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专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jma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语言是一种浑然自成的语境,鉴赏诗歌是一种独具风味的审美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样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目前宁夏地区所用的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诗歌篇目虽然几乎每本教材中都有涉及,但缺乏对诗歌整体解读的完整模块编排,这也成了学生在诗歌学习上的最大障碍:学习过的诗歌过少,学生缺乏对诗歌整体的认知,难以进入诗歌独特的意境,难以将诗歌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在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单元的教学中,便开始尝试着引入专题教学,运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以教材为线索,兼顾诗歌阅读鉴赏的广度与深度,从而使诗歌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能从诗歌的专题学习中,既感受到诗歌独特的美感,又兼顾诗歌鉴赏的基本手法以及诗歌与文学生活的联系,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沁园春· 长沙》为例,谈谈高中诗歌教学中应当如何利用专题教学的方法兼顾诗歌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一、诗人专题,知人论世
  诗歌阅读理解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作者背景以及写作背景的了解,这也正是传统诗歌阅读中的“知人论世”法。通过对作者的探究,写作背景的了解,从而使学生明确诗人的创作目的和要表达的情感。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课文这一首诗歌入手来介绍作者及相应的写作背景,使得学生有一种完成任务似的感觉,或者使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背景解读感觉过于牵强,难以真正理解知人论世这一方法的精髓。
  因此,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专题中,我们尝试设计了一个品读毛泽东诗歌的专题。在这个专题中,首先引入了毛泽东早期创作的一首小诗《七古·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树底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做声?
  这首诗歌短小易懂,学生很容易明白诗歌的内容,同时也很快能感受到诗歌的独特之处。咏物诗我们读过很多,大多是梅兰竹菊等高洁之物,而本诗的主角只是一只小小的青蛙。然而正是这样一只小小的青蛙,在毛泽东的笔下,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飞扬的气势,“如虎踞”三个字,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青蛙蹲踞池塘边的神态,更传递出与众不同的精神,而那份气定神闲的“养精神”,那份“哪个虫儿敢做声”的傲骨,在短短二十八个字的诗歌中,体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那份张扬于外的王者气势,能被学生轻易地捕捉到。这首由十七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为“言志”而作的诗歌所体现的气势,与三十二岁的毛泽东在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重游橘子洲时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气势,是一脉贯通的。由此,再引入对“我手写我心”的艺术理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继而,我们引入毛泽东的另一首著名诗歌《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创作于1935年9月,是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在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后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诗歌中涉及的地名“六盘山”,是宁夏的著名景点,大家都比较熟悉,学生在阅读时心理上首先就有亲切感,然后再结合创作此诗时的历史背景来进行解读,作者看到了六盘山上“天高云淡”的壮美秋景,感受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豪情,更理解了诗人“红旗漫卷”的伟大政治理想,同时也能领略到诗人定然取胜的执着信念。短短的诗歌,浓浓的壮志,让我们不由地感叹毛泽东诗歌中所独有的气势,也让学生在这样的体悟中,真正领略到毛泽东诗歌的精神风采。由此,学生便会更好地理解同一诗人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亦或诗歌风格也会因作者的不同而不同,会因所处的时代不同而不同,从而真正理解“知人论世”的鉴赏理念。
  二、意象专题,一叶知秋
  在《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中,诗歌的意象是极其鲜明而立体的。诗歌所写的季节在开篇已经明确点出:寒秋。作者独立江边,看满山秋景。描摹秋天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比比皆是。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悲伤;如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苍凉;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美……然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却呈现出了全然不同的景观:碧绿透彻的江水,千帆竞发的飞舟,翱翔天际的雄鹰,自由飞翔般的游鱼……那色彩对比的热烈,那万物灵动的活力,那秋天更胜春朝的美好与清爽,尽在毛泽东的笔下舒展开来。
  通过比较,学生懂得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心境之下,所书写出的色彩是迥然不同的。如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在刘禹锡的《秋词》中,有着和《沁园春·长沙》一样的意象,晴空的飞鸟,满山遍野的红叶,读之同样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但刘禹锡的诗作更多的是单纯的展现对于秋景的喜爱,而毛泽东笔下的飞鸟和红叶,却更有一种壮志凌云的气势和革命必胜的信念。由此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感受到,同样的意象,同样的意境,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同样可以有千姿百态的美妙。再如清代王士禛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作与《沁园春·长沙》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意象:广阔的江水,江面上的小舟。而對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题秋江独钓图》一诗借助这些意象表达的是虽独自钓起一江秋意、饱含逍遥却又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而《沁园春·长沙》中的意象却更多的一种千帆竞发的激情豪迈,是江阔凭鱼跃的壮志凌云。
其他文献
在探讨烛之武人物形象时,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表述的:“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我想,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探讨还可以更深入一点,更全面一点!  一、探讨形象,回到“春秋”  我们在探讨历史人物的形象时,只有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才能客观而又准确地评价烛之武的行为。 
一、背景简介  随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课堂”渐成燎原之势。而从长远看,“线上教学”必然会在常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教学新常态。对于高中语文而言,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语文的课堂不仅是语言文字实践的阵地,同时更是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提升的平台,隔着冷冰冰的屏幕,情感交流、思维碰撞要大打折扣。而复习课,作为高三语文教学的常态主导课型,最理想的就是时间短,见效快。那么线上复习课,如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相比,文本篇幅长、思维容量大、难度大,而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则与初中相比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因此阅读理解基本上是吃老本。笔者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即教会学生编制结构思路导图来分析文本,整合多种能力训练,以此来驾驭文本,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结构思路导图分析系统的定义与原理  1.结构思路导图的内涵  所谓结构思路导图,是阅读者立足于整体阅读,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着重关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也要通过这个主阵地——课堂而得来的。因此,课堂无论是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是诗。一首好诗,它或许没有优美的语言,或许没有动听的韵律,但它必然有着动人的真情。无论它是冗长还是简短,不管它是晦涩还是平易,情感会带你走进诗歌,深切体会诗歌之美。或是让你热情澎湃,或是让你怅然若失,或是引你心神浮动。但同样是“言志”, 与古典诗歌有所不同的是,现代诗突破了“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情感美也是现代诗内涵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它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学生的语文阅读题失分比较严重。不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学生答题都比较敷衍,答不到重点,对于阅读题的题型等识别非常模糊,有时即便答正确了也不能得到全部的分数。因此,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极为关键,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策略。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读”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阅读重在一个“读”字。要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中指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也是教学的重要宗旨。在写作中,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在审题中,我们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促进思维进阶,提高核心素养。审题之审,关键在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是一项综合性思维体操,需要学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礼记·乐记》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公元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年少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成为师生喜爱的经典篇目。这篇游记精巧别致,文短意长,值得仔细玩味。但我们不少老师备课时对该文的研究缺少深度,教学中自然是浅尝辄止;有的老师对该文意蕴的解读仅仅停留在作者的身世遭遇,最多也只分析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笔者以为仅此止步,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仅仅触及文章的皮毛与骨肉而已,并没有深察到文章的真正灵魂。  柳宗元在本文难道仅仅是讲述自己曾在永州的
老舍《想北平》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历经岁月沉淀,魅力依旧。笔者认为老舍先生不仅是将北平当做一座城来描写,更是当做一个家来思念,甚至是当做自己的母亲来深爱。  一、一座平和的城  北平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一块圣地,它作为首都,历经数朝,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国际交流中心,是可以和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比肩的历史文化名城,但作者却并未高山仰止地仰望,而是带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地平视。在课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