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站收治的24例因计划外孕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胎盤前置状态患者,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16例,剖宫产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中期妊娠引产,应B超常规检查,及早发现胎盘前置状态者,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搞好计划生育,减少导致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确保计划生育手术对象的安全。
【关键词】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65—02
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是指妊娠13-27周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到达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同样存在产前、产时、产后大出血的危险,而计划生育引产多发生在孕中期,本文回顾性24例因计划外孕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引产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站收治的24例因计划外孕合并胎盘前置状态自愿引产患者,年龄20-37岁,孕期13-27周,其中孕期13-16周5例,17-20周6例,21-24周7例,24-27周5例;初产妇7例(均有流产史),经产妇17例,其中10例有剖宫产史,最高孕次5次,4例引产前有阴道出血史。
1.2 诊断标准及类型:24例患者术前均做B超检查, 诊断标准[1] :①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②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③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到达宫颈内口,未覆盖宫颈内口。本组24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均经B超确诊前置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5例,部分性胎盘前置状态7例,边缘性胎盘前置状态12例。
1.3引产方法:①边缘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16例:依沙吖啶100ml羊膜腔内注射,并顿服米非司酮150mg;其中5例孕周小于14周,有出血倾向者行钳刮术;③中央性前置胎盘和部分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8例。
2 结果
24例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患者,16例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其中5例同时行钳刮术; 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和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有大出血表现)均剖宫产。24例术后均恢复较快,平均住院5天,术后复查子宫及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3.1胎盘前置状态的概念与病因。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的底部、前壁、后壁或侧壁,如果附着在子宫下段甚至其边缘,达到或覆盖子宫内口,即称为前置胎盘。因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随孕周和宫口的开大,可有动态变化。妊娠中期,胎盘占宫腔面积的一半,近内口或覆盖内口的机会较多;到妊娠晚期,胎盘占宫腔面积的1/4--1/3,同时子宫下段形成,增加了子宫口与胎盘边缘间的距离,故胎盘位置上移,原为完全性的,可能变为部分性或边缘性的,甚至原为前置胎盘,已不再属前置范围。据报道孕中期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18%,而分娩时证实为前置胎盘者仅为0.93%[1]。因此,妊娠中期B超发现胎盘前置者,不宜诊断为前置胎盘,而应称为胎盘前置状态[2] 胎盘前置状态与前置胎盘的病因相同,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病变有关,多次流产、剖宫产、子宫手术史是它的高危因素;高龄产妇、经产妇、多产妇是它的高危人群,本组24例的患者均存在高危因素。①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引产,多次分娩均可损伤子宫内膜,且流产次数愈多,前置胎盘发生率愈高。人工流产可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瘢痕形成,使得子宫蜕膜生长不全。再受孕当受精卵着床时,避开受损的子宫蜕膜,种植到子宫下段。另外,着床后的受精卵也因为蜕膜发育不良、血供不足,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将胎盘伸展至子宫的下段,使孕卵种植下移,胎盘面积增大,因而导致前置胎盘。②剖宫产患者,宫体或下段纵向有瘢痕形成,再次妊娠对局部蜕膜供血差,易导致前置胎盘的发生。③经产、多产妇,每次妊娠都可以造成胎盘种植部位的子宫内膜损伤,其结果使下次妊娠时胎盘种植的部位移向子宫下段,为使绒毛间隙获得充足的血供,必须增加胎盘附着的面积,从而增加了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性。
3.2处理:对计划生育引产者术前为预防前置胎盘引产出血,应常规B超检查, B超诊断孕妇为胎盘前置状态后,根据前置胎盘的类型、胎龄、胎位及宫颈成熟度等决定分娩方式[3]。本组16例边缘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均考虑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其作用机制:米非司酮是人工合成的甾体化合物,作用于受体水平,具有很强的抗孕激素作用,使妊娠蜕膜、绒毛组织变性,促使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导致子宫收缩,同时又有促进子宫颈胶原结缔组织溶解,使子宫颈软化、成熟的作用,导致胎儿胎盘剥离娩出[2]。依沙吖啶是一种吖啶类强力杀菌剂,注入羊膜腔内,通过羊膜腔吸收,刺激子宫收缩,使胎盘、胎膜发生组织坏死,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促进宫缩而引产。其中5例孕周小于14周,因有出血倾向,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同时行钳刮术。