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们过去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往往把“卫道士”“走狗”“爪牙”等词加诸其身,借以完成诸如“批判”“讽刺”“揭露”的任务。这种从小说的外部出发来进行社会学式的图解的方法,为我们理解小说提供了一种方式,但并不妨碍我们从审美一定意义上也是审丑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篇小说,尤其是别里科夫这个人。
这里所说的审美(审丑)是指审视人的情感,考察其情感的表里、强弱、热冷、有无等,探索人物内心的情感纵深结构、情感逻辑因果,从小说人物的感觉出发,找到人物的情感,探索人物的智性,从而达到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深刻把握与理解。如果从这个角度对别里科夫这一经典人物形象进行开掘,有利于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是借中学教师布尔金之口来讲述别里科夫的故事的。从布尔金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别里科夫是一个“套子”式的人物。首先是“套子”式的装扮,其次是“套子”式的语言与思想,再次是“套子”式的串门习惯,最后是“套子”式的居家生生活。对别里科夫来说,他用“套子”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对读者来说,要理解别里科夫,就要把他身上从外到内的“套子”层层解开,找到他为什么非要戴上“套子”的情感逻辑。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别里科夫的“套子”对他本身的价值何在?为什么他对“套子”如此着迷?对“套子”的痴迷构成了别里科夫心理结构的第一重。从布尔金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别里科夫之所以要把自己用“套子”装起来,主要是因为他性情孤僻,对现实生活充满惧怕,希望借“套子”来“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也就是说,“套子”成为别里科夫获得安全感的依仗,是他安身立命的东西。表面上,别里科夫把自己裹得越来越紧,越来越严,实现了把他与外界隔绝的目的;实际上,想用“套子”把自我与外界隔绝的逻辑在理性上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可能的,实为自欺欺人。让人感到荒谬的是明显不值推敲荒诞不经的逻辑,别里科夫这个教希腊文的中学教师,一个知识分子,却忠实地信守着,而且是“十多年如一日”。可见,他对“套子”的态度是深信不疑的,是忠诚的,他的情感是热烈而执着的。吊诡的是信守的结果是安全感的落空,生理病态的加剧。别里科夫完全陷入了一种悖论中:越是害怕,越是孤僻,越是加重“套子”;越是加重“套子”,恐惧感不安全感越深,结果自然是再次加重“套子”,再次获得更深的恐惧,造成身体心理更深的伤害。这一悖论的怪圈,即为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套子(安全)、恐惧(套子),可以把这种逻辑称为“套子”逻辑。这种逻辑从理性上来说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却是别里科夫所有行为语言的内在依据。别里科夫的套子观念是单纯的,对套子的信守更是坦诚的,正是其情感逻辑在起作用才会如此。也许会让人感到荒诞与心悸,但也正因如此,別里科夫的形象才如此鲜明,如此动人。
小说以大量的篇幅交代别里科夫荒诞的病态的“套子”式的言行,在叙述上可以说是不厌其烦。对叙述者布尔金来说,他是别里科夫的同事,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近距离的观察者,一生命运的亲历者。正因为他和别里科夫人际关系很近,才增加了布尔金所讲的别里科夫的故事的真实性,可信性。对听者来说,正因为故事本身蕴含着的荒诞离奇的因素,伊万内奇才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才会在夜晚两人无聊的闲谈中中耐心倾听。契诃夫的匠心正在此,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聊式的叙述中完成了对别里科夫情感逻辑也是根本性格的塑造。
不勘破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的谜团,我们很难理解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故事。让别里科夫谈恋爱,绝不仅仅是契诃夫的幽默,出于对别里科夫同情的理解,我们更愿意相信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别里科夫“套子”逻辑的检验,借以暴露别里科夫的心理图景。
