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刚刚离任的韩三平来说,中影留给他最大的遗憾,恐怕是筹划多年却数次半道而崩殂的上市之梦,如今接过他大旗的喇培康又一次站在了IPO门口,看上去志在必得。不过这一次,中影身边多了一个危险的对手——有着地产巨头血液的万达院线。
IPO对于中影和万达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前者急需通过上市清理内部各种体制沉疴,完成国企的自我涅槃;后者则想要借助上市,让自己在行业内更具话语权,完成从新贵到“全能选手”的升级。在中国电影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重大拐点,两者未来的走向,对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路径
负重缓行VS轻装突进
有着太多历史包袱的中影,在韩三平如外科手术般精准运作下,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无论是内部的管理意识,还是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仍旧让它如一辆发动机老化的重型战车,行进得艰难而缓慢;背靠商业地产大树的万达院线,涉足电影行业之初就凭借轻资产运作模式和内部协同优势,迅速建立起了下游的绝对壁垒,并开始快速向上游扩张。
1999年5月,旨在探索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路径的中影集团成立,高层看中了在北影厂表现出色,与冯小刚一起成功打造出“贺岁片”这一商业概念的韩三平,将他调至中影,主抓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改革。
第二年,中影在韩三平的主导下进行制片业务重组,并在2003年再次实行制片公司改制。不过一开始还热热闹闹的合作、合资公司很快就陷入了运营不力,甚至无项目可运作的尴尬。项目选择和操作、公司运营管理、权责分配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中影的改革“整而不合”。
2007年韩三平出任集团董事长,他随即成立独资的制片公司,进一步加强对制片环节的控制。随后,韩三平还成立了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并将原有的电影营销宣传中心改组为电影营销策划分公司。
如此一来,中影初步完成了在制片、发行、营销,乃至放映环节的全面布局。因为掌握着进口大片的发行权,每个环节的相关企业都会埋账,所以中影这些新业务成长得非常顺利。
到今天,中影已发展成为拥有15家全资子公司、30家控/参股公司,以及一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的行业巨头。
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引起了其他行业的注意。自称“不喜欢看电影”的王健林认定,这个市场的规模在未来数年内会成为世界第一,于是从2005年起,开始在自己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中布局电影院线。
从进入行业的第一天起,轻装上阵的万达就保持着极快的节奏。2004年,万达尝试与华纳合作共建影院,由于某些原因双方很快分道扬镳,第二年,王健林干脆自己成立了院线公司。
乘着行业发展的东风,万达院线的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6179万元,猛增至2014年中期的24.76亿元。截至2014年6月底,万达电影院线拥有可统计票房的影院150 家,银幕1315 块。
打造国内覆盖最广的影院之后,王健林显现出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全面涉足影视投资,打造集投资、制作、发行、院线、周边一体的产业链。2009年,万达成立影视传媒公司,开始频繁投资、制作电影。
国企的背景是中影手中一把双刃剑,特殊资源让“制发放”各个业务板块无往不利,但同时也让自己的改革举步维艰;万达从产业链下游进军,一开始就找对了方向,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主业优势,保持迅猛的发展速度。
制片业务
广种薄收VS重金速成
基于自身特殊性的考虑,中影近年来虽然继续走大片模式,但更多的是参投性质,这导致了它在内容制作方面与光线、华谊的差距越来越大;作为行业新贵,不差钱的万达则是用银弹攻势生生砸出了一条路,但和“老兵”们相比,它还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代表。
作为一家大型国企的掌门人,韩三平的商业逻辑简单直接,即专注“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这种高举高打的大片模式。他对此颇为自豪:“我就是借鉴美国的经验。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搬过来就能用……这种模式我从未失手。”