剖宫产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目前,对边缘性前置胎盘也倾向于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中剖宫产率已达70-90%,其优点是可及时止血,尤其出血严重时,剖宫产几乎是唯一的迅速止血的方法,对母婴均有利[4]。本组资料是针对中期妊娠引产时遇到的胎盘前置状态者,5例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均行剖宫产,子宫切口视胎盘位置而定,按B超胎盘定位,原则上应避开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前壁时,进腹后往往可见下段部位血管充盈或怒张,作子宫切口时应尽可能避开,采取子宫下段偏高纵切口或体部切口,推开胎盘边缘后破膜,娩出胎儿。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因有出血倾向,也行剖宫取胎术。因剖宫产可在短时间内娩出胎儿,迅速结束分娩,对母儿相对安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边缘性或部分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具有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等优点,值得我们推广使用[5]。
3.3 胎盘前置状态的预防措施:①前置胎盘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而非计划引产多在妊娠中期进行,这时前置胎盘尚未出现阴道出血,故易被忽视,中期妊娠引产,尤其是经产妇及有人工流产史的初产妇,应B超常规检查提示胎盘与宫口的位置, 早期发现胎盘前置状态。B型超声检查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并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时必须注意妊娠周数,这样便于跟踪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正确处理[5]。②加强孕妇管理,强调适时、必要的产前检查及正确的孕期指导,特别在孕中期进行产前诊断和产前治疗,妊娠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也需从孕中期开始。孕中期保健预防和及早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可以减少孕晚期、产时、产后的许多问题。③搞好计划生育,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提高避孕节育效果,防治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手术,避免多产、多次刮宫、引产或宫内感染,减少宫内膜损伤和宫内膜炎的发生,减少导致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B超诊断孕妇为前置胎盘后,根据其类型选择适当的引产方式。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6-119, 374.
[2] 徐增祥,杨辛,盛韵姑,主编 妇产科急诊学 第2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93-94,549.
[3] 付连桥,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的处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3):54
[4] 李小毛,段涛,杨慧霞,剖宫产热点问题解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22-323
[5] 向红英,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18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2011,19(1):41
【关键词】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65—02
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是指妊娠13-27周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到达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同样存在产前、产时、产后大出血的危险,而计划生育引产多发生在孕中期,本文回顾性24例因计划外孕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引产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站收治的24例因计划外孕合并胎盘前置状态自愿引产患者,年龄20-37岁,孕期13-27周,其中孕期13-16周5例,17-20周6例,21-24周7例,24-27周5例;初产妇7例(均有流产史),经产妇17例,其中10例有剖宫产史,最高孕次5次,4例引产前有阴道出血史。
1.2 诊断标准及类型:24例患者术前均做B超检查, 诊断标准[1] :①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②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③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到达宫颈内口,未覆盖宫颈内口。本组24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均经B超确诊前置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5例,部分性胎盘前置状态7例,边缘性胎盘前置状态12例。
1.3引产方法:①边缘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16例:依沙吖啶100ml羊膜腔内注射,并顿服米非司酮150mg;其中5例孕周小于14周,有出血倾向者行钳刮术;③中央性前置胎盘和部分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8例。
2 结果
