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文化传承和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而美术欣赏是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实施和推进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与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怎样使美术欣赏教学就像教学生学唐诗、宋词一样,让学生慢慢感觉、细细体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文化的文脉呢?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教学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画,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有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则是“审美层”……,牛顿这一妙喻,清楚的告诉我们,美术作品是包含着多层面知识的,因此对美术作品知识的讲解不能象做数学题,只有一个固定答案。美术作品欣赏的答案是多样化的。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忧愁人会感受到它的悲伤,乐观的人会欣赏到它的微笑,究竟是微笑还是悲伤呢?答案在自己心中。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另外,我们不能将教材的阐释,当作作品的全部或唯一信息,以次来灌输给学生固定模式的艺术感受。忽视个性的培养,抹杀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宽容学生对作品发表的任何见解,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二、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即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教师首先可以讓学生对作品进行直接的瞬间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定势思维,人云亦云。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让学生去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接着自然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体裁、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思考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自终以宽慰的态度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感知作品,自己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分析后,为了再次深刻的认识作品,对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而对不同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楚的感到画家各自的风貌。一般来说,经过分析比较后,再次感受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作品、丰富相关美术、历史等知识,查阅有关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发表见解前,首先要扭转凡是课本上都是正确的“被动式”观念,让学生清楚教材编著者的观点与思想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和全面的。在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予肯定。总之,只要教师真正做到心中装着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四、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在情景中比较鉴赏比较可以显著地呈现各自的特点、相同和相异之处。比较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局部与整体的比较、局部与局部的比较,风格的比较,构成模式的比较、色彩特征的比较、材料的比较等等。
美术教学中的比较欣赏方法,分为横向比较鉴赏———文化背景下的两幅或多幅画的比较、艺术种类间的多幅画的比较、风格流派间的绘画风格的比较、艺术家间的绘画特征的比较;纵向比较鉴赏———艺术种类不同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绘画作品的纵向比较、艺术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纵向比较、作品创作过程中各阶段时代背景的纵向比较。
在教学中应该将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怎样进行比较呢?例如《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都是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在进行比较欣赏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从表现内容和时代上找出差异。前者是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学生比较后就会发现两个作品产生年代虽然不同,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两位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当时社会下的经济、文化、背景中女性的端庄与安详。《簪花仕女图》表达了女子的闲适与自得的心态,《蒙娜丽莎》表现了女性的优雅而神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太平盛世的作品背景,对画家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比较。
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完善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
“真实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具体的想象。美术欣赏教学在欣赏名作过程中,大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高中美术教材中包含了许多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都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独立观察,充分想象,细细领悟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如:上《形式美的创造》一课中,塞林塔诺《运动绘画第三号》是光效应艺术中同期性构成了一个典范,而学生通过欣赏这件作品有了现实性的联想和虚幻性想象。有的同学说像舞蹈演员的裙子;也有同说像抽象艺术舞台上演奏的形以载道的旋律;还有同学说像一只魔幻的眼睛等等。这一切不都是对美术名作更深的思考吗?课后,大家的周记中又出现一篇较好的观后感。当然,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尚在积极的摸索和发展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数理化在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那是教学水平的话,那么艺术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则是对教学的一般要求,美术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弄明白、更要追求讲艺术。有人总认为“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绘学生看,或者认为美术就是教学生画画。其实不然,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了解画者思想情感,与艺术家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在当前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的精力中,真正得到一份收获,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总之,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去正确地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獻:
[1]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教学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画,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有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则是“审美层”……,牛顿这一妙喻,清楚的告诉我们,美术作品是包含着多层面知识的,因此对美术作品知识的讲解不能象做数学题,只有一个固定答案。美术作品欣赏的答案是多样化的。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忧愁人会感受到它的悲伤,乐观的人会欣赏到它的微笑,究竟是微笑还是悲伤呢?答案在自己心中。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另外,我们不能将教材的阐释,当作作品的全部或唯一信息,以次来灌输给学生固定模式的艺术感受。忽视个性的培养,抹杀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宽容学生对作品发表的任何见解,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二、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即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教师首先可以讓学生对作品进行直接的瞬间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定势思维,人云亦云。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让学生去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接着自然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体裁、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思考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自终以宽慰的态度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感知作品,自己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分析后,为了再次深刻的认识作品,对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而对不同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楚的感到画家各自的风貌。一般来说,经过分析比较后,再次感受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作品、丰富相关美术、历史等知识,查阅有关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发表见解前,首先要扭转凡是课本上都是正确的“被动式”观念,让学生清楚教材编著者的观点与思想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和全面的。在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予肯定。总之,只要教师真正做到心中装着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四、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在情景中比较鉴赏比较可以显著地呈现各自的特点、相同和相异之处。比较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局部与整体的比较、局部与局部的比较,风格的比较,构成模式的比较、色彩特征的比较、材料的比较等等。
美术教学中的比较欣赏方法,分为横向比较鉴赏———文化背景下的两幅或多幅画的比较、艺术种类间的多幅画的比较、风格流派间的绘画风格的比较、艺术家间的绘画特征的比较;纵向比较鉴赏———艺术种类不同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绘画作品的纵向比较、艺术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纵向比较、作品创作过程中各阶段时代背景的纵向比较。
在教学中应该将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怎样进行比较呢?例如《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都是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在进行比较欣赏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从表现内容和时代上找出差异。前者是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学生比较后就会发现两个作品产生年代虽然不同,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两位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当时社会下的经济、文化、背景中女性的端庄与安详。《簪花仕女图》表达了女子的闲适与自得的心态,《蒙娜丽莎》表现了女性的优雅而神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太平盛世的作品背景,对画家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比较。
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完善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
“真实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具体的想象。美术欣赏教学在欣赏名作过程中,大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高中美术教材中包含了许多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都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独立观察,充分想象,细细领悟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如:上《形式美的创造》一课中,塞林塔诺《运动绘画第三号》是光效应艺术中同期性构成了一个典范,而学生通过欣赏这件作品有了现实性的联想和虚幻性想象。有的同学说像舞蹈演员的裙子;也有同说像抽象艺术舞台上演奏的形以载道的旋律;还有同学说像一只魔幻的眼睛等等。这一切不都是对美术名作更深的思考吗?课后,大家的周记中又出现一篇较好的观后感。当然,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尚在积极的摸索和发展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数理化在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那是教学水平的话,那么艺术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则是对教学的一般要求,美术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弄明白、更要追求讲艺术。有人总认为“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绘学生看,或者认为美术就是教学生画画。其实不然,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了解画者思想情感,与艺术家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在当前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的精力中,真正得到一份收获,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总之,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去正确地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獻:
[1]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