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输文采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n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999年至公元106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代,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戴乌纱,着罗袍,登革靴,束角带;骑高马,执笏板,命歌舞,频换盏。入朝堂则忧思天下,慷慨陈词;进歌楼则浅唱低吟,荣辱皆忘。
  包拯,正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伴随着时代节律,从出生,到出仕,到辞世,他无憾地走完了自己六十三年的人生。
  包拯是幸运的,这个时代的宋朝,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而且,他伴随的皇上,宽厚仁慈,体谅臣属,从谏如流,以仁治天下。不然,这位皇帝的庙号怎么会叫仁宗呢?仁宗十三岁做皇上,在位四十一年,晚包拯一年去世,活了五十三岁。
  包拯是幸运的,幸运得让人有些忌妒。因为这个时期的北宋,仰庙堂之高,治国名臣辈出,哪一个不是历史名人?俯江湖之远,诗词之花绚烂,哪一个不是文学大家?不要说和这些人同朝共事,便是能一睹容颜,或能望其项背,已是此生足矣。
  容我随便举出几位吧:
  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写下“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张先;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写下“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的宋庠;写下“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宋祁;写下“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的梅尧臣;写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欧阳修;写下“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的司马光;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王安石;写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晏几道;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
  这些名字,哪一个不如雷贯耳,哪一个不让人肃然起敬。
  治国名臣,历代不乏其人。而真正让那个时代大放异彩的,则是文学,是诗,是词,是那些在中国文学史上鹤立鸡群的诗词名家。那个时代承接了唐诗的辉煌,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学阆苑,更加熠熠生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能说那不是文学最美好的时代?“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谁能说这不是诗人最浪漫的嘉年华?
  可是,即便有这样的群星拱照,即便有这样的诗词浸染,即便连寇准家里的侍女倩桃都能以诗劝戒,即便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民间风靡,但是这一切似乎和包拯无关。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包拯身上,似乎没有留下多少那个时代的印记。
  这是为什么?
  1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这是金代一位名叫李汾的诗人所写的一首歌咏开封的诗句。李汾的这句诗,道出了开封曾经的宏伟和繁华,以及开封人那种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所以,即便在今天,这句诗也常被开封人所引用。其实,开封人是有资格骄傲的,七朝古都,历史遗迹之多,文化底蕴之厚,在中国少有比肩。像什么龙亭、铁塔、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哪一处不是赫赫有名?尤其开封府、包公祠,就是时间再紧,就是别处遗迹不看,这两处,无论如何是不能丢下的。
  我这次到开封,第一个去看的,便是包公祠。
  开封城市不算大,很多遗迹旧址其实就在城里,相互之间的距离也都很近。包公祠坐落在包公湖之西,开封府则坐落在包公湖之东,两处让人心动的建筑,隔湖相望。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包公祠,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包公祠了,甚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封府,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开封府了。
  在开封,因为黄河泛滥以及战乱的原因,很多历史遗迹不是深埋地下,就是被战火焚毁。现在这个碧波荡漾的包公湖,在宋代是没有的,它形成于明末,当时为阻挡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掘开黄河,致使开封城被水损毁。在开封府和包公祠的原址上,形成了一个不算太大的湖泊。因为人们怀念这位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包拯,便把这湖称之为“包公湖”。
  从此,开封府和包公祠便从开封这块土地上,一下子消失了几百年。而现在的这座包公祠,则是1984年开始,用了三年半的时间,重新选址兴建的,它已经算不得文物了,只能算作是仿古建筑。这让我这个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能不心存一丝遗憾。不过,包公祠这座仿古建筑仿得还算不错,古朴典雅,庄严气派。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真的,反倒觉得它有点像真的似的。
  其实,这包公祠即便不是真的又有何妨呢?几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这假的不也就是真的了吗?再说,古往今来,那些所谓的古代遗迹,不也是建了毁,毁了建,搬了挪,挪了搬的,又有几处还是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前原本的模样呢?