但另一方面,韩三平也顾忌制作高成本电影所带来的高风险。国资考核的要求是必须保值增值,否则就会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所以,凭借着手中特殊的资源,韩三平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即利用中影资源垄断的优势,作为出品方大规模参与投资电影制作。正所谓“广种薄收”:赚了,皆大欢喜;亏了,损失最大的也不是自己。
当然,看在院线资源以及发行渠道的份上,很多电影公司都会“识相”地转让部分投资额给中影。根据资料显示,光是近三年,中影主导或参与创作的影片就有63部。2013年,中影参与投资的影片数量为35部,而同期博纳、光线、华谊参与投资的影片数量分别为11部、8部、7部,加起来还不如中影一家。
不过看似数量庞大,中影在制片这一块的日子却开始越来越不好过。一方面,它的毛利相比民营企业,有了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电影行业,首先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缺乏核心的原创策划能力和动力,导致中影越来越难以把握市场走向和影片水准。
具体运营数据上的表现是:2013年中影参与制作的35部影片中,票房过亿元的影片仅有7部,平均票房产出7651万元,单片票房排不进国内电影公司前5名;而同一年的乐视影业,凭借两部《小时代》脱颖而出,单片票房达2.6亿元,光线和华谊的单片票房也突破两亿元。
相比受到掣肘而表现乏力的中影,涉足制片环节只有几年的万达,则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2008年,万达宣布进军电影制片业务,并于次年成立与万达院线同属投资板块的影视传媒公司。在影片制作方面,一无资源、二无资历的万达,选择了小步快跑的模式。
万达选择的第一个对象,是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功夫大作《太极侠》。可惜放了一枚“哑炮”,仅获得2700多万元的票房。尽管其间传出万达“暴力排片”强推《太极侠》,但首日近3000场的排片力度,带来的票房甚至没能敌过只排了800多场的《盲探》。 随后,万达又联手电视剧制作红人于正、“谋女郎”周冬雨推出《宫锁沉香》的同名电影。尽管首日万达就为该片排了2600多场,但最终也只收获了5443万元的票房。
虽然连续受挫,但资金雄厚的万达输得起,熬到了时来运转的时候,接下来发行的《警察故事2013》、《北京爱情故事》开始找到“感觉”,分别获得了5.4亿元和4.05亿元的票房好成绩。当然,这同样离不开万达拼上老命的支持力度,例如《北爱》首日的排片份额就达到了33%,完全是按照进口大片的标准在推。
尝到甜头的万达今年更是加快了节奏,在年底,它将迎来“重头戏”——姜文执导,姜文、葛优、舒淇主演的贺岁片《一步之遥》。众多业内人士都对该片做出了10亿元以上的票房预估。
另一方面,万达还将制片业务统筹到集团整体的大战略当中。2013年9月,万达砸下500亿元,在青岛兴建东方影都。这个占地376万平方米的影视产业基地拥有影视产业园、会展中心、汽车秀、万达城、酒店群、游艇中心、国际医院、酒吧街八个功能区。它的出现,也标志着王健林以影视制作牵头,打造文娱商业地产的新战略正式出炉。
在启动仪式上,万达与多家全球影视巨头和艺人经纪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每年将有30部左右的外国电影在东方影都拍摄制作;同时,东方影都还计划引进50家以上的国内影视制作公司,确保每年产出不少于100部的国产影视作品。
而在人才引进方面,万达也是不惜血本,例如即将出任“东方影都”CEO的史蒂芬·门希,就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影视制作管理人,此前曾任TBS广播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另一位核心成员、即将出任COO的南希·罗马诺曾担任澳大利亚福克斯CEO,其任职期间曾创造了公司历史上最高的营收纪录。
制片环节是电影产业的上游,风险非常高,中影囿于自身国企身份不敢大量投入,正在一点点失去竞争力和市场判断力;万达用“文娱+地产”的模式进军电影制作,银弹开路的速度是够快,但仍旧缺乏品牌沉淀和影响力。
发行业务
强势垄断VS灵活联动
中国电影产业在发行这一环节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也导致了广电直属的中影在其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从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中影的营收有一半以上来自发行。
中影的发行板块由中影蒙太奇、中影数字等6家全资公司及4家参股公司构成。依托母集团鼎力支持,该业务的营收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为19.36亿元、25.32亿元和24.45亿元,占总营收比为60.9%、60.2%和57.8%。
