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这8大艺术门类各有各的展现方式,而电影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其他7个艺术门类都是个人思想表达的艺术,个人或者小群体就能完成,并且更倾向于自我感受的表达,不仅更为抽象,而且对展现环境的要求较低。相比之下,电影难以依靠小群体完成,它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作为思想的源泉,导演需要假他人的表演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形体、动作、神态都是非常具象的表现方式,而随着有声电影,特别是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的应用,让电影这项具象艺术,又有了最为具象的对白以及最为抽象的音乐等更多的表现形式。
相比可见、可再现、可静态表达的画面,声音的体验较为间接,它没有静态表现形式,依附于主体而存在。然而,作为电影艺术中最重要的奖项,奥斯卡金像奖却从1930年开始,先后设立了最佳混音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原创歌曲奖和最佳音效剪辑奖等多个直接与声音相关的奖项。
说到声音,就不能不提及一家触角渗透至所有有关声音领域的公司,我们看不到它,但不夸张地说,随时都会与之打交道的公司,它就是杜比。1965年,在剑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美国人Ray Dolby,在英国伦敦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并将科学研究作为重心的公司,这就是杜比实验室有限公司(Dolby Laboratories Inc.,以下简称杜比公司)。1976 年,Ray Dolby将总部迁到了旧金山,这里距离全球影视娱乐的中心洛杉矶仅600km,并由此与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杜比这家以声音著称的企业,如何在光影艺术中书写自己的历史的。
有声之源
在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影,最初只是连续的影像。1895年,当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俩在巴黎的一个小咖啡馆里完成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的正式公映,影响人类生活百年的艺术正式粉墨登场,无论是他们所放映的12部1min长的黑白片段,还是更早的英国人Louis Le Prince所制作的仅长2s的《Roundhay Garden Scene》,声音都还不是电影的组成元素。改变发生在1900年,伟大的创意让声音成为视觉艺术的背景,令观影过程不再枯燥无味。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声音只能作为背景使用,多无对白而只有与画面无精确关联度的音乐。直至1910年,爱迪生发明了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摄影机上的图像联系起来的电影机,音画同步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声音开始成为电影的固定组成元素,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诞生了。
又过了17年,也就是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正式出品《爵士歌王》,主角一句“等一下,等一下,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标志着有声电影新时代的来临,短短9年后,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无声电影尘封历史。
模拟时代的噪音
随着声音以及彩色的加入,让作为娱乐业之首的电影工业进入了高歌猛进的时代,新技术被广泛引入。默片时代,35mm胶片的满画幅长宽比例是和传统电视一样的4:3(28mm×21mm,确切地说,此时电影屏幕的规格是后期电视画面规格的决定性参考因素)。而与最初爱迪生发明的画面和声音双机同步播放不同,华纳兄弟影业开启了有声电影的商业时代后,就确定将声音信息直接印制在电影胶片上的方式,随着24格胶片的移动,对应帧的声音也被高同步精度地回放出来。在不改变35mm胶片基本规格的条件下,胶片上的画面高度未变,而宽度被设定在1英寸(25.4mm),即长宽比例为1.21:1,画面侧面的3mm宽空间留给影片的背景音乐、对白等多路音源所混合的单音轨使用,因而实际上那个时候,电影画面变得更窄了。这种画面与音轨同时印制在胶片上的方式,直到环绕声技术出现之前一直在延续。
电影中的声音来源众多,随着艺术表现力增强的需要,越来越多声音的元素被加入,在背景、音乐和对白之外,音效的概念逐渐显现,此时奥斯卡金像奖增加多个相关奖项不无道理。为了方便调整和增减,人耳听起来的一个声音,在电影上却是由多个音源产生并对应多个相互独立的记录,这就是音轨概念的基本雏形。
在模拟时代,信号(声音)与噪音之比,即信噪比是音响质量的关键参数,同时影响着观影体验。但是,当越来越多路音源需要混合、后期音效需要叠加处理,每一次混音、每一次处理,都使噪音变得更大——模拟技术的局限,甚至严重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