  进了包公祠,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刻有包公画像的石碑。从这幅画像看,包拯个头不高,脸也不黑,身着官服,手持牙笏,面目清秀,长髯飘飘,上书“宋包孝肃公遗像”。导游说:“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粤东督学使者,在包公的后裔家中发现了这张包公遺像。于是捐资将包公遗像镌刻在坚固似玉的美石上,以供后人观瞻。”尽管这座画像石碑是一个复制品,但包公的形象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
  《中国农民调查》的作者陈桂棣、春桃在他们的报告文学《包公遗骨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那幅包公的画像,是在包公生前画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白脸,长胡须,头戴乌纱帽,帽翅儿很长。因为包公的个子不高,上朝时文武百官常常挤得他透不过气来,宋仁宗赵祯特地赐给他一顶帽翅很长很长的乌纱帽。这办法很管用,从此以后,再也没谁敢挤对他了,怕碰坏了他的帽翅儿得罪了皇上。”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很不好说,但从这幅画像看,真正的包公既不是黑脸,也不是壮汉,更不是什么文曲星下凡,而是一个瘦弱矮小的白面书生,这让每一个参观的人都不免吃了一惊。
  其实,包拯的黑脸是老百姓赋予的,是戏曲的脸谱而已,它表达了老百姓对铁面无私的清官的向往,当不得真的。如果一个人真是脸如锅底,额有弯月,那真的就是一个畸形儿或者怪胎了。如此说来,曹操是否白脸,关羽是否红脸,也都很不好说了。
  再前行,便是蜡像馆。这里,包拯的形象虽不是花脸,却穿着戏装,旁边是被武士缚住的陈世美,站在旁边的是满脸怒火的秦香莲和两个孩子。前边则是寒光闪闪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铡刀。我想像着陈世美人头落地的惨状,心头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凉,陈世美固然可恨,但让这两个孩子亲眼看到父亲死于铡刀之下,对他们的心灵就没有一点点的伤害?   其实,这不过是戏曲中的故事罢了,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所以包拯怒铡陈世美也就不会存在了。不过,我倒有个有趣的发现,那个蜡像的包公和那个蜡像的陈世美,仿佛一个模子扣出来似的,活像一对孪生兄弟。同游的朋友也看出来了,大家猜测,是不是为节省经费,两个人物使用了同一个模特?
  我想,这些戏曲中的故事,本不该搬到这里来的,因为这样会以假乱真,让人难辨真伪,搞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包公,哪些是戏曲的包公了。不过,忽一转念,我又笑自己有些犯傻,因为所谓的真实的包公,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2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即今天的安徽合肥。宋仁宗天圣五年,也就是1027年,距今991年前,28岁的包拯金榜题名,进士及第。
  这一届的进士,前三甲是:状元王尧臣,榜眼韩琦、探花赵概。还有一位叫文彦博的,也和包拯同年,和包拯还是儿女亲家。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家,他们为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许多令人百读不厌的经典篇章。就拿这四位来说,都曾官至参知政事和同平章事,即副宰相和宰相,不但是治世之名臣,更是诗词之大家。
  于是,我不免心生疑惑,同是读书人,同是进士出身,为什么人家除了做官,还能写诗词?可是包拯呢,为什么没有诗集传世?是不能也?还是不为也?
  如若不信,你可以遍翻各类诗词选本,真的很难找到包拯的一首诗,一首词。不过,近年由北大整理出版的《全宋诗》中,倒也收入了包拯的一首诗: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是一首励志的诗,从思想性上来说,可以说正气凛然,义薄云天,甚至可以作为当今反腐倡廉的教育读本。但若从艺术性上来说,则直抒胸臆,白如开水,莫说和柳永的婉约派,苏东坡的豪放派相比,就是和今天“不善此道”却乐此不疲的所谓诗家相比,怕也是难分伯仲啊。
  所以时至今日,虽然包拯形象如日中天,但各种诗词选本,都少有把这首诗选入。可怜包拯生在诗词鼎盛的宋代,连童稚妇竖都能顺口吟上几句,而包拯却没有一首好诗传世,真的枉了那个诗意盎然的朝代了。
  诗词不工,那么文章呢?包拯倒有一本《包孝肃公奏议集》传世,但若和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相比,算了,还是别比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你说包拯不工诗词,文章也少才华,那他是怎么考上进士的?
