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一壶月光下酒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被贬为滁州太守,写下著名的《醉翁亭记》,主要讲述他带着一帮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喝多了酒就趴在石头上发呆。
  当时欧阳修还未到四十岁。他生来体弱多病,青年时代便有了白发,这些年奔波流离,不知不觉中竟已满头霜雪、满面沧桑了,揽镜心惊遂自称“醉翁”,是写实也是自嘲。
  到滁州安定下来后,他便令下属在官衙四周种满花木。庄严的官府衙门被他弄得花团锦簇、蜂来蝶往,他坐在里面,乐陶陶地端着酒杯,不再想那些远在京城的烦心事。
  三年后,欧阳修又被调到扬州做太守。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里是著名的温柔乡,他来了好不快活。选地势最高处建了座壮丽的平山堂,号称“淮南第一堂”,垂眸可望遍江南群山。每到夏天,半夜里凉气上来了,欧阳修就和好友到这里乘凉赏玩。他事先让人到湖里采来千朵荷花,分插在百余只花盆里,安置在座位间,令陪侍的歌女取一朵在客人之间传送,每人摘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的客人就要饮酒赋诗,一直喝到月沉星落、露水浸湿衣裳才散。
  行走在花间的欧阳修写起爱情词来,随便拈出一阕都看得人心如春水,生出许多爱与愁。他有一阕《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这首简简单单的小词,虽从闺中画眉起筆,却让人感受到年华流逝的沧桑,每一个今天都被昨天所制约所困扰,无形中有简约的哲学意味。
  坐花载月的生活总是那么令人难忘,等欧阳修重返京城后,有友人前往扬州赴任,他写词送行,犹在怀念当日时光。他说:“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首词里的欧阳修,形象与《醉翁亭记》中的差不多,苍颜白发,喝得颓然大醉。迷醉之间,模糊的视野里,书生的青衫、歌妓的红裙、花朵的缤纷,织成一片迷离绚烂。
  欧阳修在席上总是年纪最大的一个。他喜欢带着有才华的后生出来游乐,听他们朗诵新写的诗文,击节赞赏,还经常掏钱资助他们出书、赶考。他极其爱惜人才,一生为朝廷发掘输送了大批青年才俊: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司马光……北宋史上星光灿烂的政治、文学、思想精英,几乎都出自他门下或经他的举荐。
  欧阳修成名极早,在当世被尊为文坛领袖,“天下翕然师尊之”。然而,当他读到苏轼的文章后,竟自愧不如地说:有这小子在,三十年后,天下大概没人还记得我欧阳修了!换了一般人,苏轼难免要被打压了。欧阳修却兴高采烈,“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他出一头之地,可喜,可喜!”这才是宗师风范,尽显人品与胸襟。
  晚年辞官后的欧阳修,把家搬到了颍州。他曾在此地当过太守,一上任就治理西湖,除杂草,遍植荷花与杨柳。经年之后,接天莲叶无穷碧,游船笙歌往来不绝,成为美景。他喜爱这亲手护养起来的湖山,老了就把这里当成家乡。依旧是花酒相伴,颇负才情的年轻男女畅游湖上,写下了许多歌唱西湖风光的诗词。
  前面说过,欧阳修是少白头。对于“老”这件事,他比别人知道得更早,所以与迟暮感的斗争也就更持久。如何解此无解之愁呢?赏花喝酒,听歌妓唱歌,和朋友玩乐,不虚度良辰美景,好歹有点用处吧。哪怕喝过头了,伤了胃,伤了心,伤了身,那也是风流啊—欧阳修的风流,是拥抱世间大美的姿势,有醉意淋漓的快感。