Ray Dolby在电路信号处理上的造诣,让杜比公司从一开始就将工作目标瞄准了战后繁荣时期蓬勃发展的电影电视业,公司成立仅仅几年后,其第一个面向民用市场的NR(Noise Reduction,降噪)技术Dolby A-Type就被运用到电影中。这部1971年发行的著名英国剧情电影《A Clockwork Orange(发条橙)》不仅情节和拍摄技法成为一代经典,也因为出色的音效质量让杜比公司引起了大洋彼岸好莱坞的注意。在制片商的力邀之下,当然也开始看到了更大市场机遇,最终促成了杜比公司总部迁至旧金山。在A-Type之后,杜比更是一发不可收,B、C、S-Type NR技术陆续面世,杜比的技术在电影、电视、录音制品中被广泛使用,其“Double D”标志成为高品质声音的代名词。
立体声时代王者
声音的出现,满足了人们从视觉到听觉的感官刺激,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人们对“真实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延续20多年单声道(Mono)干涩、无方向性的声音状态,终于在1957年被改变。这一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第一次将立体声(Stereo,更确切地说是双声道)唱片引入商业应用领域,当时的存储介质为双音轨的磁带,而后来又更为广泛地采用黑胶唱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一技术创新,很快被音乐领域的奥斯卡奖——艾美奖所认可,而在影音不分家的电影领域,立体声技术早就开始了相关尝试。其实,早在1939年,迪斯尼的动画片《幻想曲(Fantasia)》就率先采用了多音轨录制和多声道回放技术,当时这种技术也被迪斯尼公司称为Fantasound。 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声技术及电影,直至1975年才正式商用,这就是使用环绕声编码的Dolby Stereo(杜比立体声)和使用其技术的电影《A Star Is Born(一个明星的诞生)》(1975年版)。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一个明星诞生了——Dolby Stereo的出现,开创了声音领域的全新世纪。Dolby NR A-Type采用了单声道光学音轨技术,首套Dolby Stereo设备CP100同样采用了Dolby SR(Spectral Recording,光谱录制)技术,只不过升级为立体声格式。虽然仍然是模拟信号形式,但Dolby Stereo采用了时至今日都仍在被广泛使用的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虚拟算法。它通过矩阵编码的方式,在两条光学音轨上保存了4条音轨信息,并向下兼容双声道播放设备,如今这样的转换功能已十分罕见,但在30年前的Walkman上,“Stereo”绝对是顶级产品的标志。Dolby Stereo首次将声音的立体概念从左右声道的概念中升华出来,初期编码就包括了隐藏在屏幕后的左、中、右等3路主音源扬声器阵列以及侧方和后方多组扬声器所实现的环绕声,共4路独立音轨,这就是如今仍被广泛使用的Dolby Surround(杜比环绕声,也称作Dolby 5.1)技术的雏形。
1979年,杜比公司因“改进电影声音录音和还原系统”的Dolby Stereo技术,首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并创造了30余年来每届奥斯卡均有采用杜比技术的影片入围最佳声效奖提名的奇迹。今年5部最佳音效奖提名影片和5部最佳音效剪辑奖提名影片,全部采用了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及其后延技术,传奇仍在延续。
在影院中,杜比的技术并未受到强有力的挑战,而在民用领域,或者更直白地说,在家庭影院和PC多媒体领域,来自SRS、Aureal、Qsound甚至DTS的技术和产品都对其发起了挑战,音响系统搭建成本,成为这些竞争对手最有力的武器。
好在杜比及时调整了自身策略,推出了Dolby Pro Logic系列技术,拓展了普通立体声至环绕声的音效以及Dolby Virtual Speaker(杜比虚拟扬声器)技术以标准立体声扬声器虚拟5.1声道环绕的效果,解决了成本与环绕声之间的矛盾。
标准竞争
如前所述,影院中的Dolby Stereo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环绕声,而杜比的目标是在胶片上记录无需混合编码、各信道完全独立编码和存储的5.1音轨。然而这个时候,传统的35mm胶片底部音轨记录区域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数据记录的需求,一部备受争议的经典影片《Apocalypse Now(现代启示录)》的推出,也令如新升朝阳般的杜比有了发挥技术优势的机会。
《Apocalypse Now》采用35mm胶片拍摄,但公映时采用了70mm扩印胶片(非IMAX),这除了能带来更好的画面质量之外,也给对真正5.1声道环绕声音效跃跃欲试的杜比公司创造了放下更多音频信息的空间,Dolby Surround正式登场。然而,如果没有超大的70mm胶片空间,仍处于模拟时代的音频技术连记录的空间都不够。