近三年来,中影主导或参与发行了591部国产影片和225部进口影片,市场份额达78.01%。2012年,全国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共有20部,中影参与了其中19部的发行;2013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共32部,中影更是参与了每一部的发行。中影和华夏对于进口片一般采取联合发行的方式,但根本上仍是垄断行为。进口片占全国票房50%左右的比例,其价值显而易见。
由于中影和华夏的优势过于明显,中国电影家协会等机构,在分析国内电影发行市场时,往往会将两者单独算为一类公司,其他发行公司另算一类。
不过,中影这种“躺着挣钱”的好日子也许不会再持续太久。2012年2月,中美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一份“关于用于影院放映之电影”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影集团不再委托中影股份从事进口的具体业务,但境外影片的发行业务保留了下来。从此,进口分账影片总票房收入的1.5%和买断影片的管理费,将从中影股份的发行收入中上缴中影集团。
连中影自己的招股书也承认,受这一政策变动的影响,进口分账影片发行环节的成本占比大幅上升,中影股份2012年净利润较2011年仅增长8.79%,2013年净利润较2012年下降23.52%,经营业绩在报告期内出现了明显波动。
更致命的是,“垄断进口影片发行”这一中影核心优势本身,也正在变得岌岌可危。因为开放除中影和华夏外的“第三张”牌照的呼声越来越大,而在中美WTO协议中,也提及了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行进口片的机会。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影失去垄断利益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除了上面的远虑,中影还有近忧。随着国内电影事业的崛起,消费者开始越来越青睐国产片,例如2013年,中国进口影片票房为90.02亿元,占总票房的45%左右,而在几年前,这一比例都高达60%。
万达在电影发行板块的实力与中影还有非常大差距,作为与影视传媒和院线同级的子公司,北京万达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而院线公司方面截至今年也都还在网上公开招聘发行人才,这说明集团内部仍然在发行这一块未形成成熟架构。
从目前来看,万达院线具备部分的发行功能,即联合自己上游的制片环节,利用院线本身的资源,灵活地在各种新媒体、新平台尝试营销推广等发行业务。
万达高层叶宁说,早在四年前,万达院线的新媒体布局就已经启动了。2013年,万达线上售票占票房总销售量的20%,而手机移动端消费占线上售票的30%。未来移动端消费会占有更大的份额,他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中国年轻的主流观影人群,在生活中已离不开移动终端。
万达院线在2014年全面加快和深化电子商务尝试,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签订了战略协议,从最初简单的票务销售,逐步实现深度合作,同时希望通过一系列整合创造更多收益。
万达院线电商平台在今年2月打通微信支付,未来观众可以实现“即见即所得”的手机扫一扫海报购票;同时,百度通过百度地图将万达影城的位置标注于手机界面,并将购票信息打通,实现“即搜即买”的移动互联网购票方式。
核心壁垒即便有一天会坍塌,也不一定是坏事,中影这么多年来积累的资源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也会有巨大优势;拥有全亚洲第一的院线资源,万达尽管发行资历尚浅,但利用已有的上下游资源,可以灵活地做各种业务单元的联动。 院线业务
大而松散VS强且紧密
中影在院线业务上呈现的是“珍珠链”结构,规模非常大,但由于不少影院还存有当年改制时的各种问题,运营模式落后,地方“诸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集团作战效果;而院线是万达在电影行业的起家之本,且是资产联结模式,不仅营收一直高居行业第一,还具备很强的话语权。
虽然和万达还有不小差距,但中影的院线规模在国内也是排名前列的,这源于它一开始便实行的“加盟制”。根据2013年中国电影院线排名显示,中影控股或参股的院线在前十名中占据四席。其中包括中影星美(第2)、南方新干线(第6)、北京新影联(第7)、中影数字(第10);此外,四川太平洋、辽宁北方、江苏东方院线分列第11、14、26位。
由于中影参股的大部分院线旗下影院都属于加盟影院,管理没有直营影院效率高,一些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比较明显的一点是中影的院线分布、管理松散,难以统一协调。当本刊记者就众多加盟院线如何做好资源调配提问时,中影内部人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其实这就是中影作为国企背负的包袱太重了,有很多都是当年院线制改革接盘下来的老影院。”
众多问题导致了中影院线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差:2013年,中影控股506块银幕共实现票房8.77亿元,这意味着单块银幕票房为173万元,相比之下,万达的这一数字为253万元。