  这事,还真得多说几句。
  在宋仁宗的那个时代,包拯还不是以刚直不阿被推崇的,而是以孝闻名的,所以他死后的谥号是“孝肃公”。在谥法中,慈惠爱亲曰孝,严畏自饬曰肃。也就是说,在包拯的身上,孝为第一,肃为从属。皇上表彰他,让大家学习他,首先是要学他对父母的孝。不过我们不要误会,以为朝廷都给包拯谥号了,那他肯定不同寻常了。其实在宋代,只要是朝廷大臣,只要是不被皇帝杀头,死后几乎都会被赐以谥号的,而包拯的谥号还算不上是最好的。比如范仲淹和司马光都是“文正”,欧阳修和苏轼都是“文忠”,文正是最高级别的,文忠次之。而孝肃,得往后排好多位呢。
  说包拯孝,这孝表现在哪儿呢?
  是这样。包拯是天圣五年,也就是28岁那年,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一举成名,中了进士。其实,宋代的科举考试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晏殊十四岁考中进士,王拱辰十八岁中了状元,苏东坡二十一岁中了进士,他弟弟苏辙和他同年,也才十九岁。那么包拯为什么直到二十八岁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一般的说法是,包拯是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虽已学成,但不愿参加科举,“父母在,不远游”嘛。欧阳修曾夸赞包拯说,“少有孝行,闻于乡里”,讲的就是这件事。直到包拯二十八岁那年,父母为了能让他放心进京赶考,为他娶了媳妇,家里有人照顾了,包拯这才放心赴京,一下子就金榜题名。
  包拯中了进士后,仁宗皇帝委任他到江西建昌做知县。可是,包拯考虑到父母年迈,故土难离,便奏请皇上,说能不能派他到家乡合肥附近为官。仁宗皇帝不愧是仁宗,马上改派包拯到和州当税官,这地方离合肥较近。可是,年迈的父母还是不肯同往。既然忠孝不能两全,于是包拯索性辞官归乡,在家赡养父母整整十年。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又守墓三年,直到乡里乡亲都来劝他出仕,这才回到京城报到。
  于是,包拯孝名天下皆知,皇帝自然喜欢,因为宋仁宗正倡导“以孝治国”。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也提及这件事,说“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好不容易得来的官却放弃不做,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不易。但在倡导“孝廉”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比如和包拯同时代的就有一个叫沈起的地方官,因父亲病重,也和包拯一样,辞官侍养,父亲去世,又服丧三年。后复官时,有大臣说他未经朝廷批准便擅离职守,应该予以处分。但仁宗却说:“观过知仁,今由父亲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如果因为孝敬父亲而受到处罚,那以后我们还怎么倡导天下人孝敬父母呢?
  所以,包拯以孝赢得好名声就一点不奇怪了。不过,包拯孝则孝矣,但若说他为孝而放弃科举考试,则实难成立。
  在宋代,“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早已成为天下学子的终极目标, 那種“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成为他们“头悬梁、锥刺股”的动力。否则,学有何用?所以,天下作父母的,无不希望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尤其包拯的父亲,也是进士出身,他肯定希望儿子能获取功名,否则不会让他读书。如果说,父母给包拯娶了妻子,他才放心地去参加科举,那在娶这个妻子董氏之前,包拯还曾有过一任妻子张氏,娶了董氏能进京,娶了张氏时为何就不能赶考呢?   其实,包拯多次放弃科举,其中另有隐情。
  我们知道,北宋的科举考试延续唐制,比较重视诗词。所以你看无论唐朝还是北宋,好多朝廷重臣同时还是著名诗人。诗词是包拯弱项,有一本《包公正传》,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时,朝廷开科取士,以诗赋为主,而包拯偏偏不擅此道。”这句话无疑透出一个信息,包拯不善写诗,或者写不好诗。所以,既然不善此道,若去科举,肯定名落孙山。与其名落孙山,不如压根就不出山。
  那么,包拯后来怎么又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呢?