作为近乎垄断的技术,Dolby Surround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唱片领域的CD-Audio虽然率先开始数字化,但是其双声道立体声始终无法挑战环绕声。然而数字化浪潮不可阻挡,在激烈的数字化有损压缩和模拟“无损”存储的争论中,一项对今天都应用广泛的技术诞生了。
1992年,《Batman Returns(蝙蝠侠归来)》开始采用全新的音频编码算法技术,虽然信道仍为Dolby Surround的5.1声道,但是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势必会盖过前辈,成为意义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它将5个全频段(3Hz~20 000Hz)音轨和一个低频段(3Hz~120Hz)音轨通过有损压缩的方式编码为一个数据流,压缩算法将人耳不易察觉的高频声音细节信息压缩,从而能够实现10:1的压缩比,很好地解决了胶片上的音频信号存储问题。
在拿下电影市场之后,这项俗称AC-3(Dolby Audio Code 3)的技术被更多领域采用,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1995年被确认为DVD和北美数字电视音频标准后,Laserdisc(光盘)、DVB-T(地面数字电视广播)、Cable TV(有线电视)、DBS(直播卫星)、DTMB(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IPTV、Blu-ray、HD DVD等影视领域先后采用了Dolby Digital数字音频技术,而在PC娱乐领域,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 OS,也都将其作为内置的音频技术,其影响力可谓如日中天。
此后,Dolby Digital EX、Dolby Digital Plus、Dolby Digital Live等一系列相关更新技术的陆续面世,将5.1声道音轨逐渐拓展到7.1声道,音频编码流从640kb/s拓展到1.7Mb/s。环绕声效果及音质表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Dolby Digital Live技术的推出,令PC和主机游戏这样具备游戏互动特性的应用,能够实时演算生成环绕声效果,声音由此变得不再拘泥于预设角度,而能够随主人公的视角“活”起来。
在Dolby Digital推出的4年后,也就是《Batman Returns》上映的前一年,由导演史提芬史匹堡创立的DTS(Digital Theatre System,数字影院系统)公司也推出了DTS音响格式,它也将数字5.1声道设定为基本格式,并且包括7.1声道编码的DTS-ES等扩展技术。与Dolby Digital仍然借助胶片的齿孔空白处记录全部音频码流不同,DTS格式的胶片仅仅记录非常简单的音频同步信息,而没有直接的音轨信息。实际音轨信息存储在与影片同步播放的CD-Audio盘片上,其1 103kb/s的容量远高于Dolby Digital,甚至更换播放语言只需要更换光盘即可。整部电影往往需要3张CD存储音轨,DTS最大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就是由此带来的可靠性问题。当数字电影普及后,其解决方案越发没有竞争力,在后续杜比7.1、9.1乃至11.1系统的竞争下,逐渐丧失光彩。
新世纪烙印
在获得巨大认可后,Dolby Digital开始了军备竞赛,如果说7.1系统已经达到家庭音响系统的极限而不再扩充,那么在电影院中,9.1乃至11.1系统的投入相比视觉方面的IMAX和3D,可谓是少之又少。
根据沙箱原理,扬声器/音轨数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声音定位精度,而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两只音箱之间的位置发声,可以由这两只音箱协同发声来模拟。在Dolby Surround诞生的20余年中,杜比的虚拟算法技术就是在真实的空间中虚拟出发声位置,或者更精确地说,是虚拟或还原发声方向和响度。然而光有这些,对声音的精确还原还远远不够,声音不仅有水平的方向,还有其空间的位置,这就包括了深度、距离、高度、相位等更多信息。如果继续在平面沙箱发展,哪怕密度已经增加到24只,即15°/只,仍难达到要求。
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2012年4月,首部采用此格式的动画影片《Brave(勇敢传说)》在刚刚从“柯达剧院”更名为“杜比剧院”的奥斯卡颁奖地首映。与传统的影院不同,杜比剧院的音响系统经过全面改造,在常规屏幕背面扬声器、座椅侧2/3区域扬声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后部和前1/3侧扬声器,更特别的是在影院顶部增加了两列各6只扬声器,由此营造出富有空间方位感的声场,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
Dolby Atmos不仅是一套至多64路的扬声器系统,它还包括了全套音效制作体系,最大可容纳128个独立音轨,可以单独设定其在空间中的位置,为导演和音效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音效发挥平台。试想128个独立的音源,在整个空间中各自有着精确而不同的位置,那是一幅多么宏大的场面,无论是从天而降的《血滴子》还是《1942》年逃荒路上日机对人群的全面轰炸,都会让观众感觉到自己像是置身于那场面中,前后左右上下的各个方向和距离都有袭来的声音,体验着电影带来的视听冲击。