瓦连卡的到来,对包括别里科夫在内的所有人是极具冲击力的。瓦连卡美丽、活泼、热情,她就像一团火无所畏惧的燃烧着,也点燃了别里科夫身上常常被人无视也是被他自己层层包裹可以隐藏的生命本能。这是别里科夫心理结构的第二重。不得不说的是,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动的。别里科夫靠近瓦连卡,一是因为瓦连卡的迷人风姿带来的无法抵挡的吸引力,二是那帮“闲得无聊的太太的怂恿”,三是因为瓦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亲热的女人”;而瓦连卡愿意接受别里科夫,一是因为“她在她弟弟那儿生活得不大快活,他们只会成天价吵啊骂的”,二是因为她“盼望着有自己的小窝了”,三是因为“她的年纪已经没有功夫来挑啊捡的,跟什么人结婚都行”,四是因为“我们的小姐们大多数都不管跟谁结婚,只要能嫁出去就算”。考察两人恋爱的动机,他们都不是出于“爱”的需要,都含有很多功利性。别里科夫能够“爱”,恐怕是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他的“爱”的特征是不自觉的,不自由的。这就和真正的出于“爱”的需要自觉的自由的爱情构成了反差,形成了矛盾。而矛盾的原因我们如果剔除人的生物因素的话正是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在起主要作用。并且别里科夫的“爱情”和他身上隐藏着的很久以来运行良好的“套子”逻辑是根本冲突的:戴上“套子”可以获得安全,但是无法得到爱情;解除“套子”可以收获爱情,但是会带来恐惧失去安全。正是在这根本的冲突中,别里科夫选择了把自己“越法深地缩进他的套子里去了”。这样“套子”逻辑刚刚被打开的缺口又重新愈合了并顽固地占有了别里科夫全部的躯体乃至灵魂,它最终战胜了爱情。
后来的“漫画事件”“自行车事件”特别是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的交锋,与其说是新旧观念、势力的碰撞角逐,不如说是“套子”逻辑在战胜“爱情”逻辑之后面临的再次检验。对柯瓦连科这个人物,我们习惯上从人物性格上去考虑,往往忽视了设置这个人物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柯瓦连柯对别里科夫“套子”逻辑的冲击、瓦解主要集中在对“套子”逻辑的直面揭露上。别里科夫的“套子”逻辑外在表现是明显的,但其内在运行却是潜隐的。这可视为别里科夫心理结构的第三重。对别里科夫的“套子”逻辑,其他同事感受到并且甘愿受其压制,只有柯瓦连科采取了激烈的反抗。他直斥别里科夫是“告密者”是“蜘蛛”,这就把别里科夫想用“套子”隐藏的内在心理、“套子”存在的内在依据暴露在众人面前。所以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上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要知道这还是他平生第一回听到这么不客气的话”。看似强大的逻辑,因为其是潜在的,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就破坏了其运行的土壤,现出虚弱的本性。当柯瓦连科把别里科夫推下楼,表面上倒下的是其躯体,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意味着别里科夫“套子”逻辑的失败、破产。“套子”逻辑的破产,对别理科夫来说失去了一切言行的依据,所以他只能走向最后的归宿:坟墓。
别里科夫的诡异在这里,深刻也在这里,动人也在这里。他的“套子”逻辑无疑是坚固的,它统治了全城人十几年,它战胜了人的本能,他战胜了爱情,甚至在别里科夫死后依然存在;别里科夫的“套子”逻辑又是虚弱的,只要直言面对,好像一戳就破,如此简单而已。可是以布尔金为代表的别里科夫的同事们、同城者,就这样近距离观察着,感受着,忍受着,郁闷着,言说着,讥讽着,只是却没有直面,没有反抗。或者这才是普遍的人性,普遍信守着本是荒谬的东西。人生的矛盾在这里,人生的悲剧也在这里,契诃夫的深刻也在这里。
[作者通联:贵州大学附属中学]
这里所说的审美(审丑)是指审视人的情感,考察其情感的表里、强弱、热冷、有无等,探索人物内心的情感纵深结构、情感逻辑因果,从小说人物的感觉出发,找到人物的情感,探索人物的智性,从而达到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深刻把握与理解。如果从这个角度对别里科夫这一经典人物形象进行开掘,有利于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是借中学教师布尔金之口来讲述别里科夫的故事的。从布尔金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别里科夫是一个“套子”式的人物。首先是“套子”式的装扮,其次是“套子”式的语言与思想,再次是“套子”式的串门习惯,最后是“套子”式的居家生生活。对别里科夫来说,他用“套子”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对读者来说,要理解别里科夫,就要把他身上从外到内的“套子”层层解开,找到他为什么非要戴上“套子”的情感逻辑。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别里科夫的“套子”对他本身的价值何在?为什么他对“套子”如此着迷?对“套子”的痴迷构成了别里科夫心理结构的第一重。从布尔金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别里科夫之所以要把自己用“套子”装起来,主要是因为他性情孤僻,对现实生活充满惧怕,希望借“套子”来“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也就是说,“套子”成为别里科夫获得安全感的依仗,是他安身立命的东西。表面上,别里科夫把自己裹得越来越紧,越来越严,实现了把他与外界隔绝的目的;实际上,想用“套子”把自我与外界隔绝的逻辑在理性上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可能的,实为自欺欺人。让人感到荒谬的是明显不值推敲荒诞不经的逻辑,别里科夫这个教希腊文的中学教师,一个知识分子,却忠实地信守着,而且是“十多年如一日”。可见,他对“套子”的态度是深信不疑的,是忠诚的,他的情感是热烈而执着的。吊诡的是信守的结果是安全感的落空,生理病态的加剧。别里科夫完全陷入了一种悖论中:越是害怕,越是孤僻,越是加重“套子”;越是加重“套子”,恐惧感不安全感越深,结果自然是再次加重“套子”,再次获得更深的恐惧,造成身体心理更深的伤害。这一悖论的怪圈,即为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套子(安全)、恐惧(套子),可以把这种逻辑称为“套子”逻辑。这种逻辑从理性上来说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却是别里科夫所有行为语言的内在依据。别里科夫的套子观念是单纯的,对套子的信守更是坦诚的,正是其情感逻辑在起作用才会如此。也许会让人感到荒诞与心悸,但也正因如此,別里科夫的形象才如此鲜明,如此动人。
