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天清澈、白云悠悠、浩瀚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星星点点,美丽的额尔古纳河蜿蜒而曲折……一曲优美的《际响——额尔古纳之唤》把我们带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我们聆赏了一幅美妙的小提琴音画!由中央音乐学院张兆宇创作的这首小提琴曲,在2008年第二届“帕拉天奴”杯小提琴作曲比赛中摘得桂冠,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娴熟的技巧、深远的音乐意境,非常富有感染力,加之青年小提琴家刘霄出神入化的演奏(荣获演奏一等奖),使这首作品得到了现场评委的一致认可,成为决赛当晚众人关注的焦点。
强化民族风格——外显的音调素材
这部作品首先吸引听众的,就是作曲家直接从蒙古族原始民歌吸取的音调素材,将其以外显的方式呈现,并作为创作主导因素。作曲家本人生长在内蒙古,由于父母喜爱音乐,从小耳濡目染,对蒙古族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而赋予这部作品鲜明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对家乡风情强烈的向往中尝试了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
引子部分是一个散板(谱例1),听起来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长调风格,音乐材料来源于蒙古族民歌《牧歌》开始动机的骨干音,在加入半音元素后,使其富有新意,既保留民族风格,又使和声具有一定的张力。小提琴与钢琴均以悠长的旋律线条陈述,在高低音区间交替“高歌或低吟”,仿佛各种草原景色的切换,惟妙惟肖……。
谱例1
进入行板后,钢琴低音区首先出现了一个固定音乐主题(西方古典音乐‘帕萨卡里亚’式的主题),这个主题(谱例2)既带有行进的节奏特点,也结合了某种民族旋律的音调,富于一定的动力,很有性格。该主题材料集中、调性游移、包容性强,在低音区不断变化重复,成为贯穿全曲的重要材料。
谱例2
在钢琴固定主题的持续中,小提琴则运用半音和三度材料进行变奏,用轻快的跳音及流动音型发展,似乎表现各种民俗场面,塑造了非常活泼的音乐性格(谱例3)。这个活跃的音型材料与固定主题相结合,在乐曲的第一部分迂回反复,与其它对比因素衔接,形成具有交替回旋性的结构;其后半部分进一步引申、推进,将音乐逐渐引向高潮,在强烈的音响中结束第一部分的快板。
谱例3
作品的第二部分(中间部)为一个长大的慢板对比部,音乐采取了反差性的抒情歌唱方式。其主题材料源于引子,将蒙古族歌曲《牧歌》的音调素材作变形处理:小三度动机转位后变为大六度;音区拓宽,歌唱旋律的气息拉长,增强了民族音调的厚重感和深度,这个“新主题”以悠缓秀美的性格情调与第一部分跳跃、流动及强烈冲击性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小提琴这种长于线性歌唱的乐器,作曲家强调模仿马头琴的颤音,借用马头琴常用的“打指拉奏”、大小三度颤音等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特征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三部分为再现部:速度不断加快,织体逐渐加厚,音乐情绪持续高涨;小提琴以新的颤音方式再次变奏,同时伴有钢琴的固定低音主题,音乐表现了热烈的场面,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尾声部分,在近似于快速进行曲的节奏中,随着音区的加宽,力度的增强,将乐曲的发展推向顶点,在小提琴模仿蒙古族人豪放的呐喊声中结束。
纵观全曲,各种音乐性格形象生动、鲜明,民俗场面的气氛热烈,音乐的表现富有感染力;作曲家将听众熟悉的蒙古族音调材料“外显”——突出风格特征,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个人情感,从而引起了评委和听众的共鸣!