在新的世纪,3D电影为我们带来真实而立体的视觉空间,Dolby Atmos带来的则是真实而立体的听觉空间,它们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娱乐真实感的判定标准。
相比可见、可再现、可静态表达的画面,声音的体验较为间接,它没有静态表现形式,依附于主体而存在。然而,作为电影艺术中最重要的奖项,奥斯卡金像奖却从1930年开始,先后设立了最佳混音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原创歌曲奖和最佳音效剪辑奖等多个直接与声音相关的奖项。
说到声音,就不能不提及一家触角渗透至所有有关声音领域的公司,我们看不到它,但不夸张地说,随时都会与之打交道的公司,它就是杜比。1965年,在剑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美国人Ray Dolby,在英国伦敦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并将科学研究作为重心的公司,这就是杜比实验室有限公司(Dolby Laboratories Inc.,以下简称杜比公司)。1976 年,Ray Dolby将总部迁到了旧金山,这里距离全球影视娱乐的中心洛杉矶仅600km,并由此与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杜比这家以声音著称的企业,如何在光影艺术中书写自己的历史的。
有声之源
在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影,最初只是连续的影像。1895年,当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俩在巴黎的一个小咖啡馆里完成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的正式公映,影响人类生活百年的艺术正式粉墨登场,无论是他们所放映的12部1min长的黑白片段,还是更早的英国人Louis Le Prince所制作的仅长2s的《Roundhay Garden Scene》,声音都还不是电影的组成元素。改变发生在1900年,伟大的创意让声音成为视觉艺术的背景,令观影过程不再枯燥无味。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声音只能作为背景使用,多无对白而只有与画面无精确关联度的音乐。直至1910年,爱迪生发明了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摄影机上的图像联系起来的电影机,音画同步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声音开始成为电影的固定组成元素,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诞生了。
又过了17年,也就是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正式出品《爵士歌王》,主角一句“等一下,等一下,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标志着有声电影新时代的来临,短短9年后,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无声电影尘封历史。
模拟时代的噪音
随着声音以及彩色的加入,让作为娱乐业之首的电影工业进入了高歌猛进的时代,新技术被广泛引入。默片时代,35mm胶片的满画幅长宽比例是和传统电视一样的4:3(28mm×21mm,确切地说,此时电影屏幕的规格是后期电视画面规格的决定性参考因素)。而与最初爱迪生发明的画面和声音双机同步播放不同,华纳兄弟影业开启了有声电影的商业时代后,就确定将声音信息直接印制在电影胶片上的方式,随着24格胶片的移动,对应帧的声音也被高同步精度地回放出来。在不改变35mm胶片基本规格的条件下,胶片上的画面高度未变,而宽度被设定在1英寸(25.4mm),即长宽比例为1.21:1,画面侧面的3mm宽空间留给影片的背景音乐、对白等多路音源所混合的单音轨使用,因而实际上那个时候,电影画面变得更窄了。这种画面与音轨同时印制在胶片上的方式,直到环绕声技术出现之前一直在延续。
电影中的声音来源众多,随着艺术表现力增强的需要,越来越多声音的元素被加入,在背景、音乐和对白之外,音效的概念逐渐显现,此时奥斯卡金像奖增加多个相关奖项不无道理。为了方便调整和增减,人耳听起来的一个声音,在电影上却是由多个音源产生并对应多个相互独立的记录,这就是音轨概念的基本雏形。
在模拟时代,信号(声音)与噪音之比,即信噪比是音响质量的关键参数,同时影响着观影体验。但是,当越来越多路音源需要混合、后期音效需要叠加处理,每一次混音、每一次处理,都使噪音变得更大——模拟技术的局限,甚至严重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
Ray Dolby在电路信号处理上的造诣,让杜比公司从一开始就将工作目标瞄准了战后繁荣时期蓬勃发展的电影电视业,公司成立仅仅几年后,其第一个面向民用市场的NR(Noise Reduction,降噪)技术Dolby A-Type就被运用到电影中。这部1971年发行的著名英国剧情电影《A Clockwork Orange(发条橙)》不仅情节和拍摄技法成为一代经典,也因为出色的音效质量让杜比公司引起了大洋彼岸好莱坞的注意。在制片商的力邀之下,当然也开始看到了更大市场机遇,最终促成了杜比公司总部迁至旧金山。在A-Type之后,杜比更是一发不可收,B、C、S-Type NR技术陆续面世,杜比的技术在电影、电视、录音制品中被广泛使用,其“Double D”标志成为高品质声音的代名词。
