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村一品”的长效脱贫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也是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该研究基于铜陵市郊区周潭镇施湾村扶贫工作实际,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探索基于“一村一品”的从“扶贫”到“脱贫”、建立了以产业脱贫为核心、政策兜底为基础、激发贫困人群内生动力为关键、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为保障的长效机制,旨在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实现长久脱贫。
  关键词:一村一品;长效脱贫;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006-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选派作风正、能力强的干部驻村开展专职扶贫工作,?并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的主体作用,以督促落实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和社会保障兜底为主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找准扶贫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增加贫困人口了收入,减少了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等生活支出,脱贫工作成效显著。本文以铜陵市郊区周潭镇施湾村为例,分析了施湾村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长效脱贫机制。
  1 施湾村扶贫脱贫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工作现状概述 施湾村隶属铜陵市郊区周潭镇东北端,与无为县牛埠镇接壤。辖30个村民组,1753户、总人口6177人。施湾村为非贫困村,2016年7月经动态调整后,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93户、495人,目前尚有63户、103人未脱贫,主要是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户,多因病、因残及无劳动能力等原因致贫。
  1.2 存在问题 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施湾村贫困人口按照现行标准逐年减少,然而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扶贫效果。主要表现在:目前的精准扶贫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长效脱贫问题,部分脱贫后的贫困人口增收途径少,增加收入的自我造血能力不强。施湾村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督导和考核,村本部以光伏发电、户贷社用、户贷企用等产业扶贫和政策兜底为主的模式仍停留在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上,扶贫思维只关注物质贫困和脱贫达标,在一定程度忽视了贫困人口内生发展潜力的挖掘以及乡村公共基本建设、社会、文化影响等因素影响,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少、增收难度大,脱贫长效机制建设滞后。具体体现在: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精神贫困”客观存在,贫困人口“等、靠、要”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2 施湾村实现长效脱贫的可行性分析
  精准扶贫是为了长效脱贫,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就要保持贫困人口收入持续增长。从国家政策看,实现长久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亦是解决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步国家对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等助推长效脱贫建设工作必然进一步提速。
  施湾村具备一定的交通优势,紧邻合铜公路、G347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水路运输毗邻铜陵长江外贸码头。境内土壤肥沃,劳动力资源充足,白萝卜、土鸡、花鲢、鲫鱼等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良,市场前景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水域、山麓交相辉映,村具有较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基础,民风淳朴,适合发展全域生态旅游项目。因此,基于施湾村“一村一品”特色的长效脱贫机制建设具有现实可行性。
  3 施湾村长效脱贫机制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必须“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拓宽增收渠道、稳定增加收入来源是实现长久脱贫的根本之计。要实现长效脱贫的目标,必须找准路子,统筹安排,构建施湾村从“扶贫”到“脱贫”的长效机制建设,即:在精准扶贫的同时,基于“一村一品”,建立以产业脱贫为核心、政策兜底为基础、激发贫困人群内生动力为关键、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为保障的长效机制。
  3.1 大力发展符合施湾村特点的产业项目,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机会 始終把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实现长效脱贫脱贫的治本之策,立足施湾村实际,按照“一村一品”的规模化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壮大以施湾白茶、果树、土鸡、水产养殖业为龙头的生态经济产业,加快形成一批特色种养产业示范户。
  3.1.1 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充分发挥现有合作社带动作用,推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争取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立足施湾村实际,适度改变种养殖结构,引进村内外种养殖大户,山林地、枫沙湖水面优势,大力发展施湾村土鸡养殖、鱼虾养殖、白茶栽培、果树种植等村集体经济。有计划地引导本村外出务工大户返乡开展特色种养殖创业、开设生态农庄、发展农家乐等,带动贫困户就业。此外,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适销对路的庭院经济,大力发展村级电商平台,扩大花卉苗木、盆景、米粉等手工制作产品、施湾野生白茶、旅游产品与服务等销售渠道。
  3.1.2 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施湾村境内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资源丰富,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施湾旅游知名度,发展施湾村生态休闲旅游业。做好全域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工作,充分挖掘施湾村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施湾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品牌。整合施湾水库、枫沙湖、准提庵、观音洞、花园大石等旅游资源,搜集有关资料,讲好施湾故事。鼓励农户开设农家乐和民宿项目,开发具有施湾生态食材的菜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3.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借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大力开展村级文明创建活动,做好污水、垃圾、厕所集中整治前期工作,促进村容村貌改变。开发卫生保洁、森林管护、大圩巡查等各类村级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贫困人口。
  3.2 加强种养殖技能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激发内生动力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要实现长效脱贫,必须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并加强种养殖技能培训。根据施湾村丘陵和水面分布较广的实际,引导贫困人口改变传统水稻种养习惯,适度扩大经济价值高的特色作物种植和特色养殖,重点针对施湾白茶、盆景花卉、油茶、葛根、无花果、基围虾等项目加强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抗风险能力。   3.3 严格落实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低保、五保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返贫人口对接保障机制 通过2016—2018年的扶贫脱贫工作实践发现,用足用好教育、医疗、住房安全、低保、五保等国家扶贫政策,对减少贫困户开支、增加收入水平意义重大。2018年,施湾村共有101户贫困家庭141名学生享受教育资助、助学贷款、雨露计划等减免及资助总计费用21.8万元。危房改造18户补助改造资金37.4万元。医疗方面,2018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住院治疗及门诊治疗375人次,减免各种医疗费用112.5万,个人支付10.4万元,平均报销高达91.5%。低保64户获得生活救助36万元,五保34户获得生活救助17万元。今后一是加强政策宣传,督促政策落地,让贫困户都能享受各项政策,全村剩余63户、103人贫困人口预期收入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得到实现。二是落实返贫人口对接保障机制。对于重大疾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变故导致的返贫,应积极落实建立起返贫对接保障机制,从生活补助、基本医疗、就业等方面给予返贫人口政策支持,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规范程序,通过本人申请、村两委会评议、村民代表评议、公示等精准识别方式,实现社会扶贫兜底,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3.4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长效脱贫机制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抓农村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今后要始终发挥党建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3.4.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身处脱贫攻坚的最前沿阵地,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大力推动村级党建工作。
