“博弈理论”,在最大程度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照顾子女感情,顺利完成结婚行为。同样,D.T.莫尔天森(1981)认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上为搜寻合适的伴侣或配偶而进行的竞争是一种相互间婚姻资本质量的较量,而双方达成婚姻的约定是交易成功的表现。到90年代以后,一批学者运用多种模型来解释婚姻市场的交易行为。A.E.罗士(1990)以博弈理论模型地男女婚配选择进行分析。
西方学者对于婚姻市场理论的相关研究更直接地表述了结婚的“交易”性质,而这种交易并不是狭隘的金钱或物质交易,而是互换婚姻资本以获取需求效用的交易形式。它更深刻揭示了人类婚姻行为的目的性,也为本文研究我国结婚行为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国内研究
1.结婚的原因
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生育制度》里面论述了人们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目的在于生育、家族的继替,保证社会功能的完整性。结婚不是件私事,婚姻的一番手续中常包括着缔约的双方、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相互的权利和义务。最受人注意的是经济性质的相互服务或相互送礼,而且这些义务时常推及当事者以外的人。而婚姻就是确保双系抚育在具体情形中实现的文化手段。从生物性的父母到社会性的父母是夫妻关系的建立,整个过程依靠一套婚姻制度。
2.结婚的成本
而现代学者则对结婚成本做了更加明确的定义。李夏灵(2007)认为,广义上讲,结婚成本可以是完成婚姻形式过程中付出的时间、感情、金钱、机会等一系列物质与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可理解为婚姻形式过程中所付出的货币成本的总和,是可以货币量化的经济指标。具体地说,结婚成本可包括婚宴、酒水、婚纱摄影、婚房、旅游等费用。赖晓波(2011)认为,婚姻的成本包括五个部分,其中结婚成本指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过程中所花费的费用。刘美鸽(2011)认为,结婚的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现有的生活以及嫁给另外一个人的种种可能。
3.结婚成本现状
李夏灵(2007)认为,近年来结婚成本不断攀升。结婚成本高,城乡差异显著。在结婚成本中,婚房支出是认为结婚成本的主导婚礼花费多,婚宴、首饰、婚纱摄影成为婚礼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朱考金、杨春丽(2007)指出,男青年是结婚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蔡传家、逯红梅(2016)认为,结婚成本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天价婚姻。满文萍补充,农村青年结婚彩礼攀升,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4.结婚成本高的原因
李夏灵(2007)认为,物价上涨使婚礼消费攀升。当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嫁娶形成结婚高峰,家人全力支持,也导致了高的结婚成本。王晓磊(2016)认为,收入大幅度提升创造必要经济条件。缔结婚姻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延续,家庭成为整个结婚流程的承担者。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攀比心理加剧。向外界表明自己的经济实力。这些费用使婚后人们的经济生活拮据。朱考金(2007),传统的嫁娶观念是主要原因。结婚是人生大事,一辈子只有一次。高波(2010)补充,结婚被视为人生大事,适婚男女承受着来自个人、家庭、社会的压力。蔡传家(2016)认为,把婚姻当交易,收取巨额彩礼钱,实质就是买卖婚姻。
5.结婚成本高的影响
朱考金,杨春丽(2007)推动反婚育模式的盛行,很多人选择单身,从而改变中国的家庭结构。影响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生育率降低,产生养老问题,增加家庭的不稳定因素。蔡传家(2016)适龄青年面对高额结婚成本选择单身;或者为了结婚借钱而负债;拐卖妇女,为了结婚而抢劫、偷盗甚至杀人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经济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邓会敏(2014)许多家庭因婚致贫、因贫解体、人财两空。满文萍(2016)补充,高昂彩礼加重了经济负担,形成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