立体声时代王者
声音的出现,满足了人们从视觉到听觉的感官刺激,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人们对“真实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延续20多年单声道(Mono)干涩、无方向性的声音状态,终于在1957年被改变。这一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第一次将立体声(Stereo,更确切地说是双声道)唱片引入商业应用领域,当时的存储介质为双音轨的磁带,而后来又更为广泛地采用黑胶唱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一技术创新,很快被音乐领域的奥斯卡奖——艾美奖所认可,而在影音不分家的电影领域,立体声技术早就开始了相关尝试。其实,早在1939年,迪斯尼的动画片《幻想曲(Fantasia)》就率先采用了多音轨录制和多声道回放技术,当时这种技术也被迪斯尼公司称为Fantasound。 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声技术及电影,直至1975年才正式商用,这就是使用环绕声编码的Dolby Stereo(杜比立体声)和使用其技术的电影《A Star Is Born(一个明星的诞生)》(1975年版)。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一个明星诞生了——Dolby Stereo的出现,开创了声音领域的全新世纪。Dolby NR A-Type采用了单声道光学音轨技术,首套Dolby Stereo设备CP100同样采用了Dolby SR(Spectral Recording,光谱录制)技术,只不过升级为立体声格式。虽然仍然是模拟信号形式,但Dolby Stereo采用了时至今日都仍在被广泛使用的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虚拟算法。它通过矩阵编码的方式,在两条光学音轨上保存了4条音轨信息,并向下兼容双声道播放设备,如今这样的转换功能已十分罕见,但在30年前的Walkman上,“Stereo”绝对是顶级产品的标志。Dolby Stereo首次将声音的立体概念从左右声道的概念中升华出来,初期编码就包括了隐藏在屏幕后的左、中、右等3路主音源扬声器阵列以及侧方和后方多组扬声器所实现的环绕声,共4路独立音轨,这就是如今仍被广泛使用的Dolby Surround(杜比环绕声,也称作Dolby 5.1)技术的雏形。
1979年,杜比公司因“改进电影声音录音和还原系统”的Dolby Stereo技术,首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并创造了30余年来每届奥斯卡均有采用杜比技术的影片入围最佳声效奖提名的奇迹。今年5部最佳音效奖提名影片和5部最佳音效剪辑奖提名影片,全部采用了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及其后延技术,传奇仍在延续。
在影院中,杜比的技术并未受到强有力的挑战,而在民用领域,或者更直白地说,在家庭影院和PC多媒体领域,来自SRS、Aureal、Qsound甚至DTS的技术和产品都对其发起了挑战,音响系统搭建成本,成为这些竞争对手最有力的武器。
好在杜比及时调整了自身策略,推出了Dolby Pro Logic系列技术,拓展了普通立体声至环绕声的音效以及Dolby Virtual Speaker(杜比虚拟扬声器)技术以标准立体声扬声器虚拟5.1声道环绕的效果,解决了成本与环绕声之间的矛盾。
标准竞争
如前所述,影院中的Dolby Stereo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环绕声,而杜比的目标是在胶片上记录无需混合编码、各信道完全独立编码和存储的5.1音轨。然而这个时候,传统的35mm胶片底部音轨记录区域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数据记录的需求,一部备受争议的经典影片《Apocalypse Now(现代启示录)》的推出,也令如新升朝阳般的杜比有了发挥技术优势的机会。
《Apocalypse Now》采用35mm胶片拍摄,但公映时采用了70mm扩印胶片(非IMAX),这除了能带来更好的画面质量之外,也给对真正5.1声道环绕声音效跃跃欲试的杜比公司创造了放下更多音频信息的空间,Dolby Surround正式登场。然而,如果没有超大的70mm胶片空间,仍处于模拟时代的音频技术连记录的空间都不够。
作为近乎垄断的技术,Dolby Surround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唱片领域的CD-Audio虽然率先开始数字化,但是其双声道立体声始终无法挑战环绕声。然而数字化浪潮不可阻挡,在激烈的数字化有损压缩和模拟“无损”存储的争论中,一项对今天都应用广泛的技术诞生了。