当然,中影在院线资源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中影的电影网络最全面。它有一个独特的地网监察系统,可以监测各个地方院线票房的真实情况,和排片的情况。既然拥有这样的优势,中影当然还是会有绝对的市场地位。”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万达一开始做院线,其实充满波折。当初万达一心想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为了保证综合体有多种商业业态,想把电影院这样的业态,引入万达商业综合体内,因为电影院不仅不占用优质地段,即便放在综合体最偏僻的角落也可以很赚钱,而且还能带动综合体的人气。
当时万达只想引入一个好的院线公司,但先是被当时国内最大的院线公司之一的上影集团拒绝,随后又与华纳不欢而散。实在是没办法了,王健林干脆心一横,自己开起电影院。
哪知接下来峰回路转,中国的房价开始飙升,并在2008年以后几近失控。许多租房经营影院的院线苦不堪言,因为房租差不多要占到票房总额的20%。这个时候,万达院线开始体现出巨大的成本优势,因为房子基本都是集团自己的,向自家院线收取的租金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后因IPO需要上调至票房的11%左右),加上标准化经营,营业额很快就后来居上。
2009年,万达院线年产出跃居全国第一;2010年,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2013年,万达已经在全国拥有140多家影院、1200多块银幕,年票房达31.6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4.52%。万达手握如此强大的影院和院线,等于控制了终端,水到渠成地掌握了话语权。
不过即便是院线霸主的万达,近几年也开始有了烦恼:随着各大院线在大城市核心地段的推进,电影票房已经日趋饱和。三线开外城市的影院目前则主要掌控在大地院线手中,这是万达在终端市场将要面临的挑战,未来中小城市才是新的票房增长点。
院线资源之于上游制片发行商,就像是大型KA之于供货商,虽然电影行业的上游有一些特殊的优势,但把握好了院线资源,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中更加游刃有余。
未来挑战
内部沉疴VS骨牌效应
韩三平离任后,他的继任者将会如何带领中影这个产业巨头进行改革,是关系到中影未来的核心大事,特别是要完成韩三平上市的夙愿,就必须先将内部各种利益关系和权责关系厘清。有行业专家称:“风险和激励不匹配,将是阻碍国有电影公司前进的障碍,有必要改变考核机制,探索让管理层持股或是混合所有制的新路径,来解放中影潜能。”
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一直是中影在寻找的出路,而这条路对于国企来说并不好走。有传言说,中影最早准备上市的时候,连财务软件都不符合要求。这些年来,中影一直在努力寻找改革的路径,希望在更多的领域和市场接轨。
中影集团由8家国有单位组成,公司上市之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10年,中影集团联合其他7家战略投资者,成立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股份),中影集团占股93%,其他7家公司各占1%股权。
中影要上市,归根到底是一个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怎么协调8家单位之间的关系,怎么对国有资产进行改革,怎么面对新市场,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比如退休员工怎么安置、(电影厂)地皮怎么处置,8家单位的利益怎么协调分配、怎样把一开始产权混乱的资产做到明晰……
可惜,这些问题中影从未明确回应过。
反观万达,作为一家被创始人牢牢掌握住话语权的民营企业,在未来它更需要关注的是主业变冷之后,可能会带来的连锁效应。
万达院线和万达商业地产的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与万达广场一起快速扩张,让万达院线迅速抢占资源做到中国第一,形成行业话语权。这种捆绑也有一损俱损的危险——如果万达广场人流不佳,自然会严重拖累万达影院。
其实目前在一些中小城市,为了填补广场业态而做的万达影院亏损严重。万达院线近百家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中,有15家在今年上半年呈现亏损状态。
亏得最厉害的城市是威海万达——上半年给公司带来了接近150万元的亏损;长白山万达影院则在去年亏损209.66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50.13万元。
这也对万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如果商业地产遭遇寒冬,如何处理关联电影产业被骨牌效应殃及的危险?