  说来还是包拯命好。包拯22岁那年,庐州来了一位父母官,这人叫刘筠,刘筠非等闲之辈,他和另一位诗文大家杨亿齐名,算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而且喜欢奖掖后进,举荐才俊,还多次在朝廷知贡举,也就是当主考官。他的诗大量用典,辞藻华丽,被称作西昆体。当时科举考试的举子,都把他的作品当作范文,苦苦研习。一般来说,如果能熟练掌握西昆体的写作,再拜在他的门下做门生,那金榜题名可就十有八九了。
  刘筠来到庐州之后,听说包拯品学兼优,孝闻乡里,便很器重他,“亲授艺业,相知甚深”,并鼓励包拯去参加考试。但是包拯还是放弃了,理由就是父母没人照顾。
  终于,天圣五年,也就是28岁那年,包拯等来了机会。
  宋仁宗天圣五年,朝廷对科举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皇帝特别诏命贡院:“将来考试进士,不得只以诗赋进退等第,今后参考策论以定优劣。”这个昭命,可在《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中查到。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亦有记载,上面是这样说的,“己未,诏礼部贡院比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学者或病声律而不得骋其才,其以策论兼考之,诸科毋得离摘经注以为问目。”
  对包拯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因为他最不擅长的诗赋,不再作为惟一的录取标准了。而且,合该包拯走运,这一年皇帝任命的主考官,就是很欣赏包拯的老师刘筠。想想看,他的弱项不再是惟一的标准了,他的老师又是主考官了,如此天赐良机,想不登科都难。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三个层次,乡试,省试,殿试。乡试就是州郡考试,取得资格后,方能进京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省试录取后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但问题是,包拯没有参加乡试,便直接进京参加礼部的省试了。宋代有一特例,为了照顾偏远地区的学子,尽管没有参加乡试,但如果有在京的朝廷官员举荐,就可以在京城的国子监参加一次资格考试,合格了,就可以参加省试了。但是,包拯所在的合肥,算不得偏远地区吧?所以,包拯没有参加乡试而直接进京,肯定是有人推荐而走了捷径的。
  省试的内容是一赋、一诗、一论。如果是过去,包拯肯定是没戏的,他无论诗还是赋,都不突出。然而,什么叫生逢其时,宋仁宗的大胆改革,轻诗重论,让包拯得以扬长避短。所以,包拯被录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面,有没有刘筠的提携,就很不好说了,但包拯的幸运还是可以肯定的。
  看来,包拯之与诗词,真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3
  尽管宋仁宗改革科举,轻诗赋,重策论,但是在士子们的心中,诗词还是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的,以至不擅诗赋的包拯,虽然进士及第,但在当时士大夫尤其是文人的眼里,还是难有地位的。没有诗词酬答,进不到文人的圈子,当然就不会被人看好。当时的大文豪、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曾多次说包拯“素少学问”。
  这评语虽仅仅四个字,却有着一丝不屑的贬义。
  在宋代,包拯并不像今天这样,一出场,便掌声四起,一亮嗓,便叫声一片。当时的包拯,虽然也身为朝廷重臣,但由于他的性格与为人、能力与才气等诸多因素,成了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尽管为官几十年,尽管皇帝还算信任,但包拯始终游离于士大夫阶层之外,他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少与他往来。宋人不以官职为贵贱,而以才学论高低,舞榭歌台,更杯换盏,长亭送别,羁旅愁思,都免不了要有诗词酬答。即便政见有异,针锋相对,但对其才学,还是会心生敬意。比如王安石与苏东坡,两人政治上誓不两立,但对相互之间的才学,却是由衷赞赏。王安石称赞苏东坡所撰的《表忠观碑》写的好,苏东坡称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最佳。乌台诗案,苏东坡险些被杀,王安石上书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而且王安石还盛赞苏东坡,“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还有,宋人记叙成风,各种笔记汗牛充栋,其中多记风俗人情,文人轶事等,但关于包拯的记叙却少之又少,而包拯也没有只言片语记下那些“别人的故事”。