  欧阳修热爱这个世界,爱文艺、爱花朵、爱美,还爱年轻人身上蓬勃的朝气,以及这个美好的国度……可世界对他并不友好。上天给这个热衷于美的人安排了一副不好看的外表—眯着双近视眼,龅牙,耳朵比脸还白,弱不禁风地站在那儿。算命的说他这是异相,厚道点说也就是其貌不扬。
  虽然长得不好,但他和三任妻子都很恩爱。可是接连两次丧偶,再加一次丧子,他自己身体也不好,就更凄惶了,这首《浪淘沙》就能表现他的心境: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在洛阳待了三年,从二十四岁到二十七岁,最青春快乐的日子,繁花似锦里却藏着哀音。这阕词写于他到洛阳的第二年,与友人往城东踏青,算是故地重游。再次携手赏花,本该高兴吧?他想到的却是有聚必有散,聚散苦匆匆,人生到此真是四顾苍茫。
  在欧阳修的内心深处,有对美好现世极温柔的爱恋以及对生老病死极敏锐的忧惧。而人世的风刀霜剑和家国忧患,是这种痛感的催化剂。于是,他尽情尽力地生活,怕来不及似地拼命珍惜。
  他把平生的每件事都做到极致。为文,他是文坛领袖,散文、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为史,他编撰《新唐书》《新五代史》;为官,他官居高位,是重臣元老;为政,他清明务实,为国家选拔人才不遗余力;琴棋书画亦样样精通,还是金石专家;他还会跳舞,常在酒宴中一展身手。沉醉花丛与沉醉山林,对他来说没什么区别……
  他一生所到之处,留下了许多花朵,从洛阳的牡丹到滁州的梅花,再到颍州西湖的映日红莲,象征着青春与希望的花朵,在他的生命里重重叠叠,盛开到尽头。
  “浅红深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我要这花开到永远,这是有涯向无涯的挑战,不及夸父逐日凛烈,不及精卫填海悲苦,却同为英雄浪漫主义。这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之意和他的绝世风流。
其他文献
顺治七年春,王夫之偶然遇见踏青归来的郑氏,那女子一袭红衣,容色更胜榴花,令他一见倾心。因发妻离世而潦草荒芜的人生篇章陡然有了重续的可能,他娶她为妻,结百年之好,从此那个颜如舜华的女子来到他身边,用柔情万丈抚平他心中的伤痕千重,借青丝一束挽住他的流离颠簸,将一生情长缓缓铺就。  那时大明王朝已经覆灭,身为故国遗民的王夫之犹念前朝,并未像其他人一般一脚踏入新王朝的太平气象中,而是一直致力于反清复明的斗
期刊
熏风拂过京城一间古朴的宅院,那是乾隆年间的一个春日,京城廊营宅里一声婴儿啼哭划破院里的宁静。  这个新生命被父母取名为长生,她注定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闺秀。陈长生的祖父陈兆仑任顺天府尹,对有才德的女子颇为推崇。及至陈长生这代,对女子的教育也更加重视,并无一般人家重男轻女的论调。尚年幼的她在母亲与阿姊陈端生的教导下读遍书籍。书中那一阕阕诗词化为一幅幅浩然长卷,轻轻一抖,唐宋元明清的风流儒雅便全数向她涌
期刊
这是一首悲伤的情歌。我将它反复读罢,有丝丝酸楚滞于口中,欲语凝噎。  北地最后一片红蕊,不知在哪天夜里随风飘散了。风霜雕琢着眉骨,他踮起脚尖,极目南望,却望不见归途,徒留无以复加的绝望。离家这十年,如幽梦写满离乱。此时已不复年少,才明白世间有太多无能为力。年少时那份沉甸甸的相思意,在他离家之后,悲欢枯朽,再不相干。  这是两汉时期的作品,我们早已不知作者名姓。他或许是一位将军,踩着梧桐落叶,收起白
期刊