6.应对措施
李夏灵(2007)认为理性消费,降低攀比心理,根据自身条件控制结婚成本,量入为出。媒体、文化部门加强宣传和引导,树立文明乡风,改变传统观念,形成科学健康的婚礼消费方式。 王晓磊(2016),努力形成一整套结婚消费观念的机制,如在社区中专门设立宣传结婚消费观念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社区同居民紧密联系的作用。构建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网络系统,不必通过太高结婚成本来获得更多的人情和更大的面子。 二、分析与总结
目前的文献中主要从结婚成本的内容、结婚成本不断攀升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结婚成本过高、倡导理性婚姻三方面入手。
考虑非物质结婚成本时,主要从婚姻市场理论入手,探讨供需关系,指出婚姻市场中,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性数量明显高于女性,导致男性在婚姻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寻觅合适的伴侣。而女性因为知道自己的优势地位,所以在婚姻市场上对男性有更多的要求。很多学者认为,婚姻是一场交易,男女双方都想通过婚姻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成本-收益理论来看,如果一方认为结婚成本过高,结婚后得到的收益少,就宁愿选择独身也不会结婚。
考虑物质结婚成本时,则主要归类为婚房、婚礼、旅行支出,其中婚房支出占绝大部分,而婚房主要是由男方家庭提供的。解析结婚成本的原因时,主要从物价上涨、消费观念、攀比心理三方面入手,并提到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有学者详细记录了三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当今结婚观念的变化。
解决结婚成本过高的措施也是从结婚成本高的原因着手,告诫人们理性消费,不要因为婚礼使婚后生活拮据。而有学者则看到婚姻市场供需不平衡,认为解决结婚成本过高要从男女比例入手,认为国家应采取相应办法,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刺破房地产泡沫大幅度降低房价。调整产业结构,回收房地产资金,收缩货币流动性。完善婚姻法中关于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务条款。
近年来国内对于结婚成本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理论分析,而较少有社会学理论。有学者简略提到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另外,经济水平不同的人结婚成本也是不同的,这说明明显的阶层差异。地区、城乡、阶层差异,共同反映的是经济状况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了结婚支出的多少,经济基础雄厚的人,结婚成本也响应增多。不同于其他研究专注于结婚彩礼提高这一现象,我们更加注重婚姻确立之前经济交换的过程,将个人的婚姻成本的主观看法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分析,更加生动的展示当代青年婚姻成本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李夏灵.当代青年结婚成本成本增长趋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2:783-784.
[4]賴晓凡.刘晓.向月波.婚姻的经济学分析.前沿.2011,4:71-73.
[5]刘美鸽.婚姻的机会成本.学海纵横.2011:396.
[6]王晓磊. 《当代城市青年结婚成本问题的个案研究—— — 以 H 城区个案为例》 [J] ,学理论,2016(2):87-89.
[7]朱考金,杨春丽.《当代青年的婚姻成本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4).
[8]高波.结婚成本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视野,2012,3:7-8.
[9]蔡传家.逯红梅.浅论天价婚姻的形成原因,黑河学刊,2016,5:189-190.
[10]蔡传家.天价婚姻破解之道,黑河学刊,2016, 6:184-185.
[11]邓会敏.农村天价娶妻现象解读---基于冀南H村的田野调查,中华女子学报,2014,4:46-51.
[12]满文萍.农村天价彩礼现象解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61-263.
