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施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实际情况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审视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处于困惑中,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这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一、树立新课程教学创新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究竟怎样使我们的语文课大受欢迎,有吸引力呢?师生要有文本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人文素养等等,这些崭新的理念在贯彻中被误解,被曲解,于是语文课堂上“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有上成美育课的,也有上成活动课。热闹的背后是浮躁,创新的背后是虚无。培养文本意识应抓住阅读,强调以读为本。众所周知,“感悟”是从“感”开始的,无感之“悟”犹如空中楼阁。当然,以读为本并非一读到底,一读了之。既要注意“读”的多种方式,如齐读、诵读、默读、美读、分角色读、竞赛读等等,更要注意读的目的:速读有利于感知文本大概内容,美读有利于增强文本感染力,精读有利于品位语言,默读有利于思维训练,齐读有利于面向全体……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朗读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探寻、理解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方面的丰富意义,将文化本身的精神、人文内涵分娩于主体中,激活、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情愫,使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这对学生的道德心灵必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最核心的概念。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是对学生要有民主平等意识。有了民主平等意识,师生间才会有零距离的对话,才会有自由的言语空间。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高中语文教师在平时上课中可以把一些多音字、难字故意抛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找答案,同时在介绍作家时故意说一些他们写的名著,带动学生去看书,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能用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兴趣的火花;更应该是那个击石成火的人,能够制造适当的契机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就学生的人生。学语文需要的是慢功夫,几乎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必须假以时日,必须靠一天天的积累,这就必须要依赖兴趣的力量。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等于将自律的魔棒交给了学生。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语文课堂上,作为教师必须要讲究教学的艺术,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合理诱导启发学生,灵活娴熟地掌握教育的机智(契机,应变能力等),精选适度有益的训练,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激活每个学生,使之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怨悱恻时,教师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去影响学生。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用预设打造精彩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要给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尤其是在今天,教师更应该注重动态的预设、弹性的预设、有留白的预设,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到处充满精彩。在预设时,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人”,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的现状和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所有经验投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2.巧设课堂提问。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语文课既是语言训练课,更是思维训练课。亚里斯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设问便成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之中,老师的提问常常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问得太多,易获“满堂问”之名;追得太紧更有“严刑逼供”之罪;不问便陷入永不超生的填鸭式。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提问的质量。
  五、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它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若课堂以多媒体为主,课堂就会缺少灵动的思想。多媒体教学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图片与声音文件来创设氛围,刺激感官,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们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资料,不能过于“花哨”,否则很多学生的眼光容易被画面吸引,这样就无异于“买椟还珠”了。多媒体要根据课型及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让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与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使学生有所得是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底线。只有精心设计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让它在新课程理念的陪伴下走向灿烂的明天。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天地、新的发展。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放出眼光,大胆探索,精益求精,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间不难看出两方面教学理念的转变,第一,教学目标的完全转变,切实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方式的完全转变,让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自身性质、地位和价值的阐述。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做好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极其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语
期刊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培养世纪人才,必须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创新 改革 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育思想,适应时代教学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育思想,也就是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改革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文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本人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新编教材的必修模块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这里所说的学科知识,就是指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因此,要掌握好学科知识,就必须搞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 概念 方法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编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删去了原教材中很多关于概念的定义,如《政治生活》中的“国体”、“政体”、“民族”、“宗教”等概念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环境下,农村初中数学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改革数学教学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发展,应该大力培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应该改善硬件以提供课改条件等等多方面着手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思考  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学生生活环境、认知水平、社会经历与城市学生相比有较大差异;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且日趋老龄化;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观依然
期刊
摘 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着手建设班级文化,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物质文化”和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形成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从多起点、多角度、多方向展开思维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那么,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  一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紧扣重点,品读语言,以读为本,感悟语言,激活思维是养成使用语言良好习惯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文本 思维  全国著名学者、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先生说过一句话:“语文课起码应像语文课,最好得是语文课。”这句话一直以来引起我的深思。语文的本色是什么?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  《鸟的天堂》安排在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
期刊
随着身心发展和环境变化,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后,其人格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幼儿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控制结构除坚持性、自制力、自我满足外,新出现了“自我管理”维度。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所形成的责任感将逐渐对行为起支配作用。同时,只有借助于“活动”这样的载体,才能使儿童作为个体一步步建立起有益于自我完善的诸种人际、群际对象性关系,并构建起独特的自我意义系统。这些活动在个体自我形成和调节中不可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