  《宋史·包拯传》中,对包拯的个性还是很费了一番笔墨的,传中说包拯,“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这句话很有些意思,也很值得我们去玩味。
  从褒义讲,这句话是说包拯有独到见解,坚持原则,从不去迎合别人,和人没有私信往来,不结党营私,即便是亲戚朋友,也别想找其办事。但是,若要从贬义讲,也可以说是对包拯性格的一种委婉的批评。也就是说他与人合不来,固执己见,不善交往,亲戚朋友一个个都远他而去。
  不随便交往,不说恭维话,不说假话,这当然很好。但是,为什么到最后“故人、亲党皆绝之”呢?这里有他不善交往的原因,也有人家不愿和他交往的因素在里面。想想看,一个没有文采,没有生活情趣,老是一脸严肃的“包孝肃”公,谁愿意和他来往呢?所以,文人的圈子,文人的聚会,文人的酬答,文人的记述,没有他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出身看,包拯的父亲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但一直身为小吏,并不显贵。所以包拯说自己是“生于草茅”,而非世家子弟。如果包拯始終于地方为官,且官职很小,与下层人往来,这种自卑心理可能会小一些。但是一旦进入朝堂之上,人家有的是名门望族,有的是“四世三公”,真是“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这让包拯在心理上不能不和人家产生一种距离感,以至在感情上格格不入。就像边远城市的学子,虽然也是高考状元,但是来到北京,无论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才气修养,和人家都差上一大截子,心理的排斥便会不自觉地产生。   从性格看,包拯是家里独生子,从小也是父母掌上明珠,而且科举之前便在乡里小有名气,这便使得包拯性格由孤傲变成孤僻。我们现在常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也产生“威”,包拯的威严是怎么产生的,不是亲民产生的,而是距离产生的。《宋史》中说包拯,“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想让包拯笑一下,除非等黄河变清。因为包拯不苟言笑,所以产生了威严。其实中国人的概念化毛病由来已久,人们常常会误以为,凡是不苟言笑者便是一身正气,凡是待人温和者便是能力不足,慈不掌兵。这和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有着极大的关系,官与民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才会有一定的威严,才会让人惧怕。《宋史》中说包拯“吏民畏服”,这个服,不是信服,不是佩服,而是因为惧怕而服。
  有人说,包拯身居高位,如果走动太多,朋友太多,就会产生利益瓜葛,使自己难以秉公办事,不能公正执法,所以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这是我们的想像。中国历史上身居高位、门生满天下的人并不少,能照样秉公执法的人也不少。
  包拯被边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素少学问”。
  “素少学问”这个词,是欧阳修先生送给包拯的。欧阳修在给皇帝的那篇《论除包拯三司使上书》中,几次说到包拯“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
  欧阳修不是一个偏执的人,更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和包拯之间也没有什么恩恩怨怨。但是总体来看,欧阳修对包拯印象不佳,有时甚至有些瞧不起他。不然不会在一篇弹劾中,多次提及包拯“素少学问”。
  那么,包拯的“素少学问”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我想,一方面,宋朝尤其是北宋,是一个很讲究文采辞赋的时代,整个官场还是文人集团大行其道,仅仅廉洁奉公,仅仅执法如山,仅仅忠心耿耿,还不能使其在官场上如鱼得水,还不能得到士大夫们的认可。而且北宋官员之中,诗词大家比比皆是,仅当过宰相的就有寇准、晏殊、宋庠、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门生遍地,人家在一起书信往来,诗词探讨,学术交流,不胜其乐。而包拯是个外行,他拿不出像样的诗词哪怕是有点文采的文章,所以自己也就先怯了,别人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虽然包拯在朝廷中也身居高位,但在别人眼里,并没有什么分量,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靠边呆着了。
  另一方面呢,就是欧阳修说的“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和“思虑不熟,处之乖当”。这话的贬义就更明显了,意思就是说包拯有时对朝廷的制度规矩还不是十分的明白,而且头脑简单,处理问题有时很不得体,让人感到很可惜。
  欧阳修说包拯“思虑不熟,处之乖当”,指的是哪件事呢?