24例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患者,16例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其中5例同时行钳刮术; 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和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有大出血表现)均剖宫产。24例术后均恢复较快,平均住院5天,术后复查子宫及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3.1胎盘前置状态的概念与病因。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的底部、前壁、后壁或侧壁,如果附着在子宫下段甚至其边缘,达到或覆盖子宫内口,即称为前置胎盘。因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随孕周和宫口的开大,可有动态变化。妊娠中期,胎盘占宫腔面积的一半,近内口或覆盖内口的机会较多;到妊娠晚期,胎盘占宫腔面积的1/4--1/3,同时子宫下段形成,增加了子宫口与胎盘边缘间的距离,故胎盘位置上移,原为完全性的,可能变为部分性或边缘性的,甚至原为前置胎盘,已不再属前置范围。据报道孕中期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18%,而分娩时证实为前置胎盘者仅为0.93%[1]。因此,妊娠中期B超发现胎盘前置者,不宜诊断为前置胎盘,而应称为胎盘前置状态[2] 胎盘前置状态与前置胎盘的病因相同,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病变有关,多次流产、剖宫产、子宫手术史是它的高危因素;高龄产妇、经产妇、多产妇是它的高危人群,本组24例的患者均存在高危因素。①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引产,多次分娩均可损伤子宫内膜,且流产次数愈多,前置胎盘发生率愈高。人工流产可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瘢痕形成,使得子宫蜕膜生长不全。再受孕当受精卵着床时,避开受损的子宫蜕膜,种植到子宫下段。另外,着床后的受精卵也因为蜕膜发育不良、血供不足,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将胎盘伸展至子宫的下段,使孕卵种植下移,胎盘面积增大,因而导致前置胎盘。②剖宫产患者,宫体或下段纵向有瘢痕形成,再次妊娠对局部蜕膜供血差,易导致前置胎盘的发生。③经产、多产妇,每次妊娠都可以造成胎盘种植部位的子宫内膜损伤,其结果使下次妊娠时胎盘种植的部位移向子宫下段,为使绒毛间隙获得充足的血供,必须增加胎盘附着的面积,从而增加了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性。
3.2处理:对计划生育引产者术前为预防前置胎盘引产出血,应常规B超检查, B超诊断孕妇为胎盘前置状态后,根据前置胎盘的类型、胎龄、胎位及宫颈成熟度等决定分娩方式[3]。本组16例边缘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均考虑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其作用机制:米非司酮是人工合成的甾体化合物,作用于受体水平,具有很强的抗孕激素作用,使妊娠蜕膜、绒毛组织变性,促使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导致子宫收缩,同时又有促进子宫颈胶原结缔组织溶解,使子宫颈软化、成熟的作用,导致胎儿胎盘剥离娩出[2]。依沙吖啶是一种吖啶类强力杀菌剂,注入羊膜腔内,通过羊膜腔吸收,刺激子宫收缩,使胎盘、胎膜发生组织坏死,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促进宫缩而引产。其中5例孕周小于14周,因有出血倾向,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同时行钳刮术。剖宫产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目前,对边缘性前置胎盘也倾向于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中剖宫产率已达70-90%,其优点是可及时止血,尤其出血严重时,剖宫产几乎是唯一的迅速止血的方法,对母婴均有利[4]。本组资料是针对中期妊娠引产时遇到的胎盘前置状态者,5例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均行剖宫产,子宫切口视胎盘位置而定,按B超胎盘定位,原则上应避开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前壁时,进腹后往往可见下段部位血管充盈或怒张,作子宫切口时应尽可能避开,采取子宫下段偏高纵切口或体部切口,推开胎盘边缘后破膜,娩出胎儿。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因有出血倾向,也行剖宫取胎术。因剖宫产可在短时间内娩出胎儿,迅速结束分娩,对母儿相对安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边缘性或部分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具有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等优点,值得我们推广使用[5]。
3.3 胎盘前置状态的预防措施:①前置胎盘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而非计划引产多在妊娠中期进行,这时前置胎盘尚未出现阴道出血,故易被忽视,中期妊娠引产,尤其是经产妇及有人工流产史的初产妇,应B超常规检查提示胎盘与宫口的位置, 早期发现胎盘前置状态。B型超声检查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并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时必须注意妊娠周数,这样便于跟踪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正确处理[5]。②加强孕妇管理,强调适时、必要的产前检查及正确的孕期指导,特别在孕中期进行产前诊断和产前治疗,妊娠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也需从孕中期开始。孕中期保健预防和及早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可以减少孕晚期、产时、产后的许多问题。③搞好计划生育,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提高避孕节育效果,防治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手术,避免多产、多次刮宫、引产或宫内感染,减少宫内膜损伤和宫内膜炎的发生,减少导致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B超诊断孕妇为前置胎盘后,根据其类型选择适当的引产方式。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6-119, 374.
[2] 徐增祥,杨辛,盛韵姑,主编 妇产科急诊学 第2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93-94,549.
[3] 付连桥,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的处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3):54
[4] 李小毛,段涛,杨慧霞,剖宫产热点问题解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22-323
[5] 向红英,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18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2011,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