[编辑 周云成]
E-mail:[email protected]
IPO对于中影和万达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前者急需通过上市清理内部各种体制沉疴,完成国企的自我涅槃;后者则想要借助上市,让自己在行业内更具话语权,完成从新贵到“全能选手”的升级。在中国电影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重大拐点,两者未来的走向,对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路径
负重缓行VS轻装突进
有着太多历史包袱的中影,在韩三平如外科手术般精准运作下,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无论是内部的管理意识,还是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仍旧让它如一辆发动机老化的重型战车,行进得艰难而缓慢;背靠商业地产大树的万达院线,涉足电影行业之初就凭借轻资产运作模式和内部协同优势,迅速建立起了下游的绝对壁垒,并开始快速向上游扩张。
1999年5月,旨在探索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路径的中影集团成立,高层看中了在北影厂表现出色,与冯小刚一起成功打造出“贺岁片”这一商业概念的韩三平,将他调至中影,主抓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改革。
第二年,中影在韩三平的主导下进行制片业务重组,并在2003年再次实行制片公司改制。不过一开始还热热闹闹的合作、合资公司很快就陷入了运营不力,甚至无项目可运作的尴尬。项目选择和操作、公司运营管理、权责分配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中影的改革“整而不合”。
2007年韩三平出任集团董事长,他随即成立独资的制片公司,进一步加强对制片环节的控制。随后,韩三平还成立了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并将原有的电影营销宣传中心改组为电影营销策划分公司。
如此一来,中影初步完成了在制片、发行、营销,乃至放映环节的全面布局。因为掌握着进口大片的发行权,每个环节的相关企业都会埋账,所以中影这些新业务成长得非常顺利。
到今天,中影已发展成为拥有15家全资子公司、30家控/参股公司,以及一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的行业巨头。
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引起了其他行业的注意。自称“不喜欢看电影”的王健林认定,这个市场的规模在未来数年内会成为世界第一,于是从2005年起,开始在自己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中布局电影院线。
从进入行业的第一天起,轻装上阵的万达就保持着极快的节奏。2004年,万达尝试与华纳合作共建影院,由于某些原因双方很快分道扬镳,第二年,王健林干脆自己成立了院线公司。
乘着行业发展的东风,万达院线的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6179万元,猛增至2014年中期的24.76亿元。截至2014年6月底,万达电影院线拥有可统计票房的影院150 家,银幕1315 块。
打造国内覆盖最广的影院之后,王健林显现出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全面涉足影视投资,打造集投资、制作、发行、院线、周边一体的产业链。2009年,万达成立影视传媒公司,开始频繁投资、制作电影。
国企的背景是中影手中一把双刃剑,特殊资源让“制发放”各个业务板块无往不利,但同时也让自己的改革举步维艰;万达从产业链下游进军,一开始就找对了方向,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主业优势,保持迅猛的发展速度。
制片业务
广种薄收VS重金速成
基于自身特殊性的考虑,中影近年来虽然继续走大片模式,但更多的是参投性质,这导致了它在内容制作方面与光线、华谊的差距越来越大;作为行业新贵,不差钱的万达则是用银弹攻势生生砸出了一条路,但和“老兵”们相比,它还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代表。
作为一家大型国企的掌门人,韩三平的商业逻辑简单直接,即专注“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这种高举高打的大片模式。他对此颇为自豪:“我就是借鉴美国的经验。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搬过来就能用……这种模式我从未失手。”