  公元1058年,包拯在开封府干了一年零三个月后,被调到御史台,任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这个官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监察部部长。这时的包拯已经60岁了。包拯在这个任上,可谓大展身手,一连弹劾掉了两任三司使,一个是张方平,一个是宋祁,然后自己坐上了三司使的宝座。
  何谓三司使?三司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财政部长,这可是一个有权有钱的美差,人称财神爷。
  其实,宋仁宗选的这两个人,在当时都享有美誉。张方平为官正直,史书评价他慷慨有气节,灼见事理,无畏敢言,也是诗词名家。苏轼终生都敬重他,在談到张方平的诗文时还说他,“及其它诗文,皆清远雄丽”。宋祁就是那位“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作者,为官兢兢业业,一生清贫。
  那么,他俩因什么事先后被包拯弹劾呢?其实事都不大。包拯弹劾张方平,说他买一位酒坊老板的房子,钱给的少了,占了人家的便宜。而事实上,张方平买那位酒坊老板的房子,并不是强买强卖,而是正常交易,而且还是老板资金短缺,张方平出资救急呢。
  对宋祁的弹劾也是如此。包拯弹劾宋祁的理由是他“在蜀饮宴过度”,看字面,宋祁这人很堕落了,其实没那么严重。在宋代,士大夫们宴饮娱乐,赋诗歌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宋祁也并没有像包拯说的那样。说一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宋祁是个作学问的人,他修《唐书》十余年,“出入内外尝以稿自随。”不管走到哪儿,书稿都随身带着,有点闲暇便马上动笔。有一天晚上,天降大雪,室内寒冷,宋祁围着炭火修史,写累了,便问身边的人说:“你们过去在别人家的时候,见过主人这样吗?”没等身边人回答,宋祁又问一个曾在太尉家服过务的人说:“太尉遇此天气,亦复如何?”这人回答:“只是拥炉命歌舞,间以杂剧,引满大醉而已,如何比得内翰。”包拯弹劾他的时候,他正知成都府。不久后,宋祁去世,《宋人轶事汇编》中还说“成都士民哭于其祠者数千人,谓不安于奢侈者诬矣。”这说明,不但宋祁这个人为官不错,连成都的老百姓对有人“诬陷”宋祁,还表示不满,耿耿于怀呢。
  有趣的是,仁宗皇帝“从谏如流”,你说他不行,我也不去调查,我也不与你争辩,那好,别人都不行,那就你包拯来做三司使吧。包拯也没推辞,真的就去上任了。
  可是问题来了,你包拯把别人弹劾下去,而且还不是一个,接下来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你弹劾人家是有心还是无心?是不是你看好了这个位置,把人家整下去,自己坐上来?于是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坚决反对任命包拯做三司使,为这事,专门写了一篇《论除包拯三司使上书》,这篇奏议收在《欧阳修文集》中,在欧阳修诸多奏议中算是比较长的一篇,也是说理最为详备,言辞最为恳切激烈的一篇。通篇主旨就是:你皇帝可以不在乎包拯的声誉,包拯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声誉,可我们不能不在乎士大夫的声誉啊!这篇奏议一出,用茅坤的话讲,就是令“包拯不能不汗颜心服。”
  欧阳修说:“伏见陛下近除前御史中丞包拯为三司使,命下之日,中外哗然,以谓朝廷贪拯之才,而不为拯惜名节。然犹冀拯能执节守义,坚让以避嫌,而为朝廷惜事体。数日之间,遽闻拯已受命,是可惜也,亦可嗟也。”   那意思就是说:听到陛下任命包拯为三司使,任命一下,朝廷内外,舆论哗然,虽然朝廷看好包拯的才华,却不知道为包拯保持名节。本希望包拯自己会珍惜自己的名节,坚决辞让,以避嫌疑,为朝廷着想,可是包拯却欣然受命,准备上任了。我真的不能不为他失去名节而可惜,也不能不为他失去人心而嗟叹啊。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惑,皇帝任命包拯为三司使,何以就“中外哗然”了呢?怎么就会失去“名节”了呢?怎么就让欧阳修为他“可惜”“可嗟”了呢?