1992年,《Batman Returns(蝙蝠侠归来)》开始采用全新的音频编码算法技术,虽然信道仍为Dolby Surround的5.1声道,但是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势必会盖过前辈,成为意义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它将5个全频段(3Hz~20 000Hz)音轨和一个低频段(3Hz~120Hz)音轨通过有损压缩的方式编码为一个数据流,压缩算法将人耳不易察觉的高频声音细节信息压缩,从而能够实现10:1的压缩比,很好地解决了胶片上的音频信号存储问题。
在拿下电影市场之后,这项俗称AC-3(Dolby Audio Code 3)的技术被更多领域采用,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1995年被确认为DVD和北美数字电视音频标准后,Laserdisc(光盘)、DVB-T(地面数字电视广播)、Cable TV(有线电视)、DBS(直播卫星)、DTMB(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IPTV、Blu-ray、HD DVD等影视领域先后采用了Dolby Digital数字音频技术,而在PC娱乐领域,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 OS,也都将其作为内置的音频技术,其影响力可谓如日中天。
此后,Dolby Digital EX、Dolby Digital Plus、Dolby Digital Live等一系列相关更新技术的陆续面世,将5.1声道音轨逐渐拓展到7.1声道,音频编码流从640kb/s拓展到1.7Mb/s。环绕声效果及音质表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Dolby Digital Live技术的推出,令PC和主机游戏这样具备游戏互动特性的应用,能够实时演算生成环绕声效果,声音由此变得不再拘泥于预设角度,而能够随主人公的视角“活”起来。
在Dolby Digital推出的4年后,也就是《Batman Returns》上映的前一年,由导演史提芬史匹堡创立的DTS(Digital Theatre System,数字影院系统)公司也推出了DTS音响格式,它也将数字5.1声道设定为基本格式,并且包括7.1声道编码的DTS-ES等扩展技术。与Dolby Digital仍然借助胶片的齿孔空白处记录全部音频码流不同,DTS格式的胶片仅仅记录非常简单的音频同步信息,而没有直接的音轨信息。实际音轨信息存储在与影片同步播放的CD-Audio盘片上,其1 103kb/s的容量远高于Dolby Digital,甚至更换播放语言只需要更换光盘即可。整部电影往往需要3张CD存储音轨,DTS最大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就是由此带来的可靠性问题。当数字电影普及后,其解决方案越发没有竞争力,在后续杜比7.1、9.1乃至11.1系统的竞争下,逐渐丧失光彩。
新世纪烙印
在获得巨大认可后,Dolby Digital开始了军备竞赛,如果说7.1系统已经达到家庭音响系统的极限而不再扩充,那么在电影院中,9.1乃至11.1系统的投入相比视觉方面的IMAX和3D,可谓是少之又少。
根据沙箱原理,扬声器/音轨数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声音定位精度,而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两只音箱之间的位置发声,可以由这两只音箱协同发声来模拟。在Dolby Surround诞生的20余年中,杜比的虚拟算法技术就是在真实的空间中虚拟出发声位置,或者更精确地说,是虚拟或还原发声方向和响度。然而光有这些,对声音的精确还原还远远不够,声音不仅有水平的方向,还有其空间的位置,这就包括了深度、距离、高度、相位等更多信息。如果继续在平面沙箱发展,哪怕密度已经增加到24只,即15°/只,仍难达到要求。
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2012年4月,首部采用此格式的动画影片《Brave(勇敢传说)》在刚刚从“柯达剧院”更名为“杜比剧院”的奥斯卡颁奖地首映。与传统的影院不同,杜比剧院的音响系统经过全面改造,在常规屏幕背面扬声器、座椅侧2/3区域扬声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后部和前1/3侧扬声器,更特别的是在影院顶部增加了两列各6只扬声器,由此营造出富有空间方位感的声场,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
Dolby Atmos不仅是一套至多64路的扬声器系统,它还包括了全套音效制作体系,最大可容纳128个独立音轨,可以单独设定其在空间中的位置,为导演和音效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音效发挥平台。试想128个独立的音源,在整个空间中各自有着精确而不同的位置,那是一幅多么宏大的场面,无论是从天而降的《血滴子》还是《1942》年逃荒路上日机对人群的全面轰炸,都会让观众感觉到自己像是置身于那场面中,前后左右上下的各个方向和距离都有袭来的声音,体验着电影带来的视听冲击。
在新的世纪,3D电影为我们带来真实而立体的视觉空间,Dolby Atmos带来的则是真实而立体的听觉空间,它们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娱乐真实感的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