巧用“新技法”——融入音乐的“形式多样性”
当代音乐作品应该恰当地运用近现代音乐技法和语言,“为我所需”,使多样的技法服务于音乐本体的风格和音乐表现的需要,这正是这部小提琴作品取得成功的另一个方面——既保持民族性,也不失时代感。
我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音乐会上演的曲目基本上是上个世纪中叶甚至更早的优秀小提琴乐曲,演奏家们一直苦无“新粮”。所谓的“新”,指的就是多样的作曲新技法、新内容、新风格。当然,从现在的角度看,20世纪出现的这些“新技法”已经逐渐为我们熟悉,正确和恰当地运用新技法是中国音乐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这首乐曲不仅突出了民族风格,还由于恰当运用了新技法,使得其音响厚实、层次丰满、风格新颖——看得出来,作曲家在创作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积累了很多素材并作了长时间深入的思考。
首先,这部作品听起来整体上把握了一种新颖的和声音响特质:除了四五度、二度和声及半音元素外,作为20世纪作曲技法最常见的多调性复合及泛调性写作,也被运用到作品当中。
例如,钢琴声部的固定主题(见谱例2)用二度、四度跳音陈述,其内部的五声性片断通过音程缩小的变化由C羽调转移到A羽调。
这个风格独特的主题在初次呈现之后,马上在下行小二度和上行小二度位置移位,不断换调重复并“加花”、变形等变奏发展;虽然每次出现的是同一个材料,但在听觉上却略有不同,既统一,又变化——这种带变化的固定主题发展方式富有一定新意。与其同步陈述的小提琴变奏声部则延续了之前的三度音与半音结合模式,且调性游移。这样,纵向结合的钢琴和小提琴在和声音响上既具有对比性也具有融合性,这些新技术特征也赋予了作品新的表现意义。
其次,这部作品的主题发展方式各不相同。引子与抒情中部的材料同源,发展方法相似,都使用了动机贯穿和引申法——各段落首部保持同样的主题核心,但后续部分各自沿着不同的方向推进。抒情中部除了将核心三度音材料转位成六度外,还采取音程反向扩张(七度、九度等),加强旋律的推动力,使音乐的引申幅度也随之加大,织体加厚,力度增强,起伏增多,总体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交响性特点。而另一方面,呈示和再现部分则使用了不严格的固定主题变奏手法,强调在保持固定主题不断重复的同时,寻求其他声部的新颖变化——统一之中求变化,同时,小提琴声部变奏声部的发展还设计了轮回交替性的结构特点。出人意料的是,乐曲尾部,小提琴以连奏方式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进行曲主题,由此推向乐曲尾声——似乎用一种对比方式结尾,这增加了乐曲的层次感和动力性,对于作品的结尾发展补充了强大的推动力。
另外,作曲家在处理小提琴独奏与钢琴伴奏的关系时,充分注意到两件乐器的重奏特点:以小提琴独奏为主、钢琴为辅,同时也调动钢琴的积极性,除了运用复调手法配合以外,适时补充宣泄情感的音乐段落,主题时而由小提琴“吟咏”,时而在钢琴“高歌”,时而对比、模仿,时而“齐头并进”,两种乐器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据悉,《际响——额尔古纳之唤》作者之前就创作过几部小提琴作品,此次创作他积极与小提琴演奏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断熟悉了解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方法、技术及表现效果,在乐器技术把握与音色发挥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他也尝试将不同的演奏方法运用到创作当中,表现不同音乐内容:歌唱性的旋律、泛音、长音表现悠长而宽广的音乐情调(草原景色);快速音型、拨奏与连奏穿插进行,描绘草原人竞技与格斗的节日热烈场面;颤音和装饰音则突出了欢快而活泼的舞蹈形象……复杂多样的演奏方法,不仅在表现音乐时非常有效果,而且对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增加乐曲感染力,也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主题及发展、和声音响、节奏织体等细节技术上追求与众不同的良好艺术效果,而且需要在宏观结构布局上进行把握。这部作品整体上呈三部性结构,而各部分内部的主题循环交替,在局部上又体现出多层次的创作思维;需要提及的是,抒情中部之后的双重华彩段,由两个技巧迥异的段落完成,“第一华彩”使用大跳音程、快速音型与渐快方式,表现某种大气、豁达和开朗的蒙古族性格;“第二华彩”则以小提琴拉奏和左手快速拨奏相结合,显得刚中有柔,细腻入微。两段华彩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高难度技巧,让演奏家尽情炫技。这些丰满的细节和整体结构上的多层次设计,使乐曲形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相谐、错落有致”的结构特点。
两位评委会主席林耀基和杜鸣心谈到:“直接取材于中国民歌,又具有明确标题的小提琴音樂作品,目前还很欠缺,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更美的作品出现……我们对于‘美’的界定,有两层意思,一是旋律本身的优美,二是美到打动听众的心。既通俗易懂,又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应该是年轻一代作曲家努力的方向,作曲家个人心理追求的满足仅是一方面,真正好的作品要立足于大众的心理……”
这部优秀作品之所以获得比赛一等奖,也许正是打动了听众的心吧!