  用欧阳修的话说就是:“夫言人之过似于激讦,逐人之位似于倾陷,而言事之臣得以自明者,惟无所利于期间尔。天下人所以为信者,亦以无其所利焉。今拯并逐二臣,自居其位,使将来奸佞者得以为说而惑乱主听,今后言事者不为人信而无以自明。是则圣明用谏之功,一旦由拯而坏。”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谏官,他的职责就是监督别人,弹劾别人。但是,谏官在指责别人过失的时候,好像是在攻击别人;在说别人不称职并赶其下台的时候,便有倾轧陷害的嫌疑。但是为什么谏官可以不避嫌疑,敢于去指责和揭露别人呢?就是因为他无利己之心;为什么天下人都能信服他呢?就是因为谏官别无他求。现在包拯接连驱逐两位三司使,自己毫不犹豫地坐上那个位置,就会使那些小人效仿,以“惑乱主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后果,就是今后谏官说话再也没有人信服了,你仁宗皇帝苦心建立起来的谏官制度,也就毁在了包拯的手里,能不让人痛心吗?
  问题够严重的了。
  接着,欧阳修还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包拯前指陈张方平之过,后弹劾宋祁之失,而自己取而代之,这种做法叫什么呢?叫“蹊田夺牛,岂得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可疑者也。”
  “蹊田夺牛”的典故出自《左传》,“抑人亦有言: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以重矣。”意思就是说,他不过是牵着牛从你的田里走过而已,你就把人家的牛夺下来,这种处罚有些过重了。
  “整冠纳履”这个典故出自乐府诗集:“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瓜田李下,君子之行,不担嫌疑。
  而包拯不但“蹊田夺牛”,还毫无顾忌地“整冠纳履”,所以欧阳修气愤地说,这样的事:“常人皆知可避,而拯岂独不思哉?”
  也许有人会说,包拯因为无心,所以不知避讳。但是欧阳修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心这个东西,天下人是看不到的,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所为。如今包拯的做法就如同伸手去拿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嘴里还说我不想要,“人谁信之?”谁会信你呢?
  接下来欧阳修又说,我不是反对提拔包拯,像包拯这样的人,放到什么样的岗位都不为过,惟独不能放到三司使的职位上。因为“取其所不宜取,为其所不宜为,”不但是不珍重自己,而且是开了一个不良风气之先河。那么,一个处在监察位置的官员,如果用心不良,垂涎别人的高位,便会用倾轧陷害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倾人以觊得,相习而成风。此之为患,岂为小哉!”后果就严重了。
  但是,皇帝并没有收回成命,而包拯,没事似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处之泰然,坐上三司使的宝座。
  这件事,使得包拯的形象,在士大夫心中,大大地打了折扣。其实不但士大夫们,就是在宋仁宗的心里,包拯形象也是有所打折的。据宋人陈师道的笔记《后山谈丛·卷一》记载:仁宗皇帝要提拔孙抃做丞相,“御史韩绩言其不可,仁宗曰:‘御史谓谁可参知政事者?’韩素不经意,卒然对曰:‘包拯可’。仁宗熟视而笑曰:‘包拯非昔之包拯矣。’”
  今之包拯,非昔之包拯,宋仁宗是否对包拯有所失望呢?