关键词:结婚;物质成本;家庭;婚庆
探究結婚成本,有利于提高对结婚行为的关注度,并寻求解决结婚物质成本过高的方法,从而有效引导群众结婚行为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完善家庭经济理论也具有意义。明确国内结婚成本是什么,应探究结婚物质成本产生的原因。据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建立的关于家庭经济理论的框架,实际上,家庭也是融生产、投资、消费于一体的实体经济单位,可以产出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所不能带来的效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贝克尔开创了新家庭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家庭经济分析》。在他的分析框架中,婚姻也有其市场理论。这表明结婚不仅是社会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研究结婚的物质成本是有必要的。早在1973年,他已基本构建了一般的婚姻市场理论框架,认为在一个有效率的、自由竞争的婚姻市场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伴侣,因此信息对称性问题依然是有效婚姻市场的关键所在。据此得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影响结婚物质成本高的因素。自此之后,一些西方学者也对婚姻市场理论做出可贵的努力。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分西方学者运用数学方法力图对婚姻市场做定量分析。其中,M.曼色尔(1980)从交易角度对一般的婚姻和家庭决策进行分析,认为对婚姻有需求的男女就是婚姻市场上的供求方,他们在市场上寻找婚姻对象的各种较量实质上就是一般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行为,这可以解释为何结婚物质成本如此高昂。据此得出,结婚关系两个家庭,必然使两个家庭产生经济上的关联,双方家庭协助子女运用“博弈理论”,在最大程度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照顾子女感情,顺利完成结婚行为。同样,D.T.莫尔天森(1981)认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上为搜寻合适的伴侣或配偶而进行的竞争是一种相互间婚姻资本质量的较量,而双方达成婚姻的约定是交易成功的表现。到90年代以后,一批学者运用多种模型来解释婚姻市场的交易行为。A.E.罗士(1990)以博弈理论模型地男女婚配选择进行分析。
西方学者对于婚姻市场理论的相关研究更直接地表述了结婚的“交易”性质,而这种交易并不是狭隘的金钱或物质交易,而是互换婚姻资本以获取需求效用的交易形式。它更深刻揭示了人类婚姻行为的目的性,也为本文研究我国结婚行为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国内研究
1.结婚的原因
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生育制度》里面论述了人们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目的在于生育、家族的继替,保证社会功能的完整性。结婚不是件私事,婚姻的一番手续中常包括着缔约的双方、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相互的权利和义务。最受人注意的是经济性质的相互服务或相互送礼,而且这些义务时常推及当事者以外的人。而婚姻就是确保双系抚育在具体情形中实现的文化手段。从生物性的父母到社会性的父母是夫妻关系的建立,整个过程依靠一套婚姻制度。
2.结婚的成本
而现代学者则对结婚成本做了更加明确的定义。李夏灵(2007)认为,广义上讲,结婚成本可以是完成婚姻形式过程中付出的时间、感情、金钱、机会等一系列物质与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可理解为婚姻形式过程中所付出的货币成本的总和,是可以货币量化的经济指标。具体地说,结婚成本可包括婚宴、酒水、婚纱摄影、婚房、旅游等费用。赖晓波(2011)认为,婚姻的成本包括五个部分,其中结婚成本指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过程中所花费的费用。刘美鸽(2011)认为,结婚的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现有的生活以及嫁给另外一个人的种种可能。
3.结婚成本现状
李夏灵(2007)认为,近年来结婚成本不断攀升。结婚成本高,城乡差异显著。在结婚成本中,婚房支出是认为结婚成本的主导婚礼花费多,婚宴、首饰、婚纱摄影成为婚礼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朱考金、杨春丽(2007)指出,男青年是结婚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蔡传家、逯红梅(2016)认为,结婚成本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天价婚姻。满文萍补充,农村青年结婚彩礼攀升,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4.结婚成本高的原因
李夏灵(2007)认为,物价上涨使婚礼消费攀升。当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嫁娶形成结婚高峰,家人全力支持,也导致了高的结婚成本。王晓磊(2016)认为,收入大幅度提升创造必要经济条件。缔结婚姻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延续,家庭成为整个结婚流程的承担者。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攀比心理加剧。向外界表明自己的经济实力。这些费用使婚后人们的经济生活拮据。朱考金(2007),传统的嫁娶观念是主要原因。结婚是人生大事,一辈子只有一次。高波(2010)补充,结婚被视为人生大事,适婚男女承受着来自个人、家庭、社会的压力。蔡传家(2016)认为,把婚姻当交易,收取巨额彩礼钱,实质就是买卖婚姻。