邬娟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强化民族风格——外显的音调素材
这部作品首先吸引听众的,就是作曲家直接从蒙古族原始民歌吸取的音调素材,将其以外显的方式呈现,并作为创作主导因素。作曲家本人生长在内蒙古,由于父母喜爱音乐,从小耳濡目染,对蒙古族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而赋予这部作品鲜明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对家乡风情强烈的向往中尝试了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
引子部分是一个散板(谱例1),听起来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长调风格,音乐材料来源于蒙古族民歌《牧歌》开始动机的骨干音,在加入半音元素后,使其富有新意,既保留民族风格,又使和声具有一定的张力。小提琴与钢琴均以悠长的旋律线条陈述,在高低音区间交替“高歌或低吟”,仿佛各种草原景色的切换,惟妙惟肖……。
谱例1
进入行板后,钢琴低音区首先出现了一个固定音乐主题(西方古典音乐‘帕萨卡里亚’式的主题),这个主题(谱例2)既带有行进的节奏特点,也结合了某种民族旋律的音调,富于一定的动力,很有性格。该主题材料集中、调性游移、包容性强,在低音区不断变化重复,成为贯穿全曲的重要材料。
谱例2
在钢琴固定主题的持续中,小提琴则运用半音和三度材料进行变奏,用轻快的跳音及流动音型发展,似乎表现各种民俗场面,塑造了非常活泼的音乐性格(谱例3)。这个活跃的音型材料与固定主题相结合,在乐曲的第一部分迂回反复,与其它对比因素衔接,形成具有交替回旋性的结构;其后半部分进一步引申、推进,将音乐逐渐引向高潮,在强烈的音响中结束第一部分的快板。
谱例3
作品的第二部分(中间部)为一个长大的慢板对比部,音乐采取了反差性的抒情歌唱方式。其主题材料源于引子,将蒙古族歌曲《牧歌》的音调素材作变形处理:小三度动机转位后变为大六度;音区拓宽,歌唱旋律的气息拉长,增强了民族音调的厚重感和深度,这个“新主题”以悠缓秀美的性格情调与第一部分跳跃、流动及强烈冲击性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小提琴这种长于线性歌唱的乐器,作曲家强调模仿马头琴的颤音,借用马头琴常用的“打指拉奏”、大小三度颤音等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特征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三部分为再现部:速度不断加快,织体逐渐加厚,音乐情绪持续高涨;小提琴以新的颤音方式再次变奏,同时伴有钢琴的固定低音主题,音乐表现了热烈的场面,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尾声部分,在近似于快速进行曲的节奏中,随着音区的加宽,力度的增强,将乐曲的发展推向顶点,在小提琴模仿蒙古族人豪放的呐喊声中结束。
纵观全曲,各种音乐性格形象生动、鲜明,民俗场面的气氛热烈,音乐的表现富有感染力;作曲家将听众熟悉的蒙古族音调材料“外显”——突出风格特征,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个人情感,从而引起了评委和听众的共鸣!