但另一方面,韩三平也顾忌制作高成本电影所带来的高风险。国资考核的要求是必须保值增值,否则就会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所以,凭借着手中特殊的资源,韩三平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即利用中影资源垄断的优势,作为出品方大规模参与投资电影制作。正所谓“广种薄收”:赚了,皆大欢喜;亏了,损失最大的也不是自己。
当然,看在院线资源以及发行渠道的份上,很多电影公司都会“识相”地转让部分投资额给中影。根据资料显示,光是近三年,中影主导或参与创作的影片就有63部。2013年,中影参与投资的影片数量为35部,而同期博纳、光线、华谊参与投资的影片数量分别为11部、8部、7部,加起来还不如中影一家。
不过看似数量庞大,中影在制片这一块的日子却开始越来越不好过。一方面,它的毛利相比民营企业,有了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电影行业,首先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缺乏核心的原创策划能力和动力,导致中影越来越难以把握市场走向和影片水准。
具体运营数据上的表现是:2013年中影参与制作的35部影片中,票房过亿元的影片仅有7部,平均票房产出7651万元,单片票房排不进国内电影公司前5名;而同一年的乐视影业,凭借两部《小时代》脱颖而出,单片票房达2.6亿元,光线和华谊的单片票房也突破两亿元。
相比受到掣肘而表现乏力的中影,涉足制片环节只有几年的万达,则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2008年,万达宣布进军电影制片业务,并于次年成立与万达院线同属投资板块的影视传媒公司。在影片制作方面,一无资源、二无资历的万达,选择了小步快跑的模式。
万达选择的第一个对象,是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功夫大作《太极侠》。可惜放了一枚“哑炮”,仅获得2700多万元的票房。尽管其间传出万达“暴力排片”强推《太极侠》,但首日近3000场的排片力度,带来的票房甚至没能敌过只排了800多场的《盲探》。 随后,万达又联手电视剧制作红人于正、“谋女郎”周冬雨推出《宫锁沉香》的同名电影。尽管首日万达就为该片排了2600多场,但最终也只收获了5443万元的票房。
虽然连续受挫,但资金雄厚的万达输得起,熬到了时来运转的时候,接下来发行的《警察故事2013》、《北京爱情故事》开始找到“感觉”,分别获得了5.4亿元和4.05亿元的票房好成绩。当然,这同样离不开万达拼上老命的支持力度,例如《北爱》首日的排片份额就达到了33%,完全是按照进口大片的标准在推。
尝到甜头的万达今年更是加快了节奏,在年底,它将迎来“重头戏”——姜文执导,姜文、葛优、舒淇主演的贺岁片《一步之遥》。众多业内人士都对该片做出了10亿元以上的票房预估。
另一方面,万达还将制片业务统筹到集团整体的大战略当中。2013年9月,万达砸下500亿元,在青岛兴建东方影都。这个占地376万平方米的影视产业基地拥有影视产业园、会展中心、汽车秀、万达城、酒店群、游艇中心、国际医院、酒吧街八个功能区。它的出现,也标志着王健林以影视制作牵头,打造文娱商业地产的新战略正式出炉。
在启动仪式上,万达与多家全球影视巨头和艺人经纪公司达成初步协议,每年将有30部左右的外国电影在东方影都拍摄制作;同时,东方影都还计划引进50家以上的国内影视制作公司,确保每年产出不少于100部的国产影视作品。
而在人才引进方面,万达也是不惜血本,例如即将出任“东方影都”CEO的史蒂芬·门希,就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影视制作管理人,此前曾任TBS广播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另一位核心成员、即将出任COO的南希·罗马诺曾担任澳大利亚福克斯CEO,其任职期间曾创造了公司历史上最高的营收纪录。
制片环节是电影产业的上游,风险非常高,中影囿于自身国企身份不敢大量投入,正在一点点失去竞争力和市场判断力;万达用“文娱+地产”的模式进军电影制作,银弹开路的速度是够快,但仍旧缺乏品牌沉淀和影响力。
发行业务
强势垄断VS灵活联动
中国电影产业在发行这一环节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也导致了广电直属的中影在其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从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中影的营收有一半以上来自发行。
中影的发行板块由中影蒙太奇、中影数字等6家全资公司及4家参股公司构成。依托母集团鼎力支持,该业务的营收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为19.36亿元、25.32亿元和24.45亿元,占总营收比为60.9%、60.2%和57.8%。
近三年来,中影主导或参与发行了591部国产影片和225部进口影片,市场份额达78.01%。2012年,全国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共有20部,中影参与了其中19部的发行;2013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共32部,中影更是参与了每一部的发行。中影和华夏对于进口片一般采取联合发行的方式,但根本上仍是垄断行为。进口片占全国票房50%左右的比例,其价值显而易见。