小说以大量的篇幅交代别里科夫荒诞的病态的“套子”式的言行,在叙述上可以说是不厌其烦。对叙述者布尔金来说,他是别里科夫的同事,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近距离的观察者,一生命运的亲历者。正因为他和别里科夫人际关系很近,才增加了布尔金所讲的别里科夫的故事的真实性,可信性。对听者来说,正因为故事本身蕴含着的荒诞离奇的因素,伊万内奇才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才会在夜晚两人无聊的闲谈中中耐心倾听。契诃夫的匠心正在此,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聊式的叙述中完成了对别里科夫情感逻辑也是根本性格的塑造。
不勘破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的谜团,我们很难理解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故事。让别里科夫谈恋爱,绝不仅仅是契诃夫的幽默,出于对别里科夫同情的理解,我们更愿意相信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别里科夫“套子”逻辑的检验,借以暴露别里科夫的心理图景。
瓦连卡的到来,对包括别里科夫在内的所有人是极具冲击力的。瓦连卡美丽、活泼、热情,她就像一团火无所畏惧的燃烧着,也点燃了别里科夫身上常常被人无视也是被他自己层层包裹可以隐藏的生命本能。这是别里科夫心理结构的第二重。不得不说的是,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动的。别里科夫靠近瓦连卡,一是因为瓦连卡的迷人风姿带来的无法抵挡的吸引力,二是那帮“闲得无聊的太太的怂恿”,三是因为瓦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亲热的女人”;而瓦连卡愿意接受别里科夫,一是因为“她在她弟弟那儿生活得不大快活,他们只会成天价吵啊骂的”,二是因为她“盼望着有自己的小窝了”,三是因为“她的年纪已经没有功夫来挑啊捡的,跟什么人结婚都行”,四是因为“我们的小姐们大多数都不管跟谁结婚,只要能嫁出去就算”。考察两人恋爱的动机,他们都不是出于“爱”的需要,都含有很多功利性。别里科夫能够“爱”,恐怕是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他的“爱”的特征是不自觉的,不自由的。这就和真正的出于“爱”的需要自觉的自由的爱情构成了反差,形成了矛盾。而矛盾的原因我们如果剔除人的生物因素的话正是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在起主要作用。并且别里科夫的“爱情”和他身上隐藏着的很久以来运行良好的“套子”逻辑是根本冲突的:戴上“套子”可以获得安全,但是无法得到爱情;解除“套子”可以收获爱情,但是会带来恐惧失去安全。正是在这根本的冲突中,别里科夫选择了把自己“越法深地缩进他的套子里去了”。这样“套子”逻辑刚刚被打开的缺口又重新愈合了并顽固地占有了别里科夫全部的躯体乃至灵魂,它最终战胜了爱情。
后来的“漫画事件”“自行车事件”特别是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的交锋,与其说是新旧观念、势力的碰撞角逐,不如说是“套子”逻辑在战胜“爱情”逻辑之后面临的再次检验。对柯瓦连科这个人物,我们习惯上从人物性格上去考虑,往往忽视了设置这个人物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别里科夫的情感逻辑。柯瓦连柯对别里科夫“套子”逻辑的冲击、瓦解主要集中在对“套子”逻辑的直面揭露上。别里科夫的“套子”逻辑外在表现是明显的,但其内在运行却是潜隐的。这可视为别里科夫心理结构的第三重。对别里科夫的“套子”逻辑,其他同事感受到并且甘愿受其压制,只有柯瓦连科采取了激烈的反抗。他直斥别里科夫是“告密者”是“蜘蛛”,这就把别里科夫想用“套子”隐藏的内在心理、“套子”存在的内在依据暴露在众人面前。所以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上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要知道这还是他平生第一回听到这么不客气的话”。看似强大的逻辑,因为其是潜在的,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就破坏了其运行的土壤,现出虚弱的本性。当柯瓦连科把别里科夫推下楼,表面上倒下的是其躯体,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意味着别里科夫“套子”逻辑的失败、破产。“套子”逻辑的破产,对别理科夫来说失去了一切言行的依据,所以他只能走向最后的归宿:坟墓。
别里科夫的诡异在这里,深刻也在这里,动人也在这里。他的“套子”逻辑无疑是坚固的,它统治了全城人十几年,它战胜了人的本能,他战胜了爱情,甚至在别里科夫死后依然存在;别里科夫的“套子”逻辑又是虚弱的,只要直言面对,好像一戳就破,如此简单而已。可是以布尔金为代表的别里科夫的同事们、同城者,就这样近距离观察着,感受着,忍受着,郁闷着,言说着,讥讽着,只是却没有直面,没有反抗。或者这才是普遍的人性,普遍信守着本是荒谬的东西。人生的矛盾在这里,人生的悲剧也在这里,契诃夫的深刻也在这里。
[作者通联:贵州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