  3.4.2 加强党员纪律与作风建设 加强党员纪律与作风建设,发挥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好扶贫主体责任和各项扶贫政策,不折不扣完成好各项扶贫工作任务。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转变发展观念,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机遇,不断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摒弃倦怠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扶贫,对贫困户反映的各种诉求,要加强思考,认真研判,集体讨论。对于合理的诉求,要积极回应,对于不合理的诉求,要做好说明和解释工作。
  4 结语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是做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本文不仅着眼于当前扶贫工作实践,使施湾村全体贫困戶和贫困人口2020年前按照现行标准实现全部脱贫目标,更注重长远,立足施湾村生态、特色农产品等具体特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一村一品”为基础,开展长效脱贫机制研究,通过党建引领,旨在使贫困人口多渠道增加收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国防.吴俊杰.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路径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4):45-48.
  [2]杜健宇,刘泽世,许亚梅.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教育脱贫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0):159-161.
  [3]李庆龄.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残疾人脱贫路径优化[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8(16):179-180.
  [4]祁金芳.脱贫攻坚中旅游扶贫的路径选择[N].民族日报,2018-08-19.
  [5]韩斌.探索完善生态脱贫新路子[N].云南日报,2018-07-15.
  [6]贾冀南.基于金融帮扶视角的因病致贫农户脱贫路径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1):4-6.
  [7]安丰东.从精准扶贫到脱贫的实践路径探寻[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4):16-23.
  [8]张梦霞.脱贫攻坚道路中文化扶贫的路径选择[J].智库时代,2018(6):217-218.
  [9]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N].人民日报,2017-11-01.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地理、生态环境等多学科方面的知识,以解决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目标,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该文介绍了安顺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课程设计不科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实验实践条件、考核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等问题。并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
期刊
摘 要:实践教育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动手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该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结合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应化专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应用化学专业校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育金地;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为了解施用沙蒿生物炭对沙土有效养分的影响,通过室外无植物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沙蒿生物炭、有机物料(羊粪、沙蒿粉)及沙蒿生物炭与有机物料混合施用对土壤有效NPK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沙蒿生物炭、有机物料及沙蒿生物炭与有机物料混合施用,均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效NPK含量,并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效养分含量增加。其中,沙蒿生物炭与有机物料混合施用,土壤的有效养分的增幅
期刊
摘 要:基于1980—2015年7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结合地学统计方法对典型岩溶区县域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5年来,研究区的用地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绝对主导用地,3者面积比例之和稳定在98%以上,整体变幅较小。研究区用地变化剧烈程度依次是建设用地>水域>林地>未利用地>草地>耕地;从综合土地利用角度看,1995—2005是研究区35年来用地
期刊
摘 要:为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番茄幼苗单一施用科斯润竹纤维微生物菌肥,分析该菌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能促进番茄的植株生长和根系生长,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处理组14d的番茄幼苗株高比对照组高10.2cm,生长速度是对照组的1.95倍;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加167%,达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各营养指标亦有显著改善:硝酸盐
期刊
摘 要:在农学硕士群体中开设双语专业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又能切实提高农业硕士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力。该文阐述了在农业硕士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内涵、意义及其必要性,探讨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了双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高校农业硕士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硕士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硕士;双语教学;必要性;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根据农业微生物的学科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分析了基于现代网络科技和新媒体的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农业微生物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并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角色体验式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角色体验式教学适合在农业微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能明显提高农业微生物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性。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角色体验式教学;参与感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该文分析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改善实验条件、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开展设计性实验、丰富考核内容等改革措施,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成效。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4-0154-03  Abstract:To explore the
期刊
摘 要:发展林下经济是林业发展新的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既符合当前建设现代林场的要求,也利于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是推进国有林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对景宁县林业总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国有林场、集体林等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借鉴,加快推进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该文介绍了河北农业大学气象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气象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传统以及考核体系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了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主导、以改革教学方式为引导和以改革考核体系为督导的“2教1考”改革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也为其他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2教1考”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