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四有”的开拓型和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目前尤其在农村中学应试教育还很有市场的背景下,本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3-0112-02
中学阶段是学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奠基阶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长期以来,想通过书包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是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动力。能跳出农门的考试分数是追求的唯一目标,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在农村中学表现得比城镇更突出。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1 育人和升学的关系要以育人为本,而不能以升学为本
育人和升学并不是对立的,既然是学校教育,当然既要育人,又要考虑升学。然而,认真研究升学和“以升学为本”有着原则区别。所谓“以升学为本”,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造成学生片面发展;二是淡化、削弱甚至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片面突出甚至只是突出文化知识教育;三是以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只能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不能靠“以升学为本”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1.2 明理和分数的关系这里说的明理包括懂、信、用这三个依次递进的主要环节
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首先要求学生懂得所学的内容,然而学生的懂和信,还要有一个转化、飞跃的过程。至于用,就是将已经懂得的知识化为方法和德性。这个环节要求更高而恰恰是思想政治课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学校教育当然需要分数。然而,重视分数的作用和“以分数为本”有严格区别。“以分数为本”的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把分数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二是以分数作为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标准;三是用分数作为维持正常教学的主要手段。应当看到,在懂与不懂、懂的程度上,分数作为检查的尺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信与不信、信的程度上,分数就难于发挥作用了。在用与不用、用的程度上,分数也只能发挥部分作用。这就是当前思想政治课研究记分改革的一个关节点。许多教师提出的将分数与评语合成作为检查标准的方案是很有价值的。
1.3 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轻视考试这个环节是不应该的
然而,重视考试与考试为本有原则区别。在思想政治课中,以考试为本的主要表现,一是以考试为中心来组织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考试的“战略”和“策略”,而忽视育人和教改;三是误导学生,将应试作为主要学习目的,而忽视了明理和做人。思想政治课需要有科学的、有效的考试;但是,以考试为本,将思想政治课的存在建筑在考试的基础上,是短视的,不明智的。各地正在探索的考试改革,本质上就是坚持以活学为本,寻求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废除以考试为本。
2 关于在农村中学环境中加强思想政治课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深化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比较集中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中学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中学教育基础上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应当在课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深化教材改革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努力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1]。
(3)提高教学实效性,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首先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是社会实际,一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实际在于帮助学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尽可能一致起来,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要积极组织学生通过走访、社会调查等方式,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并达到由懂转为信和用的预期目的。其次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第三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会碰到诸多问题,企盼能从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因此,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把政治思想教学当作生动活泼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4)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考核方法的改革在考核方法上,应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学的实效性和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2]。
(5)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当前中学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中学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3]。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6)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基础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政治教师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既要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和掌握开放条件下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既要懂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熟悉古今中外的重大事件;既要熟悉思想政治课的大纲、教材,又要切实掌握现代中学生在不同时期思想上的“热点”,知识上的“盲点”,学习上的“疑点”。我们还要以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切实把握其思想脉搏,努力提高自己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水平。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只要认清当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进行改革的实践,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能够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的。
参考文献:
[1]柴刚.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论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3]蒋敏然.思想政治课“热点问题研讨”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00,16(3):96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3-0112-02
中学阶段是学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奠基阶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长期以来,想通过书包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是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动力。能跳出农门的考试分数是追求的唯一目标,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在农村中学表现得比城镇更突出。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1 育人和升学的关系要以育人为本,而不能以升学为本
育人和升学并不是对立的,既然是学校教育,当然既要育人,又要考虑升学。然而,认真研究升学和“以升学为本”有着原则区别。所谓“以升学为本”,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造成学生片面发展;二是淡化、削弱甚至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片面突出甚至只是突出文化知识教育;三是以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只能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不能靠“以升学为本”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1.2 明理和分数的关系这里说的明理包括懂、信、用这三个依次递进的主要环节
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首先要求学生懂得所学的内容,然而学生的懂和信,还要有一个转化、飞跃的过程。至于用,就是将已经懂得的知识化为方法和德性。这个环节要求更高而恰恰是思想政治课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学校教育当然需要分数。然而,重视分数的作用和“以分数为本”有严格区别。“以分数为本”的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把分数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二是以分数作为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标准;三是用分数作为维持正常教学的主要手段。应当看到,在懂与不懂、懂的程度上,分数作为检查的尺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信与不信、信的程度上,分数就难于发挥作用了。在用与不用、用的程度上,分数也只能发挥部分作用。这就是当前思想政治课研究记分改革的一个关节点。许多教师提出的将分数与评语合成作为检查标准的方案是很有价值的。
1.3 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轻视考试这个环节是不应该的
然而,重视考试与考试为本有原则区别。在思想政治课中,以考试为本的主要表现,一是以考试为中心来组织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考试的“战略”和“策略”,而忽视育人和教改;三是误导学生,将应试作为主要学习目的,而忽视了明理和做人。思想政治课需要有科学的、有效的考试;但是,以考试为本,将思想政治课的存在建筑在考试的基础上,是短视的,不明智的。各地正在探索的考试改革,本质上就是坚持以活学为本,寻求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废除以考试为本。
2 关于在农村中学环境中加强思想政治课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深化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比较集中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中学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中学教育基础上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应当在课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深化教材改革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努力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1]。
(3)提高教学实效性,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首先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是社会实际,一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实际在于帮助学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尽可能一致起来,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要积极组织学生通过走访、社会调查等方式,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并达到由懂转为信和用的预期目的。其次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第三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会碰到诸多问题,企盼能从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因此,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把政治思想教学当作生动活泼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4)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考核方法的改革在考核方法上,应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学的实效性和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2]。
(5)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当前中学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中学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3]。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6)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基础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政治教师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既要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和掌握开放条件下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既要懂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熟悉古今中外的重大事件;既要熟悉思想政治课的大纲、教材,又要切实掌握现代中学生在不同时期思想上的“热点”,知识上的“盲点”,学习上的“疑点”。我们还要以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切实把握其思想脉搏,努力提高自己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水平。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只要认清当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进行改革的实践,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能够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的。
参考文献:
[1]柴刚.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论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3]蒋敏然.思想政治课“热点问题研讨”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00,1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