由于中影和华夏的优势过于明显,中国电影家协会等机构,在分析国内电影发行市场时,往往会将两者单独算为一类公司,其他发行公司另算一类。
不过,中影这种“躺着挣钱”的好日子也许不会再持续太久。2012年2月,中美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一份“关于用于影院放映之电影”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影集团不再委托中影股份从事进口的具体业务,但境外影片的发行业务保留了下来。从此,进口分账影片总票房收入的1.5%和买断影片的管理费,将从中影股份的发行收入中上缴中影集团。
连中影自己的招股书也承认,受这一政策变动的影响,进口分账影片发行环节的成本占比大幅上升,中影股份2012年净利润较2011年仅增长8.79%,2013年净利润较2012年下降23.52%,经营业绩在报告期内出现了明显波动。
更致命的是,“垄断进口影片发行”这一中影核心优势本身,也正在变得岌岌可危。因为开放除中影和华夏外的“第三张”牌照的呼声越来越大,而在中美WTO协议中,也提及了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行进口片的机会。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影失去垄断利益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除了上面的远虑,中影还有近忧。随着国内电影事业的崛起,消费者开始越来越青睐国产片,例如2013年,中国进口影片票房为90.02亿元,占总票房的45%左右,而在几年前,这一比例都高达60%。
万达在电影发行板块的实力与中影还有非常大差距,作为与影视传媒和院线同级的子公司,北京万达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而院线公司方面截至今年也都还在网上公开招聘发行人才,这说明集团内部仍然在发行这一块未形成成熟架构。
从目前来看,万达院线具备部分的发行功能,即联合自己上游的制片环节,利用院线本身的资源,灵活地在各种新媒体、新平台尝试营销推广等发行业务。
万达高层叶宁说,早在四年前,万达院线的新媒体布局就已经启动了。2013年,万达线上售票占票房总销售量的20%,而手机移动端消费占线上售票的30%。未来移动端消费会占有更大的份额,他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中国年轻的主流观影人群,在生活中已离不开移动终端。
万达院线在2014年全面加快和深化电子商务尝试,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签订了战略协议,从最初简单的票务销售,逐步实现深度合作,同时希望通过一系列整合创造更多收益。
万达院线电商平台在今年2月打通微信支付,未来观众可以实现“即见即所得”的手机扫一扫海报购票;同时,百度通过百度地图将万达影城的位置标注于手机界面,并将购票信息打通,实现“即搜即买”的移动互联网购票方式。
核心壁垒即便有一天会坍塌,也不一定是坏事,中影这么多年来积累的资源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也会有巨大优势;拥有全亚洲第一的院线资源,万达尽管发行资历尚浅,但利用已有的上下游资源,可以灵活地做各种业务单元的联动。 院线业务
大而松散VS强且紧密
中影在院线业务上呈现的是“珍珠链”结构,规模非常大,但由于不少影院还存有当年改制时的各种问题,运营模式落后,地方“诸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集团作战效果;而院线是万达在电影行业的起家之本,且是资产联结模式,不仅营收一直高居行业第一,还具备很强的话语权。
虽然和万达还有不小差距,但中影的院线规模在国内也是排名前列的,这源于它一开始便实行的“加盟制”。根据2013年中国电影院线排名显示,中影控股或参股的院线在前十名中占据四席。其中包括中影星美(第2)、南方新干线(第6)、北京新影联(第7)、中影数字(第10);此外,四川太平洋、辽宁北方、江苏东方院线分列第11、14、26位。
由于中影参股的大部分院线旗下影院都属于加盟影院,管理没有直营影院效率高,一些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比较明显的一点是中影的院线分布、管理松散,难以统一协调。当本刊记者就众多加盟院线如何做好资源调配提问时,中影内部人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其实这就是中影作为国企背负的包袱太重了,有很多都是当年院线制改革接盘下来的老影院。”
众多问题导致了中影院线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差:2013年,中影控股506块银幕共实现票房8.77亿元,这意味着单块银幕票房为173万元,相比之下,万达的这一数字为253万元。