巧用“新技法”——融入音乐的“形式多样性”
当代音乐作品应该恰当地运用近现代音乐技法和语言,“为我所需”,使多样的技法服务于音乐本体的风格和音乐表现的需要,这正是这部小提琴作品取得成功的另一个方面——既保持民族性,也不失时代感。
我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音乐会上演的曲目基本上是上个世纪中叶甚至更早的优秀小提琴乐曲,演奏家们一直苦无“新粮”。所谓的“新”,指的就是多样的作曲新技法、新内容、新风格。当然,从现在的角度看,20世纪出现的这些“新技法”已经逐渐为我们熟悉,正确和恰当地运用新技法是中国音乐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这首乐曲不仅突出了民族风格,还由于恰当运用了新技法,使得其音响厚实、层次丰满、风格新颖——看得出来,作曲家在创作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积累了很多素材并作了长时间深入的思考。
首先,这部作品听起来整体上把握了一种新颖的和声音响特质:除了四五度、二度和声及半音元素外,作为20世纪作曲技法最常见的多调性复合及泛调性写作,也被运用到作品当中。
例如,钢琴声部的固定主题(见谱例2)用二度、四度跳音陈述,其内部的五声性片断通过音程缩小的变化由C羽调转移到A羽调。
这个风格独特的主题在初次呈现之后,马上在下行小二度和上行小二度位置移位,不断换调重复并“加花”、变形等变奏发展;虽然每次出现的是同一个材料,但在听觉上却略有不同,既统一,又变化——这种带变化的固定主题发展方式富有一定新意。与其同步陈述的小提琴变奏声部则延续了之前的三度音与半音结合模式,且调性游移。这样,纵向结合的钢琴和小提琴在和声音响上既具有对比性也具有融合性,这些新技术特征也赋予了作品新的表现意义。
其次,这部作品的主题发展方式各不相同。引子与抒情中部的材料同源,发展方法相似,都使用了动机贯穿和引申法——各段落首部保持同样的主题核心,但后续部分各自沿着不同的方向推进。抒情中部除了将核心三度音材料转位成六度外,还采取音程反向扩张(七度、九度等),加强旋律的推动力,使音乐的引申幅度也随之加大,织体加厚,力度增强,起伏增多,总体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交响性特点。而另一方面,呈示和再现部分则使用了不严格的固定主题变奏手法,强调在保持固定主题不断重复的同时,寻求其他声部的新颖变化——统一之中求变化,同时,小提琴声部变奏声部的发展还设计了轮回交替性的结构特点。出人意料的是,乐曲尾部,小提琴以连奏方式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进行曲主题,由此推向乐曲尾声——似乎用一种对比方式结尾,这增加了乐曲的层次感和动力性,对于作品的结尾发展补充了强大的推动力。
另外,作曲家在处理小提琴独奏与钢琴伴奏的关系时,充分注意到两件乐器的重奏特点:以小提琴独奏为主、钢琴为辅,同时也调动钢琴的积极性,除了运用复调手法配合以外,适时补充宣泄情感的音乐段落,主题时而由小提琴“吟咏”,时而在钢琴“高歌”,时而对比、模仿,时而“齐头并进”,两种乐器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据悉,《际响——额尔古纳之唤》作者之前就创作过几部小提琴作品,此次创作他积极与小提琴演奏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断熟悉了解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方法、技术及表现效果,在乐器技术把握与音色发挥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他也尝试将不同的演奏方法运用到创作当中,表现不同音乐内容:歌唱性的旋律、泛音、长音表现悠长而宽广的音乐情调(草原景色);快速音型、拨奏与连奏穿插进行,描绘草原人竞技与格斗的节日热烈场面;颤音和装饰音则突出了欢快而活泼的舞蹈形象……复杂多样的演奏方法,不仅在表现音乐时非常有效果,而且对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增加乐曲感染力,也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主题及发展、和声音响、节奏织体等细节技术上追求与众不同的良好艺术效果,而且需要在宏观结构布局上进行把握。这部作品整体上呈三部性结构,而各部分内部的主题循环交替,在局部上又体现出多层次的创作思维;需要提及的是,抒情中部之后的双重华彩段,由两个技巧迥异的段落完成,“第一华彩”使用大跳音程、快速音型与渐快方式,表现某种大气、豁达和开朗的蒙古族性格;“第二华彩”则以小提琴拉奏和左手快速拨奏相结合,显得刚中有柔,细腻入微。两段华彩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高难度技巧,让演奏家尽情炫技。这些丰满的细节和整体结构上的多层次设计,使乐曲形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相谐、错落有致”的结构特点。
两位评委会主席林耀基和杜鸣心谈到:“直接取材于中国民歌,又具有明确标题的小提琴音樂作品,目前还很欠缺,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更美的作品出现……我们对于‘美’的界定,有两层意思,一是旋律本身的优美,二是美到打动听众的心。既通俗易懂,又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应该是年轻一代作曲家努力的方向,作曲家个人心理追求的满足仅是一方面,真正好的作品要立足于大众的心理……”
这部优秀作品之所以获得比赛一等奖,也许正是打动了听众的心吧!
邬娟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