5.结婚成本高的影响
朱考金,杨春丽(2007)推动反婚育模式的盛行,很多人选择单身,从而改变中国的家庭结构。影响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生育率降低,产生养老问题,增加家庭的不稳定因素。蔡传家(2016)适龄青年面对高额结婚成本选择单身;或者为了结婚借钱而负债;拐卖妇女,为了结婚而抢劫、偷盗甚至杀人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经济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邓会敏(2014)许多家庭因婚致贫、因贫解体、人财两空。满文萍(2016)补充,高昂彩礼加重了经济负担,形成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
6.应对措施
李夏灵(2007)认为理性消费,降低攀比心理,根据自身条件控制结婚成本,量入为出。媒体、文化部门加强宣传和引导,树立文明乡风,改变传统观念,形成科学健康的婚礼消费方式。 王晓磊(2016),努力形成一整套结婚消费观念的机制,如在社区中专门设立宣传结婚消费观念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社区同居民紧密联系的作用。构建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网络系统,不必通过太高结婚成本来获得更多的人情和更大的面子。 二、分析与总结
目前的文献中主要从结婚成本的内容、结婚成本不断攀升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结婚成本过高、倡导理性婚姻三方面入手。
考虑非物质结婚成本时,主要从婚姻市场理论入手,探讨供需关系,指出婚姻市场中,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性数量明显高于女性,导致男性在婚姻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寻觅合适的伴侣。而女性因为知道自己的优势地位,所以在婚姻市场上对男性有更多的要求。很多学者认为,婚姻是一场交易,男女双方都想通过婚姻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成本-收益理论来看,如果一方认为结婚成本过高,结婚后得到的收益少,就宁愿选择独身也不会结婚。
考虑物质结婚成本时,则主要归类为婚房、婚礼、旅行支出,其中婚房支出占绝大部分,而婚房主要是由男方家庭提供的。解析结婚成本的原因时,主要从物价上涨、消费观念、攀比心理三方面入手,并提到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有学者详细记录了三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当今结婚观念的变化。
解决结婚成本过高的措施也是从结婚成本高的原因着手,告诫人们理性消费,不要因为婚礼使婚后生活拮据。而有学者则看到婚姻市场供需不平衡,认为解决结婚成本过高要从男女比例入手,认为国家应采取相应办法,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刺破房地产泡沫大幅度降低房价。调整产业结构,回收房地产资金,收缩货币流动性。完善婚姻法中关于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务条款。
近年来国内对于结婚成本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理论分析,而较少有社会学理论。有学者简略提到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另外,经济水平不同的人结婚成本也是不同的,这说明明显的阶层差异。地区、城乡、阶层差异,共同反映的是经济状况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了结婚支出的多少,经济基础雄厚的人,结婚成本也响应增多。不同于其他研究专注于结婚彩礼提高这一现象,我们更加注重婚姻确立之前经济交换的过程,将个人的婚姻成本的主观看法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分析,更加生动的展示当代青年婚姻成本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李夏灵.当代青年结婚成本成本增长趋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2:783-784.
[4]賴晓凡.刘晓.向月波.婚姻的经济学分析.前沿.2011,4:71-73.
[5]刘美鸽.婚姻的机会成本.学海纵横.2011:396.
[6]王晓磊. 《当代城市青年结婚成本问题的个案研究—— — 以 H 城区个案为例》 [J] ,学理论,2016(2):87-89.
[7]朱考金,杨春丽.《当代青年的婚姻成本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4).
[8]高波.结婚成本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视野,2012,3:7-8.
[9]蔡传家.逯红梅.浅论天价婚姻的形成原因,黑河学刊,2016,5:189-190.
[10]蔡传家.天价婚姻破解之道,黑河学刊,2016, 6:184-185.
[11]邓会敏.农村天价娶妻现象解读---基于冀南H村的田野调查,中华女子学报,2014,4:46-51.
[12]满文萍.农村天价彩礼现象解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