当然,中影在院线资源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中影的电影网络最全面。它有一个独特的地网监察系统,可以监测各个地方院线票房的真实情况,和排片的情况。既然拥有这样的优势,中影当然还是会有绝对的市场地位。”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万达一开始做院线,其实充满波折。当初万达一心想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为了保证综合体有多种商业业态,想把电影院这样的业态,引入万达商业综合体内,因为电影院不仅不占用优质地段,即便放在综合体最偏僻的角落也可以很赚钱,而且还能带动综合体的人气。
当时万达只想引入一个好的院线公司,但先是被当时国内最大的院线公司之一的上影集团拒绝,随后又与华纳不欢而散。实在是没办法了,王健林干脆心一横,自己开起电影院。
哪知接下来峰回路转,中国的房价开始飙升,并在2008年以后几近失控。许多租房经营影院的院线苦不堪言,因为房租差不多要占到票房总额的20%。这个时候,万达院线开始体现出巨大的成本优势,因为房子基本都是集团自己的,向自家院线收取的租金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后因IPO需要上调至票房的11%左右),加上标准化经营,营业额很快就后来居上。
2009年,万达院线年产出跃居全国第一;2010年,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2013年,万达已经在全国拥有140多家影院、1200多块银幕,年票房达31.6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4.52%。万达手握如此强大的影院和院线,等于控制了终端,水到渠成地掌握了话语权。
不过即便是院线霸主的万达,近几年也开始有了烦恼:随着各大院线在大城市核心地段的推进,电影票房已经日趋饱和。三线开外城市的影院目前则主要掌控在大地院线手中,这是万达在终端市场将要面临的挑战,未来中小城市才是新的票房增长点。
院线资源之于上游制片发行商,就像是大型KA之于供货商,虽然电影行业的上游有一些特殊的优势,但把握好了院线资源,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中更加游刃有余。
未来挑战
内部沉疴VS骨牌效应
韩三平离任后,他的继任者将会如何带领中影这个产业巨头进行改革,是关系到中影未来的核心大事,特别是要完成韩三平上市的夙愿,就必须先将内部各种利益关系和权责关系厘清。有行业专家称:“风险和激励不匹配,将是阻碍国有电影公司前进的障碍,有必要改变考核机制,探索让管理层持股或是混合所有制的新路径,来解放中影潜能。”
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一直是中影在寻找的出路,而这条路对于国企来说并不好走。有传言说,中影最早准备上市的时候,连财务软件都不符合要求。这些年来,中影一直在努力寻找改革的路径,希望在更多的领域和市场接轨。
中影集团由8家国有单位组成,公司上市之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10年,中影集团联合其他7家战略投资者,成立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股份),中影集团占股93%,其他7家公司各占1%股权。
中影要上市,归根到底是一个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怎么协调8家单位之间的关系,怎么对国有资产进行改革,怎么面对新市场,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比如退休员工怎么安置、(电影厂)地皮怎么处置,8家单位的利益怎么协调分配、怎样把一开始产权混乱的资产做到明晰……
可惜,这些问题中影从未明确回应过。
反观万达,作为一家被创始人牢牢掌握住话语权的民营企业,在未来它更需要关注的是主业变冷之后,可能会带来的连锁效应。
万达院线和万达商业地产的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与万达广场一起快速扩张,让万达院线迅速抢占资源做到中国第一,形成行业话语权。这种捆绑也有一损俱损的危险——如果万达广场人流不佳,自然会严重拖累万达影院。
其实目前在一些中小城市,为了填补广场业态而做的万达影院亏损严重。万达院线近百家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中,有15家在今年上半年呈现亏损状态。
亏得最厉害的城市是威海万达——上半年给公司带来了接近150万元的亏损;长白山万达影院则在去年亏损209.66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50.13万元。
这也对万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如果商业地产遭遇寒冬,如何处理关联电影产业被骨牌效应殃及的危险?
[编辑 周云成]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