春庭空寂,许恒立在庭中的梨树下,身旁落花斑驳,玉容寂寞。前几日这一树梨花方开得像雪一样清雅动人,一场春雨过后便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瓣,风一吹便簌簌飘落,显得如此萧索和落寞。许恒想,为何梨花偏偏在最美的时节猝然香消玉殒?  不觉天已黑了。许恒恍然抬头,天上已经隐隐露出朦胧的月色,他黯然地转身回屋。  房中寂静无人,他倚着梨木桌,在黑暗中坐下。这木桌是妻子若雪的妆台,桌上的銅镜反射着照入雕窗的月华,泛起
期刊
途经不夜的广场,被老奶奶矫若游龙的舞姿感染,居然有百分之九十的细胞闪现出斗舞的冲动,剩下那百分之十都贡献给脑洞了:如果风筝们集体穿上汉服舞动《倾尽天下》,是不是能一路跳到纽约时代广场?来吧,看恋编怎么把广场舞曲拐上古风路线~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  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悠悠地唱着最炫的民族风  让爱卷走所有的尘埃  我在仰望 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昨天遗忘 风干了忧伤  我要和
期刊
我喜欢银临的声音。《泸沽寻梦》甫一开嗓,便清透悠扬,若晴光朗照时长风穿过廊下,拂响声声清铃,静旷时空如有回响。  她唱“拂绿袖上新荷”这一句时,我正欲将杯中残茶倾进案上花盆。那一株瘦竹,因少见阳光终年浅绿盈盈。双笙的天籁清嗓让我闻声动容,索性丢了手中茶杯,转而去寻屏幕上的歌词。  此时,窗外春雨霏霏,屋内笼了轻寒,只有歌声微温,入了耳际心海。展眼望去,远处的杨柳梢泛着似有若无的暗红与浅绿,桃枝暗黑
期刊
说来惭愧,直到小学三年级我才意识到,《通州方物志》封面上秀美温静的蓝底白花布,我家中亦有,不过没有那般鲜亮:一块是厨房内间的门帘,另一块是奶奶的床單。岁月烟尘荡涤后的旧蓝,像初秋晚空的暗淡色彩。  古书上记载:“种蓝成毗,五月刈,曰头蓝,六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染之谓蓝印花布。”  奶奶在清爽的夏夜回忆,她十八岁出嫁时并不穿红绸衫褂,而是穿着用蓝印花布裁制
期刊
朝阳初露,寂静的绵蔓河雾气未消。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寒枪铁骑,对面是成安君势在必得的骄矜面孔,而背后流声轻缓的河水,却是噬人性命的无底深渊。这一战是场疯狂的豪赌,胜则名动天下,败则一无所有。  这日井陉的厮杀声惊破九霄,日落方息。余晖中的韩信,白袍染血,身后是同样筋疲力尽的汉军将士。残甲断剑,尸横遍野,一片惨烈之状。可他最终竟以三万人马制敌二十万,背水一战,旋而告捷。  这场如有神助的战役,远不足以代
期刊
涟漪湿了车幔,也湿了她的心。  春三月,蔷薇旖旎开放。桥外应是芳甸吧,她嗅着檀窗外的花香,幽幽地想。也是,繁花千树,她偏偏恋那素净的白梅。慵懒的光漏过轩窗,在她深邃如水的眼波中撒下点点碎金,苍白的脸庞随之焕发了一点光彩。她随意地绾了头发,插上一支粗糙的木簪,头上无半点珠翠,看来不像官家夫人,倒似江南采莲的女子,素手纤纤,掬起一捧素净的倒影。  日将西斜,车马渐快,窗外的场景也渐渐熟悉起来,那该是开
期刊
总觉得旧时女子镜前梳头、粉面凝妆都是极美的,举手投足间蕴涵着柔美的情致,纯真清扬,风雅尽现。  待她青丝绾正,清浅笑意缓缓盛开在眼角眉梢。打开妆奁,纤纤素手拈起一支式样古朴的步摇,簪在发上,月白流苏袅袅垂落发间,散发着若隐若现的清香,缥缈似那山岚上的薄烟。  拭过手的绸帕渍着清凉浅淡的水痕,倏然滑过手心,随风飘落。花谢花飞,明暗丝线勾勒的花瓣恍若沾了露珠,悠悠清欢悠悠落,萦绕着韵味深长的美感,嫣红
期刊