  4
  宋仁宗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在为包拯这类不善诗赋的人才开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那些才华横溢颇善诗赋的才子关上了一扇窗。
  比如说柳永,柳永是仁宗时代最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词在当时风靡天下。可是就因为他词中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便在录取名单上,勾去了他的名字,輕轻说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在宋仁宗看来,以诗取士,实不可取,诗人的最好岗位,就是写诗去。
  其实,宋仁宗的科举改革只是牛刀小试,到了宋神宗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对科举考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诗赋,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但是,当时的士大夫们对此并不认同,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中,诗赋还是正宗。所以,王安石的这一改革,遭到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们的坚决反对,以至朝廷在这项改革上摇摆不定。但是,这项改革对后世却影响极大。到了明清两朝,则干脆取消诗赋,以八股取士,从此进入僵化模式,以至后来文学名家,多数失意科场。
  缺少文学参与的科举,弊端立现。
  其实,官吏之中,文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才华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要小看了文学修养,文学是爱,是情怀,是悲悯,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文学没了,人便会情感泯灭,冰冷如铁;文学是境界,是胸怀,境界没了,人就会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文学是个性,是自我人格的平台,个性没了,自我人格的丧失,人便会变得猥琐,剩下的只是奴才。
  想想看,为什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们,即便是奏议,也写得神采飞扬?为什么后来的公文,味同嚼蜡。不但没了文采,而且千人一面,千人一词,千篇一律,行文枯燥,不忍卒读。别说让那些官员们吟诗作赋,有的就连文章也不会写,以至秘书代笔,师爷操刀。甚至再后来的有些考试,什么诗赋,什么文采,只要会画挑打钩就万事大吉了。
  北宋的发明家毕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改雕版印刷为活字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革命。印刷成本的降低,使出书不再是奢望,于是当时的士大夫们和文人雅士出书成风。
  包拯去世后,夫人董氏和家人回到庐州老家,当时的庐州太守张田感念包拯生前举荐之恩,主动筹资给包拯编本集子,让包拯也和那些士大夫们一样,有文集存世。于是董夫人便把包拯生前的手稿交给张田,经张田整理,编成《包孝肃公奏议集》一书。顾名思义,就是把生前的奏章,也就是公文编辑成书。
  如今,相比于包拯的年代,出书更不是一件难事了。只要花了钱,联系了出版社,便可以找家印刷厂出书了。于是,有些官员退休后,也想有文集存世,于是便把讲话稿、汇报提纲、年终总结汇编成册,送几本与人,余下的便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子孙了。
  当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时候,发表了一首词《沁园春·雪》,轰动一时,其中就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名句,在毛泽东他老人家的眼里,这几位帝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然他们居功至伟,但也留有遗憾,武功居伟,文略不足啊。
  走出包公祠,仰望蒙蒙细雨的天空,不由地想,历史为我们奉献了一位不畏权势、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包拯,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如果包拯能像范仲淹、苏东坡那样,也为我们留下精美的诗赋,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和他一起喜怒哀乐,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会是一个立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包拯啊。
  这要求,是不是有些苛刻了?
  〔责任编辑 宋长江〕
其他文献
一、前言  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处东经107°39′至109°11′,北纬34°9′至35°34′之间,南北长123-145公里,东西宽65-106公里。东邻渭南、铜川,南接西安,西与宝鸡接壤,北同甘肃的庆阳、平凉毗连。咸阳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从地貌类型上可分为五个地貌分区,即: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台塬区和冲积平原区。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面积最大,黄土台
期刊
摘要: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中一项重要的分部工程,但是屋面渗漏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项质量通病,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降低结构主体强度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本文详细介绍了屋面渗漏的原因以及出现屋面渗漏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屋面渗漏;原因;防范措施  屋面渗漏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业主的居住和生活, 在居住区物业维修工程中,屋面渗漏处理的处理困难,工作量大而且极易引起纠纷。由于屋面工
期刊
内部人交易是我国股权分制改革后,随着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实施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一般来说,内部人交易并不一定是内幕交易,然而由于公司内部人所处的信息地位优势,他们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和模式具有重要的
The precursor powders of LuAG : Ce3+ transparent ceramic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powders were analyze
为玉米生产中木霉菌的科学应用及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6个不同施肥处理(T1,不施肥料;T2,常规施肥;T3,减施40%复合肥;T4,减施40%复合肥+生物有机肥;T5,常规施肥+木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